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姓始祖,伯爽
一、姓氏起源
姓氏: 謝 祖籍: 洛邑
祖宗: 申伯 郡望: 陳留郡
分類: 以國為氏
姓氏(簡介)
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是一個以賢德著稱的王后,申伯就是姜後的兄弟,以國舅的身份被封於謝,後來這一家人在失去爵位之後,子孫也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國為氏,稱為謝氏。《詩經·大雅》中曾有這樣一段話盛讚申伯的名望(稟稟申伯,王贊之事,子邑子謝,南國是式)。當時周天子的都城是在洛邑,謝國的位置正在洛邑的南方,也就是河南省唐河縣之南,因此,謝國被稱為“周之南國”。這個地方是謝姓的最早發源地。另外,根據《舊唐書·文苑傳》上記載,謝偃的祖先孝政,本來姓直勒氏,後來改姓謝,他的子孫也稱為謝氏。望族居於陳留郡,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縣陳留鎮?
1 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後代。相傳炎帝居於姜水畔,便以姜為姓。至商代有後裔孤竹君的長子伯夷與叔齊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後反對武王伐商,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到首陽山,因不食周慄而死,他們的後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繼位後封伯夷的後裔為申侯,稱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字為宣王,宣王繼位後,封母舅申伯於謝國,後來這儀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國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為姓,稱謝氏。望出陳留、會稽,史稱謝氏正宗。是為河南謝氏。
2 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後。相傳黃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為12姓,其中第7姓為任姓。任姓有10個小車,其中第一為謝國,因周宣王時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亡散,以國為姓。是為河南謝氏。
3 為他姓改謝姓。據《舊唐書·文苑傳》,衛州人謝偃之本為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為謝氏。亦為河南謝氏。
1 夏商時期謝國比較弱小,居於姜水流域(今陝西境內)。
2 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為謝,以加強西周對南方的統治。任姓滅謝國後,華人有一部分留在當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國為姓,即謝氏。
3 西周末至春秋時期,謝氏除了大部分分佈在今河南外,還有一支遷往山東,一支遷至湖北,還有一支遷至湖南,遷至四川,後又分為三支:一支於三國時遷至蜀郡,至晉代有部分遷至陝西;一支遷至雲南永昌,後發展為當地大姓;還有一支遷至四川彭水一帶及貴州北部。 隋唐時被稱為東謝蠻、西謝蠻、南謝蠻,後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漢代謝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會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處。其中會稽郡的謝氏人丁興旺,已相當有名望。
4 晉代,成郡謝氏發展成為名門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陽夏謝氏,以及由此遷出的康樂謝氏。西晉末年,黃河流域戰亂頻繁,中原人大量遷往江南,陽夏人謝衡因避戰亂遷望會稽始寧東山,在此繁衍,成為謝氏最重要的一支。謝衡極其後代在東晉至南朝時期多數都很著名。
