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蘆雪庵史論
-
2 # 歷史的陪伴者
如果常遇春能活到朱元璋稱帝,下場和藍玉是一樣的。理由如下:
第一、常遇春是個性情殘暴的人
常遇春是朱元璋的第一先鋒,然而常遇春打勝戰後卻經常幹一件事,可以說是一種罪行——屠城!每次攻入城池,常遇春最喜歡屠城,幾乎成為他的嗜好。對這個問題,朱元璋曾經嚴厲的批評過常遇春。雖然常遇春有所收斂,但是還是時不時的在打完仗後舉起屠刀,這讓朱元璋非常頭疼。當時是戰亂,朱元璋最需要強悍無比的先鋒,但是對於常遇春嗜好屠城感到非常不滿,因此也只好邊用邊警告常遇春。如果朱元璋統一天下,那麼朱元璋肯定舉起屠刀除掉常遇春,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二、朱元璋誅殺的目的是鞏固自己的皇權
大明的大部分功臣都被朱元璋誅殺,而朱元璋利用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恆案、胡惟庸案、藍玉案,除掉了明初大部分功臣,比如李善長、藍玉、周德興、傅友德、王弼、馮國勝等。朱元璋誅殺功臣,無非是鞏固自己的皇權。如果常遇春在活的話,必然也會影響朱元璋的皇權,那麼肯定也會出現在朱元璋的屠殺之列。
第三、朱元璋為自己的子孫殺人
當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殺人就更加瘋狂了,凡是有謀略和會打仗的功臣幾乎都會死在朱元璋的屠刀下。除了幾個例外,比如徐達(病死)、李文忠(馬皇后求情)、武定後郭英、長興侯耿炳文、湯和等少數外,大部分的功臣都被朱元璋屠戮殆盡。朱元璋殺那麼多人,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孫能夠坐穩江山,畢竟孫子朱允炆還小,怕是鎮不住那些驕兵悍將的功臣,因此只能殺掉那些功臣,朱元璋才會放心。像常遇春那樣性情暴躁又殘忍的功臣,估計朱允炆鎮不住這樣的悍將,朱元璋絕不會放過常遇春,假如它還在的話。
第四、朱元璋的出身
朱元璋是名副其實的百姓造反成功的典型案例,他出身低微,一無所有。比如開國皇帝的劉邦、楊堅、李淵、趙匡胤等人,朱元璋才是真正的從一無所有幹到了君臨天下的帝皇。他從一個討飯的和尚做了統一天下的皇帝,這是在歷史長河裡絕無僅有的。因此,朱元璋的心裡肯定有自卑感。因為自卑,因而導致了沒有自信,從而就會缺乏安全感。怎麼辦?那就把那些危害自己的人(起碼朱元璋是這麼想)殺掉,這樣朱元璋才會安心。常遇春正是屬於威脅自己的那一類人,朱元璋豈能放過?
縱觀以上四大原因,常遇春英年早逝反而是一種好事,起碼保全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如果常遇春能活得長久的話,肯定會在朱元璋的屠戮行列之中。這豈能會有好下場?
-
3 # 花有盛開時人無再少年
第一,常遇春死於洪武二年,大明已經建國。第二,誰說的徐達結局不好?又是哪個小說家?又是哪個歷史杜撰機器?明朝開國將領,“六王之首”徐達,死於背疽,病情反覆一年多,最後病情加重而死。期間朱元璋也沒有送什麼蒸鵝,他的死與朱元璋沒什麼直接聯絡。相反,徐達死後,朱元璋悲痛萬分,並且當眾誇讚徐達:“令行禁止、謹小慎微。”
“淮西二十四將”大多數死於戰爭、疾病,將功臣之死全部歸咎於朱元璋,未免有點牽強附會!
一說起朱元璋,大多數人的直觀印象就是殘暴、殺功臣。的確,就屠殺範圍與規模來講,朱元璋的確算得上殘暴。但你要認真理解朱元璋的做法,他是想殺就殺,還是迫不得已;他是心血來潮,還是忍無可忍。這些都搞不清楚就來說朱元璋殘暴,未免太有些感情用事了!
