鼻菸是舶來品,但鼻菸壺卻是地道的中國發明。據史料記載,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京獻物,貢品之中就有鼻菸。中國最初並無特製容器,早期盛放鼻菸的容器是鼻菸盒,由於鼻菸質輕易揮發,鼻菸傳入中國後鼻菸壺便在上流社會中應運而生。
從存世遺物中,順治程榮章造的銅雕雲龍鼻菸壺二十餘件鼻菸壺,是最早的鼻菸壺。康熙年間清宮造辦處製造的玻璃、銅胎畫琺琅等各種鼻菸壺,開闢了一項工藝美術的新門類。康熙對西方工藝品情有獨鍾,他吸納了一批通曉玻璃煙壺製作和畫琺琅的西方人,於紫禁城內製作鼻菸壺。鼻菸壺藝術在乾隆一朝達到極盛。玩賞收藏鼻菸壺成風,盛入鼻菸的用途漸至其次。 道光年間由宮內養心殿造辦處特製鼻菸壺,壺蓋內附小細匙,以便舀取煙粉。
鑑別鼻菸壺是清朝的:
1,鼻菸壺最早出現於清代,明代沒有鼻菸壺,明未盛裝鼻菸多用舊藥瓶或鼻菸盒。
3,康熙時期有玻璃鼻菸壺,銅胎琺琅鼻菸壺和瓷器鼻菸壺,以及少量的象牙鼻菸壺。
康熙時期宮中製作的鼻菸壺在其造型上也是多種多樣的,除基本的扁平式,還有圓形和油簍形,從製作飾題材上看,有磨製鑲嵌,雕刻等技法,從裝飾題材上看,有“福”“壽”這樣的吉祥用語,有獸面,右彩繪,也有畫琺琅,留存至今的銅胎畫琺琅鼻菸壺並不多,所以十分珍貴,特別是常見的扁瓶式壺奇巧玲瓏,底部多有六字青花款,筆意渾成。
4,康熙畫琺琅彩鼻菸壺以銅胎,玻璃料胎為多,瓷胎極少見。
康熙畫琺琅鼻菸壺大多以西洋畫法繪製。
5,康熙青花鼻菸壺與康熙年間其它瓷器風格相似,早期不落款,後期大多書寫“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寄託款。有一種寫“成化年制”的,其中“年”寫得又斜又草,像“多”字,古玩行把這種款稱為“多年”款,是可確認為康熙年制鼻菸壺的依據。
6,康熙青花鼻菸壺有底足用青花畫兩個圓圈,稱為“雙藍圈底”,還有足底不施釉為砂底,這兩類極少見,畫樹葉等圖記款較常見。
7,雍正帝在位時間短,只有十幾年,生產鼻菸壺數量不多,粉彩鼻菸壺是雍正年間開創的新品種。
8,雍正皇帝性格認真,嚴謹。雍正年間所制鼻菸壺,無論何種材質工藝均是細緻入微,一絲不苟,風格文雅纖細。
9,乾隆帝弘曆在位60年,酷愛芝術,60年間所制鼻菸壺無數,幾乎包含了所有材料。
10,乾隆皇帝對玉情有獨鍾,喜愛金黃色玉皮,製作大量留皮玉鼻菸壺。
11,乾隆年間玉石類鼻菸壺(包含瑪瑙,水晶,松石等),口部做成由口外沿向口內斜凹,形成像磨盤以的料面,稱為“磨盤口”,這類鼻菸壺口脛一般較小,成為清中期玉石類鼻菸壺重要特徵。
12,乾隆年間瓷鼻菸壺數量巨大,琺琅彩,粉彩,青花,單色釉,仿五大名窯,品種豐富,大多書寫乾隆年款。
13,“古月軒”,款最早見於乾隆年製品,以料胎,瓷胎為多。
14,民國“古月軒”仿品施彩外稀漙畫工纖弱,無乾隆時期利落畫風。
15,乾隆年制雕瓷多落年款或圖記款,嘉道以後多屬人名款。
16,道光年間雕瓷鼻菸壺最有特色,水平最高,有一批雕瓷高手出現,如陳國治,王炳榮等。
17,嘉道人受喜愛紫砂器的影響,紫砂鼻菸壺的生產日益增多,至同治光緒更盛。
18,道光以後,瓷質鼻菸壺胎釉比乾隆粗糙,胎土不細,砂性大,施釉稀薄,口沿處常見“暴釉”現象,常見雜質。
