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亙辰

    在華夏文明史上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南下劫掠中獲得成功,並且問鼎中原建立王朝的規模比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就是鮮卑人在西晉滅亡後建立的北魏王朝,時間比較長有一百四十多年。

    第二次就是滿族完顏氏建立的金朝,時間發生在宋金聯盟滅了遼國後,金軍迅速南下攻陷了宋朝的都城汴梁,掠走了宋朝皇帝以及後宮佳麗三千人,到北方的。歷史上稱之為“靖康之恥”。

    第三次就是滿族愛新覺羅氏乘大明朝內亂,當時李自成逼死了明朝皇帝崇禎,國家大亂南下消滅了李自成以及後面的南明政權,建立的清朝。

    這三次都是有權威歷史考證的具體發生的情況。其實還有幾次規模比較小的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問鼎中原,並且逐步融入漢族的情況,比如說,匈奴人劉淵建立的後漢,這些過程時間短促,還有唐朝末期的沙陀人李克用建立的後唐也是這種情況,不過也是時間太過短促,再就是李克用帶來的沙陀人佔比例不算太高。其實在五胡十六國時期,這種情況還有幾次,不過就是歷史文獻比較少,好像沒有權威的考證。因此就不能道聽途說了。

    在華夏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主要原因就是司馬懿家族開歷史倒車,讓華夏文明的中央集權王朝的制度又變成了諸侯國的形式。這才導致了中原地區的漢族遭遇了五胡亂華的慘痛經歷。北魏王朝是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是五胡亂華之後才出現的王朝。也就是說北魏王朝建立時,北方廣大地區的漢族和草原遊牧民族已經混合在一起,沒有多少殺戮衝突了。最後是拓跋元宏主動改變生活習俗融入漢族之中的。

    關於五胡亂華的悲慘情況,有許多史學家有過描述,那時期北方的漢族就是血腥屠宰場的待宰羔羊!當然漢族人在遭遇極端殺戮之後也開始屠殺一些胡族。據說婦女纏足就是那時候開始的,有這種說法,就可以推想,也許有時候的民族之間的屠殺應該是一些婦女拋頭露面,引起的民族矛盾;所以婦女纏足以後就不出門了,這樣就逐步減少了民族矛盾,才讓北方大地的民族矛盾逐步的化解了。

    從北魏孝文帝的提倡漢服習俗,說明了北方地區的各個民族都意識到了團結的重要性。從戰國時期的趙武王的胡服騎射,到北魏鮮卑族的漢衣漢俗;其實這些都是華夏文明思想在不斷融合和拓展。

    從鮮卑族的主動融入漢族之中,說明了華夏文明中漢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就是說漢文化更加符合華夏民族大家庭。

    金國迅速滅了北宋,可以說是問鼎中原了,但是他們好像還沒有管理黃河流域廣大漢族的能力。他們只有透過建立屬於金國的諸侯國的形式來在北方地區建立偽政權,用以管理廣大的黃河流域。滿族完顏氏融入漢族之中,應該是被逼的,當時蒙古人崛起,在蒙宋聯合滅金的情況下,滿族人向北或是向南都沒有出逃路線了,所以只有逼迫融入北方的漢族之中了。其實也是為了避免被殺戮!

    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王朝開始,其實他們就已經吸收了許多華夏文明思想的精髓思想,他們的八旗制度是優於大明朝的社會管理制度的。再加上漢學大儒范文程給滿族愛新覺羅氏的盡心輔佐,也就是說大清朝的漢文化思想水平本身就不低了。

    多爾袞入關,帶來的八旗軍其實並不多,當時的比例大致是四百個漢人對比一個滿族士兵。在這種情況下,滿族人想徹底在精神層面征服一個大民族,唯一的方式就是徹底融入漢族。他們先是推崇漢學漢俗,最後連他們本民族的文字都徹底拋棄了。

    這三次民族文化思想的融合,都說明了漢文化思想的極大的魅力。雖然說,清朝入關是把一部分華夏文明核心精髓思想,又從北方帶回了華夏文明曾經的核心地區,是一種文化思想的迴流;但是,也說明了華夏民族對於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的巨大吸引力。

    華夏文明思想是人類社會文明思想的最高階的思想。華夏文明思想的主幹是一種農耕文明思想,但是,在幾千年漫長的歷程中,融合了無數次的遊牧文明思想的精華思想。華夏文明思想的偉大是在於,它的農耕文明思想主幹帶來的包容、謙和、節儉和永遠蓬勃向上的進取心;華夏文明思想的偉大還在於,它也擁有遊牧文明思想的剛勇、果敢和一往無前!

