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開有富貴541

    德華人看清了本國及國際趨勢,制定了本國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道路,之後,就不需要把精力財力物力過多的放在軍隊上了。

  • 2 # 水雲鶴

    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和平年代不需要太多的軍隊,沒有必要花這種國防開支,二是因為軍事科技的發展,裝備戰力提升,不需要太多的有生力量。

  • 3 # 風鈴不再響660

    因為沒有必要,不要以為德華人傻,他們很精明的,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他們明白的很。因為無法抗衡以美國為首的聯合盟友,所以韜光養晦,這邊不行那邊賺錢,他們武器出口可是很厲害的,不要以為德國沒有大規模部隊軍事就落後。

  • 4 # 約翰的甲殼蟲

    21世紀以來世界格局是美國主導,中俄保留部分話語權的相持格局,鑑於核武器的原因,大規模戰爭的機率趨近與零,中上等國家實力也與其常規軍事實力關係不大。北韓與越南如不是得益與特殊的地理位置,大機率不是現在的樣子,而這種局面與他們軍隊實力幾無個關係。

    具體說德國,就事論事講二戰條約對德國的約束已微乎其微,國家統一已證明了這一點。德國位置正處於歐洲中心,加之近年東方勢危,自己也不是戰略前沿,軍費就成為比較尷尬的事情。從政治上講即使是大力發展也無法撼動美俄,反而會引起他們的警覺,基本是取死之道。從民意講,中西歐人民目前是世界上最理性的公民,他們深知如果有戰爭埋單的只會是大眾,即使勝利也不過是領導人的政績,大家難有實惠。所以現在軍隊在德國就是比較雞肋的存在,在能履行大國義務的前提下,規模越小越好,有那錢不如用在教育上,哪怕是將來德國不存在了,日耳曼民族依然屹立。

  • 5 # 蛋糕香噴噴

    人口,資源,土地,文化,這些是支撐一個超級大國的最基礎的條件,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項都可以成為地區大國甚至國際強國,但是無法成為超級大國,而在超級大國眼裡其他國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在能否一巴掌打死的區別,德國在二戰結束以後分裂,已經失去了大國的基礎,擁有再多的武裝到最後還是和二戰一樣,他們現在轉變思路,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這樣才有勉強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而美華人把阿拉伯人引到歐洲也是對這種情況的應對

  • 6 # 走近夕陽紅

    因為德國是戰敗國,戰敗國是不允許有部隊的,不是德國自己不想留。日本人耍了個小聰明,還有個別大國護著,所以才成立了國民自衛隊。

  • 7 # 完璧歸趙36

    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服從於國家意志與政治,也與經濟實力相關。歷史上,每當德國的軍事力量極為強大時(一戰二戰),但版圖卻在那時丟的最多。戰後七十多年,德華人從地緣格局(東西兩線作戰)摸索出一套國防邏輯:依靠北約,韜光養晦,保有基本骨幹,軍隊建設服從於經濟建設。

  • 8 # 快樂播報百分百

    第一,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投降協議也會極大限止他們的武裝力量。當年德國納粹對其它國家的侵略和殺戮犯下了嚴重的戰爭罪行,防止再次成為戰爭發源地。壓縮軍力是這一步。

    第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軍隊進駐德國,德國的國防權並完全在自己手裡,太多的軍隊只能是財政上的負擔沒有什麼正向價值。留有少量部隊應急救災、反恐作戰、參加同盟軍演已經足夠。

    所以講,對德國而言有過大的軍力是不被允許也是沒價值的。

  • 9 # 熊style

    德國聯邦國防軍於1955年正式成立,同年,聯邦德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它成為北約遏制華約的前線國家,因此,它重點發展地面裝甲力量。

    冷戰的巔峰時期,作為北約的橋頭堡,西德的軍力發展呈現爆發式增長!1959年,德國聯邦國防軍總人數達到了29萬人;1966年,軍隊人數超過40萬人;20世紀80年代,西德國防軍總人數達到48萬人,另外還有文職人員17萬:擁有坦克3800輛(未計算儲備量),其中一半是‘’豹—2‘’;四個戰術導彈營,裝備可以發射沙林毒氣彈頭、核彈頭的‘’長矛‘’—它們的指揮權在美軍手中;西德空軍陸續裝備美國F—104、F—4、歐洲狂風等先進戰機,在它的空軍最高峰時期裝備過千架各類戰機、空軍人數超過十萬;

    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在1990年全面進入裁軍:1990年,美、蘇、英、法、西德正式簽署《德國最終解決條約》,該條約規定西德裁軍37萬人;東德人民軍解散,剩餘五萬人併入德國聯邦國防軍;北約在歐洲最強大的裝甲力量開始解體。德國聯邦國防軍將大量過剩軍事裝置傾銷往其他國家,總人數下降到不足15萬人(2017年),坦克數量也下降到300多輛、戰機不足200架、主力戰艦不足20艘……德國被鷹、熊閹割了!

    從德國自身的國防政策出發,德國側重於維護歐盟的一體化、解決區域性戰爭和區域性危機;更為重要的是,它的作戰方針從應對大規模戰爭轉向應付區域性性衝突,軍事部署從‘’前沿部署體系‘’改為‘’均衡部署體系‘’,軍事裝備也從大規模戰爭轉向‘’治安戰‘’;德軍在2011年取消了持續200年的義務兵役制,改為合同兵役制,德軍部隊更多的是自願兵、合同兵、兼職士兵為主了:它已經喪失了常備軍事骨幹框架;德軍的精神力失去了‘’時刻保衛國家‘’的緊迫感,它隨著鷹醬奔走四方當警察了!

    尤其對德軍不利的是,為了體現民主和人性化的風範,德軍的兵役時間從9個月減少為6個月,扣除新兵訓練時間,在德國當兵簡直就是享受了;德軍昔日的訓練方式、演習、經費都大幅度銳減,導致德軍的訓練質量直線下滑:10名德軍士兵甚至被5名赤手空拳的青年搶劫並且被綁架;阿富汗的德軍士兵拒絕在炎熱天氣出外巡邏,他們更喜歡在基地裡狂飲啤酒,這讓美軍非常惱火!所以,統一後的德國國防軍除了特種部隊之外,塔利班的戰鬥力也比德軍普通部隊強!

    6

  • 10 # 一點兒厲史

    總的來說,一是不能,二是不想。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深受納粹德國蹂躪,德國戰敗後,同盟國為了防止德國有再走法西斯道路的想法,限制了德國的軍事力量,德國的國防也由同盟國接手,自己本身對國內的軍隊沒有指揮權,而且每年還要繳納近200億美元的“保護費”。

    第二,從核武器出現以後,大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核武器使得雙方都有能力毀滅對方,加上現代戰爭的方式轉變成了資訊化自動化,對軍隊人數的要求不高,所以保持一支大規模的國防軍是沒有必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的學習語文短文閱讀理解的方法?平時該怎麼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