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angCaoAn
-
2 # 橘子7954
賈誼年少有為,才華橫溢,二十歲被漢文帝召為博士,對各種問題應答如流,文帝很欣賞他,一年便超遷升為太中大夫。
賈誼給文帝的建議部分被採納。比如,他提出農業乃國家之本,積蓄糧食是天下之大命,建議國家迴歸農之本,文帝採納,提倡全民務農,並親自耕種作為表率。
賈誼是改革的先鋒者,他提出的兩個建議觸動了國家制度和諸侯利益。其一,他建議"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色尚黃,數用五,悉更秦之法"。這意味著全面改變秦制,秦以十月為正朔,色尚黑,數以六為紀。其二,他建議遣發諸侯回到自己的領地,不得在京師駐留。這又觸犯了諸侯的利益。漢文帝當時初繼帝位,諸侯權力巨大,文帝沒有實力完全對抗諸侯,且國家凋敝,應以發展為先。正在此時,周勃、灌嬰、馮敬之等大臣在文帝面前譭譽賈誼,說他"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文帝不得不拒絕賈誼的建議,降其為長沙王太傅。
被貶為長沙王太傅的賈誼並沒有失去對國家、對文帝的衷心,仍然提出各種建議。他意識到要防範諸侯王權力危及中央,提出削弱諸侯權力,從割分其土地開始,類似於後來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但文帝沒有采納。還提出教育環境的重要性,任用儒家長者輔佐太子成長;關於漢與匈奴的關係,應用武力制服,等等。
當然,賈誼有些觀點過於偏激,他過度譭譽秦朝,認為秦的制度都不合理,是不正確的。秦自從商鞅變法後,將軍功與爵位、土地等相關聯,廢除世卿世祿制度,這都是一種進步,卻被賈誼詬病;賈誼還主張投鼠忌器,認為貴族享有特權,這又是一種思想上的退步。
-
3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沒有什麼樣讒言離間漢文帝與賈誼。
賈誼之所以會被漢文帝貶出京城,完全是因為另有原因。漢文帝和賈誼可以說是知己朋友。他們是以共同的志向,共同的愛好,共同的性格,共同的才華,相交的一對君臣,朋友。
但是為什麼漢文帝那麼信任他,還要貶他不可?這是因為賈誼太年輕了。在漢文帝時期,尤其是前期。朝廷中掌握大權的全部都是漢高祖,漢惠帝呂后時期留下來的老臣。
這樣的一種老臣佔據朝廷的局面,就為漢文帝時代的超級奠定了一種不成文的規矩,那便是重用老臣,輕視青年才俊。
比如說馮唐易老。馮唐在漢文帝的時候非常有才名,而且漢文帝想重用他,但是當漢文帝召見他時,發現他太年輕了。所以看完你就說,你先回去吧,等你成熟了長大了我再重用你。結果馮唐就這樣一等等了幾十年。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聽說了,馮唐便想讓他來做官,可是那時的他已經七老八十了。
再加上賈誼是一個新銳變法的改革派青年。雖然漢文帝也一直想改革變法,惠及民生,但是留下那一幫沉穩持重的老臣,他們是不會答應的。而且這幫老臣大部分還都掌握著大漢的軍權。比如說太尉周勃,騎將灌嬰。宰相陳平,他們都是擁有大智大慧的先朝老臣。
雖說皇帝掌握生殺予奪的大權,但是一個人的力量無論多麼強大,都不足以與整個集團相抗衡。
一言以蔽之,漢文帝將賈誼貶出京城,並不是因為什麼流言理解了他們君臣的關係,也不是因為他太年輕。而是因為以漢文帝一個人的能力和權力,無法向整個地主階級統治集團宣戰,他不可能為了一個假意來去破壞整個朝廷局面的平衡,破壞整個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
所以賈誼悲劇就因此而生。
-
4 # 錢多多讀文史
如果說賈誼的不受重用是一般知識分子的共有命運,那這個結論對賈誼來說是不公平的。
賈誼與那些只知詩詞歌賦的文人有本質的不同。
他不是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他有深謀遠慮,有政治才幹,有經濟思維。
賈誼的割地定製,是化解諸侯勢力與中央集權矛盾的良策;他的"以厚德懷服四夷", 輔以"三表 、五餌 "之術,是化解外侵、爭取和平的先進思想;他對貨幣發行權的憂慮終為後世所採。
賈誼這樣一個懷具深才的人士,為何會被漢文帝疏遠?
