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145751671436

      皂莢(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皂角等。  皂角樹苗的種植方法:  播種  選擇地勢平坦、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平整土地後施入底肥(二銨)3450kg/hm2。播種以春播為好,一般在5月上旬,播種量195kg/hm2~225kg/hm2.在播種前5天~6天灌足底水,待表面陰乾後即可播種。為便於起苗和管理,可採用60cm大壟播種,順壟向在壟面開8cm~10cm的深溝進行播種;若為提高出苗量,亦可做床播種,苗床寬1.2m,步道寬20cm,每隔15cm橫床開6cm~8cm深的條溝進行播種。播種後及時覆土,覆土厚度3cm~4cm。   造林  皂莢一般採用植苗造林,可在春季、秋季、冬季或雨季進行栽種,造林時蘸生根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般選用2年生~3年生苗,造林前要進行小穴整地,穴規格40cm×50cm×50cm。山區的株行距為2m×3m,植苗1665株/hm2;平原區株行距為3m×4m或4m×5m,植苗630株/hm2~1245株/hm2。栽植後澆水、封土、踩實、覆膜。  管理養護  撫育管理  播種後適時澆水,及時鬆土、除草,並於7月上旬追施1次尿素,施肥量150kg/hm2~225kg/hm2。幼苗高5cm~6cm時間苗,留苗15株/m~20株/m,間苗後應及時澆水、鬆土。  苗期管理  皂莢在出苗時有早有晚,出苗時間較長,應注意床面板結影響幼苗出土,要保持床面溼潤,及時輕輕疏鬆床面表土而又不傷幼苗,達到全苗整齊。待苗出齊後,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及時除草鬆土,當苗高10cm左右時,進行間苗、定苗,株距10~15cm,苗高20cm左右或5月底6月初施追肥1次,施速效化肥150kg/hm2,採取開溝施入並覆土。按照旱澇情況及時灌溉與排水,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和各種病害,一年生苗高可達50~100cm。  採種與貯藏  皂莢果實成熟期在10月,果實成熟後長期宿存枝上不自然下落,但易遭蟲蛀,應及時採摘。可手摘或用鉤刀剔取,採集的果實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曬使種子乾燥脫粒。將篩選後的種子裝入布袋或木桶等容器中,放在低溫、乾燥、通風、陰涼的倉庫內貯藏。為避免蟲蛀,可用石灰粉、木炭屑等拌種,用量約為種子重量的0.1%~0.3%。  病害防治  皂莢豆象  成蟲體長5.5~7.5mm,寬1.5~3.5mm,赤褐色,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種子內越冬,翌年4月中旬咬破種子鑽出,等皂結莢後,產卵於莢果上,幼蟲孵化後,鑽入種子內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90℃熱水浸泡20~30s,或用藥劑燻蒸,消滅種子內的幼蟲。  皂莢食心蟲  幼蟲在果莢內或在枝幹皮縫內結繭越冬,每年發生3代,第1代4月上旬化蛹,5月初成蟲開始羽化。第2代成蟲發生在6月中下旬,第3代在7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秋後至翌春3月前,處理莢果,防止越冬幼蟲化蛹成蛾,及時處理被害莢果,消滅幼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L"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