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小練兒
-
2 # 不講武德的小白菜
每天愚人節前夕,懷念不一樣的煙火!!
明年的今天都不止是愚人節,十五週年 ,對你何止時記得!!
全世界最可愛的哥哥,始終在我心中。
風華絕代的是全是你,風華意氣的全是你,笑意嬌囍的都是你,你是眉間的光影,眼底的煙霧,流連的念想,你是時光流逝的刻印,你是世間最絕色的傷口。
當你重溫我,在心底茫然中追憶,所有冷冰漸暖。
提起過往,思緒淼淼如煙,俊美儒雅的你,眼眸中臉龐的烙印,從未有過的思念。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又一年,你好。
遙遙天國,哥哥,祝福你。
-
3 # 雲慶先生
因人而異吧!喜歡他的,把他當作偶像的。也未嘗不可!因為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對人對事的認知也不同。所以我個人認為,可以有偶像,也可以崇拜。但是僅限於自己或者是同一粉絲的小群體,千萬不要試圖讓所有的人都認同你的想法。也不要強行的讓別人也去喜歡一個不喜歡的人,這樣一定會起到相反作用的!就好比現在一些人,無限的吹捧黃家駒以及樂隊。說黃家駒是和樂隊是世界級的,而且還有什麼世界排名等等雷人的傻話!我覺得這樣反而會給自己的偶像招黑,沒有起到一點讚賞和崇拜的作用!只能是讓人們越來越牴觸,看到這樣的帖子就煩!
-
4 # 大米有文化
想逃離塵世的張國榮,反而年年不得安生,我們在懷念張國榮什麼?
又到了4月1號,每到這一天我就怕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無聊沒有創意的“愚人節玩笑”,第二件是滿屏懷念張國榮。本想安安靜靜逃離媒體的喧囂,逃離世俗的人群,不料死後卻還是難逃世人的“矯情”,你懷念不懷念張國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張國榮一定不會懷念你們和這個世界。2003年的那個還讓大家懷念的美好時代人家張國榮都不懷念,何況現在這個比16年前跟喧囂和愛炒作的網際網路時代呢。
懷念一個討厭你們的人已經成了一種流行時尚,把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捧成民眾膜拜的神,這個流行時尚還一直存在。譬如之前的流浪大師沈先生。
1995年,北京的大學校園還是比較安靜,猶記得一個北京女孩悄悄的告訴我說:你知道嗎,每到6月30日這一天全北京所有的廣播裡都會播放黃家駒的歌。隨後我們互相交換了各自珍藏的《BEYOND》磁帶。然後她又得意洋洋的又給我看了在春晚現場舞臺後面找劉德華要的簽名。
黃家駒在北京演出曾經無人喝彩,而在香港卻有苦於流行音樂市場太過於浮躁,找不到音樂的真諦而被逼無奈遠走日本。
與黃家駒有慼慼焉的肯定是張國榮。張國榮在1993年出演了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他在電影中奉獻了自己電影生涯最好的演出,而在國外唯一兩次獲獎的都是日本的電影節。一次是94年的第4屆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一次是95年的東京電影評論家大獎(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週年特設)最佳男主角。其他除了大陸一次特別表演藝術貢獻獎這樣的榮譽性獎之外,在西方張國榮基本被忽視。這也怪不得很多港臺藝人喜歡去日本發展的原因。
還記得2003年4月,北京正在肆虐病魔,我們每天活在恐慌中,哪裡也不能去,哪裡也去不了,我們一群人恐慌無助的醉生夢死。某一天的大中午,我們經過北京廣安門橋上,這時候身邊一個朋友淡淡的對我說:唉!你知道嗎,張國榮跳樓死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甚至帶著微笑,我當時僅僅是“哦!”了一下。無論是張國榮還是跳樓這件事情都對我沒有任何觸動,對於生死這件事情對於正在經歷SARS我們來說基本已經麻木了。
曾經每次坐一號線、二號線地鐵的時候,總有一個殘疾人拿著自制的娛樂小報流竄於各個車廂高喊著一些駭人的口號:劉德華自殺了,趙薇被抓了。反正每天總有一個明星出點事。
我那個朋友是個同性戀,瘋狂迷戀張國榮,他是我們身邊唯一一個表明身份的同性戀,那個年代社會對於同性戀身份還是很難認同的,不像今天這樣已經成了好萊塢的“政治正確”。但是接觸久了也沒發現同性戀有什麼異常,慢慢的也就忘記了他的身份不同。而那時張國榮同性戀的而身份也是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以及他與“唐先生”的故事都成了八卦媒體追逐的熱點。
應該說張國榮對於扭轉大陸民眾對於同性戀“群體”認知上起到了巨大的正面作用,他讓人們看到了這個群體的優良特質以及脆弱的內心,從而開始慢慢的予以接受,展開開始討論,不再去避諱。這可能也是張國榮偉大的地方之一,除了藝術方面的造詣就是他對於同性戀群體所做的巨大貢獻吧。
就像人們懷念黃家駒一樣,慢慢的張國榮也會被人們不再懷念,塵歸塵,土歸土。應該說張國榮最近被網際網路時代的人們無比瘋狂的懷念是因為他的身上一些“特立獨行”的特質正好符合了現代人的審美。就像當年《大話西遊》的被北大學生定義成了“後現代結構主義”在網際網路初始代的火爆。而張國榮身上則完美地聚集了幾乎現代人審美的所有特質:譬如“妖豔”舞臺風格和中性的氣質跟現代人對“小鮮肉”審美風格是一致的;“同性戀”的身份符合歐美主流“審美風格”;“自殺”的行為符合了年輕人“特立獨行”的心理預期,而其演藝生涯則具備了“戲痴”的匠人精神,其良好的人緣以及潔身自好的品格,低調的作風又是被人們拿來與現在娛樂圈的汙濁不堪進行對比。
如今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都可以拿來消費,無論是本想歲月靜好,享受詩和遠方的流浪大師“沈先生”,還是因為世俗而抑鬱試圖遠離塵世的張國榮,或者是黃家駒,都成了無聊民眾的炫耀的標籤。民眾的熱捧來源於內心的彷徨,自我的迷失,與其在網上炒作追捧一個試圖遠離你們的偶像,不如安安靜靜的把他放在心裡,喜歡的時候就在深夜裡聽聽“風繼續吹”。
還有那個唐先生,如果你都留不住他,那懷念還有什麼意義呢?