實際上,我們瞭解的朱元璋殘暴一面,也就集中在藍玉案、胡惟庸案、李善長案、茶馬案等這幾個驚天大案之中,除此之外,朱元璋也再沒有什麼供人閒談的把柄。這些被屠殺的人,全部是咎由自取:藍玉驕橫跋扈、胡惟庸結黨營私、李善長倚老賣老、歐陽倫以權謀私。這些人我只恨他們死得晚。要是非要說無辜,那就是被牽連的人無辜。這每一樁案件背後都是幾萬人頭落地,其中不免有無辜之人,這才是應該惋惜的地方。
常遇春永遠不會走上藍玉的道路,他絕對能夠壽終正寢!
常遇春的一生表現,很容易讓人和藍玉聯想到一起,因為他二人都是作戰猛、用兵神。但常遇春與藍玉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常遇春內斂低調,藍玉這是鋒芒畢露。
常遇春出生並不好,他是元末土匪,後來投奔紅巾軍,再後來成為朱元璋的手下。朱元璋起初根本看不起常遇春,認為他是一個四處頭飯吃的混子。並且此人打家劫舍出身,朱元璋對這種坑害百姓的人又有所忌憚。所以,常遇春開始的路並不好走。
常遇春剛帶兵,朱元璋就三番五次的提醒他要要以智慧和膽識戰勝別人。朱元璋說:“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者,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後來常遇春先後拿下衢州、大戰九華山,有勇有謀,無人能敵。此時的朱元璋才意識到常遇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常遇春時常說自己能統御十萬之中,因此人送外號“常十萬”。因為一系列不俗的表現,朱元璋終於改口,稱常遇春為“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的表現不俗,但為人低調的很,謹小慎微。面對朱元璋的誇讚,常遇春一直強調:“皇上成算,所至輒克,非臣所能。”因此,朱元璋對常遇春是又愛又疼。常遇春官職火箭般上升。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死在柳河川,死後追諡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這樣一位有能力又沒脾氣的人,放在歷朝歷代都是很吃香的。從歷史上來看,朱元璋對常遇春是愛之慾其生,常遇春又怎麼可能被朱元璋為難。
比起藍玉,常遇春更像是湯和!
湯和是明朝功臣之中最為體面的將領,他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壽終正寢。湯和能夠保全的原因就是低調內斂,不跟朱元璋做對。同時期的李善長、胡惟庸、藍玉,那是鐵了心的要跟洪武皇帝討價還價。結果呢,全部身首異處。湯和為人和善,朱元璋比較看好,最終得以保全。
常遇春若是能續命二十年,指定是和湯和一樣的歸宿。常遇春的這種性格簡直是為朱元璋量身定製的。朱元璋是布衣天子,他最缺乏的是政治自信,最忌諱的是以下犯上。在他們心中,君君臣臣要保持得穩穩當當。所以,夾住尾巴的湯和、常遇春必定是大明王朝的幸運兒!
-
4 # 甜瓜20875
做人言語與行為應該有個度,堅守基本原則,人品智慧的陪伴很重要,堅守底線,不要超越,擊穿底線變成了一種永恆就是自掘墳墓,死亡是定數只是時間點的問題,如果擊穿底線變成了一種愛好,這種人相當可怕,不是人了,應該是魔鬼心理變態,朱元璋殺功臣等同於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殺一個願挨,帝王術政治圈子的問題,與普通大眾老百姓無關,殺了那麼多功臣,臣而心服口服,源自於對待百官苛刻,心繫人民,對老百姓好,這就是本事,還賺了個明君朱元璋,以題目來說世間沒有如果,墳墓在等待,感覺應該是這樣……
-
5 # 遠山紅葉L
常遇春如果多活幾年,活到朱元璋稱帝,其結局,會和其他人一樣,不會太好。
朱元璋稱帝后,為鞏固其統治,心狠手辣,大殺功臣,寒了天下人的心,千古遭罵。
-
6 # 軒意澤
答案是肯定的!在武將裡面功勞最大的是徐達,次之常遇春。而真正能做到居功不自傲、不忘初心、謙虛謹慎的天花板是徐達,朱元璋視徐達為所有武將的參照模板,幾乎無人可以做到!再者,常遇春是朱標的嫡親岳父,如果常活過了朱標,那麼為了讓朱標的庶子朱允炆繼位,朱元璋也不會讓常遇春善終!
