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軟萌小兔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先自《論語•先進》,是一篇反映孔子和他的學生談論理想志趣的語錄體散文,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因為文章記錄了2500多年前孔子師徒五人的談話,內容涉及到大量孔子如何教育學生的觀念及方法,因此,我們完全可發把它當作是一篇教學故事或教育隨筆來閱讀,透過品味師生語言,體察細節描述,研習行文內容,可以從一個側面瞭解到孔子作為老師所獨具特色的教學理念及教育方法.現結合文章內容稍作分析.(一)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學生不倚老賣老,不居高臨下,不盛氣凌人,而是表現出一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姿態,他和顏悅色地對學生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意思是你們不要因為我的所紀比你們稍長一點就不敢說話,你們大可不必緊張,也無須顧忌,隨心所欲,大膽直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樣說就怎樣說.從這裡我們看到了孔子的教學習慣,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對話閒聊,不存在年齡、輩份長幼之別的顧慮,學生當然願意在一種和諧、民主的氛圍裡暢所欲言.孔子又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孔子的設問啟發很有意思.首先,他洞悉學生心理,知道學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語,可能是他的學生一個個才華卓越,抱負遠大,但是沒有人賞識、重用他們的緣故,所以免不了牢騷滿腹,怨聲載道,大嘆世道不公,這種表現當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標準,孔子曾說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正是抓住這種現狀設問,一問就問到了學生心坎裡去,“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學生當然願意在老師面前暢談自己的理想抱負、情操志趣,一來因為自己確實飽讀詩書,才幹超絕,二來也因這這份理想志趣,久積於心,終於有機會一吐為快.由此可見,孔子對學生知根知底,巧於設問,善於啟發,教育具有極強的針對性.這種立足現實,洞悉心理,循循善誘,啟發引導的教育方法對於我們貫徹實施新課程改革無疑是有重要啟示意義的.學生的性情習慣、個性心理豐富複雜,多種多樣,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說教,而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方法靈活多變而又風趣幽默.《侍坐》章中所記載的孔子的四個學生志趣不同,性情各異.子路能力高強,才華超群,志向遠大,自信滿滿,可是出言不遜,莽撞衝動,驕狂自大,孔子只以一個意味深長的表情“哂之”來評價,肯定學生的才能和實力,又含蓄地批評了他的說話衝動,毫不謙讓的態度.冉有和公西華兩個學生都謙虛謹慎,坦蕩真誠,說話溫和自抑,態度謙卑誠懇.兩人性情不同在於,冉有說話做事謹小慎微,如履薄冰,有點畏首畏尾,顧慮重重的意味;公西華說話則口氣謙和,措辭得體,反映機敏,聽他說話頗有一種“言者釋然,聞者陶然”的感覺.孔子對他們兩人的談話沒有當即點評,而是待其走後,在曾皙的追問下,才發表看法.“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連用五個反問,充分肯定兩位學生的治國安邦的政治才能,也表達了自己相信學生,讚揚學生的激動而自豪的心情.實際上,孔子這一番肯定和讚揚目的乃在於給謙虛過分、自信不足的冉有、公西華以極大的鼓勵和鞭策,想必細心的曾皙會把孔子的激越評價轉告兩位同學吧,也可以預言,當冉有、公西華得知老師對自己的希望和勉勵時,該有多麼激動、高興.孔子就是這樣,對驕狂自負的子路,含蓄批評;對謙遜過分的冉有、公西華則委婉鼓勵.曾皙最後一個發言,他用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描繪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現出一種淡泊名利,清靜無為,逍遙自在,無憂無慮的性情.對此,孔子喟然長嘆,深表贊同,因為,曾皙描繪的清風沂水、性天風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壯志未遂,英雄無路的落魄心態.這是一種“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喟嘆,也是一種心靈共鳴,志趣相投的評價,想必作為學生的曾皙聽過老師的評價之後也會感慨噓唏吧.四個學生,四種理想,四種性情,孔子因人而異,因勢不同,分別以不同的評點(或語言、或表情、或感嘆、或反問、或直接、或含蓄)來教育學生.這次師生閒坐聊天,可以說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範例.其實《論語》中這樣的事例很多.有一次,子路問孔子:“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請教同樣一個問題,但孔子的回答卻因勢而異,因人不同.子路性情勇敢、鹵莽,爽直、剛強,孔子告訴他不要勇猛過頭而有生命危險,應該考慮還有年老的父兄在.冉有的行為退縮,謹小慎微,一事當前,處處講究謙讓,自嘆不如,孔子鼓勵他果決勇敢,大膽前進.啟發引導,通情達理,這就是孔子的教育,針對各不相同的人的個性心理的不同,分別進行不同的教育.這種“因材施教”的意義在於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個體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二)相容幷蓄,鼓勵個性.