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下,各地給學生減負政策紛紛出臺,有推遲學生到校時間的,有要求減少學生作業量的,甚至有允許學生晚9點、10點後未做完作業可以不做的,但與此同時家長們卻越發抓狂。這種情況你怎麼看?
4
回覆列表
  • 1 # 越南天牛

    學校越來越松家長越來越“瘋”,還是在於無奈的社會現實:

    找工作的時候,HR們說,不是985、211高校的學生簡歷,他們根本看都不看的!那麼怎麼進入985、211高校呢?靠考試分數。

    相比之下,重點(優質)高中的學生高考考出高分的可能性更大,更容易進入985、211高校。那麼怎麼進入重點(優質)高中呢?靠考試分數。

    哪些學校的學生更容易進入好的高中呢?民辦初中。那麼民辦初中是怎麼招生的呢?看考試分數,競賽獲獎(獲獎也是按分數排名的)。

    所以,家長們只能盯著孩子的考試成績。人家的孩子在外面培訓提高成績了,我家孩子如果不去參加培訓,考試成績沒人家高,就算琴棋書畫都精通也沒用。因為人家招生首先看分數,分數相同的情況下才考慮綜合素質,家長能不瘋嗎?(其實大多數家長讓孩子學琴棋書畫的初心,也是為了升學時可以加分,並非為了提高什麼綜合素質。)

    說到底,問題還是出在教育體制上。深層次問題不解決,學生只能越“減負”越累!

  • 2 # 王上帝國理工

    教育資源的匱乏不改變,家長會一直抓狂下去!事實上,不光是家長抓狂,學生也會一直有壓力。

    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最優秀?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我們的競爭最激烈,教育資源相對於我們的人口基數實在是不夠用。其實歷史上英國教育一直被奉為典範也是因為那個時候英國的教育十分嚴格,學生不得不拼命努力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教育資源。

    簡單的講個例子,我是太原人,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可以模模糊糊的意識到,如果我不考進太原的初中“四大校”,我就會很難考自己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學。這些並非我的父母告訴我的,而是鄰里的聊天,老師的慨嘆等等。所以我小時候上很多很多競賽課基本也是因為我自己也很焦慮,並非單純是父母的憂思。

    學校現在所謂“減負”,不過就是看上去的輕鬆,競爭關係沒有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我們依舊需要在課外用其它方式去提升競爭力。就像一家外企,大家都想掙更多工資,即使老闆不特意要求,大家還是會拼命加班。再者,學校越減負,學校成績越不能區分學生能力,學生越需要用競賽等方式表現自己的價值。

    另一方面,現在大家工作都很忙,尤其是高消費城市,很多普通人也需要三份工作來保持自己的生活質量(比如很多自媒體,自主理財等),孩子們在家得不到照顧,家長也會更願意把孩子送去興趣班,能讓孩子自己交朋友,避免孩子自己在家的問題。

    最後,現階段真的減負是不大可能了,畢竟人這麼多,每個人都想追求更多資源,家長在社會中更能感受這種競爭的壓力,面對這樣的“減負”,怎麼可能不著急呢?

  • 3 # 曈心未泯

    減負和教育體制不匹配,教育資源不均衡,再減也只能停留在紙上,家長們都想讓孩子進好學校,競爭激烈的局面一旦形成,最焦慮的是家長,最苦的就是孩子。

  • 4 # 美麗的紅楓葉

    在學生減負的問題上,學校沒有越來越“松”,家長反倒越來越“瘋”。

    我的一個侄女在上三年級,每天中午放學回家吃飯時,老師都要佈置一定數量的作業。下午放學後,家庭作業做到九、十點是家常便飯,孩子疲憊不堪,苦不堪言。這個現象並非個案,十分普遍。小學生都如此,中學生就更不用說了。足見,學校並沒有越來越松,而是明松暗緊。

    從家長的角度來講,家長並不喜歡給孩子減負。近期,《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的文章火爆朋友圈。作者感慨:“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學校減負,增加的是家庭和企業的負擔,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直至高考的幾個關卡牢牢攥住了家長的心,當教育主管部門給中小學生減負時,部分家長卻不領情,認為“家長對減負感到不安,比較難的科目在某個階段拉下了,孩子以後很難跟得上,還容易厭學。”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教育部門呼籲減負時,家長及學生有以下三種選擇:如果所有人都減負(選擇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他人減負你增負(選擇背叛),你將取得相對優勢;其他人增負你減負(選擇背叛),你就會處於弱者地位。

    權衡利弊後的家長有可能選擇合作麼?絕不可能啊!家長能不越來越“瘋”?

  • 5 # 漸行漸無蹤

    作為教師,我建議你別憑臆想提這種無腦的問題!

    首先,減負是減學生課業負擔,不是減學校和老師的壓力!一面呼籲學生減負,一面是應試指揮棒的高壓,你不覺得詭異、矛盾麼?事實就這麼悲催,是給老師出難題:你得減輕學生學習壓力,你得解放學生天性,你還得把學生教好(所謂好壞還不是成績說話),社會、家長也只看升學率評價學校老師。

    “十年寒窗苦讀”道出學習的艱辛,而你只給我九年的時間,卻用《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各種框框把學生置於保護之下!這和“不勞而獲”有何區別?但不勞怎有獲?是的,這是社會賦予(說強加更適合)教師更重的擔子!教師只能逼自己,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只能向四十分鐘的課堂要質量!這種情況下,你還覺得學校越來越松麼?

