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摔角迷
-
2 # 圓滾滾的蔡小胖
比賽中進攻隊員運用其他各種進攻技術、戰術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更多更好的進攻機會,力求投中得分。而投籃得分多少決定一場比賽的勝負,因此,掌握好投籃技術並不斷的提高投籃命中率,對於在比賽中取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天單手原地投籃主要用於罰球,或試圖發動3分投籃。儘管用得不太多,但卻是當今最流行的跳投的基礎,也是某些上籃的基礎。 所有基本投籃雖然密切聯絡,但我試圖為每種投籃專立一章:罰球、跳投、跑籃、勾手投籃和投籃,並把每種投籃技術分成以下幾個要點: 瞄籃 投籃時瞄籃點在哪裡?你的眼睛應注視籃圈的後沿部分。當看這一點時,就能投進網裡。許多教練教隊員瞄籃圈前緣一點,那麼做,你不得不比瞄籃點投得更遠些。應該每次都投向瞄籃點,猶如神投手一樣 站位 不管是罰球還是跳投,你站位正確嗎?如果右手投籃,右腳應直接指向籃圈中央。罰球情況下應把右腳放在罰球線中點,稍前於左腳。最重要的是感覺自己站位舒適。請記住,你要培養的是穩定性,而這來源於習慣,來源於感覺舒適和自然。 持球 持球要小心,用手指和掌根觸球,手掌心不得觸球。在球與手之間應有空隙,這樣才能感覺柔和。用指端控制住球,不要太緊。 膝 我提倡罰球時稍微屈膝即可。像其它投籃,膝關節必須保持穩定與一致。基本前提就是:投籃越簡單,動作就越小,獲得一致的穩定出手的機會就越好。 球出手與出手後手的跟隨動作 出手要柔和、流暢,不要猛然用力,否則會使球離手太快,這樣命中率就下降。要使球柔和人網,球應從指端出手,自然離開手指,如果球觸手掌,球就不能柔和地觸籃圈。 弧線 如果球觸籃圈後又彈回來,這告訴你投籃太平,即弧度不夠。弧度不夠使球不能柔和觸及籃圈。罰球時弧線的最高點應在籃圈上3——4英尺(約1米),投得越遠,弧線就相應高一點。 眼睛注視(球出手後) 眼睛是否跟隨球的飛行曲線?這是一個普遍的毛病。不要把眼睛集中於球的飛行——投手注視球飛行就容易在球出手前偏離目標,這樣就影響命中率。 球的旋轉 和弧度一樣,球的旋轉取決於球離籃圈的距離。罰球線左右的球,在到達籃圈前應旋轉一週到一週半。如果沒有適當的後旋,就會使球碰及籃圈後向外而不落入球網內。 自信心 適合的練習帶來成功,從而給人自信,而自信又使你深信練習的效果,並繼續練習。這是一個美妙的迴圈。大多數優秀的投手投前就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帶著自信心站在罰球線前吧。 下面是我的經驗: 第一點, 要有合適的姿勢. 何為合適的姿勢? 個人認為, 姿勢不一定要完全標準, 但一定要適合自己.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勢是整個投籃命中率的基礎. 我曾經受一個三分射手的指導, 改正過投籃姿勢, 結果當天命中率就上升了很多. 可見姿勢的重要性. 我來講講一些注意的要點. 三個"90"度還是很重要的. 即當做好投籃姿勢時, 投籃手的大臂和軀幹, 小臂和大臂, 手背和小臂都呈90度. 即肩, 肘, 腕關節都保持90度. 最好能做到第4個90度, 即出手後手心和小臂也能呈90度. 關於肘部要不要內收的問題: 投籃姿勢中由於人體生理結構的原因, 當將球置於頭頂正上方的話,整個肘部必然是向外開, 這種情況下出手, 手臂舒展的方向和球的執行方向並不一致, 常常導致出手的不穩定及命中率的不高.而肘部內收的結果又是整個身體的不舒適, 也會倒置姿勢的不穩定, 怎麼辦呢? 我的體會是內收會好一些. 我在高中階段, 由於右手的受傷曾經不自覺的改變了姿勢, 使得出手時肘部的向外開, 雖然投熟之後, 原地不起跳的命中率極高, 但是一旦跳投, 出手無法自如調整, 命中率就無法提高. 而一旦記住肘部內收之後, 整個肩肘腕和籃筐都處於一條直線上, 只要調整好出球的弧度, 一般都能投進. 而身體的不舒適在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適應. 假如你採用了肘部內收的手段, 你會發現手不能完全置於頭頂上方, 完全正確, 其實正確的姿勢並不是將球置於頭頂, 而是偏向投籃手一側, 如果右手是投籃手則將球置於頭頂右側, 站立時右腳比左腳稍前, 整個身體向左側到身體舒服的角度, 頭向右稍轉,此時, 你的視線應和肘肩腕筐一線. 在這種情況下, 只要你用力將球順著手臂的生理結果展開丟擲, 怎麼會偏開籃筐呢? 二: 瞄準點, 一般人都習慣瞄籃的前筐(現在的我也是), 有文章說神射手大多瞄籃的後筐, 原因是那才是籃球最終要落下的地方. 其實瞄哪兒只是個人的習慣大不必統一, 但是我最準的時候瞄的是很奇怪的位置. 瞄的是我出手後球的最高點. 我們知道球在空中會劃一道弧線, 最終落入籃筐. 弧線越高就越容易落入籃筐. 當瞄準點在筐上時, 你的球一定時會低弧(甚至直線)以準確的擊中你的瞄準點, 只有不斷的練習後才能掌握讓球下落時才擊中瞄準點. 弧度才得以提高. 但是如果你最開始瞄得就是最高點, 你的球就一直是以高弧度下落, 提高了入筐的可能性. 當然是需要一段時間來找到這個最適合你的最高點的. 我當時大概十分鐘就找到了. 所以命中率提高的極快.
