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心_73258937

    努爾哈赤自自率領部隊出兵,這場戰爭從開始到結束,只有五天時間,楊鎬率領的10萬明軍損失一大半,文武將官死了三百多人。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以少勝多的戰例。

    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大傷元氣,後金步步進逼,過了兩年,努爾哈赤又率八旗大軍,攻佔了遼東重要據點瀋陽和遼陽。

    公元1625年三月,努爾哈赤把都城遷到瀋陽,稱為盛京,從此,大明王朝走向了衰弱危險之中。

    戚繼光是怎樣報答張居正的!

    張居正主政的一段時間,大膽改革,北方頻繁進犯,張居正就把當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調到北方,訓練士兵,修建堡壘,極大的加強了邊境的守衛力量。

    戚繼光的成功也是因為有張居正在他背後鼎力支援,讓戚繼光能夠大展手腳。

    張居正死後,戚繼光這一代名將也因為在朝中缺少了強大的支援而很快被罷官回鄉了。當然了戚繼光為報答張居正的故事,在民間傳說也不少。如:戚繼光斬子等。

  • 2 # 小何看歷史

    公元1618年農曆四月十三日,後金(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由誓師反明,歷數明朝對後金國(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狀,率步騎2萬嚮明朝發起進攻。努爾哈赤率軍相繼攻陷撫順、清河等地,並試圖進攻瀋陽、遼陽等地。

    後金進攻的訊息使得明朝君臣感到事態嚴重,明神宗萬曆皇帝任命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主持遼東防務,同時從各省調集援兵準備對後金用兵,並要求海西女真葉赫部和北韓出兵相助,1619年2月,明軍各省援兵87000人到達遼東,加上葉赫部和北韓軍隊合計十一萬人,之後明軍分兵四路圍剿後金。由於後金方面提前偵知明軍進軍路線,制定了“集中主力各個擊破”的戰略,三月初一,明軍西路軍在薩爾滸遭遇八旗主力,雙方展開激戰,明軍不敵,西路軍主將杜松以下皆陣亡,西路明軍全軍覆沒。在明軍主力覆滅後,形勢急轉直下,明軍東路和北路明軍相繼戰敗,南路明軍潰逃,至此,薩爾滸之戰以明軍失敗,後金軍的戰勝而告終。

    此役後,後金軍乘勢攻佔鐵嶺、開原等地,征服葉赫部,後金崛起已不可阻擋;而明軍在此戰中大敗,各地精銳損失殆盡,從萬曆三大徵後積累下的精銳老卒在此戰中全軍覆沒,遼東地區的防務從此由攻勢轉為守勢,明軍自此失去了與八旗軍野戰的勇氣,"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遼東地區的形勢愈發惡劣,大批遼東領土被後金逐漸蠶食。

    薩爾滸之戰給明朝君臣帶來了極大地震動,遼東經略楊鎬引咎辭職隨後被拘押,在崇禎二年被處決;在薩爾滸之戰前,大明王朝剛剛經歷了帝國最後的輝煌——萬曆三大徵(寧夏之役、北韓之役、播州之役),三次大的戰役都以明軍勝利結束,一時間天朝上國的威儀讓各個附屬國心中臣服,明朝君臣也都沉浸在王朝中興的假象中,然而三次大的戰役儘管是以明軍勝利告終,但是也極大的消耗了明朝的國力,一次薩爾滸之戰就將這虛假的中興撕裂,大明王朝形勢自此急轉直下,各地民亂四起,大明王朝開始了王朝末路的最後幾十年。

    自土木堡之變後,朝廷內部文武勢力的平衡被打破,文官勢力日益擴大,武將影響日益衰微,到萬曆年間,武將已成為文官們肆意驅使的走卒,武將的晉升和前途都控制在文官手中,同品級的的武官在文官面前只能唯唯諾諾的俯首聽命,不敢有絲毫不滿。張居正作為萬曆一朝權勢最重的內閣首輔,主持朝政長達十餘年,在張居正主政期間,由於皇帝年幼,在皇太后李氏和司禮監太監馮保的配合下,對朝政進行全面改革,六部完全成為內閣的附屬部門,張居正成為大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而戚繼光作為嘉靖時期東南抗倭的主要將領,在隆慶時期被調往北方薊鎮一帶練兵,之後一直駐紮在薊門一帶。萬曆皇帝即位後,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作為內閣首輔,要在軍中尋找自己的代言人,增強自身在軍隊的影響力,穩固自己的地位,這個時候,駐防薊門的戚繼光進入張居正的視線,戚繼光作為抗倭名將,在大明軍中享有極高的聲望,符合張居正心中代言人的要求。在這之後,張居正對戚繼光大為重用,引為親信,而戚繼光也投桃報李,作為一名武將,只有緊緊依靠張居正這顆大樹才能保證自己軍隊的後勤供應和糧餉發放,保證自己的邊防重任,這也是戚繼光討好張居正的原因所在。