19,嘉道年間奇形鼻菸壺數量增加,如雙聯,三聯絡,人物形,動物形等,以民窯產品為主流。
20,光緒民國瓷質鼻菸壺釉面白但不柔和,古玩行稱“傻白釉”畫法也是以晚清風格為主,畫風草率,精品不多。
21,玉質鼻菸壺到道光以後質量大不如前甚至出現了“一鑽膛”或“兩鑽鏜”。(即在做好玉鼻菸壺坯口上鑽一個鑽頭粗的膛稱“一鑽鏜”。兩個鑽頭粗稱“兩鑽膛”偷工充數)。
22,內畫鼻菸壺作品有確切年代的,最早是嘉慶內子年(1816年)。
23,京派內畫四大名家是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丁二仲。
24,魯派內畫創始人是畢榮九,作品以民俗題材為多,畫法平塗多,顯單調。
25,冀派內畫開創人王習三,發明“金屬勾毛筆”,開創將油畫油彩畫法用於內畫藝術。將西洋畫法運用於內畫鼻菸壺,是近代開宗立派的大師,“一壺齋”是其用堂號,其傳統繪畫功底深厚,書畫皆精。是國際鼻菸壺學會第一位榮譽會員。
26,周樂元內畫鼻菸壺傳世最少,堂號“藕香齋”“三十六疏堂”。作品多是1882至1893年繪製,其畫風高古,詩文書畫樣樣皆精,作品以山水居多,偶有人物,花鳥,蟲草亦是精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深遠,內畫藝術修養極高,作品數量十分稀少,《博古圖》《風雨歸丹》是周樂元最喜愛的題材,是內畫藝術巨匠,後世仿品很多,但多是有其形而不得其神。
27,馬少宣內畫人物肖像技法為其一絕,無人能及,其山水,花卉,人物,書法無一不精,風格古樸,功力深厚,是傑出的內畫大師,原名光甲,1867年生於北京,卒於1939年,馬少宣的作品大多為一面繪畫,另一面書法,尤其以書法極見功力,結構嚴謹,筆法蒼勁,得歐陽詢之風骨,無論臨碑還是書文均卓然不群,其內畫肖像技法也是名冠京城,所繪肖像無不生動傳神,宛如照片。被譽為“神品”,鬼斧有神工,他的每件作品都為求完美,畫工精益求精,無人能及,即使權高位重者亦以擁有馬氏內畫肖像為榮。
28,葉仲三與其他人不同畫風,喜用大紅,大綠色,多繪民俗題材別具一格,其大紅,大綠色搭配有畫龍點睛之作用,使畫面生機勃勃。他晚期作品題材比早期豐富許多,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均有,晚期作品有些比早期粗率,有些作品的主題由他本人繪製,上色補景的工作則由其子葉曉峰兄弟代完成所致,他在繪製草葉,樹葉時有獨門技法,即用禿平頭筆蘸極濃的墨色或綠色,在壺壁上擠出樹葉的形狀,這也是鑑別葉仲三內畫作品的一條重要特徵,而且地的作品較多,是位高產內畫家。
29,丁二仲,祖藉江浙,後移居北京,是文才具佳的內畫家,其山水畫功深厚,仿各派山水無一不精,丁二仲的書法造詣尤為精湛,真草隸篆樣樣皆精,丁二仲在竹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原名丁玉庚,丁與庚,堂號“梅花山莊”。丁二仲的書法瀟灑豪放,流暢自如,圖案與馬少宣的古樸嚴謹有明顯區別,丁二仲擅長山水,方寸之間能容百川,其間樹木,人物,亭臺,樓閣皆為畫龍點睛之筆,他對傳統山水畫研究極深,也常將古人山水臨於其作品之中。
