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夫從不吹牛

    楊修祖上四代都是太尉,可見東漢末年的官位已經徹底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哪怕皇帝也只能玩小動作來宣洩不滿。

    四世三公不可怕,更可怕的是那句“門生故吏遍於天下”。

    東漢末年的兩大四世三公家族

    太平年間,治國靠文臣,而每個朝代的文臣最高領袖,所任官職又不一樣 ,在三國以前,三公一直是地位最尊崇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這一切的始源還是來自於周朝的太師太傅太保,這是最初的三公。

    西漢年間,承襲秦制,雖然有三公,但是以丞相為首,西漢的三公就是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

    到了東漢,就沒有了丞相,雖然有上公之稱,但大多是虛職,實際上以太尉司徒司空為最高官職,三公下設九卿,分別屬於三公管轄,所以又叫三公九卿

    東漢末年,有兩個有名的四世三公家族,那就是汝南袁氏弘農楊氏

    袁術袁紹就出身於汝南袁氏這一個大家族,袁紹的高祖袁安為章帝時期的司徒、曾祖袁敞為安帝時司空、祖父袁湯為桓帝時太尉、其父袁逢為獻帝時司空、其叔父袁隗為獻帝時司徒,一連四代人,出了五個擔任三公的高官,所以袁紹、袁術處處以“四世三公”來稱呼自家。

    事實上,除了聲名遠播的汝南袁氏之外,楊修出身的弘農楊氏也是一個四世三公家族,從楊修的高祖楊震到他的父親楊彪,這一連四代都曾在東漢官居太尉一職,可謂是每一代都能“繼承”這一三公之職。試想,如果不是東漢滅亡,以楊修的才能,繼承祖業,估計也不是難事。

    三公,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國之重器的官職,卻被世家大族世代把持,這種畸形的政治現象到底是有何而產生的呢?

    東漢的官僚選拔制度

    東漢官僚選拔,一般來說,有自下而上的察舉,和自上而下的徵辟兩種方式。

    察舉,又叫選舉,是兩漢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以“鄉舉裡選”為依據,常行科目有賢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經等科。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其中的“舉孝廉”,有名的曹操,袁術出仕之時,都是透過舉孝廉來踏入官場。

    本來,舉孝廉,顧名思義,就是孝順清廉的意思 ,可是事實上經過幾百年的演變,早已經名存實亡,到了東漢末年已經有了“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可笑局面。

    真正的被舉薦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出自世家大族,東漢順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舉六名孝廉的名額,可是其中五名早已經被當權的貴族勳戚給內定了,真正的名士入選只有一人,這還遠遠早於三國時期,就已經這樣,到了東漢末年,估計六個名額真正靠實力的一個也沒有,全部是靠關係。

    徵辟制度 ,相對來說,就主要是徵辟那些已經有了名望的人,主要分為皇帝徵辟和州郡地方徵辟兩種。

    被徵辟計程車人一般來說,已經有了名聲,起點會高於才出仕的那些被舉薦的人才,比如袁紹20歲的時候曾任濮陽縣長,傳出了很大的名聲,後來眼見朝廷昏暗,在為母親服喪3年之後,竟然補了一個為父親服喪,在家待了6年,就是不想出仕,六年之後,朝廷徵辟他,他也拒絕出仕,隱居洛陽。

    同樣拒絕徵辟的人很多,都有各自的原因,有的是看不上徵辟他的人,有點是另有目的,比如司馬懿為了拒絕曹操徵辟,不惜裝病7年。

    門生故吏與二元君主觀

    諸侯討董之時,袁紹的真實官職是渤海太守,而渤海郡其實是冀州下轄的一個郡,當時的冀州牧韓馥是袁紹的頂頭上司。

    討董失敗之後,諸侯混戰,袁紹圖謀冀州,韓馥本身膽小怕事,加上自己是袁氏門生,害怕汝南袁氏的聲望,因此私下讓出了冀州牧的官職,這讓當時袁紹的聲望一時無兩,僅僅靠汝南袁氏的聲望,不出一兵一卒,就奪得了一州之地

    韓馥的“袁氏門生”,其實就與當時的選官制度有關,薦主與被薦人在政治上發生君臣關係,在私人感情上發生父子關係,被推薦的人如果對薦主不表現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負義,將為士人所不齒。大官們歷年薦舉士人,形成大大小小的私人集團。這就是“門生故吏遍天下”的由來。

