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劉備得了臥龍鳳雛,卻只有兩世的王朝?
6
回覆列表
  • 1 # 共論矛盾

    小說演義,又不是真的。

    天下是人民的天下。

    個人,只有順應民心,才能發揮作用。

    劉備有他倆,卻不能安天下,只有兩個原因。

    一是能力有限,當然,也反映了劉備的用人能力。

    二是不得人心。

  • 2 # 米粒空間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可以看到大家都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其實,任何一個歷史事件都的形成,都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有直接關係。下面我們逐一分析。

    徐庶,字元直,是投奔劉備的第一個軍事級人物,並且和劉備建立了深厚的個人感情。後被程昱用計,綁架其母。不得以歸附曹操。

    徐庶,臥龍,鳳雛據載都為司馬徽的學生,老先生一生懷才不遇,加上年邁,當然不會出山去輔佐一方諸侯,就寄希望於自己的弟子。

    從當地的勢力來看,諸葛亮無疑是佔優勢的,亮的叔叔諸葛玄和荊州牧劉表是故交,諸葛亮一家到襄陽以後,很受劉表的照顧,並很快和當地的名門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亮的一個姐姐嫁給了大名士龐德公的兒子,另一個姐姐嫁給了剻祺;這都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家族。諸葛亮的老婆是黃彥承的女兒,黃的老婆和劉表的老婆是親姐妹,所以諸葛亮也算劉表的外甥女婿。這就是諸葛亮的背後勢力。

    其次,臥龍,鳳雛則按慣例,龍在前,鳳在後。這也是二選一的慣例。

    第三,徐庶此時心亂如麻,無法顧慮太多,而諸葛亮較近,且徐也懂諸葛亮高臥隆中的心思。而龐統好遊不好找,於情於理都應該選擇諸葛亮了。

    可見,就是放到現在,成功的機遇也會賜給一個人脈資源深厚,學識淵博,且時刻都在準備的人身上。

  • 3 # 歷史千百度

    這句話出自就純粹從《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而言:

    1)這是野史的一種說法,也是當時當地的文人互相吹捧的話.為什麼曹操不請諸葛亮?因為魏國地大物博人才輩出,象臥龍鳳雛這樣的人根本看不上眼,江東吳國也是這樣. 請諸葛亮也是劉備最落魄的時候,諸葛亮給他出了主意借荊州再圖西南.而鳳雛來投劉備是身無寸攻,急於立功請命帶兵結果喪命落鳳坡,請問得了這樣急於表現自己的人,怎麼能安邦治國平天下呢? 劉備平了西南建國蜀,但是喪命太早,西南當時是蠻人聚集之地,本地人才很少,不通道路,農業技術落後,人口貧瘠物產少,國庫不充裕.加之諸葛亮經常征討魏國,令蜀元氣大傷,到最後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之境地,而江東年青將領陸遜,魏國司馬和夏侯家族人才濟濟,加之領導無能,諸葛亮只能望天長嘆.2三國時期最終要的什麼?人才呀!蜀國的人才太少了!

    2)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劉備從織蓆販履的一屆草民最終成為西蜀皇帝,靠的恐怕就是仁義了。所謂諸葛亮所說的“曹操得天時,孫權佔地利,主公可得人和”。故而才能有關羽張飛至死相隨,才能有劉備投奔哪裡,。哪裡都會待如上賓。諸葛龐統徐庶、法正張松等人,無不是因為劉備的仁義才輔保於他。故劉備才能成就霸業。 水鏡先生雲: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可劉備為什麼沒有得天下呢?因為劉備在幾個最關鍵的地方都沒有聽從二人的建議:劉玄德攜民渡江之時,劉表新忘,劉琮不戰而降。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打襄陽,可是劉備不忍百姓塗炭,放棄了這個大好的機會。劉備剛剛進川,劉璋前來勞軍,龐統建議‘劉備在營中當場把劉璋拿下,劉備不聽。龐士元獻上中下三策的時候,劉備為了所謂的仁義,不取上策,取了中策,給後來龐統之死埋下了禍根。關羽死後,劉備又為了仁義,不顧諸葛亮和趙雲等人的苦苦勸諫,舉傾國之兵罰吳,結果大敗而回,使剛剛建立的蜀國大傷元氣。後來劉備死後,諸葛六出祁山不過是盡人事而已,已經無力迴天了。

