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逗伊
-
2 # 趣事天天看呀看
讓我渾身顫抖、無法自拔,慶幸讀到的好書,
不是教會我各種套路技巧,
居高臨下、不由分說的告訴我:
應該怎麼怎麼做,才能達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而是能反映世界的本質和執行邏輯,
讓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一個生命鮮活充實、擁有獨立人格、值得自尊自愛的人。
讓我懂得大巧不工,守拙方遠。
推薦10本我心目中符合這標準的書:
1. 「佔有還是存在」
本書是著名精神分析學家、人本主義哲學家弗洛姆最後一部著作。
他指出:
「佔有」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反而導致人的物化和生命力喪失。
而「存在」的方式才能讓人創造性地用自己力量,
不斷去創造和愛,超越自我,得到真正的幸福。
「快樂不是極度興奮,不是瞬時即熄的火焰,而是生存本身所具有的持久熾熱。」
看完本書,更加篤定了我的人生態度:
活成一個有靈魂的人,而不是一個只佔有物品的將死物件。
2.「被討厭的勇氣」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共同創作。
本書一針見血提出,
真正的自由是不怕被別人討厭。
如今,很多人活在社交網路裡,
追逐別人對自己的“贊”,
長久下去,就迷失在別人的價值中,
對自己更加迷茫。
不怕被別人討厭,不是說去得罪別人,
行為尖酸刻薄而惹人討厭。
是說你不用刻意討好別人,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對你的評價上。
3. 「列奧納多·達·芬奇傳」人類歷史長河中,群星閃耀。
一代新人勝舊人,有的被後人趕超,有的被時光蒙塵。
但也有極少數人,以卓越成就光澤萬代,比如列奧納多 • 達芬奇。
今年是達芬奇逝世500週年,他一直被喬布斯視為偶像,曾言:
「達芬奇在藝術和工程中看到美,正是這種將二者融會貫通的能力,讓他成為天才」。
雖身處不同時代,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具有超越知識門類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作為文藝復興最傑出的全才,達芬奇不僅繪畫技藝在藝術史上數一數二。
他一生研究過的知識,包括了光學、力學、生物學、解剖學、建築學、機械等等。
而且每個領域都達到極高水準,有很多甚至足以改變世界。
讀過本書感受到的不是天才,而是一種求知的渴望,對這個世界的強烈好奇。
一種輕鬆的與世界互動的心態,對生活的熱愛。
500年後,我們所處的時代和達芬奇的文藝復興何其相似,都是充滿不確定、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的時代。
我們可以從達芬奇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無論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孩子,都應不止於吸收知識,更要去質疑,充滿想象力,永葆好奇心,
並匹配相應的行動。當面對世界的未知時,不要逃避和害怕,而要不斷創造,追求卓越。
這些東西,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與眾不同。
4. 「禪與摩托車維修技術」
本書講述父子二人騎摩托車穿越美國大陸,
旅行過程與青年研修科學技術與西方經典,
探尋生命的意義的過程。
初看這個書名,你會奇怪:
"禪"和"摩托車"有什麼關係?
讀完才知道,"禪"象徵一個人內心探索,
"摩托車"象徵科學技術,是客觀外部存在。
作者借用這兩種東西,
闡述當代人如何將主觀和客觀統一,
正確認識自我和外部世界,
得到內心寧靜,獲得生活的幸福。
5. 「事實」比爾·蓋茨推薦書。
如今,大多數人感到世界變得越來越糟,本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有這種錯覺,
並指出10個會阻礙我們對世界準確判斷的直覺。
本書分三大部分:
1. 用資料證明世界是越來越好,而不是更糟。
2. 告訴你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世界越來越糟。
3. 說明是哪些思維在誤導我們,我們該如何應對。
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樂觀派著作,讓人對世界未來的希望死灰復燃。
同時讓我明白,謙虛與好奇是對待別人和看待世界應有方式。
6. 「自私的基因」一本重新整理世界觀的書。
萬物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因為現今存在地球上任何物種的基因,
都是因為自私才存活下來。
新人結婚時,不應該手搭著聖經說不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至死陪伴,應該把手放在這本書上宣誓:我將違揹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遠愛你。
7.「叔本華思想隨筆」一本讓我熱淚盈眶的書。
叔本華是德國哲學家,唯意志論主義開創者。
本書全面論述了天才、命運、
