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琳夢曦1

    因為那時實行的舉薦制,得須別人舉薦。這就是後來的九品中正制的前身。自己前去是會讓人笑話的,看不起的。必須由當時當地的知名人士推薦介紹,才能名正言順。漢未,,舉薦制還沒形成規範,曹魏成立後。在此基礎上建立正規的用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每個大洲設立大中正一人,負責本洲舉薦人才之事。數郡設中正一人。負責向大中正舉薦本郡有才之士。大小中正官,不算官員,但有名望有影響。同時把有用人才分為九等,即,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九品。故叫九品中正制。一直到隋楊堅建立科舉制為止,實行三百三十多年。

  • 2 # 雪夜星痕123321

    這問題顯然當事人自己最有發言權。

    現下有個風氣,將政治家的言論一概視為掩飾,但如孔夫子所論,【聽其言,觀其行】,言行是否一致才是判斷其言論真實性的唯一標準。

    譬如:

    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這就是被歷史所檢驗的夫子自道,後人又有什麼資格去誅心呢?

    關於諸葛亮出山問題,《出師表》說得明明白白: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因為感激三顧之恩,這才【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征程】。顯然,諸葛亮對於自己的出山動機抑或主要動機說得一清二楚,接下來無非【觀其行】而已。

    諸葛亮是否“不求聞達於諸侯”?就歷史記載而言,是。

    後人津津樂道於諸葛亮在荊州政壇的人際關係,譬如透過聯姻,諸葛家與蒯家、馬家、蔡家,甚至劉表本人都沾親帶故,於是乎臆測諸葛亮早有佈局云云。然而,同階層通婚直到現下都是普遍社會現象,漢末處於士族社會的形成階段,自然更為稀鬆平常,關鍵在於諸葛亮是否利用該層社會關係出仕?顯然沒有,甚至最終向劉備舉薦諸葛亮的也不是這些富貴親戚,而是荊楚士人圈子的邊緣人士——潁川人,前劍客徐庶。

    諸葛亮自幼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一直待到二十七歲,始終沒有任何出仕劉表的表示。即便劉表是座談客,孔明可能看不上此公,但在荊州官場積累聲望地位,為日後良禽擇木而棲做準備,這是最正常不過的選擇,鳳雛龐統便是一例。

    再往遠了看,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坐擁天時,求賢若渴,捎帶對諸葛亮也很有意思,一開價就是尚書檯的要職:

    《與諸葛孔明書》: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按《漢官儀》: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

    至於孫權,日後更是迷弟一枚,初見諸葛亮,便挖空心思欲得之而後快,張昭等皆為說客,甚至在協調入川一事時,給劉備開的價碼也包括交出諸葛亮。

    孫權遣使求共伐蜀。又曰:雅願以隆,成為一家。諸葛孔明母兄在吳,可令相併。

    再考慮其兄諸葛瑾在吳,身為孫權長史,職在機要,諸葛亮出仕孫權顯然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末了諸葛亮幹了什麼?晨夜從容,抱膝長嘯,一口氣宅到了二十七歲。以古人可悲的平均壽命,年過四十便可自稱老夫,孔明活到這把年紀還沒有出仕表示,那就是做好了終老林泉的準備。

    再就思想看,諸葛亮此人道家色彩很重,不強求仕途完全符合道家的價值取向,綜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在遇到劉備前,諸葛亮不求聞達於諸侯完全可信。

    然而,孔明畢竟還是出仕了,究其原因,其本人說了兩點: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也即:其一,感激三顧之恩;其二,劉備有罕見的人君之度,可以盡情施展孔明的才能。

    易言之,孔明出仕的原因是綜合性的,既有感激之情,也有現實的政治考量,如果劉備是個繡花枕頭,恐怕顧個十七八次也沒指望。

    諸葛亮在實際軍政操作上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但在思想上是標準的理想主義者。

    亮出祁山,隴西、南安二郡應時降,圍天水,拔冀城,虜姜維,驅略士女數千人還蜀。人皆賀亮,亮顏色愀然有戚容,謝曰:“普天之下,莫非漢民,國家威力未舉,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賀,能不為愧。”於是蜀人鹹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

    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認為自己的施政是善政,準備將這一善政推向全國,而可以盡亮的劉備顯然是千載難逢的君主,於是一拍即合。

    至於後人臆測諸葛亮投奔劉備的原因,無非是曹魏、孫權多士,諸葛亮投奔不能取得二號人物的大權。

    關於這點,裴松之已然反駁明白:以諸葛亮之鑑識,豈不能自審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時,情見乎言,志氣所存,既已定於其始矣。若使遊步中華,騁其龍光,豈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委質魏氏,展其器能,誠非陳長文、司馬仲達所能頡頏,而況於餘哉!

    諸葛亮對自己的才能豈會沒有認識?論軍事,此公是武廟十哲,何況公論更在其上的政治才能?都說諸葛一門龍、虎、犬,掛虎名的諸葛瑾在東吳官至大將軍,掛犬名的諸葛誕在曹魏官至徵東大將軍,也是三公級的人物,何況臥龍?此公會對自家沒信心?

