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醉半醒0

    說起要不要馬上滿足孩子的需要,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育兒觀念。有的表示如果價格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還是會買的,不想孩子的童年有什麼缺憾。

    有的媽媽卻提出不同的想法:孩子想要的東西,不能馬上去滿足,要"延遲滿足",這樣以後學習才更有耐性。

    "延遲滿足"常常和意志力、耐力和自控力掛鉤,的確關係到孩子以後學習的狀態。不過在我看來,許多家長顛倒了"延遲滿足"和自控力的因果關係。有可能不僅沒有達到想要實現的教育效果,還破壞了親子之間的信任感。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妨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有關兒童延遲滿足感與自控力的經典實驗:棉花糖實驗。

    "棉花糖實驗"到底說明了什麼?

    相信許多父母從各種育兒書籍裡,都看到過了這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斯坦福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找來一群4歲的小朋友,跟他們講明獲得獎勵的規則:一個房間裡放上2份零食,如果小朋友能等上15分鐘,就可以得到兩份零食;如果忍不住,還可以選擇立刻吃掉1份,那麼實驗就提前結束了。

    根據實驗結果以及後續的跟蹤調查顯示,那些能夠為了獲得雙份零食而等待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學習成績和競爭能力,更擅長處理各類壓力。

    不少家長從這個實驗裡得出了教育啟發,為了培養孩子較好的自控力,所以需要孩子學會等待,以及抵抗誘惑。而"延遲滿足"就被當做教育手段,也應運而生。

    事實上,這些家長所理解的內容,剛好顛倒了關係。

    1."延遲滿足"不是"延遲滿足需求"

    在英語裡,"延遲滿足"的寫法是"deferred gratification",也可以翻譯為"延遲滿足感",對應的是"即刻滿足感",指的是"被延遲滿足的感受"。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在等待之後獲得的滿足感受,而不是教育孩子時使用"延遲滿足需求"的手段和方式。

    2.因為有較好的自控力,所以才能抵制誘惑

    還有一些家長,會把實驗的因果關係顛倒。結合對"延遲滿足"的理解偏差,會認為那些能等待的孩子,是因為之前接受過"延遲滿足"的訓練,所以日後才能取得更優秀的成績。因此,家長也就會著急在自己孩子身上嘗試,想透過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讓他們獲得較好的自控能力。

    可如果換一個角度理解"棉花糖實驗"的結果,卻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我認為,恰恰是那些孩子本身就具備不錯的自控能力,才會想辦法抵制住誘惑,等待更多的獎勵。擁有自控力才是"因",而不同的孩子出現不同的結果,是由孩子個體差異和發育水平不同造成的。

    顛倒了因果關係,將"延遲滿足"當做"因",就很容易讓家長以為這是唯一培養孩子自控力的方法,從而焦慮不止。

    消除對"延遲滿足孩子需求"的執念

    △不能以單一實驗結果,倒推教育方法

    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想,假如一個自己特別喜歡想吃的東西放在眼前,我們又有多大機率,能剋制住自己拿起的慾望?

    2007年,美國還做過一項有關"自控力"的有趣實驗,而這次實驗物件換成了成年人和黑猩猩。規則同樣是不等待可以拿2顆葡萄、等待2分鐘以後則可以拿6顆葡萄。實驗結果是令人驚訝的。在這項測試中,72%的黑猩猩願意等待,而只有19%的成年人願意等待。

    這能說明黑猩猩比成年人類更睿智和理智嗎?實際上,成年人內心還會算一筆賬:我現在吃兩顆葡萄就立即能得到快感,而6顆葡萄我下次可以自己買著吃啊,為什麼非要等2分鐘?

    由此可見,干擾自控力的因素有很多。

    我相信,斯坦福大學教授做"棉花糖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求證自控力對孩子的重要性,研究其對人一生的影響作用。而家長不能以單一的實驗結果,去倒推教育方法。

    △是否滿足孩子需求,不應該以培養"自控力"為目的

    假如父母盲目這樣做,多次嘗試用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誘惑,又不馬上給要孩子反覆等待,就會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根據另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白熊實驗",我們能知道越要求大腦不去想一個事物,心裡就會越惦記。因此,孩子在漫長的等待和期盼之中,變得過於在意自己的需求,將關注點都放在了物質上。

    成人都無法抵制大腦的基本執行規律,何況對待一個幾歲的孩子,這樣的反覆嘗試不是在"逗他玩"嗎?這樣的教育方式實在得不償失。

    這也就能解開很多家長的困惑,不用再為"到底要不要滿足孩子需求"而糾結了,我們不需要把"培養自控力"作為選擇的枷鎖。

    家長在決定是否滿足孩子需求的時候,更應該看中孩子需求的本身,當然不能事事都滿足孩子,但也不要輕易破壞掉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

