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器百科
-
2 # 軍武最前哨
作為前蘇聯時期個人和集體的最高榮譽,"蘇聯英雄"稱號確立於1934年,一直延續使用到蘇聯解體!
據統計,該項榮譽稱號從設立到取消期間,一共有一萬兩千七百四十五人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看似獲獎人數眾多,但這一萬多人的時間跨度卻長達半個多世紀,而且他們也都在不同時期為蘇聯做出了不同卻又巨大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蘇德戰爭(即衛國戰爭)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世界命運的走向。而在此期間,蘇聯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為了保家衛國而做出貢獻的人,其中就不乏"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
那麼,到底在衛國戰爭中建下何種功勳才能獲得"蘇聯英雄"稱號呢?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獲得榮譽的人和事來具體瞭解一下!
農村出生的闊日杜布透過自己的勤奮努力,終於在20歲的時候進入了丘吉耶夫卡航校學習,而此時的歐洲已經在戰火中浸泡了兩年。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時,闊日杜布終於等來了駕駛戰機殺敵的機會。
初上戰場的闊日杜布駕駛拉-5殲擊機在一個半月內就創下了擊落敵機七架的優異成績。整個戰爭期間更是擊落敵人各類機型多達64架!因此,闊日杜布憑藉優異的戰績也獲得了代表最高榮譽的"蘇聯英雄"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闊日杜布後來還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援助過中國。
-
3 # 彼得堡的肥天鵝
根據1934年4月16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決議,為表彰對蘇聯立下英雄壯舉的個人和集體,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第一批蘇聯英雄稱號於1934年4月20日授予了參與營救北極遇難的“切柳斯金”號的7位飛行員,他們包括阿納託利·利亞皮傑夫斯基(獎章編號1)、尼古拉·卡馬寧(獎章編號2)、瓦西里·莫洛科夫(獎章編號3)、西吉茲蒙德·列瓦涅夫斯基( 獎章編號4)、馬爾裡基·斯列普尼奧夫(獎章編號5)、米哈伊爾·沃多皮亞諾夫(獎章編號6)和伊萬多羅寧(獎章編號7)。
首批蘇聯英雄的合影
首批蘇聯英雄。後排站立者從左至右:伊萬·多羅寧、瓦西里·莫洛科夫、尼古拉·卡馬寧、西吉茲蒙德·列瓦涅夫斯基和米哈伊爾·沃多皮亞諾夫
前排:馬爾裡基·斯列普尼奧夫(左一)和阿納託利·利亞皮傑夫斯基(右一)
該稱號是蘇聯時代的最高級別榮譽。而根據1939年8月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達的命令,又設立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金星”獎章。
在整個蘇聯時代,總共有12776人被授予該稱號,其中154人榮膺2次蘇聯英雄稱號(其中9人為追授)、3人榮膺3次蘇聯英雄稱號(布瓊尼、波克雷什金和闊日杜布)、2人榮膺4次蘇聯英雄稱號(朱可夫和勳章帝勃涅日列夫),他們中間還包括95名女性和44名外華人。
“金星獎章”是用純度為90%多的黃金鑄造而成。這枚五角星形獎章直徑30毫米、重21.5克,其背面鑄造而成的凸出俄文“герой СССР”(意思是蘇聯英雄)以及刻下的阿拉伯數字的獎章編號。金星獎章的上掛是純度為90%以上的長方形純銀托架,重量為12.186克,中間襯著紅色綢布,象徵著革命紅旗。整枚獎章重34.264克。每枚“金星獎章”都有編號,與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或最高蘇維埃頒發的證書序號一致。原則上當英雄去世後,其榮獲得金星獎章須上交國庫,而追授的蘇聯英雄則不實發金星獎章(特殊情況則按照特殊處理,頒發給英雄遺孀)。
偉大的衛國戰爭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原因並無特別的固定要求,以下肥鵝將舉例說明幾位基層士兵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原因。例如,在遠東阿欽斯克市組建而成的步兵第378師便誕生了2位蘇聯英雄,他們的英勇事蹟如下:
1) 步兵第1258團班長瓦西里·帕夫洛維奇·羅斯庫托夫( 1918年—1944年11月23日)上士。他在1944年11月23日的戰鬥中用胸口堵住敵人掩體的機槍射擊孔,為戰友們的前進鋪平了道路。為此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945年3月24日追授他蘇聯英雄稱號。
2) 獨立工兵第661營工兵連軍士長格奧爾吉·約瑟福維奇·圖魯哈諾夫(1914年12月7日—1944年2月3日)大士,他在1944年2月3日的戰鬥中手握集束手榴彈衝向敵軍坦克,與後者同歸於盡。為了表彰他的英勇壯舉,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944年10月5日下令追授他蘇聯英雄稱號。
根據蘇聯最高統帥部於1945年5月1日下達的第20號命令,列寧格勒、莫斯科、塞瓦斯托波爾和敖德薩這四座城市成為了第一批英雄城市。而1965年5月8日,在蘇聯慶祝戰勝德國20週年之際,上述四座城市被授予象徵著蘇聯英雄稱號的金星獎章。
而整個蘇聯時代有13座城市被授予了蘇聯英雄稱號:按照榮膺稱號時間的先後順序,它們依次是列寧格勒(現今的聖彼得堡)、莫斯科、塞瓦斯托波爾、敖德薩、伏爾加格勒(以前叫斯大林格勒)、基輔、佈列斯特要塞、新羅西斯克、刻赤、明斯克、圖拉、摩爾曼斯克和斯摩稜斯克。
