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礦綠松石專家

    如今,正值國泰民安太平盛世,賞石藏石之風日盛,勢不可擋。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成熟和完善,賞石、藏石已完全走出了深閨,越來越顯現其投資增值的巨大潛力。那麼,哪些石頭可稱之為觀賞石,而且有收藏價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瞭解中國的賞石資源和分佈情況。據最新統計,目前中國已註明產地及石種的觀賞石有九十五種,可分為象形石、紋理石、清供石、生物化石、礦物晶體、工藝石等六個大類。其中象形石、紋理石、清供石三類涵蓋了絕大部分石種。如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巴靈石、武陵石、雪花石、大化石、彩陶石、龜甲石、木紋石、九龍壁、貴州青、嶗山綠石、棲霞石、雨花石等等。生物化石類是指:動、植物化石。礦物晶體類是指:綠松石、孔雀石、水晶、熒石等。工藝石類如:大理石、草花石、菊花石、牡丹石等等。那麼如此之多的觀賞石,哪些是我們收藏的目標呢?這個就要因人而宜或因地而宜。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紛繁眾多的觀賞石面前,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經濟能力,適合自己的鑑賞喜好,適合自己的價直判斷的觀賞石來收藏。對一般收藏者來說,除了幾種極其稀有的如田黃石、雞血石、和田玉石等外,絕大部分觀賞石的收藏是在公平的起跑線上。因為觀賞石收藏及其價值取向,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欣賞價值,而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價值內涵。1998年,在國內颳起葡萄瑪瑙石收藏旋風之時,北京的一位觀賞石收藏家卻獨闢蹊徑,在人們不大重視的小塊風礪瑪瑙石中,發現了一塊外形像破蛋殼,開口處若隱若現雛雞頭面,後來被命名為生命的觀賞石,就是這塊長不過兩寸,重不過百克形似雞蛋的觀賞石,已成為目前國內罕見奇珍。最近在中國賞石界被提名為中國最昂貴的觀賞石之一,估價為1.3億元之巨。還有塊周身發淺綠,外表普普通通的一塊黃河石,卻因為一面有扭曲的白色石筋,經文字專家鑑識,這文字酷似伊斯蘭教文字,意思是真主的旨意。一經解讀,此石身價千倍增值,目前石價已達千萬元。因此,觀賞石收藏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觀賞價值,同時其文化價值和發現的價值更是難以估量的。這也是觀賞石之所以引人入勝的關鍵所在。

    觀賞石的收藏和鑑識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評估觀賞石的價值及品位離不開鑑識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傳統的觀賞石一直沿用古人的評判標準:皺、漏、瘦、透、醜。隨著當今賞石新品種的開發,觀賞石家族又增添了大量的新成員,傳統的靈壁石、太湖石、昆石、英石這四大名石的地位正遭到挑戰,九龍壁、葡萄瑪瑙石、大化石、彩陶石等等後起之秀正各領風騷。觀賞石的評判標準也與時懼進地融合了新的內容:色,質,形,紋,聲,它與傳統標準一道,使觀賞石的評定更科學更客觀,他涵蓋了更多的資訊。任何一尊觀賞石,如果不具備上述評判的任何一條標準,那麼這尊觀賞石就缺失了其特色韻味和個性,其價值就大打折扣了。反之,如同時兼有幾條評判標準的特色,那這些觀賞石的收藏價值及觀賞性就更勝一籌。為此,我把古今觀賞石評判標準簡稱十條,來與觀賞石愛好者切磋交流。

    當今觀賞石市場魚龍混雜,由於社會需求量的激增,觀賞石的產地也增加了一個新的行業,就是人造加工偽石、

    假形石,而且手法層出不窮,對觀賞石的收藏造成衝擊。那麼,我們怎樣結合古今評判觀賞石的十條標準來為收藏所用,來提高鑑識能力,而不被日益增多的偽石假形石矇蔽眼睛誤入歧途呢?我認為必須逐一解讀標準的含義,結合本人平時的收藏和觀察,以及在產地、加工地的親眼所見,來破解造假的手段及做法,讓廣大石友在收藏、賞玩觀賞石過程中擦亮眼睛。

