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大大mini
-
2 # 50後男人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各霸一方,出現了大大小小几十個軍閥,這些大小軍閥,有的是軍旅行伍出身,自然武藝不低,也有朝庭大員、文官出身,更有出身布衣的,他們的武藝又如何呢?從《三國演義》的描述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等,一是武藝極好的,二是武藝一般的,三是根本不懂武藝的。
武藝極好的,大概有以下這些人:呂布、馬超、孫堅孫策父子、公孫瓚、馬騰等。呂布、馬超二人因畢竟曾統領過幾萬人的隊伍,故也放進一方諸侯中比較,不過他們兩人的武藝在這裡就不用討論了。接著就是孫堅父子,毫無疑問,孫堅父子是這一梯隊除呂馬二人外武藝最高的,《演義》中對二人的武藝都有相當篇幅的描寫。
首先孫堅一出場就很有武林高手範兒!《演義》記載:孫堅十七歲時,與父至錢塘,見海賊十餘人,劫取商人財物,於岸上分贓。堅謂父曰:“此賊可擒也。”遂奮力提刀上岸,揚聲大叫,東西指揮,如喚人狀。賊以為官兵至,盡棄財物奔走。堅趕上,殺一賊。這不得了啊,年十七,就有這樣膽識,還殺一賊。此後,孫堅在戰場上均表現不俗。特別是戰華雄一仗,可以說充分說明了孫堅的武藝水準。當時華雄夜襲孫堅,孫堅在愴惶之中,竟能與華雄戰數回合,併發三箭脫身。可知當時華雄可是力斬討董卓盟軍十七路諸侯中數員大將的,正在狀態中呢,孫堅能脫身不易。爾後,與劉表一戰,又只帶三十騎入敵後,雖中伏身亡,但足見孫堅對自己的武藝是十分自信的,在十七路諸侯中,他武藝最高,應該無異議,可惜了。其子孫策則更不用說了,稍放鬆一點點標準,都可以將他歸入呂布馬超趙雲等戰神這一級別了,小霸王武藝之高自不必贅言。
這裡面最不為人注意且嚴重被低估的武將,恐怕就是北平太守公孫瓚了。其實這個公孫瓚來頭可不小,鎮守北方,與善騎射的少數民族長年作戰,手下有一支騎兵,均乘白馬,號白馬義從,打過不少勝仗,公孫瓚也人稱白馬將軍。在《演義》中,公孫瓚是出場單挑次數最多的一方諸侯,更可觀的是,對手都是超一流好手。虎牢關下,竟單挑呂布,戰袁紹又獨鬥文醜,雖均落敗,但在各路諸侯中,敢上陣單挑的就只有公孫瓚了,而且與呂布文丑交鋒,雖敗卻都能全身而退,沒點水準是不行的,他的武藝應該不輸孫堅的。
這一梯隊中還有一人西涼太守馬騰,整部《演義》中他都沒有出過一次手,讓人無從知道他的武藝怎樣。不過從他兒子的一身武藝以及與公孫瓚相似的履歷來看,他應該也不會比公孫瓚差。
第二梯隊的應該就是曹操、劉備、袁紹、董卓、南陽袁術、冀州韓馥等人。《演義》第二回,劉備配合孫堅攻打宛城,竟然能射殺了敵方將領孫仲,爾後又三英戰呂布,武藝不差啊。而曹操、袁紹、董卓、南陽袁術、冀州韓馥等人,大都出身朝庭高官或一方軍隊統領,應該說平時行軍打仗,不時練練武習習騎射是必須的,但他們的武藝就只能算是打打醬油的了。如袁紹董卓二人曾有一次差點交手了。董卓專權曾欲廢帝,群臣惶怖莫敢對。中軍校尉袁紹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袁紹亦拔劍曰:“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此情形下,袁紹敢拔劍斥董卓,並提劍從容步出東門,可見他對自己的武藝還是有點信心的。且日後數場大戰,他均有衝鋒在前的紀錄,追擊公孫瓚至磐河橋上時,《演義》中說他“當先趕來”,雖然差點被劉關張捉了去,嚇得寶刀落地,但畢竟衝鋒在前,沒點武藝是不行的。這一組人中,他應該與曹操、劉備的武藝相當。董卓、袁術則次之。韓馥雖行伍出身,但武藝低劣,五六個人打馬超一個,竟也被斬斷一手。相比公孫瓚劉備尚能接戰呂布一兩招,他實在有點差勁。