    不僅膽小懦弱的韓馥是袁氏門生,大名鼎鼎的董卓也曾經是袁氏故吏,熹平年間,董卓被司徒袁隗徵為掾吏,後出任幷州刺史、河東郡太守,這是其政治生涯上的一個轉折點。

    所以他對袁氏其實還是比較照顧的,當他掌控朝政之後,很多大事都與太傅袁隗商議,要不是袁紹在外面聯盟討董,他也不至於殺了袁隗與袁基一族。

    所謂二元君主觀,封建時代,皇帝自然是所有人的君主,加上當時特殊的舉薦制度,舉主也算是被舉薦者的效忠物件,因此有人稱之為“二元君主觀”。

    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後漢書·袁紹傳》

    四世三公家族的誕生,罪不在選官制度

    三皇五帝時期,天下為公,能者居之,所以有了“禪讓制”;夏商周時期,上至國君,下至普通官員,都是世襲制,又叫“世卿世祿制”;秦朝為了橫掃八荒,一統六合,建立了軍功授爵制度,但是主要適用於戰爭期間;兩漢的察舉和徵辟,在初期也為帝國選拔了不少優秀人才;至於之後的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在開創初期其實也都是非常先進的,適合當時社會發展。

    只不過,最終因為掌權者的私心,選官制度沒有得到貫徹執行,才讓權利始終掌握在少數人手上,很多有才之士上進無門。

    至於提問者所言,鎖死了普通百姓的上進渠道,我個人是不認可的,就兩漢而言,士人才能被稱之為“人”,任何官員選拔也好,政治鬥爭也好,都是在這個圈子內的,普通百姓,只不過是“草芥”而已,曹老闆動不動就屠城,可是也有“唯才是舉”的美名。

    不說無論什麼制度,百姓都沒有上進之門,就說那時候的百姓連字都不認識,怎麼去當官?文書都看不懂,還不是被那些文書小吏所肆意矇騙?

    所以說,世家大族壟斷官場,其實並不是選官制度的問題,而是人的私心作祟,無論什麼制度,執行者不能貫徹執行,都是如同虛設。

    世家把持朝政之後

    四世三公只是世家把持朝政的一個縮影,從當權者,也就是皇帝而言,自然是想改變這個局面的,有名無實的漢獻帝不說,桓帝、靈帝時期,其實也是有過多次舉措,比如兩次黨錮之禍,比如賣官

    兩次黨錮之禍,不用多講,雖然宦官集團看似勝利,士人集團短暫受壓,但是卻動了士族的利益,因此才有了東漢滅亡之禍。

    同樣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漢靈帝賣官,想想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身為至高無上的皇帝,官員本來就是隨便他任免,可是他竟然將官職明碼標價,到底是為何?

    範書《靈帝紀》:(光和元年)初開西邸賣官,自關內侯、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李賢注引《山陽公載記》:時賣官,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其以德次應選者半之,或三分之一,於西園立庫以貯之。範書《靈帝紀》:是歲(中平四年),賣關內侯,假金印紫綬,傳世,入錢五百萬。

    曹操的老爹曹嵩就買了一個太尉的官職,其實這個賣官並不是像有些人臆想的那樣,你一個平民百姓,拿出幾百萬幾千萬,就可以去買一個官

    它首先還是得走流程,也就是選官,選上了官職,再去交錢,才能上任,這才是賣官的真相,他的物件本來就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候選官員。

    而靈帝賣官為了啥,從一個將錢存入“西園”,可以聯想到西園八校尉,那是漢靈帝組建的一支軍隊,用以分薄大將軍何進的兵權的。

    而何進身為外戚之首,又是士族所擁護,用來跟宦官打擂臺的。

    可想而知,無論是賣官也好,黨錮也罷,其實都是皇帝早已意識到了士族集團的做大,不甘於朝堂被他們壟斷,所做的最後抗爭而已

  • 2 # 回憶二九

    因為袁紹家族的袁安在漢章帝劉烜時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稱“四世三公” 。

    至於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職位,西漢時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後來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 , 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 。

  • 3 # 興海亭746

    最近聽抖音裡分析為什麼“三國歸晉”,裡面說在黃巾軍被鎮壓之後,諸侯逐鹿中原,就是誰爭取到氏族的支援,誰得天下,所謂氏族,就是名門望族,像袁紹袁術這樣的門第,“四世三公”,號召力極強,所以能聚集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只是因為袁紹優柔寡斷,袁術小肚雞腸,最後被雄才大略的曹操(也是另一個名門望族)所擊垮,而氏族最後擁戴的是司馬家族,所以最後三國歸晉。

