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恆實說

    ▲ 結論

    首先我的結論就是:如果!如果古羅馬軍隊和成吉思汗的大軍相遇。前期的古羅馬軍隊會被成吉思汗的大軍蹂躪至死。但是後期的古羅馬軍隊會輕鬆擊敗成吉思汗大軍。

    你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就就得從兩軍的構成、作戰方式談起了。

    古羅馬軍隊

    最初認識古羅馬軍隊,我是從看《期巴達克斯》這部書得知的。再然後,逐漸瞭解古羅馬軍隊是從《漢尼拔》開始的。而真正瞭解則是從鹽野七生女士所著的《羅馬人的故事》一書中得知的。

    古羅馬人智力不及希臘人,體力不及高盧人和日耳曼人,技術不及埃特魯利亞人,經濟不及迦太基人,但卻能夠一一打敗對手,建立並維持一個龐大的羅馬帝國。它究竟靠的是什麼?

    羅馬為什麼強大?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一部“羅馬法”。至於“羅馬法”如何偉大,在這裡不是咱們主要的目的。咱們主要講羅馬軍隊!

    ★ 方式改進

    鑑於重甲方陣這些至命弱點,古羅馬開始採用新的戰術:整個方陣分為三線。第一線為槍兵,稱為“哈期迪塔”、是由最年輕的戰士組成;第二線為主力兵。稱為“普林斯樸斯”。則是由服役在7年左右,歲數在30歲上下的壯年士兵組成、第三線為後備兵,稱為“特瑞阿瑞”、則是由久經沙場的老戰士組成。他們主要目的不是做戰,主要是用這些老兵的經驗,來鼓舞兩條戰線計程車氣、穩定防線之用。

    二、羅馬短劍。它是一柄寬身利刃劍,大約有七十釐米長。要是是近戰時劈砍。

    三、長矛。這裡的長矛不是投矛了。而是加長型矛槍。

    ★ 作戰方式

    第一列士兵先投擲投矛後,然後立即持劍上前近戰。如果這一輪失利,殘餘士兵就會退向第二列、第三列陣後。第二列士兵還是這樣的攻擊方式,但是比第一列的攻擊更為精準和猛烈,如果這次進攻還以失敗為告終,殘餘士兵立刻退到第三線陣後。第三列士兵則壓縮陣型,抬起長矛,為退卻的戰友提供保護。爭取為攻擊失利的一、二列士兵集結準備第二輪攻擊取得時間。

    錯了,真的是冤枉我了。我還沒有說完呢。

    除了上述陣型外,古羅馬還配置著其它輔助兵種:

    一、遠射兵:從哈米揚,敘利亞等地招募來的使用複合弓的遠射手、每個軍團還裝備有弩炮、石弩(扭力拋石機),蠍弩等重型遠射武器、

    二、騎兵:雖說比起上述步兵兵種與遠射兵種而言,相對較弱些。但是羅馬騎兵並不是魚腩部隊,數量並不多,但是足以完成各種戰術任務。

    成吉思汗大軍★ 作戰方式

    可以說成吉思汗大軍的作戰方式有一些現代”閃電戰“的味道了。他們計程車兵吃、睡全部在馬背上,因此行軍速度快、作戰速度快、以戰養戰、機動性強。沒有一個固定的陣勢投入戰鬥。他們作戰陣形永是都是散亂的。他們以遠距離的包抄迂迴、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方針,先輕騎遊射打亂敵方陣形、然後趁機一擊敗敵。

    結論

    如果前期成吉思汗大軍碰到古羅馬軍隊的早期重甲方陣,會打得古羅馬人落花流水。但是如果碰到後期的古羅馬軍隊,會被古羅馬人擊敗,但是靠著機動性的優越,逃退時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因為,中國的步兵方陣很早就具備了一種多元化的結構,像孫臏的“八陣”所包容的戰術思想也遠遠超過羅馬軍團的戰術思想。像羅馬軍團第三列士兵的佈置,類似於預備隊的概念,這在中國,其實很早就在車陣戰術時期就曾有了。

    中西方在隨後的發展中,中國戰術進入了以騎兵為主要戰術力量的騎陣戰術、而西方則到公元5世紀前,仍是步兵一統天下,處於羅馬軍團戰術統治時期。

    在古時,中西方軍隊相遇大戰,誰勝誰負還很不好說!

