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衣
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後要穿的衣服,美稱壽衣,寓為健康長壽之意。在慶陽,老人一般過了六十歲以後,兒子要及早想法為父母做壽衣。壽衣包括帽子、衣褲、鞋襪等,衣褲至少要做夠三套,套數均要單數,忌雙數。做壽衣一般要在古歷閏年做,因古歷閏年比平年多一個月,俗稱閏年做壽衣,可以為老年人增壽。所做的布料要用棉線織的布。古時,從被褥鞋帽到內衣、外衣、袍子、鞋襪,均要女子親手做。新時代,一般人家除過做外衣,內衣和鞋帽等都從商店購買,大衣取代了袍子。
舊時做壽衣,有許多講究。外衣裡子用紅布做,子孫後輩會紅火。帽子上邊綴紅頂子,亦象徵後輩兒孫紅火。男人壽衣外面多為杏黃色,女人外衣多為青藍、古銅色為主。壽衣無論內外衣,一律不用紐扣,只用小條布帶。以帶子代替紐扣,暗喻會帶來兒子,後繼有人。
穿壽衣
壽衣,俗稱“老衣裳”。人亡後,兒女為其穿壽衣,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和女兒來料理,死者為女性,則由女兒和兒媳來料理。壽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綢緞做,怕來生變成獸類和斷子絕孫,多用絹棉做成,取“眷戀”、“緬懷”之意。衣褲的件數,忌雙喜單。博山居民為死者做壽衣一般須要“五領三腰”,即五件上衣,三件裙褲。無論何時亡故,都要以棉衣為主。
壽終
人死後,全家舉哀,將死者移入正房迎門的靈床上。靈床有的用現成的木床,有的用門板或葦箔在長凳上搭成,還有的臨時用土坯壘起,上鋪一床單或褥子而成。死者臉蓋黃表紙,口含銅錢(亦有含珍珠之類的)。靈床前置供桌,放“照屍燈”,預防狗貓進來,焚香設牌位,並供小米飯1碗,上插竹筷1雙,叫“倒頭飯”。子女輪流守護,叫“守靈”。家族鄰居幫助辦理喪事,發訃文、告親戚,幫喪者為首的叫“大總”。同時每天早、中、晚飯前3次到土地廟“送漿水”,漿水多由生水、麵粉、小米混合而成,裝在壺裡,有的壺裡只裝清水,也叫做漿水。扎製紙車、紙馬,用黑麵烙制“打狗餅”、“打狗棒”,取意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攔路,一旦遇到惡狗便可用棍子打它們,同時把打狗餅扔出去餵狗,以便趁機脫身。此後是“指路”,死者長子站在板凳上,手舉扁擔,面西而呼死者的稱謂,後說“上西方大路朝佛”,連喊4次,燒紙車紙馬,送亡者歸西。?
弔喪
親友按訃告訂的日期,在開墓安葬之日前來弔喪。院內設靈棚、立牌位,孝子麻衣素服,向前來弔喪的親朋、鄉鄰磕頭拜謝。一般鄉鄰只付喪儀(現金)叫“付人情”。至愛親朋則先付奠儀,後將祭品置於靈前,向靈位跪拜,奠酒3盅(張店為4盅),放聲痛哭,叫“拜祭”。
入殮
死者入棺謂之“入殮”。棺材俗稱“壽材”,多用楊、柳、榆、槐等雜木製成,殷實人家則用柏木。窮苦人家有的僅薄棺一口,葦蓆一領。入棺前先在棺內鋪香表墊褥,再由兒女親屬用棉絮蘸酒為死者擦臉淨面,之後入棺。於亡者身旁放香表、草木灰及死者生前所愛之物,蓋棺封口,大殮告成。此後,每天3次燒紙哭祭。?
出殯
一般於人亡後第三日或第五日出殯,大家富戶亦有第七日、九日甚至出殯者。期間,有的請僧道設壇場作佛事,誦經超度。亡者配偶如有先逝者,喪主須於發喪前一日的晚上迎其靈共祭。
殯葬大體有燒炕(亦叫暖墓)、起靈、送殯、路祭、下葬成墳等程式。起靈前(臨淄為起靈的前一日),一般先有亡者親屬(多為女眷)去墳內點火燃燒,叫“燒炕”,博山、臨淄多是於墳內設火煎糕叫“暖墓”。臨淄在起靈前還有在靈棚內吃一頓水餃的習慣,謂之“吃團圓飯”,並邊吃邊填滿“獻食罐”。之後,把靈前的飯碗打掉,由十餘人抬棺起靈,長子頂棺打瓦,此時家人親友隨靈哭送,到門外停靈奠祭。出殯時,長子或長孫打白幡,外甥打花幡在先引靈柩前往塋地,女孝家一般在柩後坐哭,不跟往塋地。出殯的隊伍到村(街)頭要暫停,進行路祭。在靈前擺好桌椅、供品,親友一一拜祭。棺至墓地後,先燒輓聯紙紮(臨淄居民還要把“獻食罐”放入墳內),待孝家檢視墓穴後,方下葬填土,插幡幢(亦有插秫秸者)於墳頂,至此新墳築成。返回時,每個孝家分享一份切碎的饅頭、豆腐等物。?