  • 4 # 小橋流水覓人家

    任何朝代都是如此,古代的爵位是世襲制的。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比如蜀漢也是如此,東吳也是如此,兒子、孫子都佔了老子的光,再往後面說,楊家將也是如此,老爺子的官位,兒子孫子都繼承下來。

    其實,如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家裡有一人做官了,老婆、孩子,甚至一大家子,都安排上工作了。

  • 5 # GY塵宸

    三國時期會出現袁紹袁術:

    三國初期,東漢的餘威猶存,那麼時候的天子雖然被董卓等人先後把持,但是誰也沒敢動漢獻帝。後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從大義上講還是為了維護漢朝的統治。但是這十八路諸侯中有兩家都是袁家的人,可以預見袁家的實力是非常強橫的。那時候文人武將想要去投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袁紹,袁術等人。可能這個人最後沒有投靠姓袁的,但是在他思考甚至和好友討論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說袁家四世三公,是可以投靠的物件。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起初時候,袁紹和袁術這兩兄弟簡直強的一塌糊塗。那麼四世三公真的這麼厲害嗎?光靠名號就讓天下人投靠。

    四世指的是四代人,三公指的是朝廷上的官職,一般指司徒、司馬、司空。三公的職位和權力不是最大的,但是他的地位很高。他的象徵性的意義非常大,比那些實權的官職更加令人聲名鵲起。同樣的,三公的作用對於天下的文人而言的誘惑是更大的。漢朝那時候沒有科舉,也不會搞考試這個環節,那時候做官都是察舉,除了自己的名聲很好外,還要被考官認同,這樣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很強。三公也是很多官員的領路人,他的作用就像以後的科舉制的主考官一樣,考完了,但凡考上的都可以說是主考官的學生。那麼三公就是很多官員的老師,四世三公,那麼他的學生必然遍佈天下,那麼文人就和袁家有著深厚的淵源。

    四世三公的家族必然對皇帝很忠心,不然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年代早就退出了權力的核心地位。天下文人讀書學習,避免不了和老師同窗閒聊,那麼袁家必然是被談及的存在。後來天下紛爭,但是人心還是向著漢朝的,大家也同樣認為袁家是皇帝的鐵桿粉絲,投靠他們就是可以更好解救皇帝。這也就是為什麼袁紹和袁術這哥兩能很快成為霸主的原因,同樣也是當袁術稱帝時,袁紹立馬申明跟其斷絕關係的原因。所以說四世三公佔據的是皇帝的名譽,可以直觀說是皇帝的代言人。那麼四世三公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

  • 6 # 鐵框

    四世三公,不但東漢皇朝有,幾乎每個朝代都有。這是封建地主階級官僚體制和權力繼承了的產物,最高官楷的榮耀!這種對皇朝權力的貢獻,恰恰是對廣大人民特別農民群眾加重剝削和壓迫。也就是中國每個朝代都爆發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

  • 7 # 直爽的古之惡來

    “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四世三公的意思是四代人中有三代人當中三公,當時袁術的家族厲害是在於後面的一句話的!

    這只是一個基礎層面。我們也

    會想到楊修家還五世三公呢,為什麼楊修沒有這麼厲害呢。其實這裡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黨錮之禍,宦官殘殺士人,是袁家救了天下一大批士人。世家士子承袁家的情,都感激袁家,以袁家門生自居。這才是袁家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原因。

  • 8 # 山風樂道

    人們所說的“四世三公”中的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貴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朝時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東漢時期,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歷史上一家在四代內能擁有這三個官職的後人,在地位上非常尊貴,受到眾人敬仰。

    而在袁家,袁紹的高祖父曾做過司徒、曾祖父做過司空、祖父做過太尉、袁紹父親做過司空、袁紹叔父做過司徒,就是說袁紹家族的四個世代中均出現過擔任三公職位的人物,地地道道的可稱為“四世三公”家族。

    東漢四世擁有三公是最尊貴的官職,不僅地位高受人尊敬,而且能夠繞過州郡提拔官吏,這就使得許多官吏和袁家緊緊拴在了一塊,所以說袁家實力非常大,連董卓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不敢和袁家硬拼,而且只要袁家振臂一呼,天下豪傑都會紛紛前來投靠!

