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Zh上善若水W

    說到丁奉其實大家也知道在三國中他也不是太出名了,相對於什麼趙雲七了八的,他真的一點都不出名了,但是丁奉這個人厲害就厲害在他竟然把張遼給殺了,張遼這個人多麼厲害大家也知道的吧,所以這個丁奉是真的挺強的,那麼下面我們不妨看看這個丁奉到底是怎麼殺的張遼呢?又有什麼樣的結局呢?下面就著這些事情我們繼續分析揭秘看看吧!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郡安豐縣(今安徽省霍邱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 丁奉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勳,此後又於太元二年(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進犯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計除權臣孫綝,累拜大將軍、徐州牧。後又扶立烏程侯孫皓為帝,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寶鼎三年(268年)至建衡二年(270年)間,丁奉數次北征,戰果不利。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 丁奉一生征戰,與北方政權自曹操時交戰至西晉初年,又侍奉孫吳四位君主,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在演義中,為突出丁奉的戰功,就給他安排了一出射殺張遼的情節,但其實,張遼的一生與丁奉並沒有什麼交集,張遼在曹丕當皇帝的第三年就因病去世,曹丕都親自為其哭泣。而丁奉直到司馬師執政時期,才開始在東吳嶄露頭角,隨後一步步走上人臣巔峰,成為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之後的最後一位的大將軍。

    丁奉的出場其實畢竟早,但起點卻比較低,他在赤壁之戰前就已經投身軍旅,卻是從一個小兵開始做起,先後從屬於大將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麾下,雖然驍勇善戰,時常勇冠全軍,但在人才濟濟的東吳,丁奉始終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如果就這樣幹下去,估計丁奉熬到死,最多也就只能在歷史書上留下個名字。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在歷史書上留給名字已經很了不起,但丁奉卻不願意,他也期待能夠真正登上歷史舞臺,而很快,他就把握住這個機會。 公元252年11月,在孫權去世後的第5個月,司馬師趁著吳國政局動盪之際,率領二十萬大軍伐吳,歷史上著名的東興之戰爆發。

    這一年,丁奉已經五十多歲,他主動找到太傅諸葛恪,要求擔任吳軍先鋒。 隨後,在進行途中,丁奉覺得大軍行軍速度太慢,不如自己先率領三千精兵行而去,趁司馬師的大軍立足未穩之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諸葛恪同意他的請求。當時,正值農曆臘月,天空已飄起鵝毛大雪,路面都被白雪覆蓋,還不時颳起冷冷的北風,丁奉就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強行向前挺進,只用了短短兩天,便到達前線徐塘。

    此時,丁奉意外發現魏軍的防禦工事還沒有修建完成,丁奉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對司馬師展開一場突襲戰。於是,丁奉帶著他手下這三千將士,在白茫茫的風雪中開始快速行軍,當他們悄然抵達東興城下時,司馬師下手下的大將胡遵正在營寨裡飲酒取暖。

    丁奉隨即將亮出屠刀:“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說完,他命令部下脫去盔甲卸下戈矛,全部手拿大刀、盾牌,赤露上身衝入敵陣。由於天氣韓冷,丁奉這三千人不得不拼盡全力大砍大殺,因為只有這樣激烈的運動才能避免被凍死,也由此他們的戰鬥力被徹底激發出來。丁奉本人更是手舞大刀一馬當先衝入魏軍軍陣,左衝右突,大肆砍殺魏軍士兵,攪得魏軍營寨混亂不堪,魏軍很快被打得狼狽不堪。慌亂之中,胡遵下令讓韓綜帶領五千兵士展開反擊,企圖藉以穩住腳陣。