30,目前現存最早有確切年款的鼻菸壺是清代順治年程榮章造銅陰刻龍紋鼻菸壺。
鑑別鼻菸壺是現代的:
1,現代仿古瑪瑙巧雕鼻菸壺以廣東潮州為中心,特點是浮雕深,利用一面很厚的皮雕出圖案,另一面為光素。
廣東潮州地區除了大量製作仿古瑪瑙鼻菸壺之外,水晶,發晶,白玉,黃玉等玉石類鼻菸壺也有生產,另有一些是利用清代舊的素玉鼻菸壺,後加其他圖案,工藝精美者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2,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鼻菸壺現代仿古主要生產地是江西景德鎮一些小窯。青花釉裡紅鼻菸壺中山水,人物,亭臺樓閣多先用細線畫出輪廓,再往輪廓裡添青花或釉裡紅,這類新仿瓷質鼻菸壺一般釉面亮,古玩行稱為有“賊光”。
3,新仿粉彩有兩種,一種為現代新燒製,這類的一般特點為壺身稜角處顯得生硬,不如老鼻菸壺壺身柔和,有些畫工雖細但用彩不深沉,畫面有往外“跳出” 的生硬感。另一類是利用清代舊素白瓷胎,重新畫彩再入爐低溫烘燒,這一類是粉彩鼻菸壺最難鑑別,其胎為舊胎,彩又是現代高手仿古繪製,往往使很多行家也上當,鑑別的要領是這類粉彩,彩大多較完整,無劃痕無傷釉現象,舊胎磨損老化程度,明顯比施粉彩處嚴重。
4,現代仿古玻璃套料鼻菸壺主要產地是天津,山東,目前仿古套料鼻菸壺製作水平已經很高,制胚,雕花各方面與舊鼻菸壺都很像,唯一不能仿製的是舊壺表面有一種常年使用自然磨損的老化痕跡。這一現象的人工方法仿製,有些用砂紙打磨做舊,表面痕跡(劃痕)太有規律,明顯是人為做成,這是在鑑別新舊玻璃鼻菸壺的重要特徵要點。
5,鼻菸壺除了屬年款外,堂名款盛行“如有恆堂 ” “慎德堂 ” 等。雕瓷鼻菸壺大量出現,其中不乏高手如“王炳榮” “陳國治” 道光雕瓷水平比同期其他瓷器水平高。
6,清代宮廷有御用畫師,如;湯振基,鄒文玉,戴恆等,也有西洋傳教士畫師如著名的郎士宇,王致誠等。
7,古月軒款鼻菸壺製作精美,數量稀少,光緒民國期間有古玩商大量仿製,雖也不乏精美之作,但大部分仿品已是形似神失,與前朝相去甚遠。落款,大多為描藍仿體四字款,料胎畫琺琅則有刻泥金篆書回字款,描藍年款,古月軒款瓷胎鼻菸壺題款較多樣,有堆料紅,藍料款,描藍年款,胭脂水印章款,紅印章款等。
8,青花現代新仿品底足規整款識多以細筆平描,釉面白中閃灰,釉面光亮(劃磨使用痕跡不見),畫面上人物山景,房舍多先以細筆勾勒輪廓,再在所勾輪廓內加繪青花或釉裡紅。
9,道光時期鼻菸壺的堂記款,有私家款,圖記款,吉祥語款非常盛行,如“行有恆堂制 ” “ 琅琊仙館 ” “ 望雲樓主人制 ” “大吉 ” “福” “壽” 圖記款較長見的底足繪“龍紋” “虎紋” “樹葉” “元寶” “如意結” 等粉彩落款大多以礬紅書寫,少量藍料款,青花多以花款為主。
10,民國時期瓷制鼻菸壺少見精品,製作水準已是大不如前,大多施釉稀薄,釉面多有雜質,白裡透灰,光緒,民國時期更明顯,俗稱“傻白釉”,看上去很刺眼,粉彩料含雜質,施彩薄,施彩之處常見有剝落現象,是晚清瓷鼻菸壺一大特點。
您的問題,這樣的瓷器品種,具體是什麼年代的,補充圖片看看就知道,圖片發到這裡就可以;真品收藏價值比較高的!