  • 9 # 愛思考的仇讎

    選官制不同,用的是舉孝廉,再說到靈帝時朝廷之上賣官鬻爵,沆瀣不堪,如果是萬人之下,透過不斷去賣官鬻爵,這樣門生故吏遍天下

  • 10 # 上至明星下至教育

    要說三國時期能夠出現大家族,能夠因為大家族而出現各種割裂,其實都是因為制度的原因。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能夠有足夠的活力,那就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有著奮鬥的目標,有著向上的能力,而在古代,還沒有現在的高考制度,那麼那個時候的漢朝選擇的是什麼制度呢?

    這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察舉制度。

    而這種制度出現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古代對於品德高尚的看中,認為只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夠成為官員,才能夠讓大家看中。

    這是一開始的時候,可是後來漢朝疆域變大,取而代之的就是官員出現的困難,該如何能夠讓官員們更好的出現呢

    有的人就想出辦法,現在的官員都是高尚品德的人,若是由他們推薦,那麼自然也能夠得到人民的推薦,於是就此而來的裙帶關係開始不斷加深。

    而這種裙帶關係就讓人們必須要跟著一個官員,選擇一個大佬在自己的身邊,才能夠成為官員,就這樣,家族們變得越來越大,而關係也變得越來越深厚,很多大的家族之間都是相互聯姻,所以三國時期出現的大家族都是因為制度的原因。

  • 11 # 陳文廣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世三公"是指袁紹和袁術出身的汝南袁氏四代----都有人位居三公,即司徒袁安(一世),司空袁敞(二世,袁安之子),太尉袁湯(三世,袁敞之侄),司空袁逢(四世,袁湯之子,袁紹和袁術之父)。

    東漢官僚選拔,一般來說,有自下而上的察舉和自上而下的徵辟兩種方式。察舉,又叫選舉,是兩漢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以"鄉舉裡選"為依據,常用方式有賢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經等科目。最為風行的莫過於"舉孝廉",如曹操、袁紹、袁術出仕之時,都是透過舉孝廉來踏入官場的。舉孝廉,顧名思義,就是選擇孝順清廉之人,可是經過幾百年的演變,早已名存實亡。那時,真正的被選薦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出自世家大族,全部靠關係、走後門、結裙帶、攀富傍貴、拉幫結派。

    最終因掌權者的私心私利,選官制度沒有得到貫徹執行,才讓權利始終掌握在少數人(小團體、既得利益集團)手上,很多有才之士上進無門,“世胄攝高位,貧賤淪下僚"。由於世家大族進一步做大做強,壟斷了吏治人事,加劇了階層利益固化,基本上鎖死了普通百姓的上進渠道、上升空間,造成了嚴重的、尖銳的階級對立、階級傾軋。

    世家大族壟斷官場朝局,其實不是選官制度的問題,而是個人或小集團(階層、階級)的私心作崇、私利驅使,無論什麼制度,執行者不能有效貫徹執行,都是形同虛設。四世三公不可怕,更可怕的是那句"門生故吏遍於天下"。楊修的祖上連續四代官居太尉,卻依然沒有袁家勢力強大,就是因為門生故吏沒有袁家多!

  • 12 # 小鴻哥

    秦漢以前的周代是分封制,即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給宗室和功臣,就是諸侯。然後諸侯國再把土地分封給卿大夫。士沒有封地,但有田。只是輔助卿大夫治理。士是周朝最低階的貴族。大部分是由上一層貴族卿大夫其庶出子弟。比如一些諸侯國君在周天子那裡擔任的官職稱為卿士。荀子給士的定義講即使王公士大夫的子孫,不懂禮儀,也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子孫,品行好,有能力,有學問,懂禮儀,行為正,就要用,可以任命為“卿相”,也可以做士大夫。

    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

    秦一統天下後,實行的郡縣制。漢一統之初實行的是封國郡縣並制。諸侯國的高階官官都由漢廷任命。再往後諸侯國已無治理之權只享食邑,所有官員由漢廷任命。比如劉備曾做過平原相,即平原國的國相,相當於一郡太守。諸侯、卿大夫已經沒有了,只剩下士。漢廷的官員都是出士,也可以單純理解成讀書人。