  • 2 # 儒姐在北京

    歷史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事情並不少見,像遼、金、蒙古、清朝等等,但是在歷史上卻鮮有一個少數民族2次入主中原的情況發生,不過還真有一個少數民族曾經2次入主中原,2次建立起強盛的王朝,這個民族就是女真族,也就是今天我們現在的滿族,女真族在宋朝時期建立過金王朝,在明朝末年入關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今天我們就來看看2段歷史。

    1、第一次入主中原

    女真族是生長在今天中國東北,自古就能見到他們的身影,在遼朝時候女真是被遼朝統治的,分為生女真和熟女真,熟女真就劃歸在遼朝直接統轄,而生女真卻是相對獨立,戶籍不是直接歸遼管轄。遼國末年政治昏暗,女真族的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反擊遼國,遼國皇帝天祚帝棄國不顧,自己逃跑,女真幾萬大軍大敗遼國幾十萬的大軍,自此女真人(也就是完顏阿骨打後面建立的金)所向披靡,勢不可擋,一路高歌猛進,攻下遼國國都。

    後期金朝又對宋發起了進攻,你要知道宋朝連那時候節節敗退的遼國都打不贏,可想而知,在碰見女真兵的時候完全不是對手,宋朝也在之後的靖康之戰中被金國一鍋端,北宋就此滅亡,倖存的趙構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權,從此依靠著長江天險,抵抗金的進攻,雙方就這樣僵持著,北方就被金完全佔領,直到後來蒙古異軍突起,金才被蒙古消滅。

    2、第二次入主中原

    第二次就是明朝末年,女真3部之一的建州女真在首領努爾哈赤的帶領下,統一了女真各部,之後努爾哈赤正式嚮明軍發起了進攻,薩爾滸一戰,女真席捲遼東,攻下明朝70幾座城池,努爾哈赤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也稱金,後世就稱之為後金,直到後來皇太極才改國號為清。

    之後依靠著袁崇煥,抵禦住了女真的進攻,努爾哈赤也被袁崇煥傷到最後死去,但是清用反間計讓明朝自己除掉袁崇煥之後,清軍勢不可擋,直逼山海關,在吳山桂的帶領下入關,之後清兵一路高歌猛進,平定了各個起義軍還有消滅了明朝最後的力量,完全全國的統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清朝才徹底滅亡,享國268年。

  • 3 # 農民更瘋狂

    大家好,我是微塵,我來回答。

    中國歷史從夏朝建國到現在的四千多年裡,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對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起過重大影響的主要南北朝時期的大秦(氐族)、北魏(鮮卑族),遼、金和後來的蒙古族和滿族(女真族分支)建立的元朝和清朝。

    351年苻鍵建立的前秦是氐族人在關中建立的政權,苻健自稱三秦王、大單于,於352年稱帝。前秦在十六國中,算是非常強大的政權。383年。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一戰,東晉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大軍。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紛亂自稱代王,同年四月,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北魏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的包容性造成了日後中華民族血脈大融合的樣板,加強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和文化交流。如果沒有北魏,漢人與“夷狄”心裡距離就會永遠存在,中華王朝“正統”的狹隘理念,也永遠得不到糾正。

    關於遼、金、元、清的歷史,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我就不多囉唆了。從前秦、北魏時的匈奴、 羯、 氐 、羌、鮮卑民族完整的融入中原農耕文明開始,到元朝蒙古人西征、滿清入關,中國周邊的三十多個民族和契丹、高麗、女真等民族在蒙古大軍和滿清八旗的驅趕和帶領下正式融入中華,從此,中國多民族、大一統的政治文化格局正式形成。

    最後多說一點,就是,我們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呢?其實這是遊牧文明對農耕文明的戰爭。北方的遊牧民族憑藉著其強壯的軍事實力入主中原,可是他們的遊牧文明相對於中原的農耕文明來說是落後的,因為農耕文明更穩定更適合生產力的發展,少數民族對中原進行入侵都是因為農耕文化對他們的吸引而造成的,他們或者進行搶奪,或者建立王朝,但最後都被農耕文明所替代,這也就是少數民族被同化的根本原因。少數民族統治者也會熱衷於學習漢族文明以及漢族禮儀。而在許多情況下統治者也會說漢語寫漢字。

  • 4 # 醉哪吒

    「入侵中原」是一回事,「融入漢族」是一回事。兩碼事,要分開來說。

    A)僅僅入主中原,而沒融入漢族:

