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榮耀歷史
-
2 # 歷史笑春風
在彭城之戰中,項羽率領的這支三萬鐵騎,輕鬆的打敗了劉邦的五十六萬人馬。劉邦的軍隊的死屍堵塞了河谷。而且,項羽經常使用這支騎兵去襲擊漢軍,使得劉邦的漢軍十分被動。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決心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來和項羽的騎兵抗衡。在《史記樊酈滕灌列傳》中的灌嬰傳中詳細的記錄了這一段歷史:
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漢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原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灌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從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劉邦的騎兵人員組成主要是過去秦國的騎士。因為信任問題派灌嬰為將,率領這支騎兵。有了這支騎兵,劉邦才擊破了項羽的騎兵,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後面我們可以看到,灌嬰多次打敗項羽的騎兵,而且重點突出捕殺項羽部下樓煩將領的事蹟。這些樓煩騎兵就是王離的部下。在擊殺龍且後,最後在垓下之戰中,灌嬰的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手下的五名騎士殺了項羽,分了項羽的賞格。
《史記》記載,灌嬰的最終戰果是,凡從劉邦得二千石二人,別破軍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國一,郡二,縣五十二,得將軍二人,柱國、相國各一人,二千石十人。在後來灌嬰還率領八萬五千騎兵抗擊過匈奴,可見,灌嬰一直帶領著漢朝的騎兵主力。
這支騎兵就是未來衛青霍去病橫掃漠北,殲滅匈奴的那支大漢鐵騎的前身。
-
3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劉邦在被項羽騎兵暴打後,把全軍上下善於善於騎馬作戰計程車卒集中起來,讓他們自己選舉指揮官,結果在秦軍中當騎兵的李必、駱甲被推舉為校尉。李必、駱甲因為自己是秦人,在劉邦軍中資格淺,怕不受信任才申請了灌嬰做中大夫,統領這支騎兵。這並不是說灌嬰沒有能力,而是證明劉邦騎兵中本來就有大量的秦人騎兵,否則那兩人根本就不能當選。灌嬰接手的就是一隻成熟的騎兵軍隊,接手後沒多久就在京索之戰中擊敗楚軍騎兵。灌嬰也因此成了漢軍騎兵指揮第一人,在滅魏、滅趙、滅齊的戰爭功勳卓著,
在井陘之戰中。這隻騎兵在滅趙之戰中拔旗易幟,大敗趙軍;滅齊之戰,破田橫,擒齊王廣;後又深入楚地,縱橫掃蕩項羽的大後方;追殺項羽的任務也由他帶部下完成。
-
4 # 這些歷史要讀
灌嬰所率領的精銳漢軍騎兵,正是以故秦騎兵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而這支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與項羽的主力楚騎硬碰硬的漢軍騎兵,就是鮮為人知的郎中騎兵!
公元前205年(漢二年),爆發了著名的彭城之戰。此戰中,劉邦所統率的56萬諸侯聯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被項羽所率領的3萬精銳楚騎硬生生擊潰。漢軍損失慘重,劉邦更是陷入了“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空前危機之中。
經此一戰,不僅讓劉邦見識到了項羽的可怕,不得不調整攻楚戰略。同時,也讓劉邦認識到打造一支精銳騎兵的必要性。
於是,在痛定思痛下,劉邦決定親自在軍中挑選善騎戰的將領,打造一支精銳騎兵。後來,手下眾人向劉邦推薦了有兩名將領,他們就是李必和駱甲。
李必和駱甲都是關中重泉縣人,過去為秦軍騎士,擅長騎戰。秦朝滅亡後,便投靠了漢軍。但作為秦軍的降將,李必和駱甲兩人過去在漢軍陣中一直不備信任。所以,當劉邦打算重用李必和駱甲,讓他們著手組建並統帥漢軍騎兵時,兩人還是很謹慎,對劉邦說:
“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願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因次,劉邦最終決定拜李必和駱甲為左右校尉,輔助灌嬰,組建漢軍的騎兵部隊。而新組建的這支漢軍騎兵,便是郎中騎兵。
郎中騎兵與之前的漢軍騎兵截然不同。之前的漢軍騎兵主體為關東人,其訓練方式和戰術,均師從項羽的楚軍騎兵,然而卻又不是後者的對手;而郎中騎兵則是以作風強悍的故秦騎士為骨幹,其訓練方式和戰術也都延續過去秦軍騎兵的傳統,戰鬥作風硬朗。因此,郎中騎兵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算是一支“重生的秦軍”,是赳赳老秦的一種傳承......