    再者,孔明在劉備處雖然空間大,但政治地位能壓過關、張,那也是功勞累出來的。捎帶,在三顧茅廬之際,劉備兵不滿萬,客居新野,無立錐之地,主要對手曹操呢?一統北方,兵馬三十來萬,而且指日南下,新野首當其衝。兩廂對比,劉備集團簡直是風中殘燭,朝不保夕。

    說孔明貪圖劉備集團政治地位的,不妨設身處地:阿里巴巴發來offer,請你去總公司做馬雲助理,預測未來若干年可能升任CEO,另一家小微公司也發來offer,請你也去做總經理助理,預測兩年內升任CEO,末了一查背景,這家小微公司創業二十載,從來未成功,現下借場地經營,捎帶還是阿里巴巴的首要打擊物件。試問,諸公如何選擇?

    總而言之,諸葛亮出仕原因大致如下:

    一、感激三顧之恩;

    二、認為劉備可以人盡其才;

    三、認為可以跟隨劉備實現其向天下推行善政的政治理想。

    至於為天下還是為自己?行善政於天下,既是為天下,也是在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是典型的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

    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孔明其有哉!

  • 3 # 古風93814281

    謝邀,哥們,《三國演義》是本小說,又不是真的歷史史實,裡面的情節是羅貫中同志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創作,不符合邏輯的地方多的是,如果什麼都按現在人的思維和邏輯去追究,最終只能大失所望。首先,《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明時期,雖然寫的是千年前三國時期的故事,但是畢竟羅貫中同志不是專業的歷史學家與考古專家,他也不想寫一本三國的歷史專著。他寫的小說材料更多是來自於民間的傳說和評話,他面對的讀者也是普通百姓而不是專業的歷史專家。對於老百姓而言,他們更喜歡看到的是戲劇化的故事,而不是嚴謹的史實。其次,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鮮明主題就是抑曹揚劉,將蜀漢寫成正統,因此蜀漢政權裡的主要人物都是正面形象,劉備一代梟雄被羅貫中描寫成了一個哭哭啼啼心懷天下的仁義之君。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際遇更被寫成了三顧茅廬的經典,這也正暗合了古代儒生的理想:一身學識要報答知己之仁義之君。如果諸葛亮在小說中是自己去找的劉備,那麼顯然不會有現在這樣為人津津樂道的三顧茅廬的故事流傳千古了。至於歷史上諸葛亮與劉備的相遇相知是否如故事般精彩,對於老百姓和知識分子而言其實已經不重要了,而《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的情節確實成為了明君賢臣相遇的典範了。

  • 4 # 治癒系小北北

    其實諸葛亮一開時就沒看下劉備

    按原著來說,諸葛亮是當世奇才,應該已經把各路軍閥的後來發展已經推算的七七八八了,他本來不想在這裡邊摻乎,自己逍遙自在的,鑽研自己喜歡的。諸葛亮也知道自己和劉備有點緣分,但是也只是有點,沒有那麼多的後續,可是後來劉備硬生生改變了變數,才讓諸葛亮感覺奇怪,也想把這個事弄明白,但是一下子弄的局勢收不住,諸葛亮已經卷入這個變數里,再退出去只會更亂,所以只能看局勢發展了。

    劉備是三顧茅廬去請的諸葛亮,諸葛亮是知道的,他就沒有想過出山去幫助劉備,也沒有想過出山幫任何人,他算出劉備,註定也不會統一全國。只是劉備在第三次來的時候,諸葛亮很是奇怪按他推理來說,劉備只會來倆次,這第三次有些奇怪這個變數怎了變了,所以就想弄明白這個事,才出山追隨劉備。

    所以,諸葛亮是從沒想過出來投奔任何人,只是想搞明白自己的事而已。

  • 5 # 康康先生

    在《三國演義》裡面像諸葛亮、國家、荀彧、賈詡等等這類人有一種統一的稱謂“謀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便是對這類特殊文人階層的讚美了。

    《三國演義》裡面像諸葛亮這樣自己不主動的人,並不是不想出仕,而是當時的“門第制度”制約了他們的前途。

    門第就是所謂計程車族又稱為世族、世家、巨室、門閥等。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

    門第出身,尊卑貴賤,是構成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維護封建統治的不成文的精神支柱。不然袁紹怎麼能成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不過是“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罷了。

    而諸葛亮這一類的人就是相當於一部分“學而優”卻不能“仕”的讀書人。自己空有一身的本領,卻無處施展。而且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那時候“寒士”要想出任仕途需要當地的知名人士推薦介紹,才顯得名正言順。就像荀彧薦程昱,程昱薦郭嘉,郭嘉薦劉曄,劉曄薦滿寵、呂虔,滿、呂又薦毛玠。

    所以說並不是諸葛亮不想自己主動。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謀士之一,他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也正是這樣才會有流傳至今的隆中對,未出山而知天下三分,不就是他給劉備最牛的自我介紹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年人經常夜晚口乾,口渴,飲食上怎麼可以改善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