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彥郡主
-
2 # 心寶媽媽聊育兒
謝謝邀請。您說的書,《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國家教育部已經於2012年10 月9 日正式頒佈,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還有為了達到期望目標,家長和幼兒園可以做哪些活動鍛鍊小朋友,十分的詳盡。整個指南字數不多,只有32頁,在網上也能看到。剛才我又記下了幾個遊戲,打算週末帶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去玩。
我家孩子幼兒園用書就是按這5大領域編排的,學校裡的活動也是按這五大領域進行設計的,感覺小朋友在學校裡沒有很大的學習負擔,還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
除此之外,市面上還有經典的育兒圖書可以閱讀學習。
我認為育兒教育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家長的實踐和堅持,好的遊戲和活動不是和小朋友玩一次、兩次就鍛鍊了孩子,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堅持踐行育兒理念和原則。
還有就是我們家長往往注重孩子的健康、藝術、語言等方面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心理、情緒的成長。這在指南上也有相應的指導,值得我們家長注意。
-
3 # 何舒曼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唯一的個體。任何“育兒指南”都是籠統的指導意見,不可能對所有的孩子都同樣有用。因此,因材施教就尤其重要。本人認為要培養好一個孩子應該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則:1.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最為重要。因為孩子是選擇未來發展道路的主體。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父母為孩子選擇20年後的發展方向顯然力不從心,也不明智。To be or not to be?最 終還要靠本人自己。2. 父母要陪伴孩子成長,這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不可以把希望寄託在學校和培訓機構的身上。具體操作就是要親自培養孩子的“閱歷”。“閱”就是閱讀。創造性思維來源於知識的積累。大量閱讀中外經典,是未來厚積薄發的本錢。“歷”是經歷,帶孩子看博物館,博覽會,聽音樂會,看美術展,這對拓展孩子的視野大有好處。人的視野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3. 避免強迫孩子學習很多的技巧。有些家長什麼培訓班都給孩子報,舞蹈,鋼琴,書法,合唱一樣都沒有拉下,以為這樣孩子會多才多藝,可是這恰好就是毀掉孩子的開始。多才多藝耗掉孩子寶貴的時間,使孩子失去在某一方面練出超人本領的機會。一個人有一樣本事超人就夠了。這個世界需要的是專材,不是通才。4. 父母應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尊重孩子本人的意願,不要把自己想學的東西強迫孩子學。5. 一旦選好孩子的培養方向,父母和孩子都達成一致,就要找這個方面最好的老師來輔導。不要省錢找些不入流的老師來當孩子的指導老師。別指望三流琴行裡的老師能教出另一個朗朗。最後,培養孩子健康,健全的人格是必須的。一個不懂禮貌,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終將難成大器。
回覆列表
教育部喊話:家長別做“狼爸”“虎媽”
“‘狼爸’打孩子是教育的藝術嗎?”“‘虎媽’的教育理念有沒有合理性?”……關於家庭教育,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卻也容易“說不好”,迷失在各種似是而非甚至南轅北轍的理念中。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要求廣大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看似鬆散寬泛的家庭教育,有了政府指導意見和“國標”。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
“兒子快5歲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他需要什麼?怎樣才能幫助他健康快樂地成長?怎樣做才不愧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北京市第五幼兒園中一班張善淵的家長徐攀為怎麼當好家長,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已經從事青少年教育工作40餘年。因為工作關係,他接觸過很多“問題”學生。“太多發生成長危機的學生,往往與錯誤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而不少失敗的家庭教育的父母具有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孫雲曉發現了這個看似矛盾的情況,“我和一些研究者發現,決定父母教育好孩子的是較高的教育素質,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幾千年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義,其邏輯起點正是“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為子三遷其居的孟母、呵護孩子好奇心的愛迪生媽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家長榜樣,而從德國劇作家歌德、俄國“生理學無冕之王”巴甫洛夫,到中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無不得益於家庭教育。“從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來看,家庭生活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觀點、方式,家庭成員的作風、習慣、品德修養,家長的心理品質、心理發展水平和個性、價值追求都深深影響著個人發展。”北京人大附中朝陽學校黨總支書記鄧躍茂指出。
那麼,家庭教育只是“一家之事”嗎?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叢中笑表示:“家庭教育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因此《指導意見》指出,家庭教育工作關係到孩子的終身發展,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但是,當前的家庭教育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狼爸”“虎媽”受追捧,家長在“孩子健康快樂”和“追求高分牛娃”之間糾結不已……“由於各種原因,一些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未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不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不注重培養子女的良好習慣,與學校的溝通配合不夠。”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對記者強調,切實加強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是讓每一位學生享有人生出彩機會的關鍵環節,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現實需要。
兒童為本,尊重孩子的個性
那麼,誰是家庭教育的主體?《指導意見》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法定職責,要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
“孩子一出生,家庭教育就開始了。”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傅國亮指出,家庭教育不存在“有”或“無”的區別,只存在“自發”還是“自覺”的區別,“任何職業都必須培訓上崗,只有家長不培訓就上崗,堪稱一大怪現象。”
究竟怎樣做家長,才能真正為孩子好?《指導意見》給家長開出了良方:
首先,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廣大家長要及時瞭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表現和成長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始終堅持兒童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個性,創設適合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規律性;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發揮榜樣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切實增強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學齡前兒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培養孩子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品德行為,讓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小學生家長要督促孩子堅持體育鍛煉,增長自我保護知識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勵參與勞動,養成良好生活自理習慣和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實做事;中學生家長要對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孩子積極學業態度,與學校配合減輕孩子過重學業負擔,指導孩子學會自主選擇。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第三,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廣大家長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本領,用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確行動教育引導孩子;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堅持立德樹人導向,以端正的育兒觀、成才觀、成人觀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重視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響和幫助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間,積極主動與學校溝通孩子情況,支援孩子參加適合的社會實踐,推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機融合。
形成合力,學校、社會不能少
“下得了菜場,上得了課堂,做得了蛋糕,講得了故事,教得了奧數,弄得懂語法……”人們這樣調侃“媽媽新標準”。可是,能做到如此“超人”的媽媽能有幾個?正因為家庭教育起點“不平等”,學校和社會支援網路的力量不可或缺。“由於家庭教育是非制度化、個性化的教育,其教育內容、方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的私人領域,而家長的教育素質、教育能力參差不齊、教育效果相差甚遠,需要藉助學校、社會等力量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叢中笑解釋道。
《指導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地教育部門要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社會支援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小學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機制,統籌各種家校溝通渠道;各地教育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建立家長委員會,中小學幼兒園要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訂家長委員會章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重要任務,家長委員會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配合婦聯、關工委等相關組織,在隊伍、場所、教學計劃、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協助,共同辦好家長學校,中小學幼兒園要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
同時,還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援網路。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推動建立街道、社群(村)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利用節假日和業餘時間開展工作;利用各類社會資源單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指導、支援、監督家庭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特別關心困境兒童,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援體系。
“《指導意見》的頒佈,為家庭教育工作的改革發展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機遇,給家庭教育工作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空間。但必須強調的是,家庭教育的改革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參與,包括不同部門的協調,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實現家庭教育和整個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標。”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