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公子燎

    范仲淹是這樣考慮的,一個人活在世上,是為他的國家人民的幸福而努力。還是為了個人的飛黃騰達,錦衣玉食而奮鬥。

    范仲淹思考的結果是,大丈夫應該心繫天下蒼生,為黎民百姓。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富貴榮辱。

    所以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的一生,2歲死了爹,為了生活他母親帶他改嫁,在繼父指導下刻苦讀書,生活清苦,

    過著“劃粥斷齏”的生活——每天晚上煮少許米粥,盛到碗裡,冷卻後劃為四塊,早晚各吃二塊。沒有菜,便到山上挖些野韭菜,拌些鹽當菜吃。23歲,離家去“應天書院”苦讀5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堅持十幾年矢志不渝地艱苦學習。為了什麼?

    之後中了進士,當了官,終於奮鬥出來了,是不是該補償一下自己這麼多年來苦讀的辛苦,是不是該追求個人的富且貴的生活?很合理吧,可是范仲淹不,範仲俺當官了,從當官的那天起,他就將當為了黎民百姓的好官作為終生奮鬥的目標,並始終不渝。

    修“范公堤”,安撫江淮的蝗災,給皇上寫信,批評皇帝,太后不念百姓疾苦,卻忙著給太后祝壽,以致幾次被貶,直到西夏揚言滅了大宋,皇帝才又想起范仲淹,52歲的范仲淹白髮滿頭,二話不說,趕往西部戰場,戍邊三年,西北局勢轉危為安。

    范仲淹是宋朝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軍事家,詩人,文學家,64歲,他告別了宋朝,也告別了人世。死時:積蓄已盡,一家人貧病交困,借官屋棲身。

    但是,范仲淹死訊傳開,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甘涼等地的各少數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眾舉哀,連日齋戒。凡是他從政過的地方,老百姓紛紛為他建祠畫像,數百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哭哀悼。

    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這八個字,就是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最好的詮釋。

    毛主席這樣評價范仲淹:“中國歷史上不乏建功立業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響後世的人,前者如諸葛亮,范仲淹,後者如孔孟,但倆者兼有,即辦事兼傳教之人,歷史上只有倆位,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國藩。”

    范仲淹永垂不朽。

  • 2 # 山堅海闊

    岳陽樓記,千古名篇就靠這句話了。忽悠了很多知識分子愛不釋手。我用忽悠這個詞是有原因的。中國文人對於喜歡的東西總是愛誇大。“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如果汪精衛不是漢奸,這首詩也是千古名句了。

    說范仲淹忽悠就在於他的岳陽樓記是寫給滕子京的。滕子京是個集體貪汙而被扁的貪官,這人很仗義,把賬本燒了自己一個人扛。被范仲淹等好友保了下來。說是被扁岳陽這個地方可不窮,不敢再貪了,想花錢俸祿不夠怎麼辦?替民間要死賬,誰敢得罪官府呀?錢要回來不給債主全歸藤子京支配,才有岳陽樓,極其奢華,要不錢多質量好,早就倒了不會今天還在。這就是范仲淹嘴裡的政通人和,債主不罵官府才怪。

    不過這句話或許還有一層意思含蓄的不易察覺的提醒滕子京“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別光顧自己享樂。如果是這層意思范仲淹還算有點良心。只不過滕子京才不管呢?自己臨死錢花光了。歷史記載“無餘錢”成清官了。

  • 3 # 儒者讀書

    這句話的出處: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慶曆四年,即公元1044年,這一年,范仲淹55歲,正值“慶曆新政”第二年。

    世代為官

    在范仲淹22歲那年,他的母親給了他一份族譜,族譜的最上面,寫的是範履冰的名字。

    範履冰,唐朝宰相,忠諫敢言,為酷吏所殺。這是范仲淹對《舊唐書》的印象。

    族譜的最下面,寫的是他范仲淹的名字。

    就這樣範仲淹知道了他的真正身世,范家後人這個名頭,帶給他的不是世代高官的榮耀和富貴,而是屬於世家的精神和氣節。

    在范仲淹人生中無數個苦難的日子裡,帶給他精神支撐的,不是愛情,而是先祖們的一腔熱血。每每思及先祖,他的內心總會油然而生出一種力量,這力量讓他站得直。

    苦難輝煌

    范仲淹是真正過過苦日子的人。小時候在醴泉寺讀書時,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這種清苦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他26歲進士及第。

