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
2 # 科學探索菌
碳14測年法是根據自然界中碳14衰變的程度來計算出樣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種測量方法。這一原理可以用來測定有機物的年代,不過只能測定至今約60000年左右的有機物的年代。對於超過60000多年的樣品,由於碳14含量非常少,所以測試結果會變得不靠譜。
碳14年代測定法由美國科學家威拉得·利比發明,威拉得·利比也因此獲得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碳14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半衰期為5730±40年。碳14 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含碳14的二氧化碳,並透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食物鏈進入生物體內。
碳14是由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其在大氣中的丰度基本保持不變。透過生物的新陳代謝,我們認為生物體內所含碳14的比例與當時大氣中碳14的比例幾乎是一致的,並且生物體內碳14的形成和衰變是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當生物死亡時,動態平衡被打破,生物體內的碳14因衰變含量減少,所以透過測試樣品中碳14與碳12的比例,就可以估算出樣品的年代,不過仍存在一定的誤差。碳14測年法在中國有被用來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由於大量考古文物都是無機物,因此碳14測年法的用途也不是太廣泛。碳14測年法的時間範圍足夠用於人類考古了,如果需要更古老的測定,可以用其他半衰期更長的放射性元素。
-
3 # 小漢字見大歷史
獲獎的正是這位「腦上無毛,聰明絕頂」的大哥,詳情可google: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拉得·弗蘭克·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1908年12月17日-1980年9月8日)。
這個問題涉及粒子物理學和化學,我想了下,像知乎一樣貼一大堆公式和術語,讓人不明覺厲,我認為沒什麼意義,在這裡可能根本就沒人看。
所以,我只能說我儘量簡單的講,儘量不用術語和方程,大家知道一個大概原理就夠了。----------------------------------------------------------------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自然界中有些元素是非常不穩定的,會釋放三種能量射線,漸漸變為一個穩定的元素,這樣的元素就叫做「放射性元素」,這個過程就叫做「衰變」。
(根據愛因斯塔的質能方程:衰變釋放能量,會有質量虧損。)我們小學課文都學過,放射性元素是居里夫人和她老公發現的。
居里夫人發現的放射性元素「釙、鐳」。
假設:
現在有一個樣本物質,裡面有1萬個「鐳原子」,在經過1600年後,有5000個原子會衰變為元素「氡」。這1600年就是「鐳」的半衰期。
那你肯定會問:
為什麼不是「全部衰變的時間」,而要搞一個「半衰時間」?
因為粒子衰變不是確定性的,是偶然的,是有一個機率的,「半衰期」是一個統計學測量到一個值,統計學樣本越大越準確,樣本少失去了統計學意義。
打個簡單的比喻:好比人的死亡是不確定的,現在要測人群的年死亡率:
有人選取一個一萬人的村子,一年死亡三人,年死亡率是萬分之三。
有人選取一個三口之家作為樣本,三口之家一年內死了一個,死亡率為33% 。這兩個數值哪一個更可信?肯定是前者。
這就如同,硬幣丟得越多,「正、反」出現的機率越接近50%。
因此,我們不可能不知道完全衰變需要多少時間,因為樣本越少,就失去了統計學意義,我們只有選取大樣本下的粒子半衰期時間。
其實也可以這麼說:理論上放射性元素全部衰變的時間是無窮大,那麼用完全衰變時間就失去了意義。
其實,半衰期這個概念在醫藥學上也有,你拿任何一種西藥的說明書,上面都有「血藥濃度的峰值期」,「半衰期」引數,跟粒子半衰期的原理完全相同,甚至求「半衰期」的公式都一樣。
假設你現在喝了一種藥物,之後一小時,在你的血液中的含量達到一個峰值,然後開始漸漸下降。假設峰值是每克血有1微克,過一個小時之後,每克血只有0.5微克,這一小時就是這種藥物在你體內代謝的半衰期。
你有沒有可能測得藥物完全代謝排出你的身體?不可能的,可能到你死,這個藥物都一些原子存在你體內。樣本有限,就失去了統計學意義。
碳元素——碳12、13和碳14及其「半衰期」、相對丰度化學常識1:凡是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為同一元素。
