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蘇慕容復
-
2 # 楓葉173
凡是被稱為文豪者必須是文學方面涉獵的非常全面,詩,詞,歌,賦,散文等樣樣都造詣匪淺,樣樣都有名篇傳世。
而不是名噪一時如曇花一現。
不用說蘇軾是當今被公認的大文豪,就只在蘇軾的那個時代他也是文壇的領袖人物。
那時文壇的領袖人物肯定是靠水平服眾,而不可能是被官方指定的吧?
不論哪個領域,凡是被稱為領袖的,都不會是鼠目寸光的小家子氣那樣只拘泥於自己那點兒感受而不肯開啟更廣闊的瞭望視窗。
蘇軾的散文《鳥說》寫的是養鳥,體現的是人與人,人與萬物的和諧相處。
蘇軾的詩《題西林壁》寫的是廬山迷霧,而反映的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
蘇軾的詞《赤壁懷古》寫的是大江東去,體現的卻是對世事變換的感慨,也是對人生的思考。
蘇軾流傳自今的的名篇佳作不計數,蘇軾的大名如今更是家喻戶曉,但並不說明蘇軾在當年的寫作道路仕途前程一路順風。
那一篇《湖州謝上表》被人上告國君說蘇軾有暗諷朝廷之嫌。估計蘇軾也真是暗諷了,正義的文人哪有不斜眼看朝廷的?
為此差點兒斷了這為大文豪的前程。由此可見蘇軾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成就斐然,而且在國家大事上也操了不少的心。或者說,凡是被稱為大文豪者,都是在一邊琴棋書畫,一邊關心國家政治。
-
3 # 臥冰踏雪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文化方面的全才和天才。北宋向來重文輕武,在這樣一個文人輩出,才俊林立的時代,蘇軾仍能在詩、詞、散文、書、畫各領風騷,且成就斐然,不得不佩服他的才能,稱他為文豪,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詩最大的特點是“以文入詩”。即用散文寫作的視角去創作詩歌,其手法上善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詩風格清新豪放,平淡而奇麗。我們耳熟能詳,眾口傳頌的佳句“春江水暖鴨先知”、“春宵一刻值幹金”、“不識廬山真面目”都是出自於他的詩。
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宋詞豪放派創始人,他的詞非常富於藝術創造性,並一改宋詞之前情怨哀樂的婉約題材,把詞筆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並把時代主題注入詞中,做到了詞的社會功用。如《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宋詞上,蘇軾絕對是泰山北斗。
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散文成就在其父蘇洵,弟蘇轍以及王安石,曾鞏之上。其散文創作強調獨創性,表現力和社會價值,風格清新,平易自然,流暢婉轉。其代表作有《石鐘山記》、《赤壁賦》、《後赤壁賦》。
書法是“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代表作有《江上帖》、《治平帖》、《黃州寒食帖》等。畫作則是文人繪畫先驅,創立了“墨戲”文人繪畫慨念,強調中國畫以詩為魂,以書立骨。他的畫多以枯木竹石為主題,最典型的就是《木石圖》。
蘇軾的一些文學精品還是當前雷打不動的教科文。如果說蘇軾不是文豪,誰是?
-
4 # 古古閣100
陶淵明偉大,他解決了人生脫離官場後的出路問題;蘇東坡偉大,解決了人生被貶後沒有歸途的難題。稱蘇東坡為文豪,不僅僅是他有那麼多詩、詞、散文、應用文留下,更重要的是,他對人生的思考。比如《赤壁賦》。還有下面這個故事。
有個歌妓,名叫柔奴。
柔奴複姓宇文,為蘇東坡的好朋友王鞏所蓄。
王安石變法,蘇東坡寫詩發牢騷,表示反對。東坡當時雖然只是個刺史,但社會影響大,不鎮住他新法弄不下去。於是蘇軾被抓起來,關在御史臺受審。御史臺多柏樹,柏上棲烏鴉,於是也叫烏臺。東坡被抓,貶到黃州。他的朋友、學生和粉絲一同牽累,一大幫子都被貶得七零八落。這就是“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弄得風大雨大,連東坡也怕了,以為會被殺頭,就給弟弟蘇轍寫了兩首絕命詩。“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這句話可見當時他很惶恐。“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這一句以情動人,讓皇帝都不忍殺他。當時,王安石雖然很頑固,對東坡的反對也是恨得很,但他還是個善良之人,只想變法立功,並不想要蘇軾性命。於是,他對皇帝說,我朝不殺士大夫,就貶了他吧。於是,蘇軾免了一死。
經此風浪,蘇軾突然超脫淡定了許多,境界大升,文風大變。《赤壁賦》、《赤壁懷古》等黃鐘大呂般的詩文誕生了,於是流傳千古。
蘇軾失火,殃及同門。其中一個受害最大,就是他的學生兼詩友王鞏同志。王鞏同志的官很小,叫秘書省正字,就是搞搞藏書校對。他被貶時罪名是私藏東坡詩詞,併為東坡通風報信,看來當時還真弄得風聲鶴唳了。
王鞏被貶到了廣西賓州,監鹽酒。這個地方很蠻荒,偏遠窮困,他在那兒呆了五年,才被召回京城。王鞏因此付出了慘重代價,連兒子都病死在賓州。但是五年後,在回京途中,他再去黃州拜訪東坡時,他的樣子讓東坡吃驚,他不僅沒有憔悴,反而更加紅光滿面。問之,原來得益於他的紅顏知己——歌妓柔奴。
東坡:這些年怎麼過來的?