成軍後的郎中騎兵,很快就向項羽的楚騎還以了顏色。京索之戰中,灌嬰率領郎中騎兵一舉大破楚騎精銳。在日後與楚軍的歷次作戰中,郎中騎兵也始終活躍在第一線,並多次擊敗楚軍,成為楚漢戰爭期間的一支王牌部隊!
-
5 # 國史春秋
肯定地說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劉邦的騎兵部隊成軍於彭城之戰的後的公元前205年,那時候距秦國滅亡命已經快兩年了。另一個原因就是,當年按淮王之約,劉邦與項羽誰先入關,誰就是關中王。二人表面上是齊頭並進,但由於淮王的偏心 ,讓劉邦操近路直奔關中,而命宋義帶著項羽先北上救趙,然而再向關中進發。這樣一來 ,項羽先後與秦國兩大主力兵團遭遇,即王離與章邯。再消滅王離,收降章邯之後,項羽勢力大增,於是率40萬大軍殺向關中。很顯然 ,項羽收編了一大部分秦國騎兵。而劉邦一路上為爭取早先入關的時間,所以避重就輕,也沒有遇秦國主力遭遇,因此入關後總兵力增加到將近10萬,自然也沒有收編秦國騎兵的可能。
這一點很快得到應證 ,項羽封分諸侯完畢,率軍趕回鼓城,劉邦率軍進入漢中。但很快山東齊國叛亂,項羽親自率軍平叛,劉邦趁機出三津,糾集了56萬大軍偷襲彭城。項羽得到訊息後,率3萬騎兵殺回,劉邦的56萬大軍被砍瓜切菜。大敗後的劉邦痛定思痛,終於認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於是趕往韓信軍營,將韓信的部隊全部帶走,其中就包括一部分騎兵。這樣一來,劉邦以韓信的騎兵為框架,逐漸建立起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部隊,並由交灌嬰統領。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
6 # 青峰山女史
有。
劉邦組建這支騎兵部隊,任命的指揮官不是灌嬰,而是原來秦軍將領重泉人李必和駱甲,因為二人是秦人,怕底下將士不服,建議劉邦任命常在他身邊,又懂騎射的人。於是劉邦任命灌嬰中大夫,讓李必、駱甲擔任左右校尉。而最後追擊到烏江邊楊喜,司馬童等人就是秦軍舊部。
-
7 # 老白的歷史課
不僅有原先秦騎,而且是中堅力量!
項羽兵敗垓下,追擊項羽並取其性命的就是灌嬰的騎兵部隊。
灌嬰何人,睢陽一個賣布的,何德何能能成為劉邦麾下最精銳的騎兵首領呢,難道要用他做買賣的本事訓練騎兵?
劉邦以韓信計,還定三秦,合諸侯兵五十六萬攻下彭城,然後被項羽三萬輕騎教作人,劉邦才意思到騎兵的歷害之處,決定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
急切之間,上那去找騎兵人才?
大家推舉原來的秦朝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 ,他倆對騎兵很在行,同時又都擔任校尉之職,因此可以擔任騎兵將領。但他們倆害怕,自己原先是秦華人,統領騎兵怕別人有意見,便想讓劉邦委派一個善於騎射的心腹做他們的上司。
灌嬰,早年便跟隨劉邦,做戰勇猛,現在擔任中謁者,傳達劉邦命令,是心腹中的心腹,於是便任命灌嬰為中大夫,讓李必,駱甲擔任左右校尉,而後漢騎縱橫一方,天下難敵。
說白了,前期灌嬰就是個甩手掌櫃,訓練騎兵什麼的還是秦國那一套,劉邦基本盤又在關中,關中良家子弟,不還是秦人嗎!