鼻菸是舶來品,但鼻菸壺卻是地道的中國發明。據史料記載,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京獻物,貢品之中就有鼻菸。中國最初並無特製容器,早期盛放鼻菸的容器是鼻菸盒,由於鼻菸質輕易揮發,鼻菸傳入中國後鼻菸壺便在上流社會中應運而生。
從存世遺物中,順治程榮章造的銅雕雲龍鼻菸壺二十餘件鼻菸壺,是最早的鼻菸壺。康熙年間清宮造辦處製造的玻璃、銅胎畫琺琅等各種鼻菸壺,開闢了一項工藝美術的新門類。康熙對西方工藝品情有獨鍾,他吸納了一批通曉玻璃煙壺製作和畫琺琅的西方人,於紫禁城內製作鼻菸壺。鼻菸壺藝術在乾隆一朝達到極盛。玩賞收藏鼻菸壺成風,盛入鼻菸的用途漸至其次。 道光年間由宮內養心殿造辦處特製鼻菸壺,壺蓋內附小細匙,以便舀取煙粉。
鑑別鼻菸壺是清朝的:
1,鼻菸壺最早出現於清代,明代沒有鼻菸壺,明未盛裝鼻菸多用舊藥瓶或鼻菸盒。
3,康熙時期有玻璃鼻菸壺,銅胎琺琅鼻菸壺和瓷器鼻菸壺,以及少量的象牙鼻菸壺。
康熙時期宮中製作的鼻菸壺在其造型上也是多種多樣的,除基本的扁平式,還有圓形和油簍形,從製作飾題材上看,有磨製鑲嵌,雕刻等技法,從裝飾題材上看,有“福”“壽”這樣的吉祥用語,有獸面,右彩繪,也有畫琺琅,留存至今的銅胎畫琺琅鼻菸壺並不多,所以十分珍貴,特別是常見的扁瓶式壺奇巧玲瓏,底部多有六字青花款,筆意渾成。
4,康熙畫琺琅彩鼻菸壺以銅胎,玻璃料胎為多,瓷胎極少見。
康熙畫琺琅鼻菸壺大多以西洋畫法繪製。
5,康熙青花鼻菸壺與康熙年間其它瓷器風格相似,早期不落款,後期大多書寫“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寄託款。有一種寫“成化年制”的,其中“年”寫得又斜又草,像“多”字,古玩行把這種款稱為“多年”款,是可確認為康熙年制鼻菸壺的依據。
6,康熙青花鼻菸壺有底足用青花畫兩個圓圈,稱為“雙藍圈底”,還有足底不施釉為砂底,這兩類極少見,畫樹葉等圖記款較常見。
7,雍正帝在位時間短,只有十幾年,生產鼻菸壺數量不多,粉彩鼻菸壺是雍正年間開創的新品種。
8,雍正皇帝性格認真,嚴謹。雍正年間所制鼻菸壺,無論何種材質工藝均是細緻入微,一絲不苟,風格文雅纖細。
9,乾隆帝弘曆在位60年,酷愛芝術,60年間所制鼻菸壺無數,幾乎包含了所有材料。
10,乾隆皇帝對玉情有獨鍾,喜愛金黃色玉皮,製作大量留皮玉鼻菸壺。
11,乾隆年間玉石類鼻菸壺(包含瑪瑙,水晶,松石等),口部做成由口外沿向口內斜凹,形成像磨盤以的料面,稱為“磨盤口”,這類鼻菸壺口脛一般較小,成為清中期玉石類鼻菸壺重要特徵。
12,乾隆年間瓷鼻菸壺數量巨大,琺琅彩,粉彩,青花,單色釉,仿五大名窯,品種豐富,大多書寫乾隆年款。
13,“古月軒”,款最早見於乾隆年製品,以料胎,瓷胎為多。
14,民國“古月軒”仿品施彩外稀漙畫工纖弱,無乾隆時期利落畫風。
15,乾隆年制雕瓷多落年款或圖記款,嘉道以後多屬人名款。
16,道光年間雕瓷鼻菸壺最有特色,水平最高,有一批雕瓷高手出現,如陳國治,王炳榮等。
17,嘉道人受喜愛紫砂器的影響,紫砂鼻菸壺的生產日益增多,至同治光緒更盛。