化學常識2:「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它們互為同位素(Isotope)。碳元素有6個質子,反過來說:凡是有6個質子的元素都是碳元素。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碳同位素從碳8——碳22,一共有十五種之多,也就是這些同位素都有6個質子,區別在中子數目不同,還有半衰期不同。
如下表所示:
引自百度百科詞條——碳這15種同位素中,碳12、碳13是穩定元素,其他同位素半衰期都很短几秒、幾微秒,但是唯有「碳14」同學「骨骼清奇」,半衰期竟然有5730年:
同時,從上表可見,地球碳元素中穩定同位素「碳12、碳13」佔到了大約99%以上(碳12佔到98%以上),其他的同位素忽略不計。地球上「碳14」和「碳12」的原子數目比列大約是1:1百億,
好,我們知道了碳12和碳14的化學性質,用圖表示:
(用圍棋表示碳原子核的中子和質子的數目)碳14的形成過程我們小學都學過,地球大氣層主要氣體是氮元素和氧元素,氮元素最多,佔到78%。
(大氣成分:氮(78.084%)、氧(%20.946)、 氬(%0.934)、水汽(0.25%)、二氧化碳(0.032%)、 氖(0.0018%)、 氦(0.00052%) 、甲烷(0.0002%)、 氪(0.0001%)、氫(0.00005%)、 氙(0.000008%)、臭氧(0.000001%)、 其他(0.001421%)。)氮元素的原子核為7個質子,最多的同位素就是氮14:7個質子、7箇中子,相對丰度為99%。
也就是說氮14在氮元素中佔到99%。
氮14本來是非常穩定的同位素,但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宇宙高能射線,轟擊大氣中氮14的原子核,這使得氮14失去一個質子,得到了一箇中子,產生一個只有一個質子的氫同位素:氕。
那麼,這個時候氮14就變成了6個質子,8箇中子的一種新元素。
前面說過:6個質子就是碳,再加8箇中子,也就是碳14:
14N7 + 1n0 → 14C6 + 1H1所以,碳14本來是是氮家族的人,它當然時刻要認祖歸宗,因此碳14特殊的原子結構,導致它非常的不穩定,它會產生上文說的「β衰變」,然後變回氮14。
放出正電子的稱為「正β衰變」,放出電子的稱為「負β衰變」。在正β衰變中,核內的一個質子轉變成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和一箇中微子;在負β衰變中,核內的一箇中子轉變為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此外電子俘獲也是β衰變的一種,稱為電子俘獲β衰變。整個過程反應式如下圖:化學知識還給老師,看不懂也不要緊,這個反應式就是說的:宇宙射線轟擊氮14變為碳14,碳14又變回氮14。
生命體與碳元素迴圈——測年原理好,我們知道「碳14」的半衰期有5730年,但宇宙射線無時無刻都存在,碳十四衰變了,又會源源不斷的產生。
所以,地球上的碳14總會維持在一個相同的丰度,前面說過,大約是每一百億粒碳12原子就有一粒碳14原子。
我們還知道,地球一切生命都是碳基的,生命會新陳代謝,生命體會有碳迴圈:
碳-14原子與氧原子形成了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製造養分,植物中就有碳-14,動物吃植物。所以,每個活著的生命體都有源源不斷的相同丰度的碳14補充到體內,生命體碳14相對丰度跟自然中的植物、大氣的相對丰度是一樣的:
大自然中的碳迴圈
大氣中碳14和碳12的比例是:1:1百億,那麼植物纖維也是這樣的比例,吃植物的羊,吃羊的老虎、人,都是這樣的比例。
這個丰度,從古至今是不變的。
但是,如果生命體死亡了,就停止了與外界的碳交換迴圈了。
那麼,生命體體內,就有了一個「原子鐘」:生命體內碳14,每過5730年就會減少一半。
以此類推,減少八分之一、四分之一都有對應的年數。
計算所用的計算公式稍微說一下:t=[ln (Nf/No) / (-0.693)] x T(1/2)ln ——自然對數 (natural logarithm)Nf/No —— 古物樣本碳14與和活生命體中的碳14的百分比T(1/2) —— 碳14的半衰期。要注意的是,「碳14丰度」從古至今不變只是一個「理想化假設」,碳14丰度是有波動的。
所以,碳十四測年是有誤差的,需要更多碳元素丰度的背景資訊進行校正。如:樹木年輪的測年校正。
碳14丰度波動如:科學家發現公元774年至775年間碳14丰度突然飆升,是平時的20倍,這是什麼現象導致的,目前還有很多爭議,大致有伽馬射線爆、太陽活動等幾種假說。引自:《自然》雜誌網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9611/figures/2另外,前面說過,如果樣本中碳14數量不多,也就失去統計學意義。
所以,碳14過十個半衰變以後,就沒有統計學意義了。
因此,碳十四測年的上限是五、六萬年。一些幾十億年的化石,是不能用碳十四測年的。
也就是說:碳14測年是有侷限性的:
碳14測年經典案例夏商周斷代工程
中國煤炭冶鐵的歷史
還有爭議很大的——都靈裹屍布