    這韓綜是東吳開國名將韓當的兒子,後來因犯下錯誤,受到孫權懲罰,心懷恐懼的韓綜便帶著家人和曲部投降魏國,被魏拜為將軍,封廣陽侯,後數次帶兵侵犯吳國邊境,殺害人民,孫權在世時對他痛恨之極。此時,韓綜接到命令後,當即挑選出五千精銳前去迎戰。韓綜當年在東吳時,就沒有把丁奉這位底層出身的小將當回事,現在就更不會把一把年紀的他放在眼裡。所以韓綜想也不想,直接就衝入陣中和丁奉廝殺,結果被丁奉一刀砍翻在地,當場陣亡,他也成為這場戰役中第一個被擊斃的魏軍高階將領。後來,戰役結束後,丁奉特意將韓綜的人頭獻給諸葛恪,諸葛恪又特意將他的頭顱送到孫權靈前祭拜,以告慰孫權的在天之靈。

    在韓綜被斬殺後,他的五千精銳因群龍無首很快潰逃,丁奉乘勝追擊,直取胡遵本部大營,胡遵眼看形勢不對,只好下令撤退,結果丁奉不依不饒繼續追擊,而後諸葛恪的主力部隊也隨即趕來加入戰鬥,胡遵本來還有序撤退計程車兵頃刻間被打得四處逃散,直接引發前軍整體奔潰,連帶著司馬師麾下的中軍也開始全線潰散。丁奉秉著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對司馬師大軍展開追殺,魏軍在慌亂之中開始發生大規模的踩踏事,沒被踩死的,掉進河裡,沒掉進河裡的,被衝上來的追兵砍死。司馬師看著這種局面,也只能果斷加入到逃跑的行列中。

    自此,東興之戰宣告結束,魏軍被斬殺二萬餘人,跳河逃生淹死者過萬,東吳大軍繳獲糧草輜重不計其數。丁奉也因為這場戰役名震天下,並被升為滅寇將軍,封都鄉侯,由此登上東吳的政治舞臺中央。

    三年後,魏將文欽來降,丁奉前去奉命接應,面對司馬昭的追兵,丁奉跨馬持矛,衝入敵軍陣中,斬首數百,繳獲大量軍器,被封為安豐侯,兩年復又因戰功升遷為左將軍,成為東吳軍界的二把手。一年後,丁奉又協助皇帝孫休,以鴻門宴的計策將東吳大將軍孫綝擒殺,隨後被正式升為大將軍,成為東吳軍界的第一人。直到十二年後,丁奉才因病去世,此時距離東吳滅亡只剩下9年時間。

    所以說,丁奉的一生,從孫氏入主江東開始到至西晉初年結束,又侍奉孫吳四位君主,算是親眼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可謂軍功卓著。只可惜丁奉死後,皇帝孫皓記恨他的驕矜行為,又追究他當年出兵谷陽無功的責任,殺害了他的兒子丁溫,並把他的家屬流放到江西撫州。

  • 2 # 餘好古

    不知道題主為什麼會認為丁奉能力平平。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丁奉有勇有謀,是一名良將。

    丁奉年少時在甘寧、陸遜等名將部下,以驍勇出名。隨軍征戰往往勇冠全軍,經常斬將奪,因此身上也負了很多傷。

    魏將諸葛誕、胡遵攻吳東興,丁奉隨太傅諸葛恪拒敵。諸將都認為敵人見吳國太傅親自出戰,一定會上岸退走。只有丁奉認為敵人興師動眾而來,決不會輕易退兵,不能指望對方不戰而走,還是得憑本事打敗他們。丁奉憑藉自己對形勢的分析,否定了其他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做出了正確判斷。

    軍隊舍船登岸後,丁奉又提出不能讓敵軍佔據要地,率三千人仍走水路,乘北風疾進,兩天內佔據徐塘。然後趁大雪天寒敵軍置酒高會之機,解脫鎧甲,持短刀奮擊,大破敵軍。後續部隊到達後,將敵軍徹底擊潰。

