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逗趣笑

    明清時期中國民間有藏銀的習慣,百姓得到的白銀不是再進入流通領域而是埋到地下或者是做成銀器收藏起來,所以再多的白銀進入中國很快就從市場上消失了。清朝時期英國和清朝進行貿易的硬通貨是白銀,英國本身不產白銀,英國的白銀都是和墨西哥的貿易中得到的,然後再用白銀到中國購買茶和絲。英國賣給墨西哥的商品價值低而且墨西哥本身市場有限,英國從墨西哥得到的白銀越來越不能支付從中國購買茶和絲的費用,所以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用鴉片賺到的錢再在中國購買茶和絲。鴉片的走私讓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加劇了市場上白銀的緊缺,引發了社會的動盪,所以清政府才派林則徐南下禁菸,想通制止鴉片走私來遏制白銀的外流。清政府的這一措施讓英國和中國的貿易無法再進行下去所以英國才發動了鴉片戰爭。林則徐在被髮配到新疆途中給道光皇帝上的奏摺說的是在中國本地種植鴉片來遏制白銀的外流。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從中國賠款得到的白銀在後來與中國的貿易中逐漸又流回了中國,如果說中國幾千年積累的財富資本是白銀的話,說都被清朝賠完了不恰當。中國近代開始落後於西方是在明代中期(文藝復興和大航海),如果最後一個朝代不是清朝而是其他朝代結果會更糟,不是賠款和割地,很可能會像印度一樣淪為殖民地,被瘋狂的搜刮財富。

  • 2 # 張三vs瘋子

    華夏文明,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底蘊,產生了多少難以估值的財富?恐怕生活在現代的我們都是無法想象的。而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12年清朝覆滅,被戰亂所埋葬,被殖民帝國主義所巧取掠奪的財富也是無法計算的。簡單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敦煌莫高窟,馳名中外的歷史遺蹟。公元1898年,也就是光緒二十四年,法真真人王圓籙雲遊來到了甘肅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敦煌石窟群中主要代表窟群,位於今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遠遠望去,像是沙漠中的一座殘垣。當時的莫高窟前有上、中、下三座寺廟,前兩寺皆住紅教喇嘛,而下寺無人管護,一片殘破,於是王真人便在下寺安頓下來,準備“守護”著這個地方。這個王真人可能很多人不熟悉,簡單介紹一下,蜚聲中外的莫高窟藏經洞就是這位真人發現的。

    王圓籙發現的藏經洞為今天莫高窟第17窟,窟身為正方形,邊長約3米,四面牆高約2.5米,窟頂呈覆鬥形。洞窟開啟之日,裡面堆滿了經卷、彩幡、法器等物。據統計,留存至今的寫本經卷、文書、織繡、繪畫、畫著佛像的絹幡、印花織物、拓本、寫本和印本的圖書絲織物、儒家經典、地理志、通俗詩詞歌曲、契約、信札、賬單、銅像等物,仍在5萬件左右。而這些文物,其所屬年代自359年至1006年之間,涵蓋了中國及中亞古代歷史、地理、宗教、經濟、政治、民族、語言、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的內容,是極為珍貴的資料,被譽為“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古代學術的海洋”。這也是“近代中國學術史上四大發現”之一,也是“世界典籍空前之大發見也”。

    在王圓籙發現了敦煌石室藏經之後,他按照規矩報告了當地的縣令,初始不被當地的縣令重視,後來王圓籙冒死帶著兩箱經文去找了道臺廷棟。卻是被告知這些經文的書法沒有他寫得好而驅走了王圓籙。到了後來,王圓籙終於找到了一條發財的金光大道。把天量的敦煌藏經賣給了一個老外,那個就是臭名昭著,遺臭神州數百年的斯坦因。斯坦因用了七個晚上,完整的經卷二十四箱近萬卷,完好的絹畫和絲織品等五箱近五百卷,最後僱了四十多頭駱駝才運走。這批文物被送回日不落帝國倫敦,一經發表之後頓時引發了全世界轟動!敦煌藏經的展出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敦煌這麼一個地方,從而也引發眾多強盜覬覦,如鯊魚聞到血腥味般蜂擁而來!

    第二個來的是法國的伯希和。他將藏經洞中遺物全部翻檢,選取精華,從王圓籙那裡騙購了大量藏經洞中文獻精品和佛畫、絲織品,揚長而去。這批藏經是精品裡的精品,總數約一萬餘件,現分藏於國家圖書館和集美博物館。他所盜的寶者數量中雖不及斯坦因多,卻是價值最高的。他精心挑選並盜走的遺書是最精華的部分,其中有無數的孤本絕本,價值連城。

    不久之後,日本國的也來了。冒充大谷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花了三百五十兩銀子換取了四百七十卷寫本和精美唐代彩塑兩尊。

    那個時候的敦煌幾經劫難,藏在莫高窟裡的五萬卷記錄了從四世紀到十一世紀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被盜搶一空。

    相隔七年後,斯坦因再次混入敦煌,又花了五百兩銀子了王道士私藏起來的五百七十卷敦煌文物。這些經卷,斯坦因將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館,而精品則入藏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因為這樣無私捐贈的行為,斯坦因被西方世界和神州大部分學者崇拜之至,稱斯坦因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學家。

    所謂人善被人欺,國弱被國欺。若是在現代社會,誰敢這麼明目張膽的來搜刮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莫高窟還僅僅只是個例,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所損失的財富更是不計其數了。

    所以,清朝政府所敗掉的歷史財富,不僅僅是真金白銀,還有那價值連城的歷史底蘊,華夏文明的底蘊,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