這主要是因為賈誼動了諸侯公卿的乳酪。
諸侯分封這個問題,困擾了封建君主幾百年,秦朝一統後,感於周天子對諸侯分封的失控,改分封制為郡縣制,但這個制度還沒有穩固好,秦朝就滅亡了。
劉邦建漢後,考慮到秦沒有采取分封是其滅亡的原因之一:如果用郡縣制,一旦出事,沒有人來替皇帝防守。也就是說,沒有宗族的力量維護。所以,他得到天下後,仍然採取了分封,不僅封劉姓子弟為王,還分封了許多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為公侯。
隨著時間的流逝,諸侯們開始尾大不掉,年輕的漢文帝幾乎彈壓不住。這時賈誼提出“割地定製”,主張削弱藩王與公卿的封地,讓他們回到封地。
漢文帝覺得這個主張很合心意,準備給賈誼封官進爵,讓他牽頭幹這個事。
但諸侯們不幹了,以灌嬰與周勃為首,跳出來指責賈誼這個小年輕擾亂朝綱。堅決不讓文帝升賈誼的官。
文帝一看,這個事兒沒法實行下去,於是,他就折中了一下。說,既然大家不同意我的這個決定,那就各退一步,我也不升賈誼的官了,把他貶去當長沙太傅,但周丞相你也退一步,回封地去吧。
就這樣,賈誼成了政漢妥協的犧牲品,遠離了權力中樞。
從這個方面來講,賈誼被文帝疏遠,主要還是他的思想有點超前,要動諸侯的勢力這是符合中央集權想法的,但是時機遠遠沒到。
賈誼的主張,文帝的試探都早了些。大家知道,景帝時的晃錯因為提出削藩都被“清君側”了,所以,先行的賈誼就更成為了炮灰。
估計文帝也是無奈中暫時將他貶謫的。這從周勃等身故後,文帝又把賈誼召回長安來看,他對賈誼的疏遠是不得已而為之。——時候不到,愛卿受委屈了。
-
5 # 帝國烽火
有兩點,第一是賈誼不會做人,情商不夠高,得罪了朝中的元老,而漢文帝是依靠這些元老才上臺,所以不能失去元老的支援,在賈誼和元老之間,他只能選擇元老。
第二、賈誼的改革觸及了很多人的利益,漢文帝疏遠賈誼只是為了保護賈誼。
-
6 # 晨曦歷史
賈誼年少成名,而且師從荀況的弟子張蒼,這讓賈誼的心態有些膨脹。
在賈誼入朝為官時,深受漢文帝的寵愛,於是,賈誼的官職一次次的提升,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成為太中大夫,這年賈誼的歲數也不過二十二。這些都讓賈誼的覺得只要自己的提議正確,文帝都會採納。
所以賈誼向文帝提出許多條在當時十分有用的提議,而其中又一條提議叫就是讓諸侯回到自己封地。當時被封為候的人基本上都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也就是漢初的勳貴集團,而這些列侯當中的主要人物像周勃、灌嬰、陳平等可是推舉文帝為的重要功臣。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在當時的權力極大,陳平、周勃、灌嬰在文帝時期都做過宰相。
所以賈誼相當於一個人與漢初的勳貴集團相抗衡,而文帝當然不會為了賈誼一個人而對抗整個勳貴集團,所以文帝自然要捨棄賈誼。
而之後的賈誼更是上書反對私人鑄錢,這一條則是損害了文帝寵臣鄧通的利益,與勳貴集團不同,鄧通屬於和文帝私交極好的人,甚至有人傳言鄧通是文帝男寵,不管傳言是否為真,總之文帝與鄧通的關係極不尋常,而面對鄧通對賈誼的讒言文帝自然更加重識。
所以得罪文帝重臣與寵臣的賈誼就被文帝漸漸疏遠了。
回覆列表
《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祖,躥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賈誼(公元前二零零年——公元前一六八年),洛陽人,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大儒,人稱賈生、賈子、賈長沙。
賈誼出生的這個時代,正是西漢政權剛剛建立。這既給賈誼帶來了施展才華的機遇,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坎坷和痛苦。
賈誼十八歲時,便以能誦詩書擅寫文章而聞名。當時的名士,河南郡守吳公欣賞他才學俱優,將他列置門下。
公元前一八零年,漢文帝劉恆即位,徵召河南郡守吳公為朝廷廷尉。漢元帝元年(前一七九年),賈誼在吳廷尉的推薦下被徵召入朝,立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晉升為太中大夫。
從此,時年二十二歲的賈誼便踏上了仕途,成為西漢王朝政治集團中的一員。
漢文帝對賈誼很器重。在把他破格提升為太中大夫後,想要再次把他升擢為公卿,但遭到周勃和灌嬰等漢朝開國元勳及大臣的反對。此後,漢文帝或許是為了保護,也就開始有意疏遠賈誼,並將他派去當長沙王的太傅。
在政治上受挫的賈誼被貶謫,常常拿自己與屈原作比。在這種情況下,他便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吊屈原賦》。
漢文帝七年(公元前一七三年),文帝於是將賈誼召進皇宮。當文帝聽完賈誼的一番宏論後,十分感慨地說:“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不久,漢文帝拜賈誼為梁懷王的太傅。
在任梁懷王太傅期間,賈誼仍對政事十分關注,而且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寫下了如《治安策》、《論積貯疏》等名篇。
漢文帝十一年(公元前一六九年),梁懷王劉揖人朝不幸墜馬而死。賈誼認為自己作為梁懷王的太傅而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非常傷心。一年以後,由於傷感過度,也就是漢文帝十二年(前一六八年)去世。時年僅三十三歲。
賈誼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為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他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鵩鳥賦》。在西漢政論散文的園地中,賈誼的散文也堪稱文采斐然。劉勰在《文心雕龍.奏啟》稱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其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是《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
從史料中看,文帝還是比較重用賈誼的,只是沒有太過於重用罷了。能任梁王太傅一職,也是一年有兩千石奉祿的高官了。
之所以有“屈賈誼於長沙”之說辭,主要原因是賈誼是個政論家,而不是個政治家。他的主張雖然切中時弊,但畢竟理想主義的色彩太濃。另外,當一個年紀只有三十歲左右,沒有根基的“神童”和一群為國建勳、勞苦功高的股肱大臣之間作選擇,孰輕孰重,這是不言自明的。
在歷史上乃至今天,對賈誼之所以還在熱議,主要是賈誼的文才,文采在當時無人可及;還有他的一些政治主張,在後來都得到了一一驗證和實施。
所以古今之人,為他屈長沙,去世早而扼腕,而惋惜也是人之常情,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