第三梯隊就是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北海孔融等人了,這些人基本可以說是手無縛雞之力,全無武功之人。倒是《演義》第一回就出場的中郎將盧植,很值得注意的,他與劉備、公孫瓚是同學,雖然書中對他武藝沒有什麼描述,但應該可以與公孫瓚、劉備有一比。
-
3 # 庫林
冀州韓腹,青州孔融,徐州陶謙等世家出身的諸侯應該是墊底,曹操袁紹年輕時當過遊俠稍強,董卓公孫瓚是武將出身,他們的個人戰力最強
-
4 # 良人執戟2
論集團武功,當數曹魏。
論個人功夫,餘簡述如下:
東漢未年,黃巾起義,董卓染指中原,挾漢室圖謀不軌,天下群雄併起而風雲際會,在白骨盈野的大半個中國合縱連橫,犬牙交錯的血拼中,無數英雄豪傑憑著一腔熱血,全身武功,在歷史中揚名立萬,為後人留下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論個人武功,首推呂布。
巜三國志》"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在冷兵器時代,武將的個人能力決定其地位。虎牢關一戰,號稱萬人敵的關、張,與呂奉先大戰三十會回不分勝負,劉備揮雙劍加入戰團,呂布從容應對,雙方平手卻為後世留下藝術創作靈感,經久不衰。
如此強橫功夫,遍閱中國史,無人能望其項背,以至曹操擒呂后,呂布豪言:明公率領步兵,讓我率領騎兵,天下就不難平定。劉備打破鑼:明公還記得丁建陽和董卓嗎?呂布一記響亮重拳打出:此人(劉備)最不可信。曹操下令勒死呂布,
第二名:常山趙子龍。
這是位完美的偶像級人物,白袍白甲,面如博粉,玉樹臨風。不但外表完美,內心的善良與忠誠,雖無顯赫家世、門庭,卻從布衣做起。
長坂坡一戰,面對蜂湧而至的曹魏兵馬集團,白袍將軍大喝一聲於萬軍叢中衝殺如出無人境地,只聽"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繁,如飄瑞雪。張郃、徐晃提心擔戰,不敢迎敵。《三國演義》七十一回。羅貫中先生寫至此,筆端濃烈的感情描寫趙雲的武功,卻是充滿詩情畫意,老先生溢美之情可謂僅此一例。
隨劉備赴東吳招親,蜀吳暗中角力,刀光劍影下,始終是趙雲隨侍左右,雖身處敵方大營,卻也不卑不亢,吳方不敢妄動,陪劉備見孫權的酒宴,帳後刀斧手密佈,卻始終不敢擲杯,事後東吳周瑜輸不起這口氣,派人駕船追趕,卻被趙雲一箭射斷船帆繩示警。
趙雲在《三國演義》的首次亮相即是與文丑搏殺,文丑武不醜,為趙雲同為河北籍名將,描述趙雲:身長八尺,濃眉大眼,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公孫瓚派人來救,文丑趕緊閃人,趙雲也不追,輸蠃已定。
後來趙雲救黃忠於漢水,曹操望見軍旗織有"常山趙子龍"的名字時,失聲叫道:當年長坂坡那個人怎麼還活著?當年的惡夢始終追隨曹操,足見當年的長坂坡一戰,絕非假打。趙雲在戰場上令曹軍聞名喪膽,足見其功夫領長呂布以下諸將。
第三名:關羽
每位讀者都有一個自己心目中的三國武將排名,猶如唐詩中哪首詩為第一都是一個道理,難分伯仲,尤其是關羽,很難定位,實在是名氣太大,但是,關羽的名氣不但在武功,更多的是"秉燭達旦,夜讀巜春秋》"的大丈夫仁義化身,