  • 3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很可笑,我很想知道清朝之前的歷朝歷代都積攢了什麼樣的財富?積攢了多少?清朝又是怎麼敗的?嘴炮誰不會啊,上嘴唇碰下嘴唇就完了,敢不敢給出論據!當然,只會放嘴炮的給不出論據,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因為清朝壓根就沒從前朝繼承什麼財富,相反敗掉的都是清朝自己攢的。但是與此同時清朝又給現代中國留下了大量的遺產,福澤至今。我就借用《清史鏡鑑——部級領導幹部清史讀本》當中的一段話來說吧:

    今日中國的版圖疆域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數奠定於清朝,即使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民族關係等諸多方面問題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來的。這還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權威戴逸說:如果沒有康雍乾盛世期間的統一大業,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一。而且那時候不統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後勢必分崩離析。

    尤其是站在現代中國的角度,如果沒有大清,那麼現代中國就不會存在,因為不用到1840年就被洋人瓜分乾淨了。

    這是因為清朝的體量足夠大,列強沒有那麼好的牙口去消化,也沒有那麼大的財力去改造,所以只能透過殖民據點以扶植利益代言人,以點帶面的去影響中國。這也是應了一句很多年前的調侃,天不生大清,萬古如長夜難明。所以,大清才是古典中國的上限。好了,為什麼說歷朝歷代沒有給清朝留下的多少家底?因為包括清朝在內的古典王朝都屬於農業文明,農業文明的表現形式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為一戶人家一年的勞動所得就可以滿足下一年的生產生活需要,不依賴於商品交換。所以,農業文明的經濟迴圈是一個封閉的迴圈,不存在財富的流通和增值,你也可以理解中國古典時代是個大農村。

    而正因如此,清朝才不可能從前朝繼承什麼財富,同樣歷朝歷代都不可能從前朝繼承多少財富。因為你的經濟體系是封閉的,而且你只是在固定的地域內開創造利益,所以你不會有財富增值,相反由於你除了田賦沒有別的進賬,如果收支平衡你也不會積攢多少財富。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是這樣,沒有哪個王朝會積攢多少財富,即便是有積累,比如說漢初文景兩代皇帝無為而治積累了不少家底,也基本上被劉彘這個敗家子敗光了。當然,這種情況在今天的中華大地依然大量的殘留,人們追求小富即安,而不會去追求更大的財富。還可以舉個例子,就是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臺灣省水果滯銷,因為臺灣省水果生產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水果由果農自行生產,再由水果公司統一收購。而菲律賓水果完全是農場化生產,或者說是工業化生產,其比臺灣省水果產量大、口味穩定、價格便宜。所以臺灣省水果基本上沒什麼市場,基本都被東南亞水果擠兌黃了,如果不是大陸出於兩岸同胞的情分每年高價進口一批臺灣水果,臺灣一斤水果也賣不出去。但是灣灣也是搞笑,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大陸釋放的善意全都餵了狗了。

    那麼什麼樣的經濟體系能積攢財富?只有歐洲那種工商業文明。因為工商業文明是跨地域創造財富的,透過商品、貨幣的流通帶來財富增值。最典型的就是日不落帝國以及美國,這兩個國家都透過大規模的國際貿易來吸引財富向本國集中。這也是西方文明的祖師爺希臘帶起來的,因為希臘地域狹小且多少地,缺乏平原,只有山地之間擁有小塊平地。這種地理條件不適合農業發展,只能生產橄欖、葡萄這種經濟作物,而且也沒什麼優勢。但是希臘的優勢在於,沿岸眾多的海灣為希臘提供了不少優良港口,所以希臘人就只能發展工商業,再把產品拿到埃及或者小亞細亞去交換糧食。所以,再希臘文明衰落之後,歐洲各個像模像樣的大國幾乎都是走工商業立國的路子,牛逼哄哄的大英帝國更是把工商業文明發展到了極致,要不然怎麼英國才能誕生工業文明。

    所以,就中國古典王朝來說,你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根本不會有財富增值這一過程,更何況歷朝歷代都控制人口流動,打擊工商業發展。反而清朝卻放開了對人口流動和工商業發展的限制,所以清朝的工商業空前繁榮,曾經有一個日本經濟學家說過,清朝不僅繁榮了城市,同時也繁榮了農村。同時,清朝海外貿易的發展也給清朝帶來鉅額的財政進賬。所以清朝在把田賦定到2%到4%這一區間的同時,可以達到歲入六千萬兩白銀的水平,甚至蠲免至少四億兩白銀的賦稅。這都是因為清朝把小農經濟的生產力發展到了極致的原因,所以清朝在把自身推向頂峰的同時,也把古典中國推到了頂點。所以,清朝才是古典中國的上限。

    所以,清朝壓根就沒從前面繼承什麼,相反清朝繼承的是因為戰爭而經濟生產凋敝的社會。但是清朝短短几十年就恢復了社會經濟生產並把生產力推到頂點,這件事在古典時代也只有清朝能做得到。而所謂清朝敗掉的那也是清朝自己攢的,跟前面的有什麼關係?何況都是封閉的經濟體系。再者,清朝給今天留下的紅利更多,請問各位人形蛋白質,碰清朝的瓷很好玩不?

    全文完

  • 4 # 九大掰

    問題可笑至極。清朝帶進來的資產怎麼算?

    僅領土一項,貢獻超過800萬平方公里。領土背後就是資源、礦產、戰略利益。

    人口一項,由於休養生息,清朝人口達到中國古代歷史頂峰,人口紅利怎麼算?

    “強大”的漢族政權大明,鼎盛時期疆域400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萬。“羸弱”的滿族政權大清,日暮西山時疆域1200萬平方公里,人口4個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是如何把媒體變成“反對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