    漢朝的官員選撥舉孝廉。茂才孝廉。舉就是舉薦,孝指的是孝子,廉指廉潔的州郡官吏。每個郡按人口每年舉薦一定數量的人。被舉人的資歷,是郡屬吏或通曉經書的儒生。當然那個年代普通人那裡讀得了書,大多都是豪強大族,只有他們才有那個條件讀書。郡屬吏也大多出自地方豪強大族子弟。茂才的含金量就比較高,也就二十多人。三公、光祿、州牧等都有規定的名額。同時三公、光祿這些官職也有舉廉吏的名額。

    自今郡國率二十萬口歲舉孝廉一人,四十萬二人,六十萬三人,八十萬四人,百萬五人,百二十萬六人。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三歲一人。—《後漢書丁鴻傳》

    三公舉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光祿歲舉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三人。中二千石歲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農各二人。將兵將軍歲察廉吏各二人,監察御史、司隸、州牧歲舉茂才各一人。—《漢官目錄》

    但是並不是講舉孝廉後就能做官,還得經過考試,即察舉。這是不是有點像科舉。順帝時大臣左雄建議自今以後,孝廉年不滿四十的,不得推舉,都先去公府,諸生儒家一家之學,文官考公文。端門複試,考其虛實,觀察他的特異才能,以美風俗。有不遵守法令的,按法處理。如果遇有特殊才能的人,自然可以不拘年齡。”順帝採納了。於是頒佈郡國。但是這個制度不久就廢了,誰能等到四十歲。

    “請自今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副之端門,練其虛實,以觀異能,以美風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異行,自可不拘年齒”帝從之,於是班下郡國。—《後漢書左雄傳》

    於是乎出現世代讀書做官的家族,稱為世族、士族、冠族等。世代為官的顯貴家族(名門望族),做官做得越大就越顯貴。地方上舉孝廉,三公、光祿、州牧舉茂才和廉吏。肯定會有私利,首先想到自己的子弟、弟子、門生、故吏。比如說張三的父兄、同宗、老師、親戚有人為官,那地方上或者中央官員在舉薦時會不會把名額給張三。或者講某位官員曾是張三父兄、同宗、老師、親戚的門生故吏,曾受其舉。這樣張三是不是就能獲得那個名額。至於張三能不能考核透過,那是另一回事,至少先要有那個名額。

    首先來講一個大家族必然扶持子弟(同宗)讀書、做官。比如劉備因父親早亡,已經淪落到販履織蓆為生。但同宗的劉元起資助劉備讀書。劉元起的兒子劉德然和劉備一起拜盧植為老師。為何要拜師,一者是為學習,二者是為獲取政治資源。將來盧植要舉薦人,肯定會考慮自己的學生。二者其他人也會舉薦盧植的學生,這樣盧植作為回報,自然會推薦那個人的子弟或門生。為何拜盧植,而盧植也收。因為大家是老鄉呀,在漢代有一個詞—鄉黨。

    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等。—《三國志先主傳》

    在漢代因為官學有僅,所以私學盛興。士人都會去遊學、拜師,因為很多儒士(大儒)都會授課。學生一般少則數百,中則數千,大則萬人。士人去拜師學習,自然是為了學習後能被舉薦,有的只是為了學習。比如東漢大儒鄭玄年輕時只是鄉小吏,但他不做了,拜了馬融為師。遊學十多年後客居東萊耕田為生,很多人來到這個地方拜師。這些開課的儒士(大儒)他們做官是很容易的,而且很多都是高官。但很多學生只是掛個名而已,即著錄。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很多士人掛在一些高官名下,即使這高官並沒有授課,這就是門生。和帝時讓諸儒推薦高材生學習四經。時任衛士令賈逵推薦了弟子和門生。說明弟子跟門生是一樣。和帝任命賈逵的弟子和門生為千乘王國郎。

    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後漢書·鄭玄傳》

    皆拜(賈)逵 所選弟子及門生為千乘王國郎。—《後漢書·賈逵傳》

    在漢代除了舉孝廉之外還有一種方式能做官,即徵(徵)闢制。比如皇帝覺得張三是人才,於是直接徵(徵)授官,但是張三可以拒絕。漢代大將軍、三公這些高階官員是能開府,能自行闢府官員,即任命府屬官員。按東漢的制度,比如太尉府屬官的名額是長史一人、掾史屬二十四人、令史及御屬二十三人。我拿提問者所講的王允作為例子,其實諸葛亮講的是王郎,王允早就死了。這個王允是幷州太原郡祁縣人,據《後漢書》王允家族世代都是在州郡做官。