    這一役中,丁奉有謀略,有勇力,雪中奮短兵更是經典,很有名將風範,決不是隻會恃勇的武夫。

    孫休繼位後,想和張布一起合謀想除掉專權的孫糹林。張布就說,丁奉計略過人,能斷大事,必須拉丁奉幫忙。又是丁奉出的計謀,利用臘月祭祀的時機設伏斬殺孫糹林。

    後來與諸葛靚攻晉國合肥,丁奉寫信給晉將石苞離間對方,果然讓石苞被調回。

    這樣一員良將,個人認為實在不能說是能力平平。

    而丁奉後來因功自傲,被人構陷,被遷到臨川。雖得善終,結局也還不錯,但應該也不會讓人覺得有所謂的“這麼好”。

    以上回答,觀點與題主有不同,僅供參考。

  • 3 # Ad哥哥

    提到三國名將,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蜀魏兩國。如水淹七軍的關雲長,或是八百破十萬的張文遠。縱然提到吳國將軍,肯定也是先談周瑜太史慈等輩。

    丁奉的名聲跟這些人相比,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但丁奉也絕非能力平平之輩,否則也不會位居江表十二虎臣之列。而他最後的結局也並不算好。戎馬一生 有勇有謀

    1丁奉有勇

    丁奉年輕時便從軍參戰,曾隸屬甘寧,陸遜等麾下,是一個作戰勇猛的小將。

    數隨征伐,戰鬥常冠軍。每斬將搴旗,身被創夷。稍遷偏將軍。孫亮即位,為冠軍將軍,封都亭侯。

    從一個小將一路升遷,位列冠軍將軍。丁奉的功名正是他出生入死,一刀一槍換回來的。

    2 丁奉有謀

    作戰勇猛是一個將軍的基本標準,但僅有勇武而無智謀,只能被稱為武夫,算不一個合格的將領。為將者應當有勇有謀,方能百戰不殆。而這兩者丁奉兼而有之。

    魏將諸葛誕率軍攻東興之時,吳國由太傅諸葛恪領軍對抗。吳將俱以為諸葛恪大軍一到,魏軍必然倉皇而退。只有丁奉一人持反對意見:

    奉獨曰:“不然。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規,豈虛還哉?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諮、呂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奉曰:“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乃闢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

    在上岸之後,丁奉又指出眾將士擠在一處,行動遲緩,難以搶佔先機。便分開三軍,自己引軍直入。而這一戰中,丁奉徹底擊潰了敵軍,也被加封為滅寇將軍。

    從這一役中便可以看出,丁奉逢敵作戰時,並非僅靠血氣之勇。他能夠冷靜的分析局勢,作出相應的規劃,合理的安排衝鋒,這都是他智謀的體現。

    試問如此有勇有謀的將軍,又怎麼算是能力平平之輩呢?

    丁奉並不完美的結局

    孫休即位時,丁奉已經官居左將軍。當時丞相孫綝把持朝政,其心不軌。也正是丁奉獻策。利用臘祭聚會,誅殺了落單的孫綝。

    孫綝伏誅,利國利民,而丁奉則是頭功,被升為大將軍。

    對外禦敵,對內誅亂,可謂是智勇雙全,更重要的是他對孫氏集團始終忠心不二。然而丁奉為什麼沒能得到好下場呢?

    建衡三年,丁奉去世,他那不圓滿的結局也正是開始了。原來丁奉隨著地位的提升,也逐漸驕傲起來,開始目中無人。所以在他死後,那些怨恨他的人紛紛來掀他的老底,查出了他以前曾有出軍無獲之事。吳主孫皓便將丁奉一家全流放到臨川。

    生前戰功赫赫,死後家人竟全被流放。對於丁奉來講,這怎麼算得上是一個好結局呢?

    Ad說

    丁奉雖然無法跟當世名將相提並論,但他同樣有勇有謀,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將領。因此能力平平四字用在他身上,未免不妥。

    而最後家人被流放的結局,則源於他自身性格上的缺點。以致生前樹敵,死後遭報。

    但當時丁奉已亡,憑他生前功勞也足以抵過。孫皓仍將他家人流放,心胸未免太過狹隘,毫無君王度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項羽有著和劉邦一樣的計謀,那會天下無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