  • 3 # 看遍山川

    明政權和後金政權分別在萬曆和崇禎年間有過兩次戰略決戰,萬曆四十七年的薩爾滸戰役是後金從防禦轉為進攻,與之對應大明從進攻轉入防禦的關鍵節點,敲響了大明滅亡的喪鐘,而崇禎末年的松錦戰役是大明徹底葬送了有限的軍事力量,等待它的只有是亡國的命運。

    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之後又吞併葉赫部女真,在輿論上釋出所謂的“七大恨”,激起女真人對明朝的仇恨,同時招兵買馬擴充軍隊,以奪取大明遼東地區為戰役目標,磨刀霍霍積極備戰。

    不得不佩服努爾哈赤這位天才軍事家,五六萬八旗兵力面對明朝四路大軍總共幾十萬人馬(具體數字有爭議),採取了任憑你東南西北來,我只一路去的戰術,拿現在話來講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明軍主帥的作用如同虛設,各路部隊彼此失去協調,相互之間的進軍速度和出擊範圍大相徑庭,後金既有時間又有空間進行穿插迂迴。努爾哈赤的分割包圍誘敵深入,集中兵力逐個擊破的戰術在薩爾滸戰役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並取得了重大勝利。

    此戰不僅殲滅了十幾萬明軍,奪取了大批戰爭物資,同時這場大戰役是後金政權建立後第一次和明政權的大規模交戰,薩而滸戰役的勝利給後金帶來的附加意義是空前巨大的。努爾哈赤的軍事指揮使個人威望達到了無以復加,奠定了後金在遼東的基本疆域,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後金從此在遼東取得戰場主動權,為將來的發展著實打下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反觀明朝遭到這樣的慘敗,在相當較長的日子裡不可能再組織起像樣有規模的反攻,在遼東戰場被迫採取守勢看著努爾哈赤日益坐大,只能任憑臥榻之側有人在發展壯大,喪鐘開始為自己而鳴。

    後半個問題是有關戚繼光的,他為啥要討好萬曆首輔張居正。戚繼光不光是討好張居正,這位抗倭名將在軍旅生涯每個階段都和上司領導處得相當不錯。從山東被調往浙江抗倭前線,戚繼光主要和浙江總督胡宗憲交好,胡對戚繼光既賞識又照顧。後來胡宗憲因為嚴嵩的事受牽連罷官,戚繼光也差點被捕,可巧那是首輔徐階還算是個明白人,對戚繼光相當信任,沒有過多追究放了他一馬。同樣在福建抗倭時,戚繼光和福建巡撫譚綸,總兵俞大猷之間關係也搞得不錯,譚綸是他的好朋友,在各方面都給予他大力支援。

    戚繼光和張居正打交道主要是在他北調駐守薊州的時候。一方面張居正非常欣賞戚的軍事才幹,大膽放手任用戚繼光。另一方面在明代作為地方軍政長官需要依附朝廷大員以方便行事,這在有明一代是明面上的“潛規則”,就像當初胡宗憲抗倭時需要巴結當時的首輔嚴嵩一樣。

    道理自然是“朝中有人好辦事”,戚繼光要幹事實,那採辦兵器要錢,擴充隊伍要錢,加固改建軍事設施更要錢,沒有雄厚的財政支援一切就只能停留在報告紙面上。張居正給予戚繼光強大的財力支援,所撥款項都優先照顧,戚繼光的軍事理論才能得以實踐發揮。