    至於你說“家長越來越瘋”,也是太武斷!從教二十多年,現在家長重視教育程度和若干年前相較如何,我心知肚明!現在家長的“瘋”,是攀比,跟風造成的,其根本原因還是現行高考制度造成的,與學校何干,與教師何干?

    社會,家庭,學校必須方向一致目標一致,教育方能有效果,否則,都是白費力氣!

  • 6 # 居家123

    家長為什麼要瘋,我就不理解。學生減負勢在必行,我們要讓孩子在一個寬鬆的愉悅的環境中幸福的成長,而不是要把孩子套在一個枷鎖裡面。我的孩子曾經是班級裡邊的差生老師為了追求成績,讓我們差生的家長去開會,孩子回來和我說媽媽今天開家長會,我說知道了,結果孩子跟了一句怎麼就12個孩子開家長會呢,我知道這是差生的家長會。未完。

  • 7 # 我的教育觀

    減負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學校落實減負規定容易,但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紮根在家長的潛意識裡,真正減下來舉步維艱。

    幾次減負都成了浮雲,究其原因在選拔人才的制度沒變,高學歷仍然是用人首先。獲得高學歷最好的辦法就是勤學苦練,吃得苦中苦才為人上人。別人誰愛減負誰去減,我的孩子不能減,說不定還是個機遇,趁機提高名次。這種思想恐怕不是一個家長的。

    家長的需求就會轉變成對學校和學生的壓力,教師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形式上減內容上不減。家長支援,學校默許,減負又成了口號。

    教育改革多年,看看身邊的孩子,哪個輕鬆啊。減負需要大環境,選拔制度,用人單位等等都有相應的改革,否則減負又是一陣風,家長肯定會不為所動,甚至更加瘋狂。

  • 8 # 小桔燈

    國家減負令一下,猶如投石與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第一層浪搏擊在校外培訓機構,每一次減負令下達後,校外培訓機構就是迎來大批參加培訓學生的時候。

    第二波浪搏擊在圖書市場上,圖書市場上的習題集,練習冊就開始火爆。

    第三波浪,拍打的家長髮狂。家長直接對教育部隔空高喊,請不要給我家孩子減負。

    為什麼家長不贊成給孩子們減負呢?

    怕我家不補,別人家補,怕我家孩子落後。

    不讓在學校補,就到校外補,不讓校外補,就請人到家補。

    學校校長怕,怕自家學校不補,兄弟學校補,別家學校補課超過我們學校分數我們學校豈不是輸給兄弟學校了。

    所以,減負喊了多少年了,越減負,作業越多,書包越重。

    家長,學校 都認為高考制度不變,錄取方法不變,誰減負誰倒黴。

    所以說,減負不是靠一紙通知和三令五申就能解決的。

    現在的負擔重,關鍵是重得不合理。比如,提前教,壓縮內容教,三年的課程一年或者兩年學完。在比如,教語文,不學或者少學課文,而是讓學生淹沒在題海里,語文課本里所蘊含的情感,哲理,等等都被大量練習本所代替。從而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這種負擔就是不合理的,學好語文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多讀,多讀書,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學習表達,學習抒情。

    學生多做練習題 怎能取得以上效果?這種不合理根源在某些老師身上,有些老師素質低,對教材不理解,除了讓學生多做題鎮住學生外再沒有別的本事。

    減負了,減了負擔這些老師做什麼?有這樣的老師在,有怕自家孩子落後的家長在 ,減負只能是一句空話。

    另外教育界的大小領導們,哪一位不是在臺上鄭重其事的講素質教育,喊破嗓子減負,臺下對老師的各種補法視而不見,任其發展。

    有這樣的領導在,減負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減負不是一個學校,一個家庭,一個地區的問題,學生學習負擔重這個頑疾是社會問題,不是能輕易解決了的。

    但,也不是說一點辦法都沒有,改變考試方法,改變人才觀念,改變評價方法,提高教師素養,也許能起到點滴的作用吧!(月夜秋涼)

  • 9 # 這個冬季很漫長

    所謂教育減負,說白了就是給農村孩子加負!再次嚴重拉大了城市學生和農村孩子之間的差距!學校輕鬆了,老師掙美了,家長要發瘋了!

    減負!減負!越減越負擔越重!還是沒有從根上解決問題,只是讓一種負擔演化成多重負擔!可不是嘛!沒減負以前,一切按部就班,說是負擔重,還能勉強維持,現在倒好!學校這邊拍手叫好!家長卻要負殼而行了!減負減了啥?還不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啥時減負能讓所有人笑?

    別的不說,單說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吧!本來條件限制和資源的分配不均,導致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上學受到的教育天壤之別。都是辛辛苦苦十二年寒窗苦讀,城市的孩子佔盡了天時地利,考上985高校的多了去。

    農村孩子苦苦鑽讀,也彌補不了這種因出生帶來的不公,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考上211大學的就是燒高香了!上完大學,城裡孩子輕鬆就業到好單位了!農村孩子只能被迫謀生,嫌棄就沒工作了!這也就是農村人說的上了大學也沒工作,不看看自己孩子上的啥大學。

    減負喊了多年,如今讓農村家長要瘋掉了!城裡的家長雖然也在喊苦,可人家有經濟實力和條件!學校裡學不到,可以上補課機構或補課班。農村的家長沒錢不說,即使有錢,哪有城裡哪樣的補課機構和補課班?減負真正得利的還是學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洋參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