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尚清子實用易學
-
2 # 開涮歷史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國互相征戰攻伐,周邊民族趁機大舉入侵中原地區的諸夏。管仲提出尊王攘夷,這"夷"包括北部遊牧民族的山戎,也包括南邊楚國,當時楚被稱為楚蠻或南蠻。
周初,楚國被封為子爵,與諸侯各國一起參加周王會盟時,楚國只能和當時的犬戎部落一起在外面守燎,就是看著祭祀的火堆,是沒有資格參加會盟的。
這讓楚國深以為恥,於是楚國曆代君王勵精圖治,發展壯大,不斷吞併漢水流域的姬姓國,周昭王感到威脅,舉兵南下伐楚,被楚國打敗,自己竟掉到漢水餵魚了。
強大後的楚國,希望周天子提高爵位,能與天下諸侯平起平坐,誰知周王室斷然拒絕,楚君熊通氣惱說,吾乃蠻夷也,不與華夏同。通俗的說,就是我們楚國是蠻夷,不跟你們來這一套,遂自己稱王,即楚武王。他不再想與諸侯比肩,是直接跟周王比肩。
即便這樣越矩,衰弱的周王室也拿他沒辦法。
楚國曆經楚武王、楚文王,到楚成王時期已經非常強大了,這時管仲帶著九國聯軍到漢水邊,擺開陣勢,想震懾楚國。當時楚國派使者屈完去質問管仲,你在大北邊,我在南邊,即使牛馬發了情也跑不到這兒,你們興師動眾的跑這來做什麼?
管仲大義凜然地說,當年周王室授權我齊國先君,五侯九伯,都可以討伐,來輔助周王室。你楚國雖然自稱為王,也沒人承認,在周天子麾下,你還只是個子爵,當然在我們可以管轄的範圍內,遂給楚國列了兩項罪名:不向周王納貢,是徵;周昭王南巡不回,是問。
當時屈完做了一些退讓說,不納貢茅草是我的錯,可是周王南巡不回,關我何事?他不是掉漢水裡,那你問漢水,咋問我呀?
屈完還表示,如果九國聯軍要動武,楚國已經做好應戰的準備,“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管仲審時度勢,覺得興兵遠征,打起來也佔不到便宜,遂作罷。帶著九國聯軍為周天子討了幾捆茅草,就打到道回府了。
楚國雖一向以蠻夷自居,但是一直積極向中原地區學習先進文明,經濟、文化發展都比較先進。
-
3 # 楊朱學派
齊桓公和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夷是否包括楚國?
廣義的夷狄,包括吳越。狹義的夷狄,不包括吳越。只指匈奴、西戎等。
顯然,尊王攘夷之‘夷’不包括楚國。
楚國自稱王,並且不向周天子進貢。管仲的藉口了很好:打出了‘尊王’的口號。自姜太公時,周天子就已經賦予了齊國“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的權力。
齊國討伐楚國,依據的不是‘攘夷’,而‘尊王’,楚國認錯,便是會補交給周天子的貢品。
然後,再說‘攘夷’。魯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狄人侵衛,衛師敗績,遂滅衛。齊桓公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保護著衛文公及衛國遺民在曹地重新建國。這才是攘夷。
管仲以‘尊王’打壓楚國,以‘攘夷’對付夷狄。從而樹立齊國的威望,使齊桓公成就霸業。
尊王與攘夷是即有聯絡,又相對獨立。不能混為一談。
-
4 # 大秦鐵鷹劍士
齊桓公尊王攘夷之時,這裡面的“夷”包含當時的楚國,楚國當時屬於華夏化的南蠻。楚國地處荊蠻之地,周成王封楚國國君為子爵,號楚子,就是因為楚國地理位置處在南蠻之地,所以才賜最低的子爵。楚國國君曾說:我本蠻夷,不用中國諡號。於是楚國自稱王國,與周王室同爵。楚國伐蔡國,蔡國說:我無罪;楚國曰:我蠻夷!
周王室首創華夷之辨,守華夏禮儀尊王室者為華夏,不守華夏禮儀者為蠻夷!華夷之辨以文化認同為標準,不以血緣為標準,因此楚人雖為黃帝后裔,但是他守華夏之禮則為華夏人,不守華夏禮儀就是蠻夷人。楚國為了擴張地盤,吞併周圍的姬姓諸侯國,就以蠻夷自居,不守王道,不服周禮!
齊桓公之時,楚國國力強大,帶甲之士十多萬,地多兵精,對蔡國、陳國、曹國、許國等諸侯國頻繁用兵,吞併了不少領土。齊桓公作為霸主,有代天子守四方伐不臣的義務在身,故聯合華夏多國討伐不臣之楚國。齊國丞相管仲宣佈的伐楚理由有兩條:其一、楚國不臣服王室,不按時進貢茅草;其二、楚國百年之前殺害了周昭王。楚國引兵十萬與齊國對峙,回覆齊國說:茅草我們立刻進攻,周昭王死於漢江,殺王之罪當歸於漢江而非楚國。管仲看打不一定能打贏楚國,就居高臨下把楚國訓斥了一番,要楚國尊重王室,謹守臣道,於是雙方各自退兵。
戰國時代,楚國越來越華夏化,最終成為華夏一族!本屬於中原的關中地區,因為秦國要麼積貧積弱,要麼虎狼強國,山東列國既鄙視秦國又畏懼秦國,於是秦國又被說成了蠻夷。秦楚兩國一西一南,強大時都被當蠻夷對待,其實秦國一直都在積極學習中原文化,一點不排斥中原文化,商鞅治秦,使得秦國文化水平幾於魯衛了!楚國則一直有自己的獨特文化,相對而言還比較排斥中原文化,因此楚文化是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體!