-
5 # 膜派
今天是四月的第一天,也是愚人節。在這一天裡面很多人在互相哄騙對方,但今天除了是愚人節之外。更是哥哥張國榮的忌日,每年的今天唐鶴德也會準時在社交軟體裡面曬出張國榮的照片。表示對張國榮的想念,就這樣度過了十六年。
張國榮和唐鶴德認識的時候,兩人並不知道後面會發生這麼多讓人感動的事情。相伴在一起就是二十幾年,不過當時的年代並不認可這種戀情。媒體更是將兩人貶低的一文不值,就連張國榮的家人都沒有放過。這讓張國榮很痛苦,甚至是患上了抑鬱症。
在與抑鬱症對抗的一年裡面,張國榮瘦到自己都要認不出自己了。但唐鶴德並沒有放棄,反而一直陪伴在張國榮的身邊。即使是張國榮會傷害到自己,唐鶴德還是沒有離開。不過在一次健身房裡面,張國榮突然犯病。為了能夠逃離痛苦,最終離我們而去。
最痛苦的可以說是唐鶴德,唐鶴德和張國榮陪伴二十幾年。為了能夠更好的陪伴在張國榮的身邊,辭去了幾百萬的工作。開始為張國榮做幕後,並且為兩人做理財。就算被媒體拍到了一起的照片,兩人都從來沒有躲避。反而還直接在媒體面前牽著手,這在那個年代其實真的不容易。就算相伴了二十幾年,但感情卻一直很好。
這點是讓人羨慕不來的,但以為兩人會一直走下去。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張國榮竟然被病痛折磨。最終還選擇了離開,唐鶴德在最後送走張國榮的時候。更是哭泣的不能行走,還是靠著兩人的攙扶才能站立。或許在唐鶴德心裡,當時沒有陪伴在張國榮的身邊而感到歉意。或者說張國榮沒有選擇進這個圈子,沒有如此的進行曝光。是不是張國榮就不會病,是不是最後張國榮也不會離開自己。
雖然假設都很多,但張國榮還是離開了。這麼多年唐鶴德一直在思念張國榮的路上,張國榮帶走了自己,但給唐鶴德留下了孤獨。兩人這樣的感情,能夠持續這麼久。雖然大家都羨慕,但都是以悲劇收場。不過看到唐鶴德還能照顧好自己,還是能感受到張國榮真的很幸福!他們的愛跨越了性別,跨越了封建,不管在一起是二十年三十年,相信他們心中的對方是不會變的。這樣的感情才能長久。
-
6 # 劉楊的聲音花園
網上都說
你若尚在場,春天該很好。
其實
一春又一春
時光
並不為誰停留
每年這一天
不約而同的紀念
已是人生過一世
最好的姿態
曲名:《四月雪》
歌手:陳果
發行年代:2006
唱片公司:塗鴉文化
我不是張國榮的歌迷,但這首《四月雪》卻存了十年。
這是2006年塗鴉文化發行的《陳果Vol.3無心睡眠》中的一首歌。
我一直很愛聽發燒碟,歌手的聲音本身就是一把樂器。
配樂編曲也很注重突出人聲的唯美。
專輯封面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很“土”,滿是上個世代夜總會的氣息。
這張專輯翻唱的都是張國榮的歌曲,
歌裡唱“四月一日的香港,天空下起了雪”。
很適合這個春寒料峭的北京,暖氣停了之後人們在房間裡越坐越涼的感覺。
開始聽這首歌,以為男聲是張國榮。
真的很像,八十年代的粵語歌的發音。
後來才知道,是請人模仿的。
男聲和女聲
國語和粵語
有一種隔空對唱,穿越時光的奇妙感覺。
有人說,愚人節從此都不好玩了。
因為每年這一天,
都被打上了張國榮的標籤。
其實,張國榮早都放下了,放不下的, 是我們。
回覆列表
首先,我的回答是會。具體原因如下:
二、他突然的離去,讓我們很難接受。曾經娛樂圈紅的發紫的國際巨星,歌壇、演藝界都叱吒風雲的人物,一夜之間與我們永世隔離,給人一種極大的心靈落差,難以承受的傷心之念。
三、人都會有懷舊的時候,特別是當再次聽到他的歌曲,看到他的影視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懷念起了他。每當夜深人靜,開啟手機聽到他醇厚的聲音,一首有心人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最懷念的電影非倩女幽魂莫屬,你與王祖賢的搭配,劇中獨特的表演風格永遠記在了心中。
總之,還是因為你一生輝煌的成就,為藝術界付出巨大的貢獻,給我們帶來無數的經典作品,你是藝術的光華,人類的驕傲——永遠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