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踏著歷史找現實

    明末的泰昌帝稱得上是歷史上最悲催的皇帝之一了,在位三十天,有二十天是在病床上度過。泰昌帝病急亂投醫服紅丸身亡,紅丸案究竟是不是害死泰昌帝的兇手,至今都是未解之謎,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紅丸案的全部經過。

    明朝紅丸案經過!紅丸案發生在泰昌元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把一個自稱是仙丹的紅丸,進獻給泰昌帝吃了,沒想到的是泰昌帝服用後去世了。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於是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因為紅丸案冤枉致死的人數不勝數。泰昌帝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愛,13歲才出閣讀書,又長期輟讀,經歷坎坷。即位前的幾十年中,他孤僻、壓抑,遂沉湎酒色,恣情縱欲,這無疑影響到他的身體健康狀況。朱常洛即位後,頗具心計的鄭貴妃為保全自己,取悅新帝,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能彈會唱的美姬進獻給泰昌帝。鄭貴妃又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二人謀合,欲以美人計為己請封皇太后和皇后之號。貪婪酒色的泰昌帝納八姬後,本已虛弱的身體,不幾日更是“聖容頓減”,“病體由是大劇”。此時,司禮監秉筆、掌管御藥房的原鄭貴妃宮中的內醫崔文升入診帝疾,他本應用培元固本之藥,卻反用去熱通利之藥,使泰昌帝腹瀉不止,委頓不堪,於是才有了接下來的紅丸案。泰昌帝過後聽說李可灼有仙丹,泰昌帝病急亂投醫決定一試。鴻臚寺丞李可灼是個五十開外的老人,他舉止飄逸,確有點道骨仙風。所進的"仙丹"盛在一個十分古樸的錦匣內。據李可灼講:此仙丹乃是他年輕時在峨眉山採藥時得遇一位仙長所贈,所用藥料均採自神府仙境,能治百病。此仙丹因是紅色,被人們稱為紅丸,紅丸案跟泰昌帝的死到底有沒有關係,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 2 # 聶作平

    作為與梃擊案,移宮案並稱的明末三大案之一,紅丸案是見諸於許多史料的。基本可以肯定,它是真實發生過的。具體情況如下:

    萬曆四十八年,萬曆去世,太子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後來諡號光宗。登基僅十天,即生病。病勢漸重期間,一個叫李可灼的人進獻紅丸,自稱仙丹。病急亂投醫的光宗服用後不僅竟一命嗚呼。而在光宗去世當天,首輔方從哲卻擬了遺旨獎賞李可灼。由於明朝末年的黨爭,此事遂被懷疑其中有陰謀。

    原來,萬曆在位時,一直不想立朱常洛為太子,而想立福王朱常恂,因福王為其寵妃鄭貴妃所生。後來,因群臣極力反對,不得已,才立了朱常洛。朱常洛即位後,鄭貴妃為自保,向其進獻了十來名絕色宮女。

    但與鄭貴妃一黨有隙的大臣則認為,李可灼獻紅丸乃是投毒,是受鄭貴妃指使。之前,又有內侍崔文升為光宗服用瀉藥,而崔文升曾是鄭貴妃宮中太監。於是,鄭貴妃更加說不清楚。為此,明朝上下追查元兇,因之而受牽連者甚眾。

    最終,方從哲去職;崔文升和李可灼流放。紅丸案成為明末黨爭的原因和內容之一。至於光宗到底因何而死,到今天仍是眾說不一。

    順便說,光宗就是木匠皇帝天啟和明末帝崇禎的爹。

  • 3 # 明史林泉

    紅丸案在很多歷史材料中都有記載,野史正史(明史,明季北略,明史紀事本末等)都有,所以應該是真實存在的事件。

    事情的經過比較簡單,但是先講講背景。

    明光宗朱常洛運氣不好,他爹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48年)的皇帝萬曆,所以常洛當太子就當了近20年,而且萬曆長大成人的就兩個兒子,還偏愛更小的兒子朱常洵,中間經過所謂“國本之爭”,太子差點換人,還有“梃擊案”,太子受驚嚇不小,所以朱常洛是在擔驚受怕鬱郁不安中登基的。