5 唐朝時,河南固始謝氏入福建泉州,同時入閩的還有一支居於福建寧化縣,後有一支自寧化遷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州市梅縣區(廣東):還有一支自寧化遷至廣東梅州市大埔縣,後移居廣東東莞。
6 明末清初,福建武平一支遷入湖南漢壽。發展成為當地一大姓。
7 至清代,謝氏不僅遍佈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還發展到北部及東北的一些省區。 8謝氏移居海外,始於明代,多數是自閩粵地區先遷至臺灣,進而遠播東南亞及世界各國。
家族譜牒
全國:謝氏族譜十卷、謝氏通譜、謝子村後裔譜系卷。
遼寧:謝氏譜冊一卷
江蘇:鎮江潤州謝氏九修族譜十卷、江蘇當陽西州謝氏族譜十卷、常州謝氏寶樹堂創修族譜三卷、常州謝氏族譜二十二卷
浙江:紹興謝氏族譜不分卷、紹興狀元橋謝氏族譜不分卷、四門謝氏四房譜六卷、蓋東謝氏族譜不分卷、紹興謝氏族譜不分卷、常山陳留謝氏族譜二卷、常山宗譜一卷
安徽:祁門中山謝氏家譜不分卷、懷寧寶樹堂謝氏宗譜十八卷
江西:銅鼓謝氏家譜卷首一卷、豐城謝氏家譜、謝氏家乘不分卷
山東:煙臺福山謝氏家乘不分卷
河南:太康謝氏遷玉族譜十四卷末一卷
湖北:黃崗呂陽村謝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新州謝氏宗譜三卷
廣東:四會謝氏族譜一卷
廣西:橫縣謝氏族譜不分卷
二、聚集地: 遷徙分佈
聚集地:
遷徙分佈
夏商時期謝國比較弱小,居於姜水流域(今陝西境內)。
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為謝,以加強西周對南方的統治。任姓滅謝國後,華人有一部分留在當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國為姓,即謝氏。
西周末至春秋時期,謝氏除了大部分分佈在今河南外,還有一支遷往山東,一支遷至湖北,還有一支遷至湖南,遷至四川,後又分為三支:一支於三國時遷至蜀郡,至晉代有部分遷至陝西;一支遷至雲南永昌,後發展為當地大姓;還有一支遷至四川彭水一帶及貴州北部。隋唐時被稱為東謝蠻、西謝蠻、南謝蠻,後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漢代謝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會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處。其中會稽郡的謝氏人丁興旺,已相當有名望。
晉代,成郡謝氏發展成為名門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陽夏謝氏,以及由此遷出的康樂謝氏。西晉末年,黃河流域戰亂頻繁,中原人大量遷往江南,陽夏人謝衡因避戰亂遷望會稽始寧東山,在此繁衍,成為謝氏最重要的一支。謝衡極其後代在東晉至南朝時期多數都很著名。
唐朝時,河南固始謝氏入福建泉州,同時入閩的還有一支居於福建寧化縣,後有一支自寧化遷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州市梅縣區(廣東):還有一支自寧化遷至廣東梅州市大埔縣,後移居梅州。
至清代,謝氏不僅遍佈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還發展到北部及東北的一些省區。
在臺灣謝姓是一個重要的姓氏。一是落藉較早,明末就有謝氏入居臺灣;二是族大人眾,列第十三。臺灣謝姓與大陸是同一宗祖。他們遍及全省,以臺南、彰化、苗栗、臺北等地。明代末年最先入臺謝姓從廣東、福建渡海東行登上臺島,居往於臺南;到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在臺率眾起義,廣東的義民謝姓入居下淡水港。乾隆以後從福建、廣西而來的謝姓人紛紛移居全臺南北。
謝氏移居海外,始於明代,多數是自閩粵地區先遷至臺灣,進而遠播東南亞及世界各國。
堂號
威懷堂。