-
4 # 科學探索菌
碳14測年法是根據自然界中碳14衰變的程度來計算出樣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種測量方法。這一原理可以用來測定有機物的年代,不過只能測定至今約60000年左右的有機物的年代。對於超過60000多年的樣品,由於碳14含量非常少,所以測試結果會變得不靠譜。
碳14年代測定法由美國科學家威拉得·利比發明,威拉得·利比也因此獲得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碳14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半衰期為5730±40年。碳14 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含碳14的二氧化碳,並透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食物鏈進入生物體內。
碳14是由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其在大氣中的丰度基本保持不變。透過生物的新陳代謝,我們認為生物體內所含碳14的比例與當時大氣中碳14的比例幾乎是一致的,並且生物體內碳14的形成和衰變是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當生物死亡時,動態平衡被打破,生物體內的碳14因衰變含量減少,所以透過測試樣品中碳14與碳12的比例,就可以估算出樣品的年代,不過仍存在一定的誤差。碳14測年法在中國有被用來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由於大量考古文物都是無機物,因此碳14測年法的用途也不是太廣泛。碳14測年法的時間範圍足夠用於人類考古了,如果需要更古老的測定,可以用其他半衰期更長的放射性元素。
回覆列表
獲獎的正是這位「腦上無毛,聰明絕頂」的大哥,詳情可google: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拉得·弗蘭克·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1908年12月17日-1980年9月8日)。
這個問題涉及粒子物理學和化學,我想了下,像知乎一樣貼一大堆公式和術語,讓人不明覺厲,我認為沒什麼意義,在這裡可能根本就沒人看。
所以,我只能說我儘量簡單的講,儘量不用術語和方程,大家知道一個大概原理就夠了。----------------------------------------------------------------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自然界中有些元素是非常不穩定的,會釋放三種能量射線,漸漸變為一個穩定的元素,這樣的元素就叫做「放射性元素」,這個過程就叫做「衰變」。
(根據愛因斯塔的質能方程:衰變釋放能量,會有質量虧損。)我們小學課文都學過,放射性元素是居里夫人和她老公發現的。
居里夫人發現的放射性元素「釙、鐳」。
假設:
現在有一個樣本物質,裡面有1萬個「鐳原子」,在經過1600年後,有5000個原子會衰變為元素「氡」。這1600年就是「鐳」的半衰期。
那你肯定會問:
為什麼不是「全部衰變的時間」,而要搞一個「半衰時間」?
因為粒子衰變不是確定性的,是偶然的,是有一個機率的,「半衰期」是一個統計學測量到一個值,統計學樣本越大越準確,樣本少失去了統計學意義。
打個簡單的比喻:好比人的死亡是不確定的,現在要測人群的年死亡率:
有人選取一個一萬人的村子,一年死亡三人,年死亡率是萬分之三。
有人選取一個三口之家作為樣本,三口之家一年內死了一個,死亡率為33% 。這兩個數值哪一個更可信?肯定是前者。
這就如同,硬幣丟得越多,「正、反」出現的機率越接近50%。
因此,我們不可能不知道完全衰變需要多少時間,因為樣本越少,就失去了統計學意義,我們只有選取大樣本下的粒子半衰期時間。
其實也可以這麼說:理論上放射性元素全部衰變的時間是無窮大,那麼用完全衰變時間就失去了意義。
其實,半衰期這個概念在醫藥學上也有,你拿任何一種西藥的說明書,上面都有「血藥濃度的峰值期」,「半衰期」引數,跟粒子半衰期的原理完全相同,甚至求「半衰期」的公式都一樣。
假設你現在喝了一種藥物,之後一小時,在你的血液中的含量達到一個峰值,然後開始漸漸下降。假設峰值是每克血有1微克,過一個小時之後,每克血只有0.5微克,這一小時就是這種藥物在你體內代謝的半衰期。
你有沒有可能測得藥物完全代謝排出你的身體?不可能的,可能到你死,這個藥物都一些原子存在你體內。樣本有限,就失去了統計學意義。
碳元素——碳12、13和碳14及其「半衰期」、相對丰度化學常識1:凡是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為同一元素。
化學常識2:「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它們互為同位素(Isotope)。碳元素有6個質子,反過來說:凡是有6個質子的元素都是碳元素。