回覆列表
一個問題兩處錯誤:第一,常遇春死於洪武二年,大明已經建國。第二,誰說的徐達結局不好?又是哪個小說家?又是哪個歷史杜撰機器?明朝開國將領,“六王之首”徐達,死於背疽,病情反覆一年多,最後病情加重而死。期間朱元璋也沒有送什麼蒸鵝,他的死與朱元璋沒什麼直接聯絡。相反,徐達死後,朱元璋悲痛萬分,並且當眾誇讚徐達:“令行禁止、謹小慎微。”
“淮西二十四將”大多數死於戰爭、疾病,將功臣之死全部歸咎於朱元璋,未免有點牽強附會!一說起朱元璋,大多數人的直觀印象就是殘暴、殺功臣。的確,就屠殺範圍與規模來講,朱元璋的確算的上殘暴。但你要認真理解朱元璋的做法,他是想殺就殺,還是迫不得已;他是心血來潮,還是忍無可忍。這些都搞不清楚就來說朱元璋殘暴,未免太有些感情用事了!
實際上,我們瞭解的朱元璋殘暴一面,也就集中在藍玉案、胡惟庸案、李善長案、茶馬案等這幾個驚天大案之中,除此之外,朱元璋也再沒有什麼供人閒談的把柄。這些被屠殺的人,全部是咎由自取:藍玉驕橫跋扈、胡惟庸結黨營私、李善長倚老賣老、歐陽倫以權謀私。這些人我只恨他們死的晚。要是非要說無辜,那就是被牽連的人無辜。這每一樁案件背後都是幾萬人頭落地,其中不免有無辜之人,這才是應該惋惜的地方。
常遇春永遠不會走上藍玉的道路,他絕對能夠壽終正寢!常遇春的一生表現,很容易讓人和藍玉聯想到一起,因為他二人都是作戰猛、用兵神。但常遇春與藍玉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常遇春內斂低調,藍玉這是鋒芒必露。
常遇春出生並不好,他是元末土匪,後來投奔紅巾軍,再後來成為朱元璋的手下。朱元璋起初根本看不起常遇春,認為他是一個四處頭飯吃的混子。並且此人打家劫舍出身,朱元璋對這種坑害百姓的人又有所忌憚。所以,常遇春開始的路並不好走。
常遇春剛帶兵,朱元璋就三番五次的提醒他要要以智慧和膽識戰勝別人。朱元璋說:“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者,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後來常遇春先後拿下衢州、大戰九華山,有勇有謀,無人能敵。此時的朱元璋才意識到常遇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常遇春時常說自己能統御十萬之中,因此人送外號“常十萬”。因為一系列不俗的表現,朱元璋終於改口,稱常遇春為“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的表現不俗,但為人低調的很,謹小慎微。面對朱元璋的誇讚,常遇春一直強調:“皇上成算,所至輒克,非臣所能。”因此,朱元璋對常遇春是又愛又疼。常遇春官職火箭般上升。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死在柳河川,死後追諡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這樣一位有能力又沒脾氣的人,放在歷朝歷代都是很吃香的。從歷史上來看,朱元璋對常遇春是愛之慾其生,常遇春又怎麼可能被朱元璋為難。
比起藍玉,常遇春更像是湯和!湯和是明朝功臣之中最為體面的將領,他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壽終正寢。湯和能夠保全的原因就是低調內斂,不跟朱元璋做對。同時期的李善長、胡惟庸、藍玉,那是鐵了心的要跟洪武皇帝討價還價。結果呢,全部身首異處。湯和為人和善,朱元璋比較看好,最終得以保全。
常遇春若是能續命二十年,指定是和湯和一樣的歸宿。常遇春的這種性格簡直是為朱元璋量身定製的。朱元璋是布衣天子,他最缺乏的是政治自信,最忌諱的是以下犯上。在他們心中,君君臣臣要保持的穩穩當當。所以,夾住尾巴的湯和、常遇春必定是大明王朝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