    皺:皺紋,是賞石在成型初期因自然收縮或經自然水流、風沙沖刷而形成的一凹一凸的條紋。

    漏:賞石有孔或縫,使水或其他物體能滴入、透出或掉出。

    瘦:(跟胖或肥相對),是指賞石的形體或某一部分窄小或單薄。

    透:(液體,光線等)滲透;穿透:透水、透亮,特指賞石的穿透、通透、通空靈巧等。

    醜:醜陋,難看。賞石特指其怪異,與眾不同。

    色:色彩、顏色,指賞石原本具有的天然色彩和光澤。

    質:性質、本質、品質,特指賞石的天然質地、結構、密度、硬度、光潔度、質感等,也指賞石的質量和大小。

    形:形態、形狀、結構狀態等,這裡特指賞石的天然外形和點、線、面組合而呈現的外表。

    紋:紋理、痕跡,指賞石表面呈線條、圖案的花紋。

    聲:聲響、聲音,指賞石透過扣擊或摩擦振動所產生的聲響和聲音。

    上述觀賞石的十條鑑識評判標準,也是造假者刻意模仿追逐的目標。造假者往往在平淡無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塊上,用現代加工工具,採用各種手段,對其進行人工處理,使其身價倍增。下面我來談談偽石、假形石的一般鑑識技巧,供石友們共同探討。

    造偽者往往透過劈、斬、摳、挖、填、挫、雕、磨、爛、摸壓、增退色、注膠等一系列的手法,來製造觀賞石,使其形成規模生產,創造利潤。

    劈、斬:一般是用鋼斧,鋼錘等工具,對肥厚的觀賞石進行瘦身減肥,使其更具觀賞性。透過劈、斬,石的表面往往留下較明顯、有規律的加工痕跡,形成其特別的稜角和石質差異。未徑加工的石質表面或輕或重都有一些風化層或叫石皮,而經過劈、斬之後,這些痕跡喪失,這就給鑑識提供了條件。

    摳、挖:是用鋼鑿、鋼鑽進行透、漏的加工,一塊普通石頭經加工成為具有通透、明朗等特徵,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摳、挖同樣會在石頭表面留下痕跡。摳、挖會使石頭上留下不規則的鑿痕,這是與天然石的自然流暢相悖的。而挖是用電鑽、磨輪等機械工具進行,則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機械加工的弧形痕跡。

    填、挫:是在摳、挖工序過後的充填和修整。透過填充、鑲嵌、挫修整理,使加工的偽石更加自然。但是填、挫還是會留下填充物與原石石性不一,填充物與原石的縫隙連線處會留下粘連的規則痕跡,而挫更能從平行或整齊交叉的痕跡中找到破綻。

    雕、磨:一般是在工藝石中的常用的技法。透過刀刻、噴沙、拋磨等工藝,使其加工石頭的觀賞性突現。雕、磨常用在葡萄瑪瑙石、圖案石等造假的加工上,人工痕跡明顯,有的可以光滑如鏡,粒粒珠璣,這是大自然中很難形成的。還有的是用雕、磨來增加石頭的紋理特徵和包漿這些都要透過觀察賞石整體的紋理結構和包漿的一致性來鑑識和判斷,只要認真鑑別就能找出破綻。

    爛:是現在製造偽石的常用做法。在初步加工成形的石頭上,透過用強酸,弱酸的沖刷、浸泡,來洗刷人工的製作痕跡,緩和加工中出現的稜角和生硬的點、線、面。但是用酸洗泡的石頭表面原始風化層幾乎喪失,石頭的內孔或外表往往會形成一層特有的酸洗膜,雖然經過後續處理,我們還是能夠鑑別出與原始的自然石之間的差異來。