    終於當了皇帝,朱常洛準備大幹一番,把他父親沒做的事情一股腦全做了,都是大好事,例如廢除礦稅,撤回太監,內庫撥款百萬給在東北抵禦努爾哈赤的明軍,還有補充官吏。

    可是運氣不好,當皇帝沒幾天就身體不適了,可能是做事太著急吧,累的。一開始太醫用藥並不管用,於是朱常洛更加著急,他有點不信任太醫了,就找了一位叫做崔文升的太監給他看病,可是這位崔文升是御馬監太監,跟當年孫猴子一樣,不懂醫術,他可能也是下手太急,開的藥皇帝吃了以後一夜狂洩幾十次。這時候按說多喝點水補補水休息下,應該無大礙,至少無性命之憂。可是當時朱常洛已經不能下床了,他就更加急不可耐了,這是又有一個鴻臚寺卿李可灼進獻紅丸(成分極為複雜,但是有毒是肯定的,因為裡面有鉛),朱常洛如獲至寶,隨即服用一顆,效果立竿見影,皇帝很開心,大讚忠臣。可是過幾天又服一顆,卒。這就是紅丸案。

    問題來了:

    1.李可灼為啥有紅丸?

    明中後期,尤其嘉靖皇帝喜歡道士那一套,所以官員就逢迎他,煉丹打醮漸漸成風。李可灼是鴻臚寺卿,這個官是管著典禮的,平時無事,可能與道士交從甚密,所以會有這種道士專用的紅丸。

    2.皇帝之死誰的責任?

    鄭貴妃陰謀之說非常流行,主要依據是崔文升曾經是鄭貴妃的收下。不過這點站不住腳,因為崔文升是皇帝叫他治病的,他不是被鄭貴妃安排去的。

    皇帝之死,他自己的責任是最大的,進藥時,內閣大臣幾次勸說皇帝別隨意用藥,可是皇帝任性硬是不聽呢。皇帝登基那天人非常精神,可是剛過幾天就身體不適,可能就是一般勞累導致,並不是急性病,可是皇帝自己固執己見,用藥越來越猛,終於導致不可收拾之局面。所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登基才一個月就一命嗚呼,只能怪他自己。

  • 4 # 曉評三國

    肯定是真實存在過,是明朝宮廷三大疑案之一,發生在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明光宗泰昌皇帝身上。明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就去世了。他生前有病,曾經服用過俗稱“仙丹”的藥丸,短時好像有效,但是不久病情惡化突然駕崩。東林黨人疑心是鄭太妃使得黑手,使得輿論譁然。但最終因新皇即位發生了“移宮事件”而不了了之。

  • 5 # 古今通史

    當然存在。

    我覺得,“紅丸案”就是“大餅案”,方從哲定性,孫慎行一眾翻案,魏忠賢再翻案,崇禎再再翻。

    稱之為“明末三大案”之“紅丸案”比較合適,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中可排第一,由此泰昌帝才撒手人寰的嘛(原因之一),其他兩案無非政治角逐,也可以稱之為“奪權路上二三事”,事雖不小,影響面也足夠大,但和皇帝歸天相比,還差了些分量。

    紅丸又稱紅鉛丸,按其功能,換成現代叫法就是超級春藥,或者偉哥,這類藥丸本是給皇帝助興的,但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汞、鉛、硫磺,水銀等成分,不適合頻繁或者大量服用。

    嘉靖帝底子還算紮實,扛得住幾十年,雍正帝身子骨就差了些,過度操勞不說,還喜歡吃“仙丹”,對身體的損害是巨大的,不過即便這樣,他也能撐個幾年,乾隆:“當年朕見先皇吃那藥丸子,初時少量而養身,後來便越發依靠,每日不吃便無力上朝。”