  • 2 # 一線天

    對這個關公戰秦瓊的問題,沒有資料上的參考,只能談一下個人的膚淺看法。如果單從兵種構成看,成吉思汗衝鋒陷陣的部隊主要是騎兵,而古羅馬軍團的作戰部隊以甲士步兵為主。僅從兵種上看,蒙古軍應占優勢。因為,騎兵的戰術機動性強,無論是奔襲速戰,還是短兵相接,都優於步兵軍團,所以這裡要給成吉思汗加一分。如果從防護裝備看,羅馬軍的保護效果要高於蒙古軍。古羅馬軍隊,無論步兵還是騎兵,都配有以金屬為主的甲冑,重甲兵團計程車兵甚至從頭武裝到腳,有種刀槍不入的感覺,可惜是以犧牲作戰的靈活機動性為代價的。而蒙古士兵的防護鎧甲比較簡單輕便,多以帶韌性的乾硬牛羊皮作成,主要保護身體關鍵部位,如頭、胸、上肢等。這樣雖然減輕了戰馬的負荷,有利於馬背上的作戰,但防護效果減弱了。所以,兩軍防護裝備的優劣各有千秋,應該是算個平手,可各加一分。現在看,蒙古軍優先於羅馬軍一分。但問題還不算完,還有武器的較量,看誰能最後得分。成吉思汗的軍隊,以遊牧民為主,除了一些可打造兵器的鐵匠外,幾乎可以說沒有什麼與手工業沾邊的行業了,所以他的武器種類較簡單,以適應於馬上作戰的刀箭為主,也還有些繳獲的武器裝備等,當時算先進的可能有發射火箭的裝置等,但數量有限。再看羅馬軍團,武器就先進多了。除了通常的刀劍矛外,還有投槍、擲石器、燃燒器等,同蒙古軍比,應該算是土豪了。這裡成吉思汗丟一分,兩軍打個平手。最後,決定勝敗的關鍵一分,就是戰場擺在那裡,是在義大利半島呢,還是在蒙古草原呢?誰得了地理這一分,誰就是贏家。在主場打和在客場打,條件是不一樣的,比如氣候影響、水土不服、環境熟悉、後勤保障、傷員處治、軍心穩定等因素,都影響成敗。所以,關公戰秦瓊的事還真不好下定論,只有磨磨嘴皮玩了。

  • 3 # 時光之意

    這個問題需要先在幾點進行明確下,然後再進行比較。一是這兩支軍隊的比較應該都是最強大的時候進行的比較。二是不考慮不同時代對於武器、戰術的影響,就以實際的戰力進行比較。三是不考慮軍事指揮官的本身素質或者說素質都很高。四是不考慮特定的地理地形。

    在以上幾個前提下,進行比較的結果就是蒙古騎兵還是完勝。

    首先,從軍種優勢考慮,騎兵機動性勝過步兵。古羅馬軍團最強的軍隊就是步兵或者說重步兵。而蒙古軍隊就是騎兵,輕重騎兵。步兵與騎兵的比較或許可以考慮下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戰爭。強大的騎兵在戰爭中常常佔據了主動,而步兵的發揮更多的在於陣地戰,守衛戰,而且戰勝後由於機動性不足,不能擴大戰果。所以從這方面來說,蒙古騎兵完勝古羅馬的步兵軍團。

    其次,從攻堅能力來考慮,蒙古軍隊的大量攻城器械也比古羅馬軍隊強大,豐富的多。經過與農耕王朝的大量戰爭接觸後,大量的攻城器械得到了豐富和強大,如“襄陽炮”、“回回炮”等。在面對堅城或者強大的步兵陣型時,這些器械就會發揮強大的作用。

    再次,從兵器來說,更不用說了。先不說公元前的製作水平和材料進行比較,而從弓箭的力量要求和射程來說,在遠端打擊上就不是標槍可以比的。

    從上面方面來看,蒙古騎兵更勝。但兩支時代差距很大的軍隊的比較其實還是比較難的。

    適合時代的軍隊才是最強大的。

  • 4 # 嘯鷹評

    純粹就是關公戰秦瓊,成吉思汗的軍隊和古羅馬打起來?