上圖第一排從左至右:塞瓦索托布林、列寧格勒、敖德薩、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基輔、佈列斯特要塞
第二排從左至右:刻赤、新羅西斯克、明斯克、圖拉、摩爾曼斯克和斯摩稜斯克
-
4 # 聯合防務
1934年4月16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透過決定,為表彰對蘇聯立下英雄壯舉和做出巨大貢獻的個人和集體,授予“蘇聯英雄”稱號。1939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設立“金星獎章”,頒發給“蘇聯英雄”。“金星獎章”是用純度在90%以上的黃金製成,並在金星旁襯托以90%以上的純銀為其托架。整個獎章重量為34.264克。每枚獎章均有獨立編號,並且與最高蘇維埃頒發的證書序列號相同。由此可見,“蘇聯英雄”的稱號是前蘇聯個人和集體的巨大榮譽。
“蘇聯英雄”榮譽稱號從1934年4月16日開設至蘇聯解體,總共有12745人獲得該項榮譽,這其中有11635人9都是在衛國戰爭期間獲得,比例佔到所有獲得該項稱號的90%。這其中有廣為人知的之身偷襲德寇營地縱火被俘犧牲的卓婭,並且她本人還是衛國戰爭期間87位女蘇聯英雄中第一個獲得這個稱號的。而包括奧斯坦丁·洛克索夫斯基,米哈伊爾·庫茲涅佐夫,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在內的100多位衛國戰爭軍官或士兵被兩次授予過金星獎章。
每年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是俄羅斯老戰士最激動的一天。他們胸前掛滿各種獎章,精神矍鑠。在無數的獎章和獎牌中最令人羨慕和敬重的是“金星獎章”。那是蘇聯英雄的標誌。蘇聯英雄,不管他獲得過多少枚獎章,通常只佩帶“金星獎章”,因為它足可以說明輝煌的過去。(NT)
-
5 # 環球快資訊
“蘇聯英雄”是蘇聯時期的最高榮譽,1934年4月16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透過決議,
向為國家做出英雄壯舉的個人或集體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1939年8月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定設立"金星獎章",頒發給"蘇聯英雄"。“金星獎章”採用純度為90%以上的黃金製造,加上重量為12.186克的90%以上的純銀托架,總重量為34.264克。
這項榮譽貫穿整個蘇聯時期,一般頒發給表現突出的軍人,早期獲得這一榮譽的大多是空軍飛行員。至蘇聯解體為止,共有12,745人獲得這一殊榮,其中超過九成是在衛國戰爭時期頒發的。這些人中有35%的人屬於士兵和尉官,61%的人是校官,3.3%的人(380人)是將軍。另外1979年至1989年蘇聯攻打阿富汗期間有65人獲這一榮譽。
還有13座城市獲得"蘇聯英雄"稱號,分別是塞瓦斯托波爾、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圖拉、基輔、佈列斯特要塞、刻赤、敖德薩、列寧格勒、明斯克、新羅西斯克、摩爾曼斯克、斯摩稜斯克。
蘇聯歷史上卻曾經有兩人四次獲得這一榮譽,一個是二戰期間蘇軍著名將領朱可夫元帥,由於出色的軍事才能和為蘇聯建立的卓越功勳而四次獲得這一榮譽。而另一位是對勳章有狂熱追求的的蘇共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由於其地位特殊獲得這一榮譽的含金量自然無法同朱可夫相比。
多次獲得這一榮譽的還有謝苗·布瓊尼元帥;王牌飛行員、空軍元帥亞歷山大·波克雷什金;王牌飛行員、空軍元帥伊萬·闊日杜布。這三人均是三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包括斯大林在內有154人人兩次獲得這一榮譽。
這個獎章的含金量非常高,對於俄羅斯的二戰老兵來說,有一枚代表“蘇聯英雄”的金星勳章,就不必再佩戴其他勳章了,因為它就能說明一切了。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延續了這一傳統對有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稱為:俄羅斯英雄。
蘇聯英雄,是前蘇聯的授予及嘉獎制度中,榮譽最高的一項。那麼在衛國戰爭中,有哪些這一榮譽都授予了哪些人或集體呢?誰的事蹟最為英勇?
回覆列表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蘇聯投降為止。
1941年6到9月德國對蘇聯的侵略路線
蘇聯英雄另譯:蘇聯英雄金星獎章,是蘇聯勳賞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授予在為蘇聯國家和社會服務中作出英雄壯舉的個人或集體。蘇聯英雄一般授予軍人;非戰鬥人員則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榮譽稱號及“鐮刀錘子”金星獎章。
蘇聯英雄金星獎章
截止蘇聯解體停止頒發,全世界共有12,777人獲得這個最高榮譽(未計入被剝奪稱號的72人)。其中91.2%的榮譽稱號,是這11,657位(3051人為追授)蘇聯英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獲予,包括108個兩次英雄稱號(8個追授),90位女性(49人為追授)。另有85人於1979年至1989年間在蘇聯攻打阿富汗的戰爭中獲頒這項榮譽,其中28人為追授。共有44位外國公民獲得過此項稱號。兩名蘇聯元帥——朱可夫和勃列日涅夫獲得過4次該稱號。獲得過3次該稱號的人有謝苗·布瓊尼(蘇聯元帥)、亞歷山大·波克雷什金(空軍元帥、王牌飛行員)、伊萬·闊日杜布(空軍元帥、王牌飛行員)。獲得2次該稱號的有154人,包括斯大林。
格奧爾基·朱可夫元帥(中)佩戴三枚蘇聯英雄金星獎章,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右)佩戴兩枚
該稱號也可被追授,儘管通常不會頒發實際的“金星獎章”。該稱號僅可由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