    本文的主人公,也就是紅丸案的受害者泰昌帝朱常洛,他的身體素質,相比以上兩位,那就碎成渣了,乾淨利落,兩顆斃命。

    按理說畢竟是春藥,又不是毒藥,何以兩顆就丟了性命呢?瞭解本末,我們還要從頭講起:

    萬曆皇帝死後,戰戰兢兢一輩子的朱常洛(可以這麼說,畢竟登基一個月就歸天了嘛)終於達到了那個他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人生巔峰,繼承皇位。

    萬曆版本之三不一沒有,不朝、不見、不批,沒有工夫。

    而朱常洛僅用短短兩三天時間,就讓那些在萬曆帝手中飽受“摧殘”的朝臣們得到了極大的安慰和滿足,比如發銀100萬兩,犒勞邊防將士,罷免礦稅、榷稅,撤回礦稅使,增補閣臣,運轉中樞,“朝野上下無不感動”。

    沒法不感動,皇帝做的,就是他們心坎坎裡想的,很顯然,朱常洛為了討好眾臣,那是做足了功課的。尤其是權力中樞的人員問題,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近乎癱瘓。

    而泰昌帝的舉措,一旦付諸行動,立刻可將權力中樞轉動了起來,大家有事做,你好我也好,關鍵是人多好辦事,還能分擔點工作量不是,如果還能安插幾個親戚補上這大把大把的空缺,那就更完美了。

    然而,就在朱常洛透過短短几天功夫,口碑就如驕陽般如日中天的時候,就在朝臣們還在慶幸國本之爭的努力沒有白費的時候,朱常洛身體卻垮了,登基那幾天還好好的,身體怎麼就垮了呢?(“玉履安和”&“衝粹無病容”)

    一直在刷存在感的“老朋友”閃亮登場,鄭貴妃“進侍姬八人,上疾始憊。”這是病發之始“精損過重”。朝堂上的明君,可不見得私生活也知檢點。

    當時的內閣首輔是方從哲,在他收到訊息-皇帝不信太醫胡亂讓人診病開藥,且服用後一夜如廁三四十次以後,心急如焚,著忙之際,卻收到皇帝急召。

    牽出神秘小藥丸,就由他倆的對話開始(大意):

    泰昌帝:身體有恙,政事勞煩先生。

    方從哲:敢不效力。

    泰昌帝:政務先生代朕,太子先生輔佐,後宮先生冊封。

    方從哲:您想多了。

    泰昌帝:壽宮(墓祠)齊備?

    方從哲:齊備,您爹的事您放心。(裝傻)

    泰昌帝:我是問我的的壽宮可齊備......

    方從哲:您又想多了。

    泰昌帝:不信太醫。

    方從哲:天下名醫儘可召。

    泰昌帝:李可灼的仙方,緣何未見?

    方從哲:不可輕信。

    泰昌帝:太醫我不信,仙方你不信,讓我等死?!

    方從哲:皇帝三思。

    泰昌帝:我偏要。

    三日後,方從哲扛不住皇帝的聖命,李可灼進獻金丹。

    紅丸遂現神效,後三日,又服,是夜猝死。

    朝堂人氣“爆棚”,於是又牽出了:

    害得皇帝一夜上三四十次廁所的崔文升-鄭貴妃屬下,轉薦皇帝。

    最終,方從哲致仕,天啟帝開啟木匠時代。

    自此至移宮案又經一通波折,千年之下,終究不朽的楊漣冒死捧起了天啟,可惜他在大牢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時候,天啟卻在認真的研究者木工技藝。

    縱觀明末三大案,莫不與泰昌帝有關,大明亂局已成,敗相已生。尤其在後續移宮案中閃亮登場的楊漣,這個人物加上那個時段,讓很多名人、史家都有相似評價,援引一句:吾觀楊左(楊漣、左光斗)之死,而知天已絕明矣。大變局的根本就是“紅丸案”,這麼嚴重?憑啥?您把泰昌帝和天啟帝放一起比比可知,且泰昌若在,哪怕朱由校還是個未繼位的太子,也不會由著他的性子發揚工匠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年人的世界只剩下孤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