美學、性愛、倫理道德等人生思想,
通俗有力地回答了人類一直求解的問題。
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告訴我們怎樣看待人生的財富、
人格、名譽、地位等命題。
身外的所謂財富地位,
只有內心空虛的人才能從中得到暫時的滿足感。
一旦這些消失,他們會陷入無盡的寂寞。
只有內心豐富善思,
才能發現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讓自己生命發光。
如果你看了叔本華變得悲觀,那你還沒有讀懂他,
你看完後豁然開朗,就真正讀懂了叔本華。
8.「人類簡史」如果只能挑一本書看,我選這本。
本書不僅寫了人類演化過程,
它會顛覆你對人類文明的看法,
用你沒想過的角度去解釋一些現象。
我認為最牛的核心觀點:
人類文明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強大的虛構能力。
我們司空見慣的概念,如:國家、法律、公司、神靈,
本質都是虛構的產物。
雖然很厚,但建議細讀,絕對醍醐灌頂之作。
9.「愛的藝術」弗洛姆的另一部經典之作。
他認為,現代人對「愛」的誤解是:
我們認為「愛」不是一個藝術問題,而是一個物件問題。
就是認為,如果找到一個完美物件,有關愛情和生活的所有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書中有一個比喻:
「想象一下你想學畫畫,有人告訴你完全不用學習繪畫技巧,也不用反覆磨練實踐,只需找到一個合適的被畫物件,你就能掌握畫畫。」
這聽起來很荒謬吧。
本質上愛跟畫畫是一個道理。
人需要有對愛的認知和實踐的執著,
一種像小孩學走路般的不斷試錯的體驗,
才能慢慢獲得彌足珍貴的愛情或親情。
10.「個人形成論」
如果只讀一本心理學書籍,我推薦這本。
作者羅傑斯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創始人。
他認為人性本善,有自我實現的發展潛力。
本書超出心理學專業意義,不僅在探討心理學。
作者代表在心理學道路探索的人,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羅傑斯觀點很簡單,三點原則:
真誠透明、共情理解、無條件接納。
作者發現,當自己越能接納自己真實面貌時,自己也愈發趨向轉變。
當他越能聽他人真誠的表達時,也越能尊重與接納他人真實面貌。
人格的成長意味著對自己更好的接納,
找到自己獨特的路是人生最根本的事,
沒有任何人可以教給你,只能自己探索。
以上希望這10本書能讓你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在這個即時滿足的東西唾手可得的時代。
“無知即極樂,認知即痛苦”
這種論調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想分享一句法國詩人勒內·夏爾的話,
這句話完美的詮釋了讀書的意義。
“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是,他有著與痛苦相對稱的清澈,與絕望相均衡的堅韌。”
-
3 # 遇見Echo
推薦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在哪個年代的特殊時期,小心翼翼的守護愛和溫暖。
帶著所有希望,文字之間沒有哀怨。唯有溫暖與愛和希望與明天。
推薦去讀,請帶著情感去深入。
愛的表述另一個高階的定義是用愛陳述。
-
4 # 日記哥愛讀書
大家好,我是日記哥,這是我第433篇問答。
讀書多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那麼讀到熱淚盈眶則是件極至幸福的事情。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唯有讀書才可以在平淡無奇的事物中得到幸福,使自己從內到外得到無與倫比的昇華的境界。如果把人生平平凡凡的時光細仔認真地分為幾段,在波瀾不驚的歲月中,唯有讀書時光才可以泛起一朵朵漣漪,把平庸的生活打亂,重新喚起生命的活力,吹響奮鬥的號角。所以讀書是件非常幸福在安靜中得到快樂的事情。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無憂的少年,辛苦奮鬥的中年,再到步履蹣跚的晚年,在這複雜而繁忙的一生裡,絕大部分的時光需要讀書學習,孜孜不倦,兢兢業業地為著學業而不停地邁進,那麼讀書學習到熱淚盈眶的程度,是一種把讀書學習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境界不是人人可以達到到的,只有把勤奮學習看似家常便飯的人才可做到;只有把平淡無奇的事物創造出令人仰望的智慧的人才可做到。生命非常美麗,但是有了讀書學問的點綴,生命才會更加燦爛輝煌,璀璨奪目。雖然我認為讀書多了成為書呆子不是好事,但是我更認為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所以與智慧發生碰撞與共鳴,將是件很奇異的事情。
平時我喜歡看四大名著,《三作家》,《狼圖騰》,《青魚》,這些都是十分有智識的書,推薦給大家。我認為好書遠不止這些,需要大家不斷的發掘!
回覆列表
芳華
這本書比電影好看多了,雖然篇幅不長,但是看起來真的是熱淚盈眶的感覺,特別是書的結尾,真的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