    王允十九歲時是郡吏,即郡守(太守)屬官。不久後太原郡太守太守劉質下獄死。王允送喪回劉質老家平原,守喪三年。從這也說明屬吏跟長官的關係,就相當於父子關係。王允回來後,新任太守王球召為郡吏。再往後並剌史鄧盛闢王允別駕從事。後來三公都徵辟王允,在司徒府的考績優等,於是任司徒府侍御史。再往後王允被朝廷任命為豫州刺史。最後王允官居三公之一司徒。

    三公並闢,以司徒高第為侍御史。中平元年,黃巾賊起,特選拜豫州刺史。—《後漢書王允傳》

    從王允的歷程來看,他走徵辟這路,也位極人臣。他在舉薦、徵辟時會不會回報剌史鄧盛、司徒楊賜,當然他們是不需要,那他們的宗族子弟、弟子門生總是需要的吧。這形成了以宗族血緣稱宗黨、同鄉的稱鄉黨。我舉個例子司馬懿兩次為顧命大臣,位極人臣。但是每次見到同鄉常林都要行跪拜禮,因為常林是鄉黨中德高望重的人。有人就對常林說:“司馬懿地位高,權力大,你應該阻止他向你跪拜行禮才是。”常林說:“司馬懿自己願意誠懇地敘行長幼之禮,以此為年輕人樹立榜樣。地位高貴並非我所懼,對我跪拜也無需要我制止。”同鄉很多都是世代通婚、榮辱與共。比如譙縣夏侯氏和曹氏。在漢代只要某位官員犯大罪或被謀害。宗族、門生、故吏都要受處置,有的連同鄉也處置。

    晉宣王以(常)林鄉邑耆德,每為之拜。或謂林曰:“司馬公貴重,君宜止之。”林曰:“司馬公自欲敦長幼之敘,為後生之法。貴非吾之所畏,拜非吾之所制也。”—《三國志常林傳》

    在漢代皇帝經常下詔讓大臣舉薦賢良方正、有道術、通達政治教化、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以及最有孝道與眾不同的,送到公車(皇帝要徵召臣民,皆由公車配備馬車來回接送至皇宮,以示禮遇),由皇帝親自接待聽取意。有時有人數規定,有時沒有。從《漢書》、《後漢書》的記載來看,皇帝經常下這樣的詔書。從中央到地方官員都有這樣子的特權。舉孝廉、茂才是每年,這個是不定時。所舉薦的人一旦受皇帝賞識,就很容易出仕。有時還直接讓官員舉薦他們的子孫。

    丞相、御史與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及內郡國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詣公車,朕將覽焉。—《漢書成帝紀》

    其令三公、特進、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諸侯相舉賢良方正、不道術、達於政化、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及至孝與眾卓異者,並遣詣公車,朕將親覽焉。—《後漢書孝安帝紀》

    詔三公、特進、九卿、校尉,舉列將子孫明曉戰陳任將帥者。—《後漢書孝安帝紀》

    漢代還有一種制度,就是給官員的恩蔭,稱為任子制。(門蔭、恩蔭)即官員的子弟有一定的出仕名額。這個在歷代都有這樣的制度。在漢代恩蔭一般擔任郎、舍人。比如霍光十多歲時,因哥哥霍去病,出仕為郎。蘇武三兄弟因父親蘇建的原因,三兄弟都為郎。這個郎就是在皇宮執戟站在各宮殿看門,保衛皇宮。皇帝外出時儀仗隊,牽馬駕車。有人講這不是侍衛(保安)。雖說是侍衛,但跟皇帝朝夕相處,是很容易受到任用。我舉個例子在明帝時,其館陶公主為兒子求郎的官位,明帝沒有答應,寧願賜錢千萬。明帝對群臣說:“郎官上應天上星宿,離開皇宮就能管轄百里,如果人選不當,老百姓就要遭殃,因此不能准許。”明帝的意思就是講郎官就是縣令的後備人選。這個舍人是皇后、太子及公主的屬官。所以他們也是很有機會上位。