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碳同位素從碳8——碳22,一共有十五種之多,也就是這些同位素都有6個質子,區別在中子數目不同,還有半衰期不同。
如下表所示:
引自百度百科詞條——碳這15種同位素中,碳12、碳13是穩定元素,其他同位素半衰期都很短几秒、幾微秒,但是唯有「碳14」同學「骨骼清奇」,半衰期竟然有5730年:
同時,從上表可見,地球碳元素中穩定同位素「碳12、碳13」佔到了大約99%以上(碳12佔到98%以上),其他的同位素忽略不計。地球上「碳14」和「碳12」的原子數目比列大約是1:1百億,
好,我們知道了碳12和碳14的化學性質,用圖表示:
(用圍棋表示碳原子核的中子和質子的數目)碳14的形成過程我們小學都學過,地球大氣層主要氣體是氮元素和氧元素,氮元素最多,佔到78%。
(大氣成分:氮(78.084%)、氧(%20.946)、 氬(%0.934)、水汽(0.25%)、二氧化碳(0.032%)、 氖(0.0018%)、 氦(0.00052%) 、甲烷(0.0002%)、 氪(0.0001%)、氫(0.00005%)、 氙(0.000008%)、臭氧(0.000001%)、 其他(0.001421%)。)氮元素的原子核為7個質子,最多的同位素就是氮14:7個質子、7箇中子,相對丰度為99%。
也就是說氮14在氮元素中佔到99%。
氮14本來是非常穩定的同位素,但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宇宙高能射線,轟擊大氣中氮14的原子核,這使得氮14失去一個質子,得到了一箇中子,產生一個只有一個質子的氫同位素:氕。
那麼,這個時候氮14就變成了6個質子,8箇中子的一種新元素。
前面說過:6個質子就是碳,再加8箇中子,也就是碳14:
14N7 + 1n0 → 14C6 + 1H1所以,碳14本來是是氮家族的人,它當然時刻要認祖歸宗,因此碳14特殊的原子結構,導致它非常的不穩定,它會產生上文說的「β衰變」,然後變回氮14。
放出正電子的稱為「正β衰變」,放出電子的稱為「負β衰變」。在正β衰變中,核內的一個質子轉變成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和一箇中微子;在負β衰變中,核內的一箇中子轉變為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此外電子俘獲也是β衰變的一種,稱為電子俘獲β衰變。整個過程反應式如下圖:化學知識還給老師,看不懂也不要緊,這個反應式就是說的:宇宙射線轟擊氮14變為碳14,碳14又變回氮14。
生命體與碳元素迴圈——測年原理好,我們知道「碳14」的半衰期有5730年,但宇宙射線無時無刻都存在,碳十四衰變了,又會源源不斷的產生。
所以,地球上的碳14總會維持在一個相同的丰度,前面說過,大約是每一百億粒碳12原子就有一粒碳14原子。
我們還知道,地球一切生命都是碳基的,生命會新陳代謝,生命體會有碳迴圈:
碳-14原子與氧原子形成了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製造養分,植物中就有碳-14,動物吃植物。所以,每個活著的生命體都有源源不斷的相同丰度的碳14補充到體內,生命體碳14相對丰度跟自然中的植物、大氣的相對丰度是一樣的:
大自然中的碳迴圈
大氣中碳14和碳12的比例是:1:1百億,那麼植物纖維也是這樣的比例,吃植物的羊,吃羊的老虎、人,都是這樣的比例。
這個丰度,從古至今是不變的。
但是,如果生命體死亡了,就停止了與外界的碳交換迴圈了。
那麼,生命體體內,就有了一個「原子鐘」:生命體內碳14,每過5730年就會減少一半。
以此類推,減少八分之一、四分之一都有對應的年數。
計算所用的計算公式稍微說一下:t=[ln (Nf/No) / (-0.693)] x T(1/2)ln ——自然對數 (natural logarithm)Nf/No —— 古物樣本碳14與和活生命體中的碳14的百分比T(1/2) —— 碳14的半衰期。要注意的是,「碳14丰度」從古至今不變只是一個「理想化假設」,碳14丰度是有波動的。
所以,碳十四測年是有誤差的,需要更多碳元素丰度的背景資訊進行校正。如:樹木年輪的測年校正。
碳14丰度波動如:科學家發現公元774年至775年間碳14丰度突然飆升,是平時的20倍,這是什麼現象導致的,目前還有很多爭議,大致有伽馬射線爆、太陽活動等幾種假說。引自:《自然》雜誌網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9611/figures/2另外,前面說過,如果樣本中碳14數量不多,也就失去統計學意義。
所以,碳14過十個半衰變以後,就沒有統計學意義了。
因此,碳十四測年的上限是五、六萬年。一些幾十億年的化石,是不能用碳十四測年的。
也就是說:碳14測年是有侷限性的:
碳14測年經典案例夏商周斷代工程
中國煤炭冶鐵的歷史
還有爭議很大的——都靈裹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