回覆列表
投籃是籃球運動中一項關鍵性技術,是唯一的得分手段。進攻隊運用各種技術、戰術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更多更好的投籃機會併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隊積極防禦都是為了阻撓對方投籃得分。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運動員身高、身體素質及技術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籃技術不斷髮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籃方式越來越多,命中率不斷提高。
按照持球方法,投籃出手前置於身體的部位,投籃時移動的形式及投球入籃的方式。
一、投籃技術分析
投籃的方式多種多樣,要提高投籃命中率就必須瞭解投籃的技術結構,正確掌握投籃技術。在學習投籃技術時,必須注意掌握以下技術要素。
(一)技術動作
投籃技術動作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投籃時的身體姿勢,其二是持球手法。
原地投籃時,要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重心落在兩腳之間。這樣,既便於投籃集中用力,也利於變換其他動作。移動中接球跳投、運球急停跳投或行進間投籃時,跨步接球與起跳動作既要連貫銜接,又要迅速制動,使身體重心儘快移到支撐面的中心點上,以保證垂直起跳。身體姿勢正確就能保證身體重心移動與投籃出手的方向一致,就能保持身體平衡。控制身體平衡是保證出球方向準確的基本條件。
投籃時,無論是單手還是雙手,持球時五指都應自然張開,掌心空出,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觸球,增大對球的接觸面積,以保持球的穩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和力量。
1.單手持球方法:以右手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為例。由雙手持球開始,然後將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右臂屈肘,肘關節稍內收,上臂與肩關節約成水平,前臂與上臂大約成90°。右手五指自然張開,手腕後屈,掌心空出,用手掌外緣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後下方,左手扶球的左側。
2.雙手持球方法:以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為例。雙手五指自然張開,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後側部,兩拇指相對成“八”字形,掌心空出。兩肘自然下垂,肩關節放鬆,將球置於胸顎之間。
(二)瞄準點
瞄準點是指投籃時眼睛注視的目標,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重要環節。由於投籃有直接命中和碰板命中兩種,所以瞄準點也有兩種:
1.直接命中的瞄準點:通常瞄準籃圈距自己最近的一點。這種方法瞄準的是實體目標,在場上任何位置投空心籃都適用。也有主張以籃圈中心為瞄準目標,這個目標與球的落點一致,利於用力。
2.碰板投籃的瞄準點:是指投籃時將球投向籃板上使球反彈入籃的一點。投籃隊員位於與籃板成15°-45°角的區域內,採用碰板投籃效果較好,尤以接近30°角左右的地區最適宜。碰板投籃的瞄準點,應根據投籃的角度、距離和弧度合理選擇。一般規律是角度越小,距離越遠,弧度越高,碰板點離籃圈越遠、越高;反之,則越近越低。
(三)出手動作
投籃時球最後出手的動作,是投籃能否準確命中的關鍵。它直接影響著投籃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轉。
出手動作包括正確的投籃手法和全身的協呼叫力。投籃時全身協呼叫力要有一定的順序,整個動作要協調連貫,輕鬆柔和,掌握好節奏。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時,隨著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籃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後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撥球的動作,使球透過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飛出。出手後,全身隨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離越近,身體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為主;投籃距離越遠,身體協呼叫力越大,對手腕、手指調節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
跳投是由起跳和出手兩個動作有機地組成的,在空中需要以腰腹力量控制身體平衡,其出手動作較原地投籃難度更大,對全身協呼叫力及動作的節奏要求更高。
(四)拋物線
拋物線是指投籃出手後,球在空中飛行的弧形軌跡。以中距離投籃為例,可歸納為低、中、高三種弧線。
1.低弧線;球的飛行路線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於飛行路線低平,籃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積很小,不易投中。
2.中弧線:球飛行弧線的最高點大致與籃板的上沿在一條水平線上,球籃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是一種比較適宜的拋物線。
3.高弧線:球接近於垂直下落,籃圈的面積幾乎全部暴露在球的下面,球容易入籃。但球的飛行路線太長,不易控制,實際上會降低命中率。
上述投籃的拋物線,只是原地投籃的一般規律。拋物線的高低還與投籃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有關。在實際運用中,應根據不同的距離、隊員的身高、跳投跳起的高度、不同的投籃方式及防守干擾情況等採用不同的拋物線投籃。
(五)球的旋轉
球的旋轉是影響投籃準確性的因素之一。投籃出手時手腕,手指的動作和力量,決定球的旋轉方向和速度。正確的投籃手法會使球適宜的旋轉。一般外圍投籃時,都是使球沿著橫軸向後旋轉。這種不但有利於保持球飛行的穩定性,也有助於對飛行弧度的控制。在碰到籃圈時,球反彈的方向是向下的,比不旋轉的球更容易落入球籃內。在球籃的側面反手或鉤手碰板投籃時,應使球向側旋轉;做行進間單手和雙手低手投籃時,則應使球向前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