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德喜畫家

    我從小喜歡畫畫,非常非常熱愛!從來沒有想過當什麼家。畫了四十多年,一路走來,同行人認識無數也只是一個專業,愛好,有的只是職業。沒有那個老師說,要當個畫家。各人愛好不同,只是職業,愛好。畫家以畫為家。也有業餘愛好。那個行業也是為了生活而生活。只是職業愛好不同而己!你不進入這個藝行,完全不知行內的思維。藝術評價,是欣賞人們給予的,而不是自認為的。

  • 2 # 古玩淘寶G

    學繪畫最能充分發揮個人想象力……

    幼年兒童天真無暇,活潑可愛……我不贊成過早的對孩子框架式的教育!1+1=2永遠是教條,屬於死記硬背,過早的填塞往往壓抑了孩子豐富的想象。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無憂無慮天真浪漫,如果過早負擔式早教對兒童是一種摧殘!孩子一但厭惡了學習,終身都會受到影響。

    繪畫是早教最好的啟蒙,豐富的色彩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感受,充分展示其內心世界。畫小鳥魚蟲、藍天白雲、花花草草,讓孩子在自由的世界人氣翱翔……

    畫家是一種職業,享有印鈔機的雅號。多數人都難以擺脫傳統的束縛,對孩子實行常規教育,如果自幼專門學畫,現實中非常稀少。

    成為真正的畫家需要天賦與機遇,尤其是名師指點得靠緣分。為什麼當世大畫家的作品非常昂貴?物以稀為貴的法則,就決定了頂級畫家始終是鳳毛麟角……

    濛濛,長大後幹什麼?

    我要當畫家!

    為什麼?

    當畫家可以不幹活,省的每次刷碗,你就和媽媽石頭剪子布……

  • 3 # CiaoQiao

    首先這要看你怎麼定義畫家這個詞。是隻要會畫畫就是畫家麼?可是早在100多年前現代藝術家們已經極大的拓展和顛覆了“畫畫”這個概念。如果說塞尚“不會畫畫”是藝術界對新理念的不能理解。那麼亨利·盧梭一輩子是個收稅員,退休後才開始畫畫自娛,無論是從技巧還是知識上看,他確實是不會畫畫的。但是他的畫作卻不斷被畢加索收藏,甚至把他奉為老師。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你是否會畫畫,只要你在畫/創作,都可以自稱是個畫家/藝術家。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看,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僅僅依靠藝術創作得來的收入維持生活的有幾個呢?這就很少了。我一直認為,只有能靠藝術/畫畫吃上飯的才叫職業藝術家/職業畫家。但是,我們依然以亨利·盧梭為例,他生前絕大部分時間被定義為收稅員,既沒有系統學習過繪畫,也不能以繪畫為生,畢加索在一家雜貨店裡買到他的畫,只賣五法朗——那基本上就是一張舊畫布的價格。可是他死後一直被人稱為藝術家,並且是現代藝術的巨星。

    綜上所述,我不太同意“成為畫家/藝術家的人很少”,這種說法。事實上在文藝青年群體裡,大部分人都曾經或在未來某一個時段會進行一些藝術創作(各種形式)。我以為當他們進行創作的時候,就是藝術家。但是,大部分作品只是有些靈感,缺乏技巧、知識、真正的才華,以及不斷深入下去的堅持,更重要的是堅持下去的條件和決心。所以,最終成為能夠靠藝術吃飯的人非常少。而無論是不是職業藝術家,能在藝術史上留下名字的更少。

  • 4 # 詩夜城主

    成為畫家是每個畫者的藝術追求,甚至是人生追求,每個人在小時候時,心中都有一個夢想,有些人甚至有兩三個夢想,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究竟這些夢想來源於哪裡呢?更多是來自於書上以及老師對一些畫家的介紹,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在心裡種下了“當畫家”的夢想種子,至於能不能實現當畫家的夢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當畫家的人很多,真正成為畫家的沒有幾個,

    繪畫是一門藝術,藝術是人的某項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成為了藝術,我們開始學習繪畫時,都是從技巧開始,只有技巧掌握熟練了,才說追求屬於自己的畫風,然後,“技巧”容易模仿,“畫風”卻難以形成,每一個畫者都要經歷模仿別人畫作的過程,

    當然了,模仿也要講究方法,有針對性的去模仿,而不是見畫就拿來模仿,比如,西方的那些藝術大師(安格爾、拉斐爾、庫爾貝)在成為大師之前都是臨摹模仿天才藝術家的畫作,因為在看似簡單的一幅畫作中,卻有著豐富的繪畫精髓,比如,筆觸技巧、空間立體分佈等等一些繪畫的章法,

    之前有人這樣認為,成為畫家太難的原因是,現在畫畫的人太多了,競爭太激烈了,人們的審美太挑剔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首先每個時代都有畫家,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他們的作品都要符合人們和時代的審美,人的審美是和文化素養有關係的,一個畫者的文化藝術素養還不如一個觀者的話,那麼畫出來的話,就被挑剔了。千萬不要認為,沒畫過畫的人,不懂欣賞畫,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麼藝術認知就有待提升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了,成為一名畫家依然要靠“天時地利人和”,所謂人和,就是將自己的畫作,適當的宣傳推廣炒作,當然了,自身的藝術功底很重要,只有好作品才能經得起人們的審美,繪畫是“寫生”藝術,優秀的作品離不開用心的“寫生”,而現在很多畫者對於“寫生”都是敷衍了事,或者說,還沒領悟透徹“寫生”的意義價值所在,人生閱歷不足,想象力自然也顯的不切實際,這樣的畫作就沒有深度,又怎麼能成為畫家呢?對吧。