    模壓:就是用模具,透過模壓加工的方法,把製作的圖案貼上到主體石頭上,使之成為具有觀賞性的觀賞石。這類技法一般用在製作工藝石、生物化石中的骨骼化石上。材料一般選用工業聚脂或可溶性化工材料,經模壓成型後再加工,不仔細鑑別很容易造成誤藏。但只要用以火烘烤,就會發現問題。

    增、退色:是用有色染料浸泡、高溫增色和酸洗退色等做法的總稱。像市場上出現的卵石、片石上的人像、生肖、花卉等批次的觀賞石就是此類產品,幾乎沒有收藏價值。鑑別它只要用沸水沖刷、浸泡就可發現其色澤發生變化,如果所用染色材料有汙染,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注膠:通常是用在小型高檔觀賞石如玉石、瑪瑙、風礫石、雨花石等的作偽上。透過用聚脂、染料、高濃度膠水等混合物對石頭表面或有缺陷的位置進行注膠處理,為偽石增色、亮麗,提升其商業價值。鑑識此類觀賞石除用火烤測試外,還可以用刀刮、針挖等方法求證。

    總之,賞石、鑑石、藏石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塊品質優良的天然觀賞石一定是經得起鑑識和推敲的,人為的製作加工終不能登上賞石的大雅之堂。觀賞石的魅力,是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嘖嘖驚歎。

    朋友寫文章不易,如滿意請採納!

  • 2 # 石農正君

    .......到奇石的原產地和石農淘石應該比較廉價,產地石農手裡的石頭較多,一手貨源的價效比還是不錯的;假如到奇石市場淘石,一定要有好的眼力和經驗,有些石頭的奇妙之處不易被人發現,這類石頭的價格都較低,如果慧眼識得其美,就一定能廉價撿漏;現在網路發達,手機的各大平臺上也有許多石友展現的奇石,只要雙方建立信任關係,也能淘到不錯的石頭,不過雙方一定要誠信為本,才能彼此滿意.....

    .......說句實話,要想淘到廉價的好奇石,也沒有什麼技巧和捷經,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賞石眼力和經驗,以一顆善良誠實的心,廣結善緣,才能有好的石緣,這也是每位愛石者都應明白的道理......朋友們以上只是個人淺見.不對之處請見諒,謝謝大家閱讀支援!

  • 3 # 視天下i

    用低廉的價格買到一方心儀的奇石,是每個玩石者所向往的事情。在這方面,一些奇石老玩家深懂此道,今天把他們積累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大家。

    首先要有奇石鑑賞常識。奇石藏家李先生說,如果對奇石一竅不通,最好不要到市場買奇石,如果需要買,也要找個行家陪同。因為奇石品種繁多,價格虛高,若不懂奇石的鑑賞常識,往往容易掉進商家挖的坑。只有懂得了奇石鑑賞常識,石商才不會蒙你,也不敢蒙你。

    其次要學會討價還價。奇石藏家汪先生說,當你在奇石市場看中一塊奇石,最好先不要問價,也不要留下依戀的眼神,石商都是精明之人,會察言觀色的。你可先找一塊普通的奇石同商家討價,記住討價時一定要“腰斬”,有時甚至要“腰斬”三分之二,因為奇石的標價不像其它商品實在,有很大的虛頭。在你定下這塊奇石後,在回頭討價先前看中的那塊,這塊因為是你的附帶,可有可無,因此很容易被拿下。如果可以,此時放棄先前的那塊。

    第三找石農能淘到廉價奇石。市場上出售的奇石經過多手層層加價,價格顯然要高許多。而石農手中的奇石是自己撿來的,成本比較低,他們也急於出手,因此只要有耐心還價,如果要是成批次購買,不愁淘不到好奇石。另外,如果離石農路程較遠,可以找那些有經營年頭的奇石店買奇石,他們的奇石來路廣,價格相對而言也會低些。

    藏石、賞石需要學問,淘石同樣需要技巧,要在藏石過程中多學習,多請教,多實踐,天長日久自會煉成淘石高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一放假4天!你們準備去哪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