-
5 # 君山話史
齊桓公攘的“夷”,楚國是排第一。
楚國本是周所封的子爵國,為什麼算夷呢?封國固然是封國,只是把你封到夷人區去了。在蠻夷區呆久了,自然就成了蠻夷。所以到了春秋時期,楚國發現周天子不行了,天下亂了,什麼狗屁禮儀制度都亂了,誰的拳頭厲害,誰就有話語權。這時楚國在南方很強大了,楚國君主熊通認為自己“子爵”的爵位,與實力配不上,就要求提高爵位,至少也要封個“侯爵”吧。周天子不幹,死活不給封,熊通大怒,就說:“我是蠻夷。”我不用你中國那套禮儀,我自封為王。所以熊通就成了楚武王。
楚國稱王,並沒有像戰國時代“齊魏稱王”那樣,引起中原諸侯的稱王浪潮。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當你是蠻夷。蠻夷的王,叫“夷王”,雖然是王,根本與中國的“王”不是同一級別。中國的“王”,也叫“天子”,也叫“天王”,就是要跟夷王有個區別。夷王,就好比是孫悟空在花果山自稱美猴王一樣,沒人當回事。
楚國都自稱蠻夷了,攘夷哪能缺了你呀。
不過說實話,齊桓公雖然是“春秋五霸”之首,其實這個霸主並非武力的霸主,而是開會的霸主。怎麼講呢?齊桓公最厲害的,並不是打仗,而是開會。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推出類似現在聯合國的諸侯峰會,齊國當然是會議主席國。齊國的霸主,主要是這麼來的。
如果論武力,齊國恐怕還鬥不過楚國。
但是齊國有優勢,有一群嘍囉國。於是齊桓公便想出一個點子,搞一個多國部隊,偷襲楚國。齊桓公糾集八個國家,拼湊一支多國部隊,以討伐蔡國為名,大舉出兵南下。說是伐蔡,其實是想趁楚國不備時,閃擊楚國。
只是楚華人不是笨蛋,你齊桓公動用八國去攻打小小的蔡國,明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果不其然,齊桓公佔領蔡國後,馬上直撲楚國,想殺楚人一個措手不及。然而,八國聯軍剛挺進到楚國境內,楚成王的特使就抵達了,質問齊桓公:“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風牛馬不相及,不想閣下不遠千里,前來我的地盤,這是何故?”
楚王特使都到了,偷襲是沒法了。在這種情況下,齊國顯然不敢與楚國正面交鋒,畢竟沒有打勝仗的把握。所以,管仲就和稀泥地說了兩個理由:第一,楚國沒有向周王進包茅,齊國是為這事來的;第二,當年周昭王南征,到了荊楚就沒回了,這件事也要查一查。
這個回答,顯示齊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底氣。周昭王南征荊楚遇害,是幾百年前的事,還問個屁。至於沒進貢包茅,就是微不足道的事罷了。可見齊國只是找個臺階下,避免與楚國硬碰硬。所以,這場伐楚之戰,虎頭蛇尾,最終在平靜中結束。
回覆列表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時,周王室式微,諸候群起紛爭,大諸候兼併弱小諸候,周王室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強大(盛)的諸候根本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社會環境相當混亂。因此也就為強大諸侯爭奪霸主,逐鹿天下創造了歷史和客觀條件、背景。
齊桓公稱霸的條件,除了上面說的歷史社會大背景,概括地說,主要至少還有三條,即:
一、齊國的地理位置(論述略)。
二、不計前嫌(仇),任用管仲為相(論述略)。
三、採納並實行管仲為其制定的成功策略――“尊王攘夷”。
這裡的“夷”,以本人拙見,應有兩種含義:
直接字面(或謂表面)涵義,自然主要指北方遊牧民族。
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意即尊崇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
在當時周王室式微,諸候紛爭錯綜複雜的形式下,有了爭霸的實力,還必須講究爭霸的政策(策略)。否則,稱霸的目的也就難以實現。
管仲根據當時的形式,為桓公制定了一項“尊王攘夷”的政策,為何說這是一項成功的策略呢?
其一,周王室雖然日漸衰微,但由於周朝長期的統治使人們形成了周天子是“天下共王”的傳統、正統思想觀念。因此,周天子在政治上仍然具有很大的號召力,任何一強大諸候驟然取代之就必然樹敵過多,為自己招來大大的麻煩。
其二,當時被稱為蠻、夷、戎、狄的周邊少數民族,乘著中原諸候紛爭,政局動盪的局面,趁火打劫,向著一些諸候國發動進攻,威脅著他們的安全。因此,在各諸候國中,誰能制止少數民族的進攻,誰就能受到擁戴、擁護,就可能成為各諸候霸主。
尊王是前提,攘夷是手段(或謂砝碼),稱霸是目標。
換言之,只要誰阻得了我齊桓公的稱霸,我桓公就扛著“尊王”這杆大旗,來去“攘”你的“夷”,比如你楚國。公元前887年,楚熊揚在位59年後去世,其子熊渠繼位。熊渠嫌周王室當初封賞自己祖先的爵位低,曾向周天子要求提高爵位,但遭到周王室無情拒絕!於是熊渠乾脆來了個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僭越稱王,並把三個兒子皆封為王,並承認自己是蠻夷。表示自己和周王室分庭抗禮,正式脫離周王室系統,並且不尊周禮,對別國發動戰爭,直接吞併。這種行為被中原諸候一直視為蠻夷。
有句話叫“槍打出頭鳥”,或謂“出梁的椽子先爛”,或謂“木秀於林風必吹之”。既然你楚國自己都當自己當蠻夷,公開承認“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我是不開化的人,我就是不講道理,我想怎樣就怎樣……
那如你楚國者自己硬往“夷”這個搶口上撞,那你說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包括不包括你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