安晉堂:因謝安命名。晉朝時的謝安名望很高,朝廷屢次請他做官他都不幹,一直到了40歲那年才當了司馬。在作官的過程中表現了高風亮節,拜為尚書僕射加後將軍。在淝水之戰中攜其侄謝玄大敗苻堅,使晉朝轉危為安,得此堂號。
此外還有以“陳留”、“會稽”為堂號。
三、 歷史名人:
名人
謝姓名人,漢代有鉅鹿太守謝夷吾。夷吾深具慧眼,極力推存班固的才華,稱譽他是“社稷之六龜,大漢之棟甍”。又有大儒謝該,高士謝譚、謝弼。三國時,有博學多聞的謝承。這些,可謂早期的知名人士。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揮師南下,以萬鈞之勢直逼江左晉室。在晉室危如累卵的情勢下,謝安任征討大都督,坐鎮中樞,統的攝琰為輔國將軍隨玄出征。在謝氏一家的帶領之下,在淝水大敗號稱百萬的前秦苻堅的軍隊,使晉室得以偏發於江左。從此,謝安、謝石、謝琰,均成為名垂青史的人物。以後,更有名見經傳之人。南朝詩人謝靈運、謝莊,宋代詩人謝翱、謝枋得、學者謝良佐,明代文學家謝榛,清代數學家謝希逸等,可謂其中的代表。
謝清高;
今廣東梅州市人,清代航海旅遊家,航海4年返國,後流寓澳門,今存《海錄》一書。
謝安:
東晉人,字安石。出生士族。年四十餘歲出仕,孝武帝時位至宰相,在淝水至戰中打敗苻堅,使晉朝轉危為安。
謝玄:
東晉名將。字幼度,陳郡陽夏人。謝安為宰相時任他為廣陵相,組織北府兵。在淝水之戰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謝赫:
南齊著名畫家,善於作風俗畫、人物畫、著有《古畫品錄》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理論書籍。
謝眺:
陳郡夏陽人,南齊詩人,曾在朝廷任職,其詩多描寫自然景色,為為李白所推許,是永明體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詩人。
謝靈運:
陳郡陽夏人,南朝著名畫家文學家,後移居會稽,謝玄子孫,曾任永嘉太守等職。博覽全書,文學稱“江左第一”。其詩歌創作開創了新風。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許多佳句為後人所傳誦。
建譜必讀:
家 譜: 家譜是記載您的家族與世系以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
家 族: 與您有血緣關係的族人所形成的家庭組織。
世 系: 是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統,也叫世系表。 用圖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 通常是五代為一表。
祖 籍: 祖宗的出生地。 祖宗一個家族的上輩, 多指較早的。
房 支:您或您的兄弟所成立的家庭便是一個房支。
家 訓: 是家族的法規。 內容基本上為修身、齊家、 守法等方面。 其中一部分包括:規約、訓語、廟規。
規 約: 就是族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 家法。
訓 語: 就是教人做人行事的道理,也稱為家教。
廟 規:也稱家禮。 為家族祭祀禮儀, 如: 祖廟、 祠堂組成、 祭祀、 婚喪禮儀等。
祠 堂:記錄家族祠堂的歷史與現狀、規則、 神位、 世次、 田莊管理以及祖墳、 各房墓地的分佈和坐向。
開姓始祖,伯爽
一、姓氏起源
姓氏: 謝 祖籍: 洛邑
祖宗: 申伯 郡望: 陳留郡
分類: 以國為氏
姓氏(簡介)
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是一個以賢德著稱的王后,申伯就是姜後的兄弟,以國舅的身份被封於謝,後來這一家人在失去爵位之後,子孫也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國為氏,稱為謝氏。《詩經·大雅》中曾有這樣一段話盛讚申伯的名望(稟稟申伯,王贊之事,子邑子謝,南國是式)。當時周天子的都城是在洛邑,謝國的位置正在洛邑的南方,也就是河南省唐河縣之南,因此,謝國被稱為“周之南國”。這個地方是謝姓的最早發源地。另外,根據《舊唐書·文苑傳》上記載,謝偃的祖先孝政,本來姓直勒氏,後來改姓謝,他的子孫也稱為謝氏。望族居於陳留郡,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縣陳留鎮?