  • 5 # 半塗先生

    大多數人選擇當畫家,主要出於兩方面考量。一方面出於愛好,一方面出於職業選擇。

    把繪畫作為愛好的人,本身在繪畫方面就有一定的藝術天賦,加上家人朋友的鼓勵,很容易走上繪畫創作之路。他們內心對於繪畫藝術往往充滿著崇敬之情。當然,與此同時也希望因此而改變生命軌跡,夢想走上大師之路。

    本身並不一定愛好繪畫的人,而最終選擇從事繪畫行業,大多出於市場考量。他們往往是看中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受利益驅使,選擇從事這個行業。市場本身也會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每每看到某一個名人的繪畫作品或者書法作品拍到了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種蠱惑是非常引誘人心的。驅利而從事此行業也無可厚非。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大成者往往寥寥無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凡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往往需要承受孤獨。因為藝術創作之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積累,不斷沉澱,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有可能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道路來。如果只是單純的複製其他藝術家的創作,那隻能是畫匠,而不能成為畫家。大多數人因承受不了這份孤獨,而最終選擇放棄。

    繪畫實際上是貴族藝術,沒有一定的財力作為支撐,盲目選擇從事這份職業,實際上是很受傷的。我們知道的許多大畫家,未成名之前,生活都很窘迫。為什麼窘迫?原因也很簡單。購買繪畫材料需要一大筆開支,如果沒有別的收入來源,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財務危機。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除非你天賦異稟,年少成名,可以讓自己儘早拜託困頓生活,如此最好。

    總之,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滿足,是成為一個畫家的前提。撇開這個前提談繪畫藝術或者繪畫成就,絕對是耍流氓。

  • 6 # 盛潔仁

    這個問題非常好,也非常實際。可以作正面回答,也可以從批判的角度去對待。為何我會有這樣的說法?道理非常簡單,在我們這社會里,自有行業千百家,而其各行各業的每一個子行業都是由“金字塔”形狀構成的。即所謂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在繪畫藝術方面,更有這樣的效應。

    那麼,繪畫藝術為何會有更加明顯的效應?其實很容理解。首先,繪畫的入門門檻非常低,一般只要有這方面的愛好,而且常以此為樂,作畫書寫的,就有可能成為繪畫高手,而在社會上出點小名。至於能否成名成家,那則完全是各方面因素“柔和”在一起而形成的。

    我記得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師在聊天時有過這麼一句話,說,對於畫者而言,只有當畫者能夠當作“養家餬口”的“工作”,才能夠被稱為畫家,除此之外,對能夠畫的所有畫者而言都只能是愛好者。

    我贊同這樣的定義。這是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愛好者”。

    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想當畫家呢?我想大概是感到當畫家光彩吧?也有可能媒體大肆宣傳某某大畫家的某某作品被拍多少錢……,並且都是上千萬的成交價格。這好像當畫家可賺大錢,畫家都是衣食無憂之輩。是否如此之想,我只作一猜,有可能是妄猜吧。但願如此。

    那麼為什麼又會有那麼多的不可如意呢?我認為有三大可能,一者被學習的艱辛過程所折服,半途放棄,改學他技。其二者,學時雖吃得其苦,也得某法,然當以畫入市,確久不得濟,苦不堪言,從而不得不轉道他技,以別行為生濟。其三者,學成得法,也可入市得濟,但只可養家餬口,成畫匠得濟,但只為畫者不得成名成家,為畫家圈之基礎,此為最廣大者。

  • 7 # 張騏躍

    現如今畫畫好的人不少,但能集大成者定是鳳毛麟角,因為太難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都太難了!

    這就像唐僧取經一樣,誰都知道取得真經後功德圓滿立地成佛,但是在這十萬八千里的道路上,有太多的挑戰 ,太多的誘惑,太多的危險……,不是每個人都有唐僧一樣極其堅定的信念。

    如果今天告訴一百個二十歲的小夥,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不管發生什麼,都不要停止前進,60歲的時候,就會成為絕世名家,100年後你的作品價值連城,子子孫孫數不盡的榮華富貴……

    請問能有幾個走到終點,很有可能一個也沒有,技能永遠不是最重要的,信念才是關鍵!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太浮躁了,請問有多少人還看書,我們的人均年讀書量不到一本,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倒數。網際網路把太多的名和利放大化了,小孩子的夢想是拍電影,當明星,當網紅,掙大錢……雷鋒叔叔要是健在的話,應該會心寒吧!

    都說60後、70後的這批人活的艱難,他們經歷了這個國家最艱難的歲月,但是今天的90後依然不易,看著別人開著賓士(儘管漏油但好歹也是賓士啊!)再看看自己手裡的摩拜,我無數次的想過一夜暴富,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三十,送江山,錢不錢無所謂,主要喜歡年齡大的。

    抬頭看看早已過萬的房價,再看看月薪兩千的自己,哪敢有什麼念頭去追尋理想,那是奢侈!

    這個社會早早就告訴我們,錢非常非常重要,沒錢你都沒有繁衍後代的權利,但是它從來沒說過錢從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都是怎麼創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