西哲有言“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一樣,不同生活經歷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氣質、興趣愛好和理想操守,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在評價考察學生時,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摳條條框框,對學生求全責備,要有一種相容幷蓄,百川納海的恢宏氣度,尊重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特徵,接納並理解種種個性差異,透過科學引導促使學生的個性朝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孔子就是這樣教育學生的.四個學生,可以說有四種理想,子路以勇治國,冉有以富治國,公西華以禮治國,曾皙以美治國,這些想法不完全吻合孔子的理想標準,但孔子沒有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肯定和否定,更不根據自己預設的標準或偏私喜好來評判學生,而是寬容接納,積極肯定,並不夫分寸地讚揚、鼓勵.這從《侍坐》章結尾一段的評點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是從政治國的子路、冉有、公西華,還是逍遙閒居的曾皙,孔子都是積極的評價,對曾皙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對冉有、公西華則極力讚揚,鼓勵他們大展宏圖,對子路則是肯定其才能當中略有批評.孔子的理想與學生的追求肯定不同,但他能夠包容並鼓勵學生們似乎對立的理想追求,這就是孔子的胸懷,這就是孔子的個性教育.再有,文中寫到了子路發言的一個不好的習慣,急躁、衝動、口無遮攔,不假思索,狂傲無[禮,孔子對子路的莽撞表現一語不發,只意味深長的笑了一下.我們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對他的性格特點、個性習慣持否定態度的話,那麼這些年來,子路應該有所收斂,四個學生中就他跟隨老師的時間最長,但他沒有一點改變,這是否告訴我們,孔子並沒有讓子路改變自己的性格,還是相當尊重子路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還有曾皙,孔子和其餘三個學生在談話時他卻在“鼓瑟”,這會不會影響別人呢?當然不會,如果曾皙鼓瑟打擾了孔了和其餘三個弟子的談話的話,那麼孔子肯定會制止他這種行為,我們能夠想到的是,曾皙喜歡音樂,或許他的演奏是想為師兄師弟們閒坐聊天渲染氣氛呢!(是不是有點類似於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裡的樂隊伴奏?)他的所作所為超逸灑脫,與眾不同.孔子沒有制止他,更沒有批評他,是不是孔子也默認了他這種愛好和習慣?從“子路率爾對曰”到“曾皙鼓瑟而談”,我們分明看到了孔子對學生性格特徵和興趣愛好的理解和認同,接納和鼓勵.這種尊重個性,包容個性,肯定個性的做法實在值得我們做教師的學習.(三)自主互助,賞識學生.孔子深諳教育之道,教育學生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其中,他非常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互助教育.子路發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之後,我們再也沒有聽見他說什麼,我們看到了孔子“哂之”,我們聽到了孔子批評他“為國以禮,其言不讓”,子路究竟如何看待老師的反映呢?也許他會從老師的細微表情覺察到什麼.更有意思的是,與子路的驕狂自負、壯志凌雲形成對比的是冉有和公西華兩個師弟的言語態度.冉有說話謙虛謹慎,小心翼翼,公西華則謙遜機智,情真意切.這兩個師弟的表現與子路剛好相反,或許從這種實實在在的對比中,從老師意味深長的“哂之”中,子路應該躬身自省,明白些什麼吧.孔子就是這樣,不多說一句話,更不動輒批評、呵斥,而是引導學生談理想,談志趣,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師不經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為習慣、禮儀修養應該如何定位和規範.孔子用冉有和公西華的謙遜溫和來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來鼓勵冉有和公西華,這種用心良苦的活動(談話)安排的確體現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穎和深刻.通觀《侍坐》全文,我們發現,孔子對學生談理想,談志趣,除了對子路“出言不遜”稍有不滿之外,基本上都是肯定學生,相信學生,鼓勵學生,甚至為學生有遠大理想,高雅志趣而感到欣慰、自豪,這讓我想起了現在正流行的“賞識教育”,孔子是不是也是在搞“賞識教育”呢?我看是的,《侍坐》章結尾一段體現得非常明顯.對子路,孔子充分相信他的雄才大略和超強實力,對於冉有和公西華,孔子連用五個反問句來評價他們的理想,相信他們治國安邦,力堪重任,特別是對公西華,孔子說“赤也為之小,孰得為之大?”這不就是老師驕傲地誇獎學生嗎?他認為公西華知書達理,嫻於禮樂,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他不擔當治國重任,更與何人呢?對於曾皙,孔子則是發自內心的欣賞和理解.結合前面的分析,我們幾乎可以說,孔子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為他們的未來著想,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相信他們的才華和能力,鼓勵他們一試身手大展鴻圖,而對於他們的不足和毛病,又總是委婉含蓄地批評教育.這正是孔子“賞識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謝孔子!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風範為我們今天如何當老師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課.《侍坐》章是記人言志的文學作品,更是展示孔子師徒教育思想、教學觀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隨筆,我們完全可以從更多更新的角度挖掘出很多新穎的教育思想,作為語文教師,讀作品,想孔子,思學生,反省自己,我們完全可以對比古聖先賢的教育經驗而獲得很多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洗的羽絨服上落有白花,怎麼樣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