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您怎麼看的?
2
回覆列表
  • 1 # 君臨天下Q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其原來意思是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貝勒在這裡想對這句話的原意加以修改下,難道即使是聖賢的人不會犯錯嗎?當然不是,即使是聖賢的人也會犯錯,但是,我們要從事件的本身要去看待,而不是借用這句話,不從事物的本身去查詢原因,因此,對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貝勒認為要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去分析。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起源的歷史背景。

    春秋時期,晉靈公十分殘暴,濫殺無辜,大臣趙盾和士季,進宮勸諫,晉靈公態度冷淡,不情願地認錯。士季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晉靈公根本聽不進,於是派人暗殺趙盾。人們奮起反抗,趙穿將窮兇極惡的晉靈公殺死。

    就歷史的背景而言,士季作為一代臣子,能夠直言不諱的向晉靈公進諫,這是作為一個臣子的本分,晉靈公你作為國君,雖然殘暴,時常性的濫殺無辜,這原本就是作為君主的你的不對。只要君主能聽進去進諫,實行仁政,看後待民,那還是一位明君。你過去有些錯誤,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記住,這個年代是什麼時候,春秋末年,那時候社會體制還是處在半奴隸半封建社會過渡話的時期,社會完全沒有現在的民主化社會。君主高於一切,君主做錯了事情,作為臣子的能夠敢於直言進諫,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但凡能遇到一位明君,能夠親自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更是幾乎少見的。

    歷史上如:漢武帝的“罪己詔”,這位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的君主,在其晚年,下旨釋出天下“罪己詔”,力說自己自從即位之後,連年征戰不斷,給天下百姓生活以及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讓百姓生活水深火熱。

    漢武帝的“罪己詔”被後世歷史學家給予高度的評價,作為封建時代的皇帝,他是第一個敢於力數自己的罪過的皇帝,這在封建社會皇帝表中都隸屬於少見的行列。

    因此,我們應該從變成唯物主義的角度去考慮,根據時代的背景,在春秋時期,晉靈公作為國君,十分殘暴,濫殺無辜,作為臣子敢於直言進諫,不僅不採納,反被派人把臣子給殺了,這能不引起晉國百姓的反抗嗎?

    另外,漢武帝的“罪己詔”,作為封建社會的皇帝,漢武帝在其晚年,敢於直言力數自己的罪過,而且自此之後,漢武帝再也不出兵征戰,開始採取與民生息的政策,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使用在漢武帝身上。

    其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使用現在人的身上。

    針對不同的時期,還要根據事物本身性質,我們應該辯證唯物主義的去看待。

    即使在今天,自由民主社會,針對事物本身,如果我們所犯的錯誤本身性質就不是惡劣的,而且本身能夠及時的改進,加以認識到錯誤,那麼這句話也可是適用於我們。

    但是,如果本身所犯的事物本身就惡劣或者影響非常不好,而且本身就不去從根本上去反思。那本身就不值得認同,引用這句話也是為自己開脫找藉口。

    貝勒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時期,事物的本身性質,辯證唯物主義去看待的去看待。

  • 2 # 趙福

    【《左傳》雲:“人非聖賢,熟能無過。” 就是說,每個人都會犯有錯誤之時候。】

    《左傳》與《易經》

    《易經》讓為:有一個卦叫做“澤風大過。”說的就是關於小過錯與大越錯之規則和原理,這正好與《左傳》所論述的:“人非聖賢,熟能無過”幾乎是相吻合的。

    筆者以為:錯誤有大小之分,如果發生了大問題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故這正適合《易經》中的那樣“澤風大過”那就不可以原諒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現代照樣適用

    小過錯,別人可以原諒和理解,但大過錯就不容易得到別人的原諒和理解,甚至還要追究其法律責任。所以說做事做人不要太過分。

  • 3 # 桃源天馬行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出自《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沒有誰不犯錯誤的,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犯一點錯誤。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每個人之間的差別並不表現在犯不犯錯誤,而是表現在能不能承擔犯錯誤的責任。世界上幾乎沒有不犯錯誤人,但是有勇於承擔責任和推卸責任這兩種人的區別。

    每次犯錯誤都是吸取教訓,學習提高的機會,只有對錯誤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擁有這個機會。犯了錯誤,我們可以對事物有更多的瞭解,對自己也會有更深入的瞭解,使我們在成長髮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中邁出重要的一步。如何不小心犯了錯誤,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它,不要想辦法逃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能夠真心誠意對別人說一聲“對不起,我錯了。”的人就是敢於面對錯誤、不逃避責任、希望自己更加優秀完美的人。

    當一個人明知故犯而造成惡果,人們會對他批評、譴責。而一個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勇於承擔責任,則會讓別人覺得有安全感,可以相信他,也會讓別人對他負責。所以勇於承擔責任並積極改正的人能夠贏得他人的信任。

  • 4 # 東嶽老梅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成語雖然出自《左傳 宣公二年》,但卻不是原話,原話是“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且不說原話的背景,晉靈公聽了以後改不改過,單就這句原話,就比現在的這個成語嚴謹的多。原文“人誰無過”,意思是所有的人都可能犯錯,而“人非聖賢”,好像聖賢就不會犯錯一樣,俗話說,神仙還有打盹的時候呢。