    蒙古滿族C3c血統,雖然入主中原,但是注重血統界限,強烈限制通婚,所以血統沒有融入漢族。而且建國之初,劃分民族的時候,蒙古滿族單列出去。倒是有不少隨蒙漢族O血統,融入到蒙古族。倒是有不少包衣、漢八旗O血統,融入滿族。

    B)僅僅融入漢族,但沒入主中原:

    4500年前,軒轅O3β僥倖戰敗蚩尤之後,炎帝榆罔不服,在阪泉被降服。然後,葷粥雷族N血統又不服氣,被軒轅驅逐到北邊去。不過,大部分雷族民眾,還是歸降軒轅部族。這就是為什麼,現代中國漢族,還有6.5%的雷族N血統。跟芬蘭族、薩摩耶、雅庫特一樣的N血統。

    2100年前,渾邪王率領南匈奴部族,歸降漢武帝,被安置在寧夏河套,Q血統融入漢族,但是匈奴族,並沒有入主中原過。4-1萬年前,Q血統的印第安族,在外蒙古狩獵猛獁象,跟中原通婚。同時,也有不少男子混雜到中原來。這就是漢族3.5%Q血統的來源之二。

    C)不但入主中原,而且融入漢族:

    ①血統C3s-F3880,帝俊、帝嚳、后羿、殷商、孔夫子、司馬懿。1萬年前,冰川融化、海面上漲,登陸海岸。殷商族跟高麗族C3s-cts2657分道揚鑣,一左一右、登陸海岸。至今,C3s佔全國漢族9%血統,可謂深度漢化。

    ②血統C3n鮮卑族。1500年前,大興安嶺的鮮卑族,發明馬鐙,入主中原、建立北朝,北魏朝孝文帝拓跋宏,組織深度漢化、通婚。由於鮮卑人口太少,所以,就算深度漢化,當今全國漢族中的C3n血統,也不多,不過,拓跋改姓元、源,還有慕容、宇文、獨孤等複姓,都是當時的鮮卑族。

  • 5 # 大腦門愛上內蒙古

    歷史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融入中華民族的很多,主要有鮮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滿族5個少數民族及所建朝代:

    一是鮮卑族,從大興安嶺出發,在呼和浩特盛樂建北魏,一路南下,佔大同,入洛陽,入主中原,形成北魏王朝,如今有部分姓李的,呼延,令弧等漢族姓氏,有的祖先是鮮卑族;唐太宗李世民有鮮卑血統,

    二是契丹族,入主北京(遼南京,析律府)在當時的黃河以北建大遼,後被金所滅,融入了中原,今山東,河北,山西,天津,北京等地就是契丹聖地,契丹祖源本身在河北平泉縣和內蒙古巴林左旗,女政治家軍事家蕭太后家族揚名中原,後融入蒙古族、漢族,元朝的"漢人"中包括契丹人,契丹也西遷融入新疆部分民族,所轄土地遠超北宋,

    三是女真族,建金國,入主北京,開封后,佔據中國北方超過南宋數倍領土的大片江山,今日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宋、金時期大部分時間屬於金國,被蒙元所滅後,融入漢族,蒙古族及後來的滿族,

    四是蒙古族,建元朝(含大蒙古國),入主中原,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朝代,奠定了今日中國版圖,完成了中華民族大統一,大融合,現代以來,著名的蒙古族名人有:梁漱敏,李世光,艾思奇,李淮,蕭乾,裕謙等,清朝皇帝都有蒙古族血統,蒲松齡也是蒙古族,

    五是滿族,入主中原建清朝,在《尼布楚條約》中,首次用“中國”國名,清朝最終完成了今日中國版圖的格局,儘管晚清腐敗無能,但清朝的貢獻極大,毛主席也多次誇讚。知名人士有曹雪芹,老舍等。

    這5箇中國少數民族為中華民族作出巨大貢獻。

  • 6 # 流雲橋渡

    比較成功的是鮮卑,像羯這種一朝為奴一朝為主一朝湮滅的,是最失敗的。鮮卑源於東胡,拓跋氏入主中原後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大部融入中華民族。還有女真,建立了金和清(建州女真),也基本融入了中華民族。蒙古比較特別,外蒙從中國分離出去的現實,加上蒙元時期實行民族等級制度,對中原文明的吸收有限,故不能一概而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內蒙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的組成不分,有不可動搖的認同感,但喀爾喀部族已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樊振東和馬龍誰將獲得世界盃男單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