    但范仲淹從來不曾抱怨,他不去埋怨為何早死的父親不給他們娘倆兒留些家財,他不去埋怨為何上天要讓他過這種苦日子,他不去埋怨為何旁人會用蔑視的眼光看他。或許是天性使然,也或許是范家傳下來的基因,也或許是孔孟的力量,總之,在粗糙的飲食和寒冷的長夜中,他或許能看到那個未來的自己。

    當然,范仲淹看到的更多的人是和他一樣的窮人,和他一樣吃不飽飯,穿不起衣的窮人。看到這些人,他彷彿更能明白為何先祖範履冰頂著酷吏也要說實話,為何父親範墉做官竟然會累死。因為揹負著世家責任的他們,並不是以踩著人民的鮮血為榮,而是以他們揹負著人民為榮。

    先天下憂,後天下樂

    范仲淹可能一輩子也不曾快樂過,不是因為他得不到財富和權力,而是因為他心裡裝著太多沉重。

    范仲淹可能也不曾有過悲傷,因為他清楚世界上有無數的傷痛,比自己更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他的境界多麼超然,而是因為他看過太多,揹負太多。

    進亦憂,退亦憂,一個充滿悲傷的人,他的臉上不會寫著眼淚,他的目光會變得更加深沉。

    這樣的一個人,是一個很孤獨的人。身處物慾橫流之世界,看不到和自己同樣的人,抬頭,只有一兩點微弱的星光。但范仲淹依然默默走下去,就像一千多年前有個人在中華大地上說的那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 4 # 豫菩提圓一

    人人都有菩提心,但由於輪轉迷失了,范仲淹發自內心的呼喚是迴歸自性最捷徑的路!

    如若人人都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的覺悟,國家不治而治!

    因此老祖宗傳承的智慧是國家昌盛,文化自信的法寶!

  • 5 # 西坡40418621

    這句話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由此文可見,範大人與滕大人原為知交,不過後來滕大人有錯貶謫湖南,終不忘故友。及至重建岳陽樓,頻頻邀請範大人題文記之。範大人有感朋友之歧途將近,藉此喻示:"居廟堂之高財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即在政官之位則當憂國憂民。自有憂國憂民之心,才"先天下之憂而憂"。百姓太平安樂,自然"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是以藉此機會真心告誡故友。借物喻人,高論理深。可謂古今居高位職高官者座右銘。能達到這個境界的必為好官,國之大器,民之父母。

  • 6 # 平民之宴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千古名言,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岳陽樓也因此名揚天下。

    然而范仲淹並沒有去過岳陽樓,他為何寫出了氣勢磅礴、冠絕古今的《岳陽樓記》呢?此中有什麼深意呢?他的初衷是什麼呢?

    01 朋友之間的互促互進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寫作《岳陽樓記》之時,范仲淹由參知政事(也就是北宋時期的宰相)貶謫為鄧州知州。 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坐在河南鄧州的百花書院,收到了同樣遭貶嶽州知州的老友滕子京的來信,還有隨信寄來的《洞庭晚秋圖》。

    可以說,范仲淹被老友重修岳陽樓的勤政之舉深深打動了,雖然說是降職一方,但是老友仍然不忘造福一方,自己心情頗為激動,同時也激發了自己降職不降心的信念。

    於是乎,欣賞著《洞庭晚秋圖》,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老友任職期內的民心工程——富有魅力的岳陽樓,好像就在自己眼前,即便自己“處廟堂之遠”,那種憂國憂民的豪情被老友所觸發,也透過《岳陽樓記》這篇美文與老友共勉。

    02 一生的追求從未泯滅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範公神道碑銘並序》中有如下記載: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從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我們可以得知,范仲淹從小就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可見《岳陽樓記》中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則。 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也是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

    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快樂,但是他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老友,這是難能可貴的。

    03 言為心聲的一次自勵

    范仲淹僅憑一幅畫就完成了《岳陽樓記》這篇名文佳作,他的想象力可謂非同凡響,也可比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吧。

    同時,也是范仲淹自己心情的一次釋放。“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好一個“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一個人沒有寬闊的胸懷,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淡定的堅守,是無法有此境界和氣節的。

    其實,在范仲淹之前,還有很多文人騷客都曾在岳陽樓留下詩詞名句,李白有“樓觀岳陽盡,川回洞庭開”;杜甫也有“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等,但范仲淹一句“先憂後樂”更是高出一籌,高就高在思想境界。

    縱觀范仲淹的一生,也是這樣堅持的,透過滿腹心聲的釋放,也是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思想淬鍊,也為今後自己的發展和理想實現打牢了支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髮又黃又細可以燙頭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