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先生l

    人生各個時間段都有該乾的事情和該注意的事情,比如曾國藩說”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他的意思就是說:年少時要多奮鬥,中年時要戒驕奢淫逸,晚年但求平穩度過。

    聖人孔子還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總結來說就是:年少時要立大志,看遠,戒在色;中年時要戒焦躁,看寬,戒在鬥;晚年時不要貪小便宜,戒在得。

    但關於人生的闡述,孔子最經典語錄還是下面這段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中,“三十而立”,到底是該“立”什麼呢?下面我來一起看一看!

    這裡所說的“立身”不是指安身立命,而是指自我道德修養。為什麼不是立德呢?因為立德是“三不朽”之一,是聖人的標準,我們普通人還是處於立德的初級階段——立身。立身的另一種理解就是有一定的修養,古人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修身就好比這裡所說的“立身”。

    三十歲了,一個立身的人不僅在自我方面,有了比較固定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而且在與外界聯絡方面,有自己的人脈和朋友,有一定的口碑。這種”立身“相當於我們的無形資產,也是我們日後事業騰飛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打牢!

    古往今來都是一樣,三十的男人已經過了寒窗苦讀的年齡,都是步入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且都工作了多年。立業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我們可以心懷”詩和遠方“,但是現實的”麵包“一定要有。

    古代社會講究”成家立業“,但是現代社會大多是立業後成家,這是人們思想的轉變,也是現實壓迫所致。三十歲成家不早也不晚,正是合適,更何況此時的父母都年老,渴望抱孫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嘛!

    其次,三十歲的男人有了自己的修養和事業後,也該組建一個溫馨的家庭,找一個賢惠的妻子。家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太早了不好,太晚了也不好,三十歲正好。三十歲的男人有賢妻相助,人生事業更會風生水起!

  • 2 # 遲到的名人

    對於“三十而立”這句評語,後人給出的解釋有很多,比較受認同的說法是“30歲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初二年級語文書:30歲做事和於禮。簡單一句話,30歲,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了。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自覺的或者是有相對覺解的意識,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人的“立”意識是一種普遍的精神現象,具有自覺性、獨立性、階段性、過程性、內在和外在統一性等特徵。在對生命之“立”反思意識有所忽視和遺忘的公元2017年,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擔崇高的人生使命、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於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中,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

  • 3 # 少年已知愁

    ——三十而立,立身、立業、立家!

    一、立身:人到三十歲的時候,對社會和自己都應該有了一些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這個時候就應該加強對自我的認知,學會禮,無論是生活上還是事業上都應該懂得以禮待人,要不斷加強自己德行修養的建構,修正自己的心性,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意識,這樣才能在四十歲時做到不惑!

    二、立業:三十歲的人應該要能夠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要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並不斷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拼搏!

    三、立家:三十歲的人大多已經成家,然而,立家不應該簡單的理解為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三十歲,上有老下有小,已經成為家裡的頂樑柱;我們應該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他們那一輩人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的良心,所以要經常探望問候自己的父母;對待妻兒,我們應該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好好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如果你三十幾歲了,就該明白: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

  • 4 #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1

    立怎麼看?您覺得立是什麼?立與什麼有關?立起來有能怎樣呢?

    對於立,小人有以下幾點拙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對於男人的立,無所謂幾處,成家,立業,成就,成績,成功。在工作上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經濟上取得無與倫比的成績,在事業上取得您想要的各種成功,在家庭上您想取得完美的幸福,希望早日進入極樂世界,此極樂非彼極樂。人間處處是極樂,一朵花,一片海,一抹雲,一座山。

    立而不衰,是每個人年輕時的夢想,誰還不曾年輕呢?誰還不曾經受各種風雨的摧殘呢?誰還沒有幾段感情呢?誰還沒有幾個知心朋友呢?誰不曾想象三皇五帝一般坐擁人間美味呢?嗯⊙∀⊙!我不曾想,因為我只是一個凡人,您曾想過吧!嗯是的,您肯定想閱盡天下美女而不曾動心,因為您有自己想追求的成功,想有過一次成功的機會,想找到人生的知己,我是嗎?不好意思,我不是,因為我只是我自己的知己。

    立而不卑不亢,立而穩如泰山,立而與他人隔絕,因為立是孤獨,是寂寞,是如雪,是寬容。您想找個人與您交流,與您溝通,與您一起共享人間美味嗎?嗯⊙∀⊙!您不想,因為您即使想,您也找不到,而我亦然。您的想法我大概瞭解一二,因為我即是您,您即是我,因為我們是共同體。我們是人類,我們是會思維,會思考,會追逐人生,會醉生夢死的人類。