    縱觀劉備一生,可謂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 4 # 歷史的拐點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幾點觀點。

    一、這話出自小說《三國演義》之言。小說不是史書,帶有極強“擁劉反曹”的傾向。所以才有了劉備手下兩為謀臣獲得了這樣的“殊榮”。如果反過來其“擁曹反劉”,說不定這話就變為了“兩荀在手,天下你有”。

    二、當時兩人功不成,名不就。這樣的傳奇話語是從誰口中傳出來的?水鏡先生司馬徽。而臥龍鳳雛兩人本來就是他的學生。他不給自己的學生造聲勢,為誰盡力?徐庶與諸葛亮是好朋友,所以徐庶推薦的是諸葛亮沒有推薦龐統。無外乎人情也。

    三、中國有句古話是“一山難容二虎”。劉備小小的一方勢力,怎麼放的下龍鳳兩人。所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尤記得以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龐統歸屬劉備後總認為此事成矣。結果“龍鳳呈祥”的時候卻一事無成,非等到龐統死後,劉備方才成就大事。一個團隊,只能有一個大腦,所有力量才能往一處使。兩個大腦只能造成徹底的混亂,達到一加一小於一的結果。我們大膽的猜想,當時首先入蜀的是龐統和魏延,而諸葛亮一生都在打壓魏延。會不會是龐統加入後使得劉備內部出現了派系?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所以才出現了臥龍鳳雛同殿輔佐,卻也無法讓劉備的勢力騰飛。

  • 5 # 大風起兮偶飛揚

    小說演繹,不可當真,按照羅貫中觀點解釋:可安天下又不是可得天下。上面是亂說的。這個說法原本就有些誇張。鳳雛早死也是原因之一。畢竟偶然因素不是人能料到的。諸葛亮的三分之計關鍵之處在於荊襄,如果光是佔領西川而失了荊襄之地,便失去了進佔中原的途徑,蜀道難,誰都知道的。所以後期他只能六出祁山。龐統的死直接造成諸葛亮被從荊州調往西川,而留關羽一個人守荊州便導致了後來一系列的失敗,失去荊州的蜀可以說便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劉備臥龍鳳雛兼得,可是並不能和諧地使用,據三國演義,自然是龐統與諸葛亮不睦,就算是據歷史,龐統死得太早,正在創業的路上就死了,劉備算不上兼得臥龍鳳雛。主要是四點:1、安天下不是得天下。2、得一可安天下的說法是個廣告而已,其實是有些誇張的,怎麼能全信。3、鳳雛早死反而打亂了原有的戰略安排,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結果從某種角度看,得鳳雛反而不是件好事,因為如果沒有得到龐統,或許會有另一番計劃佈置,而不是慌忙調軍師入川。4、劉備並沒有兼有臥龍鳳雛,就算兼得也只是一陣沒多久,既然談不上兼得,那就無需討論為什麼兩個人都得到了還是沒有安天下。

    劉備在綜合能力方面均不如曹操和孫權。雖然劉備的能力不算平庸,但不足以讓他完成統一霸業。曹操在謀略和局勢的掌控能力遠遠高於劉備,而劉備只是在用人方面比較優秀。而且劉備的兒子劉禪與曹丕對比就更加不用深究了。

