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牛5171
-
2 # 熱心市民房先生
有這麼幾點
1.日本在1939年後物資急劇短缺,主要是石油資源匱乏嚴重,再加上英國美國在東亞地區的石油禁運策略使日本妄圖獨孤一擲,炸掉珍珠港使美國退步
2.日本在中國的失策,導致日本的南下北上政策受到阻礙,日本在二戰期間妄圖儘快侵略中國進入蘇聯搶奪西伯利亞的石油資源,但在入侵中國時其受到來自中國本土及同盟國軍隊的強力阻礙導致日本不得不考慮其他的策略
3.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之前發現美國在太平洋的勢力過於龐大,可能會給日本在接下來的太平洋戰爭帶來極大的困難,也就導致日本在1947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這次偷襲放在二戰來看十分的成功,擊毀了美軍在太平洋大多數的主力戰艦,並且給日本取得了一年的戰爭優勢
-
3 # 青年史學家
美國一直奉行孤立主義政策,管你歐洲打成什麼樣?管你中國被日本弄死多少人。反正戰火燒不到我家,我就看你亂成一鍋粥,需要槍支彈藥找我買。我只要翹個二郎腿,一邊看戲,一邊大發戰爭財就行。美國真的是佔盡天時地利,兩邊靠海,遠離潛在對手。整個美洲他是老大,國土面積超大,資源豐富。工業能力超強。好比一個有錢的高富帥,一身腱子肉,還喜歡鍛鍊,他只是不想打架,真打起來誰都不是對手。
那二戰面對這樣一個對手,為啥還要自不量力挑戰美國,發動珍珠港戰役呢?
日本也是逼急了,橫豎是一死,不如賭一把。
跟中國的戰爭進去相持階段,雖然佔了中國大片土地,但是對於日本這樣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的國家來說,沒有一下子擊倒中國,進入相持階段就是開始消耗戰。日本的戰爭機器需要鋼鐵、需要石油,以前夠用而且還有很多渠道,現在逐漸不夠用。美國原本希望日本跟蘇聯狗咬狗,結果日本打不過蘇聯認慫了,徹底決定南下撿軟柿子捏。
美國號召對日本經濟制裁,1940開始逐漸對日本實施鋼鐵、石油等戰略資源的禁運。這些都影響了日本戰爭的後勁。日本決定攻打東南亞資源豐富的國家,而這些國家都是英美的勢力範圍。日本深知面對美國不是個兒,打下來也得吐出來。怎麼辦,先下手為強,把美國海軍打趴了,就沒人能管我了。
山本56其實是反對打美國的,他深知美國強大的國家實力。但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上面要打美國就打吧。But,打蛇打七寸,要打就要滅了他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艦隊在哪兒,珍珠港!《珍珠港》電影裡山本五十六在偷襲成功後說“我們可能喚醒沉睡的巨人”,他說的是事實,珍珠港事件喚醒了美國強大的戰爭機器。
-
4 # 不沉的經遠
嚴格的從國際法來說,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已經參與到了對德日的戰爭之中。
按照國際法規定,中立國有嚴格的規定,包括禁止交戰國的部隊和裝載軍火或供應品的運輸隊透過中立國領土等。
但是美國在歐洲戰爭爆發以後,採取的完全是偏袒性的政策,不僅將美國陸軍庫存的武器彈藥低價賣給英國,在1941年3月透過的《租借法案》,更是把所有和德國及其盟國作戰的國家都列入援助物件。
到了41年下半年,由於英國海上護航力量不足,美國的海軍直接參加了護航作戰,羅斯福給海軍下達的命令非常直接,美國軍艦遇到德國軍艦和潛艇可以不加警告,不等對方開火,先行攻擊。在珍珠港事件前,美國已經有軍艦因為與德國交火而戰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早就不是國際法意義上的中立國了,只是差一個宣戰通告。
而日本作為德國的盟國,自然也在美國的打擊範圍之內。美國將中國列入了《租借法案》的援助物件,還對日本實行了制裁。日本是一個資源小國,工業所需的鐵、鋁、銅、橡膠、石油甚至大米和食鹽,都需要從美國和東南亞進口。
美國的制裁對於日本來說是滅頂之災,日本的選擇除了停止侵略戰爭外,就只能以武力奪取東南亞的資源了,而要奪取東南亞的資源,又必須先攻佔美國佔領的菲律賓,這就意味著和美國開戰,所以偷襲珍珠港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
5 # 使用者94738516596
並不是日本想拉美國加入戰爭,而是美國一直在逼日本出手。到了最後日本對美國是不得不出手了。如果在1941年這個時候日本還不對美國動手的話,那麼日本別說一兩年了,可能幾個月之內就會失敗,但是如果對美國動手的話,可能還會堅持的更久。
日本人不是傻子,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和美國的差距,山本五十六在美國待了那麼多年,他會不知道美國的實力?最開始反對對美國宣戰的就是山本五十六,但是他還是執行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因為在這個時候日本不打美國,就是失敗,當然打了也是失敗,但是會讓日本的戰爭持續的更久,為自己掠奪更多的資源爭取時間,簡單點說日本打美國就是以戰養戰。
美國為什麼要逼日本出手呢?