謝客
殯後的翌日拂曉,死者的兒孫穿孝服到弔喪者家中致謝,一般只是在門前高呼“謝客”,主人聽見,可回聲“聽到”,表示已知禮。
祭祀
殯後第三天(亦有第二天者)亡者親屬著孝服至墓地供祭,繞墳轉3圈,拋撒五穀糧,新增新土,謂之“圓墳”。人亡後第三十五天叫“五七”,一百天叫“百日”,屆時孝家都要到墳上祭祀,通常做“五七”、“百日”墳時,前者提前,後者延後,謂之“長百日短五七”。周村多是於半夜三更上墳祭祀。上“五七墳”時,死者親屬要帶著金銀山、搖錢樹、聚寶盆等紙紮和供品祭祀。
持服
也叫吃服。安葬後,亡者家屬要穿孝服守孝,謂之“持服”。持服期,兒女為3年,侄孫輩為1年,期間,兒女一般不理髮,不問世事。
三四十年代,一些村社普遍建有“”(亦叫“孝帽會”、“架子會”等)。凡家有老人者均可參加,遇有喪事,會友集資進行互助,有錢出錢,無錢出人,至入會者各家都經過一次喪事,此組織即告解散。建國後,組織很快消失。舊時的喪葬禮也逐步得到改革,設壇超度、送漿水、指路等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東西基本根除。遇有喪事,只為死者穿壽衣,入棺成殮,親友送喪儀,叩頭祭拜,送往墳地埋葬,持服守孝等。60年代後,除回民外,城鄉開始實行火葬制度,建立骨灰盒存放室,親屬戴黑紗或孝章,鄰里送花圈、挽幛致哀,但在農村有不少人家仍將骨灰土葬。“三日”、“五七”、“百日”祭仍保留,以表哀思之意。
壽衣
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後要穿的衣服,美稱壽衣,寓為健康長壽之意。在慶陽,老人一般過了六十歲以後,兒子要及早想法為父母做壽衣。壽衣包括帽子、衣褲、鞋襪等,衣褲至少要做夠三套,套數均要單數,忌雙數。做壽衣一般要在古歷閏年做,因古歷閏年比平年多一個月,俗稱閏年做壽衣,可以為老年人增壽。所做的布料要用棉線織的布。古時,從被褥鞋帽到內衣、外衣、袍子、鞋襪,均要女子親手做。新時代,一般人家除過做外衣,內衣和鞋帽等都從商店購買,大衣取代了袍子。
舊時做壽衣,有許多講究。外衣裡子用紅布做,子孫後輩會紅火。帽子上邊綴紅頂子,亦象徵後輩兒孫紅火。男人壽衣外面多為杏黃色,女人外衣多為青藍、古銅色為主。壽衣無論內外衣,一律不用紐扣,只用小條布帶。以帶子代替紐扣,暗喻會帶來兒子,後繼有人。
穿壽衣
壽衣,俗稱“老衣裳”。人亡後,兒女為其穿壽衣,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和女兒來料理,死者為女性,則由女兒和兒媳來料理。壽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綢緞做,怕來生變成獸類和斷子絕孫,多用絹棉做成,取“眷戀”、“緬懷”之意。衣褲的件數,忌雙喜單。博山居民為死者做壽衣一般須要“五領三腰”,即五件上衣,三件裙褲。無論何時亡故,都要以棉衣為主。
壽終
人死後,全家舉哀,將死者移入正房迎門的靈床上。靈床有的用現成的木床,有的用門板或葦箔在長凳上搭成,還有的臨時用土坯壘起,上鋪一床單或褥子而成。死者臉蓋黃表紙,口含銅錢(亦有含珍珠之類的)。靈床前置供桌,放“照屍燈”,預防狗貓進來,焚香設牌位,並供小米飯1碗,上插竹筷1雙,叫“倒頭飯”。子女輪流守護,叫“守靈”。家族鄰居幫助辦理喪事,發訃文、告親戚,幫喪者為首的叫“大總”。同時每天早、中、晚飯前3次到土地廟“送漿水”,漿水多由生水、麵粉、小米混合而成,裝在壺裡,有的壺裡只裝清水,也叫做漿水。扎製紙車、紙馬,用黑麵烙制“打狗餅”、“打狗棒”,取意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攔路,一旦遇到惡狗便可用棍子打它們,同時把打狗餅扔出去餵狗,以便趁機脫身。此後是“指路”,死者長子站在板凳上,手舉扁擔,面西而呼死者的稱謂,後說“上西方大路朝佛”,連喊4次,燒紙車紙馬,送亡者歸西。?