    以公、卿、校尉、尚書子弟一人為郎、舍人。—《後漢書孝安帝紀》

    時年十餘歲,任(霍)光為郎。—《漢書霍光傳》

    (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併為郎。—《漢書蘇建傳》

    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則民受其殃,是以難之。”—《後漢書孝明帝紀》

    袁家四世三公,就是說連續四代袁家都有人做到三公。袁紹、袁術的父親袁逢任司空、叔叔袁隗任司徒太傅、祖父袁湯任太尉、伯曾祖父袁敞任司空,高祖父袁安任司徒、司空。三公是當時漢朝最高行政官職,即太尉、司徒、司空。據史記記載袁紹、袁術的母親歸葬汝南。汝南王俊和曹操也去送葬了,參與人數達三萬人。袁氏四代人,五人做到三公。其掌握的政治資源是巨大。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除了這五人外,其父兄子弟、同宗官居九卿、刺史、郡守的也不在少數。

    及袁紹與弟術喪母,歸葬汝南,(王)俊與公會之,會者三萬人。—《三國志裴松之注》

    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後漢書袁紹傳》

    在那個年代像袁氏家族也有不少,能跟袁氏比肩的有弘農楊氏,也是四世三公,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楊修的家族。這兩家是聯姻。也只有弘農楊氏才能跟汝南袁氏比肩。但弘農楊氏到楊修這一代,遠遠不如汝南袁氏。出過三公的家族就更多了。有這樣的背景下,其子弟出仕就更容易了,升遷也更容易,而且總有一些有才能。三公撐握著巨大的政治資源。還掌握了考核賞罰的權力。每年考核一次,由三公向皇帝彙報。那三公就掌握了官員是否升遷還是貶謫。王朝的主要大事的決擇都要由他們三人商定。

    這樣子都不用他們說話,自然有人賣人情。特別是他們的門生、故吏就更不用講了。比如劉備在徐州戰敗後跑到青州,青州刺史袁譚親自來迎接劉備。因為劉備曾舉薦袁譚為茂才。劉備會舉袁譚為茂才,還不是看在袁紹的面子上。將來袁紹作為回報,肯定也會舉劉備的兒子為茂才。

    青州刺史袁譚,先主故茂才也,將步騎迎先主。—《三國志先主傳》

    在漢代的官員還有一個權力,就是表薦權。這是一個巨大的政治資源,官位越高資源越大。這個表薦權就是向皇帝上表推薦某位官員升官做某個職位。我拿劉備的官爵來做例子,左將軍領司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左將軍這個職位是當初曹操向上表推薦的。宜城亭侯爵位也曹操給的。劉備的豫州刺史,是當年徐州牧陶謙表薦。後來曹操表劉備為豫州牧。荊州牧是孫權表薦的。這個司隸校尉,是劉璋表薦的。益州牧,史書沒講誰舉薦。當然劉備那時已經是亂世,他們不過走個流程,也不管漢廷批不批准,反正就當批准了。

    我拿劉備官職來講,因為很多人對劉備比較熟悉。也說明在東漢表薦是很普遍。劉備也曾表孫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兩個人互表,也不管漢獻帝同不同意。有曹操在那,肯定不同意。反正管你同不同意,走個流程。這個在太平時,肯定不敢這樣子做。

    (陶)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三國志先主傳》

    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三國志先主傳》

    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三國志先主傳》

    (曹公)表先主為左將軍—《三國志先主傳》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湧現出許多大家族。你舉我的人,我舉你的人。我闢你的人,你闢我的人。我表薦你,你表薦我。大家族有更多的資源去培養子弟,其仕途起跑線也遠遠領先於其他人。前面也講了官員子弟能透過恩蔭出仕。那時候的世族官員都很重視下一代的培養。比如會稽太守黃讜得知大儒包鹹回到會稽。於是要包鹹來教授他的兒子。包鹹說:“禮有來學的,沒有去教的。”於是黃讜讓兒子去他授課地方拜師學習。這個包鹹後來入朝教明帝。

    三國時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由家世和行狀(人品才能),然後定品級。這樣子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在晉代又實行品官佔田蔭客制。即規定按品級擁有田地、佃戶數量。這種特權其親屬也能獲得,品級高的九族都有,品級低三代內有。在九品中正制品官佔田蔭客制這兩種制度,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的大家族比袁術的四世三公更恐怖。最有名的即七宗五姓。那時的人要是能娶一個五姓女,比娶公主還要榮耀。唐宣宗時鄭顥考中狀元去盧氏迎親。宰相白敏中卻選中他為萬壽公主駙馬,派人追回。結果往後鄭顥經常上書講白敏中的壞話。宰相李義府也想為兒子求娶名門望族,但人家不鳥他。宰相薛元超曾言他雖然不才,但已經富貴到極至。但還是有三大遺憾,其中之一就是沒有娶得五姓女子,三沒有參與修史。薛元超的妻子是齊王李元吉的女兒。