    古羅馬,再精銳的軍隊也能被成吉思汗打的找不到北,因為說的是古羅馬帝國。這是東羅馬帝國的話,應該就是拜占庭帝國了,

    成吉思汗的軍隊,可不是影視劇裡邊那個,什麼也不穿,拿拿個弓箭就敢往上衝的那種。他們也有著極其完善的步兵防禦體系。從被蒙古軍隊俘獲的漢人,軍民手裡,他們學到了大量冶鐵技術,他們也有著種宋朝的所有武器裝備。包括那個鐵罐頭樣的布人甲,

    再加上當時已經擁有的熱武器,所以,成吉思汗是靠,火炮轟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堡。漢人那極為完善的工程體系。我想不用多說了吧,再加上宋朝那沒有養馬地,卻能和金遼等國周旋多年的武器裝備,也不必囉嗦吧。

    而古羅馬連個騎射都做不(在沒有馬鞍馬蹬的年代....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你能做到馬上開弓射箭的那必定是大佬....後者真的是單方面被吊起來打。

  • 5 # 上將噯福斯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假如古羅馬軍隊碰到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會死得很慘很慘!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明白了:

    古羅馬軍隊曾經與東方風格的軍隊有過一次直接較量,敗得非常慘!

    那就是古羅馬與安息的卡萊之戰。

    公元前53年,羅馬共和國和安息帝國(帕提亞)在卡萊附近進行的一場重要戰役世界軍事史上著名戰例。由羅馬統帥克拉蘇對陣安息帝國名將蘇萊那。最終,安息軍幾乎全殲羅馬軍。克拉蘇被俘殺,羅馬軍團的鷹旗被奪,是羅馬帝國最羞辱的戰鬥之一。這一戰被視為東西方軍事體系的一次對抗。

    卡萊戰役,安息人不足2萬,全部為騎兵部隊,以弓騎兵為主,輔以2千多人的鐵甲重騎兵(類似鐵浮圖)。

    羅馬軍隊共7個兵團,4萬多人,以重步兵為主,裝備有木質厚盾、青銅短劍,有少量的輕步兵和1千多人的騎兵部隊。

    安息人打敗羅馬軍隊,主要就是靠弓騎兵,強大的東方複合弓,能夠直接射穿羅馬軍隊的盾牌和鎧甲。安息弓騎兵部隊,始終與羅馬方陣保持30米到50米的距離,持續不斷的想羅馬軍隊傾瀉箭雨。羅馬軍隊只有少量的弓箭手,根本無法與安息弓騎兵對抗。羅馬軍隊廣泛裝備的重標槍,射程只有20米左右,連安息人的一根毫毛也傷不到。輕標槍射程雖遠,殺傷力卻大打折扣。

    所以,羅馬軍隊只能龜縮在一起,直到崩潰。然後安息重騎兵發起強力突擊,風捲殘雲,收割人頭。

    多麼熟悉的戰術!

    沒錯,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面對歐洲重灌騎士,蒙古軍隊就是這麼幹的。

    而且,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比安息軍隊要強大和先進的多。他們有當時最先進的戰術理念、最快的行軍速度、最鋒利的馬刀、威力最大的複合弓、最堅固的鎧甲、射程最遠的投石機,甚至還有火藥武器。而且,他們西征的軍隊有15萬,比羅馬軍隊要多得多。

    所以,假如羅馬軍隊與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開戰,毫無疑問,那將是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學過程《清平樂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