弔喪
親友按訃告訂的日期,在開墓安葬之日前來弔喪。院內設靈棚、立牌位,孝子麻衣素服,向前來弔喪的親朋、鄉鄰磕頭拜謝。一般鄉鄰只付喪儀(現金)叫“付人情”。至愛親朋則先付奠儀,後將祭品置於靈前,向靈位跪拜,奠酒3盅(張店為4盅),放聲痛哭,叫“拜祭”。
入殮
死者入棺謂之“入殮”。棺材俗稱“壽材”,多用楊、柳、榆、槐等雜木製成,殷實人家則用柏木。窮苦人家有的僅薄棺一口,葦蓆一領。入棺前先在棺內鋪香表墊褥,再由兒女親屬用棉絮蘸酒為死者擦臉淨面,之後入棺。於亡者身旁放香表、草木灰及死者生前所愛之物,蓋棺封口,大殮告成。此後,每天3次燒紙哭祭。?
出殯
一般於人亡後第三日或第五日出殯,大家富戶亦有第七日、九日甚至出殯者。期間,有的請僧道設壇場作佛事,誦經超度。亡者配偶如有先逝者,喪主須於發喪前一日的晚上迎其靈共祭。
殯葬大體有燒炕(亦叫暖墓)、起靈、送殯、路祭、下葬成墳等程式。起靈前(臨淄為起靈的前一日),一般先有亡者親屬(多為女眷)去墳內點火燃燒,叫“燒炕”,博山、臨淄多是於墳內設火煎糕叫“暖墓”。臨淄在起靈前還有在靈棚內吃一頓水餃的習慣,謂之“吃團圓飯”,並邊吃邊填滿“獻食罐”。之後,把靈前的飯碗打掉,由十餘人抬棺起靈,長子頂棺打瓦,此時家人親友隨靈哭送,到門外停靈奠祭。出殯時,長子或長孫打白幡,外甥打花幡在先引靈柩前往塋地,女孝家一般在柩後坐哭,不跟往塋地。出殯的隊伍到村(街)頭要暫停,進行路祭。在靈前擺好桌椅、供品,親友一一拜祭。棺至墓地後,先燒輓聯紙紮(臨淄居民還要把“獻食罐”放入墳內),待孝家檢視墓穴後,方下葬填土,插幡幢(亦有插秫秸者)於墳頂,至此新墳築成。返回時,每個孝家分享一份切碎的饅頭、豆腐等物。?
謝客
殯後的翌日拂曉,死者的兒孫穿孝服到弔喪者家中致謝,一般只是在門前高呼“謝客”,主人聽見,可回聲“聽到”,表示已知禮。
祭祀
殯後第三天(亦有第二天者)亡者親屬著孝服至墓地供祭,繞墳轉3圈,拋撒五穀糧,新增新土,謂之“圓墳”。人亡後第三十五天叫“五七”,一百天叫“百日”,屆時孝家都要到墳上祭祀,通常做“五七”、“百日”墳時,前者提前,後者延後,謂之“長百日短五七”。周村多是於半夜三更上墳祭祀。上“五七墳”時,死者親屬要帶著金銀山、搖錢樹、聚寶盆等紙紮和供品祭祀。
持服
也叫吃服。安葬後,亡者家屬要穿孝服守孝,謂之“持服”。持服期,兒女為3年,侄孫輩為1年,期間,兒女一般不理髮,不問世事。
三四十年代,一些村社普遍建有“”(亦叫“孝帽會”、“架子會”等)。凡家有老人者均可參加,遇有喪事,會友集資進行互助,有錢出錢,無錢出人,至入會者各家都經過一次喪事,此組織即告解散。建國後,組織很快消失。舊時的喪葬禮也逐步得到改革,設壇超度、送漿水、指路等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東西基本根除。遇有喪事,只為死者穿壽衣,入棺成殮,親友送喪儀,叩頭祭拜,送往墳地埋葬,持服守孝等。60年代後,除回民外,城鄉開始實行火葬制度,建立骨灰盒存放室,親屬戴黑紗或孝章,鄰里送花圈、挽幛致哀,但在農村有不少人家仍將骨灰土葬。“三日”、“五七”、“百日”祭仍保留,以表哀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