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娃今年9月剛剛上幼兒園,開始群體生活之後對於之前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日子有些想念,導致在幼兒園的生活極其不適應,一回家就會委屈“我今天不開心,我不想去幼兒園”,“幼兒園吃不飽,我不想吃幼兒園的早餐”等等,因為在家只要孩子想要的基本都會滿足特別在吃的方面,如果不吃那就直接說那就不吃吧!上幼兒園之後發現之前這些寵愛都導致了現在幼兒園抗拒的原因,針對這種現狀給孩子做了個專屬於自己的自律表,針對他不好的習慣來作為評分項,比如自己吃飯,講禮貌,講衛生,好好上幼兒園等,再根據他所喜愛的事項作為獎勵向,比如去遊樂場,買什麼禮物,吃KFC等,原則是不已處罰來改變而是已獎勵來改變,堅持了差不多一個月,有明顯改善,但是似乎到了瓶頸期,小孩開始不那麼在意了,好像得分項太容易了,所以各位育兒達人們是否還有更好的妙招或者其他什麼方法呢
11
回覆列表
  • 1 # 茉莉花味麵包

    我覺得孩子就是不適應環境,所有小孩都會有這樣的情況,要堅持送,你只能讓孩子適應,不要在家做一些無謂的計劃,計劃趕不上變化快,我家小孩開始上學也是哭,說不想去的各種理由,我開始就是堅持送,不要任由他的性子來,堅持就堅持過來了,孩子熟悉環境以後,有了好朋友之後,慢慢的就喜歡去幼兒園了,孩子回家不要問一下否定的事只會讓他回憶不開心的事情,要問肯定的具體的事情,你給孩子做更多的準備不如讓他自己去接受適應有用的多,有的孩子適應的慢,有的快,我家孩子適應的還蠻快的,要是實在不忍心可以四歲去,大一點接受適應能力都強,

  • 2 # 橙爸聊娃

    六七麻麻,很讚賞你,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後,給孩子制定專屬於自己孩子的自律表 。但你採用的原則“不以懲罰改變,而以獎勵改變”,這個我們是不支援的。

    因為懲罰和獎勵性質是一樣的,你只是把孩子,在幼兒園無規則意識的表現,轉移到孩子渴望獲取物質獎勵上。獎勵為什麼剛開始有效,而很快又實效呢?

    因為孩子發現,獎勵太容易得到沒有挑戰性,或者物質獎勵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對獎品失去興趣,或者對獲取獎勵的過程失去新鮮感時,這種方法就實效了,問題又回到原點,孩子沒有規則意識。

    以下是我的想法,希望對有所啟發。

    1、孩子行為的背後,都是為了獲取價值感和歸屬感。

    孩子到幼兒園,發現自己不再是焦點,老師要兼顧到班上的20來位同學。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感和歸屬感。但又發現只要自己不乖乖吃飯,就能立馬獲取老師的注意力。只要上課調皮搗蛋點,也能讓老師注意到自己。孩子用錯誤的方法獲取價值感和歸屬感。

    2、讓孩子提出解決方法

    睡前和孩子交流一天裡發生的事情,父母帶頭跟孩子聊自己生活工作上,遇到開心的不開始的事情。睡前交流可以增進親子關係,親密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教育的基礎。

    在孩子提到幼兒園吃不飽,不想吃幼兒園的早餐時。可以問孩子: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不要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也許孩子會說:想要老師喂,想要帶家裡的小餅乾... ...

    3-4歲的孩子,可能會說出千奇百怪,讓我們匪夷所思的答案。挑選有可行性,或者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你覺得可行的解決方法。相比於來自父母的決定或者規定,即使是同樣的決定,孩子更願意去執行自己的想法。

    3、和老師溝通,及時給孩子正反饋

    及時把你和孩子,商量的解決方法和老師溝通,比如吃點心時,老師把小蛋糕遞給孩子。孩子表現出吃飯很積極,老師要及時給孩子的進步提出表揚。讓孩子感受到乖乖吃飯、上課不搗蛋一樣可以獲取老師的關注。

    只要我們提前和老師溝通好,老師會配合父母的。老師樂意看到父母,在家裡為孩子的課堂表現作出的努力,一樣希望孩子能遵守幼兒園的規則。

    孩子的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的不當行為,是建立在對怎樣獲取價值感和歸屬感的錯誤認識上。

  • 3 # 陪兩小隻蝸牛去散步

    這位家長認真思考並用心使用了一些方法,很贊!有這樣的父母,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關於您提到的問題,其實不止您家孩子有類似問題,很多孩子都有!家是一個自由的地方!而且一般只有一個娃,或者二胎的倆娃,家長有能力和精力照顧到,而且如果老人帶的話還跟容易嬌慣溺愛,缺少原則和規則!孩子去了幼兒園,平均一個老師對十個八個的孩子,關注度一定是下降的!此外,三歲多的孩子,幼兒園集體生活,必然要有規則!俗話說沒有規則不成方圓!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對於新的規則和約束都會適應一段時間,小孩更是如此!所以首先這位家長彆著急,客觀對待這個問題!

    那對於如何更好的建立規則並能讓孩子內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

    對於您使用的方法,自律表我認為很好,但是物質獎勵,我覺得比較容易帶偏!

    首先,對孩子包括對大人,其實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更容易讓人有成就感,也更長久!可以試試精神獎勵,比如你今天吃飯沒有三心二意,也沒有挑食,真是太棒了!肚子裡的小精靈一定很感謝你把它餵飽了!等等之類的!