王鞏:柔奴相伴,清歌皓齒,為我解悶,遂不覺艱難。
師徒相見,樽酒慰離顏。王鞏喚出柔奴勸酒。
柔奴本京城人氏,隨王鞏遷往賓州。東坡問:廣南悽苦,風土不好吧,習慣不?柔奴回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好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柔奴一語折服東坡。這位本來苦悶的詩人大受感動,欣然提筆,寫下了《定風波》,讚美柔奴: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事之後的東坡,處境日艱,不斷遠謫,最後到了比賓州更為偏遠的海南。但無論順逆,東坡都襟懷磊落,快樂不改,泰然處之。也許,除了有朝雲相伴,耳邊還有柔奴的聲音吧。
-
5 # 老片爺
蘇軾被稱為文豪,那麼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文豪,再考慮為什麼。
文豪:是對在文學上有傑出成就,在國際和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在文學史上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作家的贊稱。
回過頭來,站在華人的角度來說,蘇軾為什麼被稱為文豪呢?
按理說,文學領域難以量化評估,因此所謂“文豪”的說法,並不準確,只能以各民族具有影響力的代表文學家來概括。但蘇軾在中國文化史上,可以說是公認的文豪,大文豪。
1、蘇軾一生融儒釋道為一體,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
2、一生經歷坎坷,大起大落,一生共在十四個州縣擔任過要職。在政治的旋渦中,他時而順水激流勇進,但大多數是被逆水衝擊地一塌糊塗。但失意時,以寧靜自居,豁達面對。
3、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正規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正規化,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
4、蘇軾的全才,不光在士人中光芒萬丈,同時又很接地氣,和藹可親、幽默機智,在普通老百姓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文化人都崇拜的大人物,不輕視老百姓啊,太難得了。
蘇軾成為了儒家讀書人的楷模,更在底層老百姓中獲得大規模的認可,想不當文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
6 # 易水春妍
林語堂曾說,蘇軾之迷人之處,猶如魔力之於女人,美麗芬芳之於花朵。
文品與人品,將蘇軾推上了北宋以來千古一人的地位。
其詩、詞、文、書法、繪畫均自成一派,且通音律、精於鑑賞,亦歷仕仁、英、神、哲宗四朝且頗有政績,可謂千古全才。
蘇詩奔放灑脫,恣意汪洋,人言宋詩至軾方盡變唐風自立門戶;
其詞豪邁奔放,開豪放派之先且為北宋豪放派之集大成者;
其文文情盪漾,筆力雄健,寫景、抒情、說理無不精妙,文風一掃五代以來的浮靡艱澀,其參加進士考試時,時為北宋文壇宗主的歐陽修讀其論文後都說: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其書法名列宋四家之首,親筆所書《寒食帖》氣勢奔放,起伏跌宕,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就連書法大家黃庭堅看了都讚歎不已,認為此帖兼得顏真卿、楊凝式、李西臺三大家之筆意;
其畫被譽為文人畫之始祖。
曾有詩話記神宗曾問近臣,蘇軾可與哪位古人相比,或答"唐李白文才頗同",神宗卻說:不然,白有蘇之才而無蘇之學。其才學之高由此可見;舊時曾以陰曆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為紀念日,後人對其才學人品之推崇亦由此可見。
他是那樣的豁達:“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是那樣的豪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還是那樣的哲學:"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他又是那樣清新:"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他也是那樣憂傷:"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他更是那樣深情:"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除了才華,他為人稱道的還有人品。
他失志不怨,得志不狂。就算是遠謫海南絕域,仍然高朋滿坐;就算是對政敵王安石,仍不忘在王失勢後前往金陵探望並詩詞唱和;
他愛生活,會生活,懂生活,多情趣,有雅量。屢招貶謫,他卻興致勃勃地研究釀酒,研究美食……
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他有著傳統士人最難得的風骨。對革新派不妥協,對保守派不諂媚。即便因此受到兩面打壓仍不改初衷。
所以他除了是開風氣之先的詞家,是才華橫溢的詩人,是悲天憫人的政治家,是博聞廣識的學者,是新派先鋒的畫家,是蜚聲聞名的書法家,還是是多才多藝的天才與天真浪漫的赤子的結合體。
這樣的人,稱之為"文豪",當然是實至名歸。
回覆列表
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是中國文壇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成就古今罕見!更難得的是人格高尚,不肯攀附權貴,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