當年的小商人灌嬰,也終將會成長為漢初舉重若輕的大人物。
回覆列表
楚漢相爭中多次幫助劉邦扭轉戰局的郎中起兵就是以秦人、秦馬、秦將、秦朝練兵方法打造出來的一支“特種部隊”。
組建始末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迅速平定了關中三秦之地,擁有了與項羽爭霸天下的資本。不久便東出函谷關,率領諸侯大軍56萬進攻項羽都城彭城。楚漢爭霸第一戰彭城之戰爆發,原以為穩操勝券的劉邦竟然被項羽的3萬精兵打得抱頭鼠竄,最後退守滎陽。
項羽的精銳起兵給劉邦留下了很深印象,做夢都想自己擁有一支項羽同款的騎兵。
這是蕭何從大後方關中送來了大量的兵員、糧草等給養,劉邦決定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騎兵。
秦人的祖先養馬出身,所以秦地多良馬,秦軍橫掃天下,騎兵部隊無堅不摧,這就給劉邦的騎兵部隊打下了良好基礎。
劉邦選用秦軍降將李必、駱甲為騎兵隊伍首領,訓練騎兵,但是兩者以自己為降將,沒有辦法統帥漢軍為由拒絕了,於是灌嬰成了統帥,兩人為輔佐,全新的郎中騎兵橫空出世。
輝煌戰績成型後的郎中騎兵作為劉邦的尖刀,多數情況被用來執行“斬首”行動,每次大戰,就看見郎中騎兵如迅雷般直衝對方大營,奔著敵方主帥衝殺,斬首之後再回身掩殺群龍無首的敵軍。
另外郎中騎兵還充分運用其機動能力,持續騷擾項羽的糧道,不斷削弱楚軍,使得楚軍只能和漢軍對峙在滎陽,無法再進一步,這就給劉邦喘息機會。
在韓信攻齊時,劉邦把郎中騎兵交給韓信指揮,兵仙對騎兵戰法也是瞭如指掌,數次對戰,便使用郎中騎兵打得齊軍丟盔棄甲。
最終決戰爆發,齊楚聯軍主將是名將龍且。韓信假裝敗退,誘使龍且追擊,追至濰水時,發現水量很小,可以輕鬆渡過,便不再防範全力追擊,哪知水量小的原因是韓信在上游修了堤壩,等到龍且大軍渡過一半時,掘開堤壩,龍且大軍攔腰切斷,混亂不堪。郎中騎兵趁勢出擊,徑直衝向龍且,龍且還沒反應過來就被砍了腦袋。齊楚聯軍大敗,項羽的敗勢已經無法挽回。
郎中騎兵回到垓下主戰場,最後合圍項羽,項羽自刎後,郎中騎兵5人搶得項羽屍體,後來都被封侯。
白登山之圍漢初,因為韓王信(非兵仙韓信)叛逃匈奴,劉邦親率大軍討伐,早期的交戰漢軍連戰連勝,以致於劉邦信心爆棚,想要全殲匈奴,於是帶領郎中騎兵追擊,逐漸與後方的步兵部隊脫節。此時郎中騎兵編員大概在5000人左右,但是他們面對的是十數萬匈奴騎兵,最後被團團包圍在白登山。
這是郎中騎兵少有的失利時刻,但是就算這樣,面對十數萬匈奴人,郎中騎兵下馬守山,仍然堅守了7天7夜,戰鬥力不可為不強。
最後依靠陳平計策,以及後面的步兵大軍的到來,白登山之圍得以解除。
郎中騎兵的傳承白登山之後的郎中騎兵主要是出現在平定內部諸侯的叛亂中,隨著內部逐漸穩定,郎中騎兵也開始刀兵入庫,馬放南山,但是郎中騎兵的戰法精髓以及精神影響了大漢數百年,最突出的就是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那支無敵的大漢鐵騎,就有郎中騎兵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