    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自控能力

    弄清了"棉花糖實驗"結果真正能說明的問題,也就能消除家長對"延遲滿足孩子需求"這種教育方法的執念。我們能理解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有良好自控力的願望,但我們也需要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自控能力。

    為什麼要特地提出"客觀看待"呢?我們能夠感受到,生活裡許多家長會因為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充滿了焦慮的情緒。不少家長總認為孩子"沒耐力""意志力差""自控力差",一方面生怕自己哪裡疏忽,導致孩子習慣不好,一方面又覺得自控力似乎是天生的,很難有所改善,左右都挫敗感。

    為了培養出一個更有自控力的孩子,我們得要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看起來抵制不了誘惑。

    △孩子自控力受大腦發育水平侷限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專門開設了一門關於自控力的課程,從腦科學角度解釋了,自控力的神經學原理。

    人類的大腦中有一塊神經區叫做"前額皮質",負責判斷、決定、推理等高階思維活動,自控力也受到這一區域的影響。

    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一名鐵路工人,原本意志力非常頑強,受到周圍人的尊重。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有一個鋼筋插筋了他的頭骨。儘管他奇蹟般活了下來,並且身體機能也得到恢復,可鋼筋插入的剛好是他前額皮質區域,從此他性情大變,酗酒、暴怒、工作不專心,彷彿變了一個人。

    可見,人們的自控力受大腦內前額皮質的影響。

    而根據兒童大腦發育水平,前額皮質區域直到20歲左右,才會發育成熟。也就是說,要求孩子能和成人有同樣的自覺性及自控能力,實在強人所難。

    △這些行為也證明孩子具有一定自控力

    以前我也總擔心孩子耐心不夠,家裡有快遞了,連飯都不想吃,迫不及待要開箱看看;什麼新鮮玩意,也都不想被落下,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跟著湊熱鬧。

    後來孩子上了幼兒園,一次學期末,他拿回一個小袋子。我一看包裝還是玩好的,問他是什麼?他馬上跟我交代:"老師說了,拿好回家再開啟。現在到家了,我要開啟看看!"

    原來是小班最後一天,班上三位老師給每個孩子準備的一點點小禮物。只是因為老師交代了一句,孩子就聽話的回家再開啟。

    其實,類似這樣能聽老師安排,或者能遵守日常的各種規則,看起來十分不起眼,哪怕是滿足"吃完飯再看電視"的要求,卻都是有自控力的表現。

    看待孩子自控力的問題,我們不能一味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企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能自己判斷事情的厲害關係、進行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是一種奢望。擅於發現生活中的細節,自然會看到孩子的許多閃光點。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自控力?

    解決了家長不必要的焦慮感,那麼,培養孩子自控力,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儘量減少誘惑對自控力的影響

    棉花糖實驗裡還有一些有趣的細節:大多數孩子是盯著零食看,沒過多久就堅持不住,選了1份零食。能成功等待的孩子,大多沒有盯著零食。有的撇過頭故意不看,有的把零食推得遠遠的,不讓自己夠得著。

    從這裡可以看出,那些成功抵制誘惑的孩子, 不是傻傻的盯著誘惑,去幻想零食的美味,而是採取了各種各樣排除干擾的措施。

    如果家長不想讓孩子被某件事物誘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減少他出現在孩子面前的可能。

    例如在學習和做作業時,若是家長故意把電視開啟,或者把手機放在旁邊,顯然是不明智的行為。

    我們沒必要刻意去"釣魚執法",這樣做往往都得不到最初的教育效果。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不如直接給孩子營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

    △必要時,可以讓孩子等待

    有些家長會想著故意製造讓孩子等待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去超市看玩具卻又不馬上跟他買,要談條件。

    其實並不需要這樣做,去傷害孩子的感情,生活中有很多"必須等待"的場景,例如排隊、等上菜等等。一樣可以有鍛鍊孩子的機會,而且更自然,不會引起孩子反感的情緒。

    這些"必須等待"的場景,是利用規則意識,讓孩子明白這個時候必須要懂得自我控制,不能隨心所欲。

    △教孩子認識"自控力"

    家長還可以在合適的場景,教孩子認識這就是"自控力",對孩子的自控行為進行肯定。

    比如家庭聚會,要做很長時間的籌備,孩子在等待中一定早就急不可耐了。家長可以表揚孩子:"你今天能等到和大家一起,沒有要求先吃蛋糕,我們寶寶會自我控制啦,真厲害!"

    孩子有了這樣一次次的切身經歷,明白了這樣的行為就叫做"自我控制",也能強化自己"自控力好"的意識。

    "延遲滿足孩子需求"不是一個有效的教育方式,更不是唯一培養"自控力"教育方式。濃濃地焦慮感會使父母變得盲目,我們可以更客觀理智地看待孩子現階段的自控能力,並在生活裡不斷髮現孩子的閃光點。他們不是沒有自控力,在正確的引導下,終有一天會變成能力健全且優秀的成年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木有自採暖壁掛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