    劉備的根基遠遠不如曹操和孫權,孫權在他父親孫堅時代,孫家在東吳地區的威望極高,並且也有自己的勢力,經過孫堅、孫策和孫權三代人的苦心經營,孫家在東吳影響力和勢力已根深蒂固,無法輕易被動搖。而曹操在戰勝袁紹後已基本統一北方,而且因為東漢時期全國的經濟重心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曹操的帳下也因此有眾多謀士猛將,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經濟實力在三國裡的地位已無法撼動。

    再看一下劉備的發家史,起初因為實力不足,曾多次投靠曹操、呂布、陶謙、劉表等,最後在劉表死後還被曹操追殺,被迫請求聯合東吳抗曹。在赤壁大戰時劉備的兵馬不足一萬,主要兵力還是靠東吳。

    同時因為龐統在為蜀國效力後不久便在入蜀取益州的時候被敵軍冷箭射殺,在還未開始施展才華就隕落在落鳳坡。

    主要的原因是在蜀國後期五虎將死後更是出現了蜀中無可用之人的尷尬,更是被魏國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來嘲笑蜀國。縱使諸葛亮神通再大,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戰勝“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魏國。

    因此,“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前提還是需要符合許多因素才能實現的,而且其中也有誇張的成分,畢竟在三國時期有經天緯地之才的遠遠不止諸葛亮和龐統。人才大有人在。

  • 6 # 方圓論壇

    但是水鏡先生認為還有兩個人對於漢室的作用比臥龍鳳雛二人的作用還大。那就是“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的下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裡面的子初指的就是劉巴。據說劉巴此人也是漢室後裔。為人坦率,且才高八斗。劉備曾以漢室宗親的名義邀請劉巴為自己效力。但劉巴堅決不從。反而北上投奔曹操。史書說劉巴看不起劉備,認為他是個草莽出身不配他效力。但我認為劉巴可能是意識到了劉備的野心,並且看出了劉備是個薄情寡義之人。所以才拒絕了劉備。後來劉備攻打蜀地的時候正好碰上了在西蜀的劉巴。就把他留下為自己效力。

    而“孝直”則說的是法正這個人。法正本來是劉璋的手下,在劉璋被劉備擊敗後,劉備看中了法正這個人的才能,並沒有殺掉他,而是讓他在自己的身邊出謀劃略。在劉璋被圍攻之時,法正就勸說劉璋投降;隨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斬首了,可以說法正深受劉備的喜愛與信任。可是建安二十五年,法正便不幸去世了,終年四十五歲。法正的去世讓劉備傷心不已,接連哭了好幾天。隨後又追諡法正為翼侯,而法正是劉備時期唯一一個有諡號的人。

    劉巴與法正都是在蜀漢建立之初去世的。而劉巴與法正的離開人世,使得蜀國失去了兩個頂梁支柱,所以雖然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蜀國卻也沒能得天下。如果劉巴和法正能夠都多輔助劉備幾年,或許蜀漢真能得天下,也猶未可知。至此,水鏡先生預言全部實現。也包括那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事實證明諸葛亮確實沒有乾的過司馬懿。

  • 7 # 小程生活故事

    臥龍原名諸葛亮,鳳雛原名龐統,兩人都是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是徐庶回馬推薦給劉備的,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也是三顧茅廬真誠打動諸葛亮出山匡扶漢室。

    龐統飄零半生終於明主,得到劉備賞識重用,感激劉備知遇之恩用心輔佐劉備

    兩人就好比劉備左膀右臂缺一人都可能對劉備造成很大影響,雖然兩人一起能夠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兩人一起也有不利的地方,兩人都是傑出軍事家政治家兩人都想報答主公的恩德,必然造成相互妒忌,就是兩把利劍用的好所向無敵,用不好反而傷害自己,

    劉備本來在二人之間要起到調和作用,無奈劉備沒能很好利用兩把利劍,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只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總結一下劉備雖然有臥龍鳳雛,只可惜鳳雛死的太早,沒有利用好,兩人雖然都到了,可惜只有諸葛亮輔佐時間長一些所以才三分天下有其一,如果龐統在可能有其二,更有可能統一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板鴨怎麼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