18,道光以後,瓷質鼻菸壺胎釉比乾隆粗糙,胎土不細,砂性大,施釉稀薄,口沿處常見“暴釉”現象,常見雜質。
19,嘉道年間奇形鼻菸壺數量增加,如雙聯,三聯絡,人物形,動物形等,以民窯產品為主流。
20,光緒民國瓷質鼻菸壺釉面白但不柔和,古玩行稱“傻白釉”畫法也是以晚清風格為主,畫風草率,精品不多。
21,玉質鼻菸壺到道光以後質量大不如前甚至出現了“一鑽膛”或“兩鑽鏜”。(即在做好玉鼻菸壺坯口上鑽一個鑽頭粗的膛稱“一鑽鏜”。兩個鑽頭粗稱“兩鑽膛”偷工充數)。
22,內畫鼻菸壺作品有確切年代的,最早是嘉慶內子年(1816年)。
23,京派內畫四大名家是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丁二仲。
24,魯派內畫創始人是畢榮九,作品以民俗題材為多,畫法平塗多,顯單調。
25,冀派內畫開創人王習三,發明“金屬勾毛筆”,開創將油畫油彩畫法用於內畫藝術。將西洋畫法運用於內畫鼻菸壺,是近代開宗立派的大師,“一壺齋”是其用堂號,其傳統繪畫功底深厚,書畫皆精。是國際鼻菸壺學會第一位榮譽會員。
26,周樂元內畫鼻菸壺傳世最少,堂號“藕香齋”“三十六疏堂”。作品多是1882至1893年繪製,其畫風高古,詩文書畫樣樣皆精,作品以山水居多,偶有人物,花鳥,蟲草亦是精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深遠,內畫藝術修養極高,作品數量十分稀少,《博古圖》《風雨歸丹》是周樂元最喜愛的題材,是內畫藝術巨匠,後世仿品很多,但多是有其形而不得其神。
27,馬少宣內畫人物肖像技法為其一絕,無人能及,其山水,花卉,人物,書法無一不精,風格古樸,功力深厚,是傑出的內畫大師,原名光甲,1867年生於北京,卒於1939年,馬少宣的作品大多為一面繪畫,另一面書法,尤其以書法極見功力,結構嚴謹,筆法蒼勁,得歐陽詢之風骨,無論臨碑還是書文均卓然不群,其內畫肖像技法也是名冠京城,所繪肖像無不生動傳神,宛如照片。被譽為“神品”,鬼斧有神工,他的每件作品都為求完美,畫工精益求精,無人能及,即使權高位重者亦以擁有馬氏內畫肖像為榮。
28,葉仲三與其他人不同畫風,喜用大紅,大綠色,多繪民俗題材別具一格,其大紅,大綠色搭配有畫龍點睛之作用,使畫面生機勃勃。他晚期作品題材比早期豐富許多,山水,人物,花鳥,草蟲均有,晚期作品有些比早期粗率,有些作品的主題由他本人繪製,上色補景的工作則由其子葉曉峰兄弟代完成所致,他在繪製草葉,樹葉時有獨門技法,即用禿平頭筆蘸極濃的墨色或綠色,在壺壁上擠出樹葉的形狀,這也是鑑別葉仲三內畫作品的一條重要特徵,而且地的作品較多,是位高產內畫家。
29,丁二仲,祖藉江浙,後移居北京,是文才具佳的內畫家,其山水畫功深厚,仿各派山水無一不精,丁二仲的書法造詣尤為精湛,真草隸篆樣樣皆精,丁二仲在竹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原名丁玉庚,丁與庚,堂號“梅花山莊”。丁二仲的書法瀟灑豪放,流暢自如,圖案與馬少宣的古樸嚴謹有明顯區別,丁二仲擅長山水,方寸之間能容百川,其間樹木,人物,亭臺,樓閣皆為畫龍點睛之筆,他對傳統山水畫研究極深,也常將古人山水臨於其作品之中。