    其官品第一至於第九,各以貴賤佔田,品第一者佔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三品四十頃,第四品三十五頃,第五品三十頃,第六品二十五頃,第七品二十頃,第八品十五頃,第九品十頃。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蔭其親屬,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晉書》

    薛中書元超謂所親曰:吾不才,富貴過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國文。—《隋唐嘉話》

    隋唐開始實行科舉制,這樣使得寒族也有更多的機會入仕。寒族也比普通人強,只是不如世家大族。即使是拼讀書,也難比得過七宗五姓,畢竟人家資源豐厚。比如裴氏在唐代光宰相就三十多位,裴氏還不是七宗五姓。在古代讀書也不是那麼容易,從史書記載來看,很多人讀書都要去大家族那裡去借閱、抄。或者去拜師,聽一些大儒講課。但至少比以前機會更大,更公平。

    莫愁寒族無人薦,但願春官把卷看。

    唐朝滅亡後,世家大族隨之沒落。但宋、元、明、清並非沒有世家大族,只是沒有以前那麼風光。宋代以後還是有不少,只是沒有唐代以前那麼興盛。宋代以後的皇帝允許有世家大族,但所允許的是一群小世家大族。而不是某一些頂級世家大族。所以宋代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是一群士大夫。不像東晉(琅琊王氏)與馬(司馬氏)共天下

    在漢代丞相來了,皇帝要起身。宋代以前宰相(丞相)是可以坐著跟皇帝談事。但是後面的朝代過於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明清中央集權達到頂峰。我個人覺得這不是個好事情。

  • 13 # 浩浩和湯湯

    既然是四世三公了,肯定不是何進死了後進入三國時代才出現的哦。四世三公起碼也要七八十年吧!袁昌從陳郡陽夏移居汝南郡汝陽縣,為汝南袁氏始祖,根據歷史,他的祖宗倒是白手起家,不簡單。那時東漢的中後期肯定還穩定了一段時期,但是皇權旁落後,方便了諸侯的大家族驟起。

  • 14 # 炎芒芒

    其實這要從東漢說起:

    1.東漢政權本就是光武帝劉秀聯合豪強士族重新建立的。

    2.光武帝之後的皇帝不作為。

    3.東漢宦官與外戚專權,政局不穩定,導致土地兼併嚴重,出現門閥士族和大地主。

    4.東漢末年出現賣官現象。

    5.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本就是偏向這些大地主和士族,更是由其操控。

    以上5點僅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15 # 心以成灰euii

    中國從古到今都有世家,就算舊世家隨這王朝滅亡,新的王朝新的時代世家出現。中國講究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經過幾千年輪迴得道見證的。

  • 16 # 假如資料會說話

    因為在東、西漢時期,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舉制度,官員的選拔往往是舉孝廉這種由豪族、門閥等大的家族推舉進入官場,寒門很難有上升渠道,所以,四世三公這種由一個家族持續把持朝政的情況是很常見的。而且,豪族和門閥也並不傻,基本都是養蠱模式,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比如諸葛家就分別在魏蜀吳都有人才仕官,荀家也是,這樣就能保證任何勢力得天下,家族的上升渠道會一直暢通。

  • 17 # 王二公子在西安

    這其實是東漢政治演變的必然結局東漢劉秀主要靠政治手段,拉攏豪門士族,擊敗了農民起義軍及其他割據勢力,政權也就成為與他們共治的局面,等到後邊皇族式微,功臣之後的大家族就形成對朝內政權的把控,輪流坐三公九卿,形成世襲。

  • 18 # 雨楓49148806

    從古至今帝王和大臣的關係一直就是一對矛盾,主強臣弱,容易出現戕害無辜,滅門忠良的慘事。一己之力治理天下本來就是異想天開,做些怪異事件讓忠臣能臣無所適從只好規諫,那麼帝王就會殺害無辜以正君權。正人死多了,就沒人再多說,亂政即起。群臣為了自保就串聯,發展各自勢力,逐漸就形成臣強主弱。

    一旦臣強主弱局面形成,亂世即將開始了,各勢力互相爭奪,君主無力制衡。三國就是這樣的局面,袁術袁紹家族也一樣,家族勢力慢慢壯大,變得權傾朝野,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接下來就不用說了,亂世出英雄,再出雄主一統江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嫌棄的卑微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