1 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後代。相傳炎帝居於姜水畔,便以姜為姓。至商代有後裔孤竹君的長子伯夷與叔齊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後反對武王伐商,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到首陽山,因不食周慄而死,他們的後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繼位後封伯夷的後裔為申侯,稱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字為宣王,宣王繼位後,封母舅申伯於謝國,後來這儀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國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為姓,稱謝氏。望出陳留、會稽,史稱謝氏正宗。是為河南謝氏。
2 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後。相傳黃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為12姓,其中第7姓為任姓。任姓有10個小車,其中第一為謝國,因周宣王時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亡散,以國為姓。是為河南謝氏。
3 為他姓改謝姓。據《舊唐書·文苑傳》,衛州人謝偃之本為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為謝氏。亦為河南謝氏。
1 夏商時期謝國比較弱小,居於姜水流域(今陝西境內)。
2 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為謝,以加強西周對南方的統治。任姓滅謝國後,華人有一部分留在當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國為姓,即謝氏。
3 西周末至春秋時期,謝氏除了大部分分佈在今河南外,還有一支遷往山東,一支遷至湖北,還有一支遷至湖南,遷至四川,後又分為三支:一支於三國時遷至蜀郡,至晉代有部分遷至陝西;一支遷至雲南永昌,後發展為當地大姓;還有一支遷至四川彭水一帶及貴州北部。 隋唐時被稱為東謝蠻、西謝蠻、南謝蠻,後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漢代謝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會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處。其中會稽郡的謝氏人丁興旺,已相當有名望。
4 晉代,成郡謝氏發展成為名門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陽夏謝氏,以及由此遷出的康樂謝氏。西晉末年,黃河流域戰亂頻繁,中原人大量遷往江南,陽夏人謝衡因避戰亂遷望會稽始寧東山,在此繁衍,成為謝氏最重要的一支。謝衡極其後代在東晉至南朝時期多數都很著名。
5 唐朝時,河南固始謝氏入福建泉州,同時入閩的還有一支居於福建寧化縣,後有一支自寧化遷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州市梅縣區(廣東):還有一支自寧化遷至廣東梅州市大埔縣,後移居廣東東莞。
6 明末清初,福建武平一支遷入湖南漢壽。發展成為當地一大姓。
7 至清代,謝氏不僅遍佈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還發展到北部及東北的一些省區。 8謝氏移居海外,始於明代,多數是自閩粵地區先遷至臺灣,進而遠播東南亞及世界各國。
家族譜牒
全國:謝氏族譜十卷、謝氏通譜、謝子村後裔譜系卷。
遼寧:謝氏譜冊一卷
江蘇:鎮江潤州謝氏九修族譜十卷、江蘇當陽西州謝氏族譜十卷、常州謝氏寶樹堂創修族譜三卷、常州謝氏族譜二十二卷
浙江:紹興謝氏族譜不分卷、紹興狀元橋謝氏族譜不分卷、四門謝氏四房譜六卷、蓋東謝氏族譜不分卷、紹興謝氏族譜不分卷、常山陳留謝氏族譜二卷、常山宗譜一卷
安徽:祁門中山謝氏家譜不分卷、懷寧寶樹堂謝氏宗譜十八卷
江西:銅鼓謝氏家譜卷首一卷、豐城謝氏家譜、謝氏家乘不分卷
山東:煙臺福山謝氏家乘不分卷
河南:太康謝氏遷玉族譜十四卷末一卷
湖北:黃崗呂陽村謝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新州謝氏宗譜三卷
廣東:四會謝氏族譜一卷
廣西:橫縣謝氏族譜不分卷
二、聚集地: 遷徙分佈
聚集地:
遷徙分佈
夏商時期謝國比較弱小,居於姜水流域(今陝西境內)。
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為謝,以加強西周對南方的統治。任姓滅謝國後,華人有一部分留在當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國為姓,即謝氏。