30,目前現存最早有確切年款的鼻菸壺是清代順治年程榮章造銅陰刻龍紋鼻菸壺。
鑑別鼻菸壺是現代的:
1,現代仿古瑪瑙巧雕鼻菸壺以廣東潮州為中心,特點是浮雕深,利用一面很厚的皮雕出圖案,另一面為光素。
廣東潮州地區除了大量製作仿古瑪瑙鼻菸壺之外,水晶,發晶,白玉,黃玉等玉石類鼻菸壺也有生產,另有一些是利用清代舊的素玉鼻菸壺,後加其他圖案,工藝精美者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2,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鼻菸壺現代仿古主要生產地是江西景德鎮一些小窯。青花釉裡紅鼻菸壺中山水,人物,亭臺樓閣多先用細線畫出輪廓,再往輪廓裡添青花或釉裡紅,這類新仿瓷質鼻菸壺一般釉面亮,古玩行稱為有“賊光”。
3,新仿粉彩有兩種,一種為現代新燒製,這類的一般特點為壺身稜角處顯得生硬,不如老鼻菸壺壺身柔和,有些畫工雖細但用彩不深沉,畫面有往外“跳出” 的生硬感。另一類是利用清代舊素白瓷胎,重新畫彩再入爐低溫烘燒,這一類是粉彩鼻菸壺最難鑑別,其胎為舊胎,彩又是現代高手仿古繪製,往往使很多行家也上當,鑑別的要領是這類粉彩,彩大多較完整,無劃痕無傷釉現象,舊胎磨損老化程度,明顯比施粉彩處嚴重。
4,現代仿古玻璃套料鼻菸壺主要產地是天津,山東,目前仿古套料鼻菸壺製作水平已經很高,制胚,雕花各方面與舊鼻菸壺都很像,唯一不能仿製的是舊壺表面有一種常年使用自然磨損的老化痕跡。這一現象的人工方法仿製,有些用砂紙打磨做舊,表面痕跡(劃痕)太有規律,明顯是人為做成,這是在鑑別新舊玻璃鼻菸壺的重要特徵要點。
5,鼻菸壺除了屬年款外,堂名款盛行“如有恆堂 ” “慎德堂 ” 等。雕瓷鼻菸壺大量出現,其中不乏高手如“王炳榮” “陳國治” 道光雕瓷水平比同期其他瓷器水平高。
6,清代宮廷有御用畫師,如;湯振基,鄒文玉,戴恆等,也有西洋傳教士畫師如著名的郎士宇,王致誠等。
7,古月軒款鼻菸壺製作精美,數量稀少,光緒民國期間有古玩商大量仿製,雖也不乏精美之作,但大部分仿品已是形似神失,與前朝相去甚遠。落款,大多為描藍仿體四字款,料胎畫琺琅則有刻泥金篆書回字款,描藍年款,古月軒款瓷胎鼻菸壺題款較多樣,有堆料紅,藍料款,描藍年款,胭脂水印章款,紅印章款等。
8,青花現代新仿品底足規整款識多以細筆平描,釉面白中閃灰,釉面光亮(劃磨使用痕跡不見),畫面上人物山景,房舍多先以細筆勾勒輪廓,再在所勾輪廓內加繪青花或釉裡紅。
9,道光時期鼻菸壺的堂記款,有私家款,圖記款,吉祥語款非常盛行,如“行有恆堂制 ” “ 琅琊仙館 ” “ 望雲樓主人制 ” “大吉 ” “福” “壽” 圖記款較長見的底足繪“龍紋” “虎紋” “樹葉” “元寶” “如意結” 等粉彩落款大多以礬紅書寫,少量藍料款,青花多以花款為主。
10,民國時期瓷制鼻菸壺少見精品,製作水準已是大不如前,大多施釉稀薄,釉面多有雜質,白裡透灰,光緒,民國時期更明顯,俗稱“傻白釉”,看上去很刺眼,粉彩料含雜質,施彩薄,施彩之處常見有剝落現象,是晚清瓷鼻菸壺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