    除了錢的支援還不夠,同僚對戚的謗議頃扎,和他作對掣肘的文武官員也有,張居正都將他們調離或免職,給戚繼光一個“舒暢”的做官空間。投之以李當然得報之以桃,戚繼光經常奔走在張的門下,感激張居正的照顧提攜,少不了饋贈巨禮以聯絡感情來報答張首輔的知遇之恩,甚至有傳戚繼光曾用重金購買美女贈給張首輔。

    “附庸”政治是封建時代官場的特色,戚繼光也是心知肚明的,沒有上頭的支援,他戚繼光再有能耐也是枉然。為了實現他“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報國安民理想,順流而動也是無奈,否則自己作為武將沒法建功立業,就會像道德模範海瑞那般樹個牌牌立在那裡被人瞻仰。

  • 4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薩爾滸戰役

    薩爾滸戰役,除李如柏軍撤走未遭慘重損失,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元氣大傷。

    明軍主帥楊鎬兵敗之後立即引咎辭職,後被拘押,崇禎二年(1629年)被處決。杜松與劉綎已死於戰場,馬林也於3個月後在開原戰死,李如柏在戰役之後數日即為言官彈劾。一年半後遼事更壞,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殺以明志。

    後金軍的勝利,不但使其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而明軍自遭此慘敗,開始陷入被動,到天啟年間,遼陽、瀋陽、廣寧等重鎮相繼失守,明朝退守遼西,完全陷入被動,局勢萬分危急。

    明朝方面自此由進攻轉為防禦,後金方面由防禦轉為進攻。

    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

    戚繼光

    戚繼光不是一個普通的將領。

    戚繼光的厲害之處在於他不但會打仗,還知道怎樣才能打好仗。

    戚繼光實在是一個能力很大的人。

    打仗不是隻要在戰場上殺敵這麼簡單。要把一場仗打好,需要士兵,需要武器裝備,需要糧草輜重,還需要後方有人支援,也就是後臺。

    曾經胡宗憲是戚繼光的後臺,後來,張居正是戚繼光的後臺。

    張居正本來就欣賞有能力的人,因為他自己就是個有能力的人,碰巧了,戚繼光還很會做人,於是,兩人情投意合,關係融洽。

    戚繼光是個不錯的人,打仗得來的戰利品,總是一分為二,一部分給手下的將士們;另一部分則用來打點各道的關係。偏就是沒有給他自己留一份。因此,將士們很愛戴他,官員們很喜歡他。

    於是,戚繼光的請求總是可以得到滿足,這給他打仗帶來了直接的好處。

    戚繼光是一個懂得權宜變通的人,行事不受世俗道德的約束,他只對自己嚴格要求,對他人他則通曉人性,通情達理。

    這就是所謂的“內聖而外王”。

    這種人講求實際,不貪虛名。

    而有些人,做事只講道義規則,固執死板,實際能力卻很低,比如海瑞。

    相比之下,無月更喜歡戚繼光。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5 # 秦瓊77869245

    戚繼光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支援。在外打仗最怕朝令夕改。所以他也收禮,也給自己的長官送禮。目的只有一個,掃清倭寇。最後卸甲歸田時,戚繼光身無餘財。令人敬佩。

  • 6 # 奉木

    在明朝中後期,武將想要建功立業,出人頭地,光能打仗是不行的,還要依附於文官,得到文人的支援才能做事並且成事!

    明朝中後期是文官的天下,甚至打仗也是文人的事情,明後期孫傳庭,孫承宗,甚至於袁崇煥都是文人出身,純武將是很難出頭的,因為會被所有文官排擠,所以武將必須要找個靠山,才能有所作為!戚繼光不光能打仗,他對於官場,對於政治是跟敏銳的,他知道光靠他自己靠戰功一點一點升上去太難了!投靠張居正,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張居正很牛的!實新政,立新法,掌十年大權,當朝第一人,講道理,不投靠他,還投靠誰哦!

    至於薩爾滸戰役嘛,其實就是暴露了明朝軍隊不能打這個事實!整個帝國還沉浸在萬曆三大徵的豐功偉績裡,兵分四路,傲慢輕敵,主帥楊鎬無能累死三軍!至此,明從攻轉守,精銳盡失!揭開了表面那層繁華的窗戶紙,露出了傷痕累累的帝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斜方肌厚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