而描寫關羽的武功,從開始斬華雄、戰呂布、直到誅文丑、顏良,把過五關斬六將寫的痛快淋漓,大呼:大丈夫當如是也!關羽是羅貫中先生心目中理想的軍人形象,身長九尺五,相當於1.95米,配上疾如閃電的赤兔馬,刀沉柄長的青龍偃月刀,面如重棗,美髯飄逸,丹鳳眼,臥蠶眉,一口山西話,真的是典型的漢將標誌!而身長,刀重,馬快,沒有幾人能接招十回合的。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刮骨療傷,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如,為千古美談。
第四名:典韋
《三國演義》細讀之下,發現真正稱得上"狀如瘋虎"的武將還都出在曹氏集團,典型的如許禇、典韋。
典韋使一雙鐵戟,八十斤重。且有標槍輔之,近身搏殺的一流高手,遠攻的標槍令人膽寒。西涼悍將馬超追擊曹操,典韋斷後,一梱標槍成為追兵惡夢,死傷無數,操得己逃去。最令人蕩氣迴腸一戰是曹操徵張繡,張繡終降,大嫋雄卻豪氣大發,與張繡嬸嬸(曹愛這個習慣)滾床單,典韋大英雄持戟守門,被張繡巧計灌醉偷了雙戟,夢中聽得殺聲四起,典韋搶到腰刀死守不退,身上下捱了幾十刀,兀自死戰,刀砍缺後棄之,雙手拎著兩個軍士,如飛輪般迎敵,死八九人,背後又中一槍,血流滿地而死,卻無一人敢從身邊走過。
第五名:張飛
這是一個資格的"天棒"將軍,不信神、不信邪,敢把天搗塌的角色。
三國軍人中的"金腰帶"呂布,張飛敢和他對抹單挑100回合不分勝負,雖然當時呂布念在劉備份上可能未盡全力,但是後來拉下眼皮不認人的"三英戰呂布",也足見兩人對殺時的乾貨也有幾十回合吧。而曹氏的五虎上將之張郃、許禇卻都敗在張飛手下,張飛的功力,足可列曹氏集團一流。而張飛夜戰馬超,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遂打起火把又整,雙方又不分勝負,只是諸葛亮心痛部下,才令軍士詐喊:吃飯了,飯後繼續!
虎牢關前,呂布搦戰,這邊都裝肚皮痛,無人敢嘿嘿,只有這黑炭頭,鬚髮戟張,一雙豹子眼鼓起如二筒,挺起丈八蛇茅劈頭刺去,關羽深知厲害,大喝一聲也顧不得江湖規矩,一刀力劈華山,加入戰團,那大哥眼見二位兄弟搏命,想起桃園結義之誓,把那君子清高孤傲的紳士派頭丟到角落,一舞雙劍加入群歐,雖未取勝,卻也全身而退。
張飛最著名的戰例當數長坂坡,當時劉備被曹操追得落荒而逃,倉促中令張飛帶二千騎兵斷後,自己帶著妻兒逃避,張飛佔據河岸,拆斷橋樑,怒目橫槍,說:我是張益德,誰敢過來和我死戰!曹軍無人接嘴,張飛不耐煩,大吼一聲:戰還是不戰?曹軍一將竟心膽俱裂,掉下馬來,一片混亂,張飛安全遁去。你看張飛的這一喝,端的是"氣壯山河"。
第六名:許禇
字仲康,譙國譙人也。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少年時能夠拖住牛尾巴後曳幾十步。他與呂布硬鬥了二十會回,後被曹操派人加以群歐,而與張飛武功相當的悍將馬超大戰而不分勝負。
他只是在醉後被張飛偷襲輸了。
典韋死後,許禇做了曹的虎衛軍領䄂,軍中亦以禇力如虎而稱虎痴。
點評:許褚如漢代樊噲相提並論。
(篇幅所限,僅談至此,寫文片面,請君點評)
回覆列表
演義中討卓聯盟十八路諸侯,只說老大武力值,袁紹、劉備、公孫瓚三人最高,袁紹拔劍正面剛董卓,而曹操去行刺被董卓嚇的刀都送人家了,孫堅被華雄差點砍了,祖茂幫了他一把才跑了,所以演義中曹操和孫堅武力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