先來看看美國當時在二戰之前的經濟可能就知道了,美國在1930年的左右的時候爆發了經濟危機,失業率達到了16%,相信大家初中高中的歷史上都是學過羅斯福新政的,覺得拯救了美國經濟,但是根本就不是,在1940年的時候,十年之間失業率是增高了而不是下降了,失業率達到了17.2%。還有私人投資佔比,1930年的時候16%。到了1940年二戰爆發前,下降到了14%。1938年美國爆發第二次經濟大蕭條,也稱為羅斯福蕭條,這就是羅斯福新政帶來的後果。
羅斯福新政其實很好理解,幾句話就能說明白,一個就是增加國家收入,羅斯福把美國最高稅率從24%一下子提高了79%,你掙一百塊要交79塊給國家,國家能不富裕嗎?但是這樣的話就會減少富人的投資。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來投資,然後就是把舊的基礎設施全部拆除,重新建設,增加普通老百姓的收入。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一開始效果不錯,但是到後來國家的財政收入就需要不斷的增加,這個錢從哪來來?一旦國家停止了一些建設,那麼這些老百姓又會失業,沒有從根本上上解決經濟蕭條的原因。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美國急需一場戰爭把國內的民眾視線轉移出去。而且這個時候美國也賺夠戰爭財了,打仗需要人,美國一開始幾十萬的軍隊,到後來二戰結束的時候有一千多萬。這樣大量的人參軍也一定程度上環節了失業的問題。還能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
當然日本在亞洲的行為,加上德國在歐洲的軍事行動,已經是損害到美國的利益了,美國不可能看著德日佔領整個歐亞大陸的。所以這個時候美國一直就是在逼日本出手,先是禁止出口給日本鋼鐵,後來又是石油,橡膠,當時橡膠的產地主要就是東南亞,而這個時候的東南亞都是歐美的殖民地,所以這些橡膠生產出來了之後全都到了美國。再後來美國就直接凍結了日本在美資產。日本這個時候了還拿什麼打仗?難道讓日本人扛著三八大蓋帶著刺刀衝鋒嗎?
日本一開始想的就是在中國生產石油鋼鐵等等,但是成本太高,產量太低。所以這個時候日本只能是侵佔東南亞,對美國宣戰。
-
6 # Qiho
東方兵法精銳——兵不厭詐。
1941年12月7日,日軍以6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9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8艘油船組成突擊編隊,利用104架艦載水平轟炸機、135架艦載俯衝轟炸機、40架艦載魚雷機和81架艦載戰鬥機對美軍太平洋艦隊的珍珠港基地進行突然襲擊。整個行動持續了約2小時,日軍共投擲魚雷40枚,各種炸彈556枚,計144噸,以死傷200人、損失飛機9架和潛艇5艘的微小代價,炸沉、炸傷美軍各種艦船21艘,其中戰列艦8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3艘,約佔在港大型艦艇總數的50%;擊毀美軍飛機311架,約佔飛機總數的70%;美軍死傷3681人之多。太平洋艦隊只有4艘航空母艦和其他22艘艦船因執行任務不在港內躲過此劫……
美國自一戰以來一直奉行“孤立主義”就是你們愛咋鬧騰請隨意,我就是靜靜地發你們的國難財。但卑鄙的日本人居然在兩國交戰的國家層面問題上搞不宣而戰,對美國發動了齷齪的偷襲行為......
美國國務卿赫爾後來回憶道:“日本人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襲擊了珍珠港。然而,這次突然襲擊卻使美華人民空前團結了起”。
陸軍部長史汀生也說:由於珍珠港件美國‘舉棋不定’的狀態終於消失了。……
當時美日之間雖然沒有宣戰但也就是一線之隔了,英國和中國的情報系統多次向美國要求要警惕日本,特別是英國,多次遊說美國政治集團希望他們從國家層面參與進來,你不可能獨善其身......美國高層事實上也做過一些不算很直接的防範,比如凍結了日方的石油,化工原料,鋼鐵,橡膠這些資源類採購合同,日本金融機構在美國的活動也被全部凍結。為這,日方和美國交涉了九個月。
特別是1940年5月,為預警日本的進一步擴張,美軍太平洋艦隊從美國西海岸移防珍珠港。。。。。
但是,日本面對日益枯竭的戰略資源,特別是石油,鋼鐵,橡膠......對美開戰已經是沒有選擇的選擇。當時日本軍方遊說天皇成功,天皇批准了對美作戰。
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大罵日本這個蠢貨!自此之後美國正式向法西斯宣戰,而美國的介入也徹底改變了二戰的走向……
回覆列表
戰前美國和中國南京政府就是友好國家,為了東三省的事情美國多次和日本交涉,而日本軍方不顧各方的壓力大舉南下入侵中國的時候,美國發起了制裁日本的決議,包括凍結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財產,封鎖海上能源運輸線,而日本有為了本國利益執意要擴充領土,戰爭必不可少的是能源和必須的戰略物資,當時的石油和橡膠產能大國在東南亞各國,所以日本要想把戰爭位置下去就必須首先佔領這些國家以得到戰略物資,要想出兵東南亞第一個障礙就是當時的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當時的第七艦隊基地就在夏威夷的珍珠港,
還有一個小插曲,軍方制定偷襲珍珠港時山本五十六是極力反對的,其原因是三本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在美期間這個高材生了解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生產能力,認為和日本開戰絕無勝算,可當國家已經決定要拼死一戰時,這個賭徒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偷襲細節的計劃中。不宣而戰也導致了美國打破了兩國交戰不暗殺敵對國將領的先例,最後山本死於美國軍方制定的劫殺計劃中。
美日開戰最大的受益國是英國,當時丘吉爾知道這個訊息後只說了一句話:今天我可以睡一個好覺了。而希特勒知道這個訊息的反應是暴跳如雷大罵日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