西周末至春秋時期,謝氏除了大部分分佈在今河南外,還有一支遷往山東,一支遷至湖北,還有一支遷至湖南,遷至四川,後又分為三支:一支於三國時遷至蜀郡,至晉代有部分遷至陝西;一支遷至雲南永昌,後發展為當地大姓;還有一支遷至四川彭水一帶及貴州北部。隋唐時被稱為東謝蠻、西謝蠻、南謝蠻,後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漢代謝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會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處。其中會稽郡的謝氏人丁興旺,已相當有名望。
晉代,成郡謝氏發展成為名門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陽夏謝氏,以及由此遷出的康樂謝氏。西晉末年,黃河流域戰亂頻繁,中原人大量遷往江南,陽夏人謝衡因避戰亂遷望會稽始寧東山,在此繁衍,成為謝氏最重要的一支。謝衡極其後代在東晉至南朝時期多數都很著名。
唐朝時,河南固始謝氏入福建泉州,同時入閩的還有一支居於福建寧化縣,後有一支自寧化遷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州市梅縣區(廣東):還有一支自寧化遷至廣東梅州市大埔縣,後移居梅州。
至清代,謝氏不僅遍佈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還發展到北部及東北的一些省區。
在臺灣謝姓是一個重要的姓氏。一是落藉較早,明末就有謝氏入居臺灣;二是族大人眾,列第十三。臺灣謝姓與大陸是同一宗祖。他們遍及全省,以臺南、彰化、苗栗、臺北等地。明代末年最先入臺謝姓從廣東、福建渡海東行登上臺島,居往於臺南;到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在臺率眾起義,廣東的義民謝姓入居下淡水港。乾隆以後從福建、廣西而來的謝姓人紛紛移居全臺南北。
謝氏移居海外,始於明代,多數是自閩粵地區先遷至臺灣,進而遠播東南亞及世界各國。
堂號
威懷堂。
安晉堂:因謝安命名。晉朝時的謝安名望很高,朝廷屢次請他做官他都不幹,一直到了40歲那年才當了司馬。在作官的過程中表現了高風亮節,拜為尚書僕射加後將軍。在淝水之戰中攜其侄謝玄大敗苻堅,使晉朝轉危為安,得此堂號。
此外還有以“陳留”、“會稽”為堂號。
三、 歷史名人:
名人
謝姓名人,漢代有鉅鹿太守謝夷吾。夷吾深具慧眼,極力推存班固的才華,稱譽他是“社稷之六龜,大漢之棟甍”。又有大儒謝該,高士謝譚、謝弼。三國時,有博學多聞的謝承。這些,可謂早期的知名人士。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揮師南下,以萬鈞之勢直逼江左晉室。在晉室危如累卵的情勢下,謝安任征討大都督,坐鎮中樞,統的攝琰為輔國將軍隨玄出征。在謝氏一家的帶領之下,在淝水大敗號稱百萬的前秦苻堅的軍隊,使晉室得以偏發於江左。從此,謝安、謝石、謝琰,均成為名垂青史的人物。以後,更有名見經傳之人。南朝詩人謝靈運、謝莊,宋代詩人謝翱、謝枋得、學者謝良佐,明代文學家謝榛,清代數學家謝希逸等,可謂其中的代表。
謝清高;
今廣東梅州市人,清代航海旅遊家,航海4年返國,後流寓澳門,今存《海錄》一書。
謝安:
東晉人,字安石。出生士族。年四十餘歲出仕,孝武帝時位至宰相,在淝水至戰中打敗苻堅,使晉朝轉危為安。
謝玄:
東晉名將。字幼度,陳郡陽夏人。謝安為宰相時任他為廣陵相,組織北府兵。在淝水之戰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謝赫:
南齊著名畫家,善於作風俗畫、人物畫、著有《古畫品錄》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理論書籍。
謝眺:
陳郡夏陽人,南齊詩人,曾在朝廷任職,其詩多描寫自然景色,為為李白所推許,是永明體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詩人。
謝靈運:
陳郡陽夏人,南朝著名畫家文學家,後移居會稽,謝玄子孫,曾任永嘉太守等職。博覽全書,文學稱“江左第一”。其詩歌創作開創了新風。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許多佳句為後人所傳誦。
建譜必讀:
家 譜: 家譜是記載您的家族與世系以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
家 族: 與您有血緣關係的族人所形成的家庭組織。
世 系: 是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統,也叫世系表。 用圖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 通常是五代為一表。
祖 籍: 祖宗的出生地。 祖宗一個家族的上輩, 多指較早的。
房 支:您或您的兄弟所成立的家庭便是一個房支。
家 訓: 是家族的法規。 內容基本上為修身、齊家、 守法等方面。 其中一部分包括:規約、訓語、廟規。
規 約: 就是族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 家法。
訓 語: 就是教人做人行事的道理,也稱為家教。
廟 規:也稱家禮。 為家族祭祀禮儀, 如: 祖廟、 祠堂組成、 祭祀、 婚喪禮儀等。
祠 堂:記錄家族祠堂的歷史與現狀、規則、 神位、 世次、 田莊管理以及祖墳、 各房墓地的分佈和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