    其次,需要注意誇獎技巧,對於聰明等天生的特質不誇獎,而是誇獎努力、堅持、有毅力等後天可以改變的品質;不誇孩子容易做到或喜歡做的事情;

    另外,我個人有其他建議:

    1 制定規則並告知孩子:制定規則時,應由大人和孩子一起制定的!孩子也會覺得被尊重並有主動性!

    2 培養規則意識:意識也就是把規則進行理解並明白規則的意義所在,從意識層面滲透為自己的;

    3 意識轉化為行為: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引導好並以身作則!孩子往往看到大人怎麼做,他就會怎麼做?而且這個過程家長不要著急,因為孩子大腦還在發育中,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我們一定有耐心引導,並做好榜樣!

    相信孩子越來越棒!

  • 4 # 小小思維家

    對孩子來說,規則就是界限,就是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遵守規則的生活會保證孩子在秩序中成長,讓孩子能自己判斷是非善惡,自發地建立良好的秩序與和諧的氛圍。

    具體的做法

    讓孩子做有限的選擇  

    把幼兒必須要做到的事定為規則,在這個範圍內給孩子幾個可選擇的方向,這樣不論孩子選擇什麼,他的行為都在規則之中,從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規則。

    塑造好家長的形象

    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會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規則,家長在與孩子出行時要自覺遵守,講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為去影響孩子。

    適當採用自然懲罰法

    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後果懲罰,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還要與說理引導相結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對孩子要加強引導

  • 5 # 星空談情感

    六七麻麻,關於這個,其實在寶貝小時候就應該耐心的教他,孩子雖然小 但是不能慣著,要從小抓起,但是現在你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很不錯了,孩子都是很小,都很簡單,他們的對環境的改變,很不適宜,因為他接觸這個世界時間太少,還不知道改變環境這個詞,不知道改變環境是正常的,它有很大的牴觸,就是那種突然性的改變,也就是第1次改變環境,很不習慣,因為他從來沒改變過環境,這只是第1次。但他很還很小,雖然很不習慣,但是也很容易習慣,還很懵懂幼稚,也容易忘記,所以容易習慣,沒有成年人們執著,頭腦,想讓他們習慣其實很簡單,小孩子都是很容易滿足的年齡,最關鍵的還是獎勵,可以買一些好吃的有營養的東西,當獎勵,他做對每一件事,他聽每一個話,都給與一定的獎勵,慢慢的改變,慢慢的讓他習慣。

  • 6 # 芳老師談育兒

    從六七媽媽的描述來看,您的孩子主要問題還是因為入園焦慮引起的不適應。

    什麼是入園焦慮呢?

    幼兒剛進入幼兒園時,因為環境的不適應而表現出來的生理、心理、情緒以及交往方面一些不正常的行為都稱為入園焦慮。具體表現為哭鬧,吃飯睡覺不正常,或者表現出發呆、嘮叨、煩躁等現象。

    對於小班新入園的幼兒來說,入園焦慮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孩子在家個個都是小太陽,一家人圍著他轉,什麼事情都會依著他。而來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面對陌生的同伴,陌生的老師,陌生的環境,一切都需要慢慢磨合,一點一點的去適應,這對孩子的心理適應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另外,離開父母一整天,絕大多數孩子都會突然感覺沒有了安全感,這也是造成入園焦慮的主要原因。再有,孩子不能享受在家裡時的優待,但又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所以會表現得特立獨行,有時看起來就像不遵守規則,實際上是在求關注,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說剛入園孩子的最大問題還是適應問題。

    那麼怎樣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呢?

    1.父母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讓孩子建立充分的安全感。親子時間多和孩子聊聊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注意多聊正面的事情,比如說老師今天給小朋友講什麼故事了,有什麼好玩的遊戲了,你和哪個小朋友玩兒的最開心。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件愉快的事情,爸爸媽媽始終都在關心自己。

    2.多跟幼兒園老師溝通,關注孩子在園表現。瞭解哪些地方是需要家長配合的,哪些地方是需要老師介入的。比如哪些生活、衛生習慣養成不好,需要家長在家好好配合,注意糾正,早日跟上集體步伐;如果孩子不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則需要老師正面引導,積極介入。

    再來看六七媽媽關注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對於小班孩子來講,剛剛從家庭進入幼兒園,也算是邁入集體生活的第一步,即使在家裡是一個比較懂規矩的孩子,進入大集體後,面對許多規則,也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比如喝水、洗手、上廁所都要一個一個排好隊;吃飯要坐在固定的位置,安靜的獨立進餐;老師上課要坐在小椅子上安靜聽講,至少一節課需要集中注意力15分鐘;做遊戲也不能想玩多長時間,就玩多長時間,到了規定時間就要結束遊戲......一個三歲的孩子面對這麼多規則,想要一下子接受,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培養規則意識是孩子在幼兒園要完成的目標之一,也是適應集體生活的重要前提。六七媽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並且能給孩子制定相關的自律表,這一點非常值得點贊。個人有以下建議: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要獎懲措施並舉,有獎有罰才能讓規則更明確。

    2.獎勵措施要應用得當。主動遵守規則可以得到獎勵,對某項規則堅持執行一段時間,可以得到獎勵。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有些規則是必須要執行的,不能因為想得到獎勵而執行規則。獎勵氾濫,只會讓孩子最後無視規則。獎勵措施最好用口頭獎勵,精神獎勵,慎用物質獎勵。比如可以用積累獎勵法。今天某件事情做得好,可以獎勵一個小貼上,小貼上攢到10個可以得到一份物質獎勵,或者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

    3.有適當的懲罰措施。讓孩子知道不遵守規則,就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從小培養孩子的是非觀、責任感。

    總之,我覺得六七媽媽還是首先要解決孩子的入園焦慮問題,其次再考慮規則意識的培養。相信孩子只要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有哪些高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