    既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已經約定成俗,那也不必細究,知其大意即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成語,針對的是世人揪辮子打棍子,別人做了錯事,犯了錯誤,揪住不放,耿耿於懷,甚至將其置之死地而後快。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我同意基督教人人有罪的說法。《聖經》裡有一個故事,說一群人追趕一個淫婦,要用石頭將她砸死,上帝說:住手,難道你們沒有罪嗎?那些人都羞愧地散去。

    我更同意《左傳 宣公二年》裡的那句“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俗話說,不怕犯錯,就怕不改。一個人,只有不斷地糾錯,才能走向成熟。

    面對別人的錯誤,善意的提醒和批評,是幫助他改正,促使他進步,如果惡意諷刺挖苦取笑,那就是在宣洩自己的陰暗情緒。不要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上,指點江山,應虛懷若谷。

    包容別人,等於善待自己。

  • 5 # 心恬澹

    《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釋義】: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出自士季,並非孔子)

    【典故故事】

    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藉故殺人。一天,廚師送上來熊掌燉得不透,他就殘忍地當場把廚師處死。 屍體正好被趙盾、士季兩位正直的大臣看見。他們瞭解情況後,非常氣憤,決定進宮去勸諫晉靈公。

    士季先去朝見,晉靈公看出他是為自己殺廚師一事而來,便假裝沒有看見他。直到士季上前走了三步,晉靈公瞟了他一眼,便輕描談寫地說:“我已經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了,今後一定改正。”士季以為他已經知道自己的錯誤,便道:“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確的勸諫,就是一個好的國君。”

    事後,晉靈公並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過錯,行為殘暴依然故我。相國趙盾屢次勸諫,他不僅不聽,反而十分厭惡,竟派刺客去暗殺趙盾。不料刺客不願去殺害正直忠貞的趙盾,寧可自殺。晉靈公見此事不成,假意請趙盾進宮赴宴,準備在席間殺他。結果趙盾被衛士救出,他的陰謀又未能得逞。最後,作惡多端的國君,終於被趙盾的弟弟趙穿殺死。

    【由此可見】:人誰無過,知錯能改是件利民利己的事。明知有錯而不改,後果不堪設想。君也好,臣也好,民也好,“水亦載舟亦能覆舟。”一個殘暴不仁的暴君,不懂得體恤下屬,不懂得愛戴自己百姓的君主,終將走向覆滅之路。

    【故事二】

    春秋戰國時,有一天,楚莊王舉行宴會,招待一批得力臣下。他讓自己一位心愛的美人為眾人斟酒,以助酒興。

    夜幕初降時,眾人已有幾分醉意,這時,一陣風吹滅了燭火。黑暗中,有人藉著酒意,趁機拉住斟酒美人的衣袖,被美人掙脫。美女機靈,順手拉斷了那人的帽纓握於手中。 燭火點燃之前,美人來到楚莊王座前一陣撒嬌、咬耳朵,拿出帽纓,非要楚莊王查出此人,嚴加懲處,為自己出氣。 美人雖悄聲說話,但坐在楚莊王旁邊的臣下們已猜出幾分,不禁替那位冒失的人捏了一把汗。那位冒失之人,早已嚇得冷汗淋漓,面如土色,垂頭待死。氣氛十分緊張,楚莊王卻不動聲色,似乎什麼事都沒發生。 楚莊王大聲下令:“今天,有這麼多的猛將良臣與我共飲,我覺得十分痛快。咱們繼續喝,不醉不罷休。還有,誰不把帽纓扯斷,誰就沒有痛飲盡歡,我就要罰他!” 所有的臣子們都拉斷了自己的帽纓,放膽狂飲,直至東倒西歪才盡興離去。

    三年後,楚國圍困鄭國的一場重要戰事中,一位武將特別勇敢,帶頭衝入敵陣,交鋒五個回合,便殺了五個敵人。他的神勇極大地鼓舞了楚軍將士的鬥志,大家齊聲吶喊,衝向敵軍。鄭國軍隊被嚇得亂了陣腳,丟盔棄甲,狼狽而逃。楚軍大獲全勝。 楚莊王派人慰勞武將,一打聽,才知他就是上次宴會上被美人扯斷帽纓的人。

    試想:楚莊王宴會當時,為小事而責罰那位武將,也就不會有戰場上神勇的武將,楚莊王的寬以待人,讓人心悅誠服,甘願為之拼命效力。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犯錯時,我們就應該用寬容態度給別人改過自新的機會。人無完人,我們自己也會有時常犯錯的時候,多多反思自己的錯誤並改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6 # 廣州毛巾姐

    古人云:理也!

    就是說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知錯能改善也!

    其實聖賢也是有過錯的的,只不過聖賢們常聞過則喜,常閉門思過,常改過自新。聖賢最怕是有過不知,孔子曾說:“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古語說:“過而能知,可以謂明,知而能改,可以即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校女生怎麼擁有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