    立起來才能走下去,少年志則國志,少年立則國力,少年強則國強。而我也即是您,誰還沒有過少年?誰還沒有過夢想?誰還沒有被命運捉弄幾次呢?誰都有。誰都是。誰都被捉弄。誰都在人間。

  • 5 # 子愚之言

    “三十而立”出自於《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其實是孔子表達自己在每個人生階段學習、理解和使用周禮的過程。他一生都在極力推行周禮。他說,“立於禮”,“不知禮,無以立也”。所以,孔子的三十而立也是三十而知禮,立即是不動,也就是指這個階段要在之前階段學習充實自己的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現代人大部分把三十而立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聯絡起來,按傳統的思想解讀成成家立業或是立身,立業,立家,總之,就是要有一定的成就。

    其實個人認為,在三十歲的年紀,不必要求過高,成家立業功成名就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年齡段,一個人應該形成一個良好的三觀,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規劃,有自主選擇的能力,遇事有擔當,有責任感,並且有著獨立的人格,不依賴他人。這樣,就是立了。簡言之,就是有一技之長,自力更生,三觀正,不危害社會。

    縱觀現代社會,在家啃老不肯獨立的成年人太多太多,包含很多擁有大學學歷的人畢業後不願出去工作,這樣的啃老族達到七八百萬人,大部分是因為眼高手低,不願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提升而選擇逃避,一年又一年,天長日久,就習慣宅在家裡啃老了。並且大部分在家啃老的人基本把自己的時間都給了網路遊戲等。前不久就有一則新聞爆出一個北大博士成了五保戶,在家啃老17年。因為他以為畢業後能輕鬆找到過萬的工作,但事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就這樣考父母和姐姐養活了十七年。

    長期在家啃老的人時間長了多有心理問題,暴力傾向居多,父母年老沒有能力供養,不給錢,就會動則打罵父母,有些還揚言要殺了父母的。近期日本前高官父殺子事件也是因為兒子到44歲還在啃老,對父母非打即罵,沒有收入,每月還要消費約2萬多元人民幣,初二就打倒過自己的母親,在網上說過“擅自把我生下來就應該負責到我死前最後一秒”,“如果能得到殺人許可證,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愚蠢的母親”,對啃老理直氣壯,對父母像對待仇人,最後因為抱怨附近學校的學生太吵,其八十多歲的父親擔心他危害社會而殺了他。可能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長期被兒子打罵壓榨也讓他們不堪重負吧!

    所以,三十而立,一個人在大學畢業後八年內應該足以自立,不啃老,不危害社會,不給別人增加負擔,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父母與學校也應該考慮不光要訓練學生的應試能力,更重要的是自立能力。

  • 6 # 朝話夕辭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則耳順”出自《論語》,孔子曰:不知禮,無以為立。

    “三十而立”並不是成家立業的意思。而是說人到了三十歲,經過之前學習的人生道理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懂得了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構建起自我思想體系。

    01.首先,要遵紀守法,不做違法犯紀的事情。這是做人起碼的基礎和準則。

    02.學習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一個正人君子要做到,對百姓要講仁慈,對朋友講義氣,說話辦事要講禮節,人生要有大智慧,為人處事要講信譽,對待他人要寬容,對國家和單位要忠誠,對父母長輩要孝順,對兄弟要關愛照顧。

    三十歲是人生最好的年華,即有面對一切世間困難的勇氣,又有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為之而奮鬥的雄心壯志!

  • 7 # 寂語堂齋

    回答這個問題,要弄懂孔子的本意。

    《論語,為政》,子日: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他自己一生的總結,孔子是出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死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他活了72歲。

    孔子55歲了還立志繼續學習,三十而立,是說自己三十歲那年知道了禮,然後才建立了自己的學說體系,四十而不惑,是說四十歲那年自己更加清楚,也就更加堅信自己的理論,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五十歲那年開始學《易》,知道了人的壽命長短不是自己說的算,而是由老天決定的,至於六十,七十這都是老子親身經歷過的,可以確定這一段是孔子七十歲以後說的。

    三十而立的立字,不能亂去引申,什麼成家立業,又什麼立世之類的,還有什麼建立人生觀,價值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之類的。這僅僅是孔子對自己的總結。

    大道致簡,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論語》亦復如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40歲的男人不容易動情,一旦動情就陷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