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介書生945
-
2 # 海闊天空5141964400748
看到這個問題,勾起了我對童年生活的回憶。特別是五八年到六零年那個階段,我家姐妹弟兄多,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我夾在中間,家境比較貧寒。過年是童年非常樂趣的事。那時候沒有電,除夕晚上各家各戶只能在院子點一盞馬燈,用一根長木棍拴一根細繩,繩子上拴一個小鐵鉤,晚上把馬燈點亮掛上去,家裡邊點一盞煤油燈,全家人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吃一頓餃子,坐一晚上叫熬年。半年時分各家各戶開始發火龍。(用炭壘的火堆)響麻炮,迎財神。我們姐弟五個穿上新衣服圍著火龍轉幾圈,才回到家裡。哥哥和我還要去外邊撿炮樁,拿根火棍子繞著看,感覺很有趣。那時候買副撲克也不容易,爸爸出去別人家打撲克,我悄悄跟去,大人打撲克,小孩子摸一下都不讓,怕折折。因為那時買一副撲克很不容易,只有比較有錢的人家才捨得買。……往事如煙,童年的除夕夜,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
3 # 自駕趣旅行
我讀中學的時候,父母在外做生意,高二那年春節,我父親讓我回200多公里外的老家去找一個親戚催收欠款,大年二十八的時候,一個人坐長途汽車轉了幾趟車回到老家,一大早跟奶奶一起去那個親戚家堵門收錢,一直等到他們家人一個多小時候才起床,慢悠悠的吃完早飯才出來見我,一句沒有錢,就把年輕的我給打發了,那次的記憶至今難忘,但是最讓我溫暖的是奶奶給我的安慰,給我準備早餐,陪我去車站買返程的車票,給我裝了很多路上吃的東西,大冷天裡,最溫暖最關愛我的還是我的奶奶。
從那以後,我就知道那些只盯著你的錢的親戚是最靠不住的,尤其是一些靠著騙錢、欠錢不還的暴發戶,所以,我現在有一個原則,這一類親戚朋友,不見面、不交往、不談錢,你愛咋咋地,我一律沒有好臉色看。
-
4 # 烹煮歷史
我的家鄉在甘肅渭源縣,那裡是千里渭河源頭,也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留下了大禹導渭等美麗的歷史傳說。
記憶裡,小時候日子清苦,過年總愛下鵝毛大雪。天地一色的白,映著家家大門上喜慶的紅,把村子裝點得就像童話世界。那時沒有電視,更沒有春晚。年三十吃過了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一家人就圍在火炕上說說笑笑,嗑瓜子、吃洋糖守歲。我和弟弟最愛在燈盞搖曳的光亮裡聽奶奶說古今,狐狸精、狼外婆,梁山伯與祝英臺,聽一陣,便下炕放一陣鞭炮。我膽小,不敢放弟弟放的那種拇指粗的很響的炮,就揮舞著噗噗燃燒的火繩,在夜色裡劃出一圈圈圓,亮亮的。大人們就掀開糊著白紙貼著大紅團花剪紙的花窗子,笑笑地看。鞭炮在院子裡開出朵朵耀眼的花,輝映著水晶藍的天空裡明滅的星光。小院裡,幸福像火圈一樣明亮。
放過鞭炮,我們就繼續在奶奶的古今裡沉醉。恍惚間,在馬家迎親的嗩吶聲裡,祝英臺撲進梁山伯的墓裡,兩隻翩翩飛的花蝴蝶,在我迷離的眼前撲閃,把我帶進甜甜的夢鄉。
這樣的親人團聚其樂融融的場景,是留給我最溫暖的回憶,以至於常常出現在我的夢境裡。
小時候過年沒有電視看,看社火是大人孩子們所能享受的最精美的文化大餐。關於看社火,社火隊裡船姑娘那令人驚豔的美,銘刻在心裡,令我終生難忘。
正月裡耍社火看社火,是我們那裡莊戶人家一年一度的集體狂歡。
正月初六各地社火陸續出馬,正月十四各路社火齊聚會川鎮廣場,龍騰獅舞、盡展風采,直到正月十五歇將,這種火辣辣鬧騰騰的狂歡一直要持續十天。
咚咚咚,鏘鏘鏘。鏗鏘的鑼鼓聲,激盪著人們的激情。男女老少拖兒帶女一路歡笑,向著鼓聲的方向奔了去。彩旗飄飄的社火隊走到哪兒,人們就跟到哪兒。一路上放言評說,說滿頭珠翠粉臉桃腮的船姑娘美得像仙女兒,說打太極鼓的小夥子多麼帥氣幹散,說扭秧歌的姑娘們的細腰就像風擺柳條兒;淘氣的孩子們則跟著社火隊裡腦後梳著一個馬勺把把的老么婆擠眉弄眼逗樂子。
就這樣,走一路,樂一路。走到大村莊,社火隊往往會在一片熱烈的鞭炮聲中被接了去,在平展展的打麥場上拉開架勢耍將起來。
在陣陣震撼人心的鼓聲中,村裡人一下子聚在麥場上,自發地圍成一個圈,男女老少笑笑地看。
最愛看太平鼓舞。只見十多個帥氣幹散的小夥子一律青衣紅褲黑皂靴,頭包紅巾,肩挎兩頭鼓面畫有太極圖的紅漆大鼓,手持繫有紅綾帶的鼓槌,在彩旗引導下進入場中舞將起來。他們一個個身手敏捷,騰挪閃躍,紅綾飛舞,大鼓翻轉,鼓槌雨點般落向鼓面,咚咚的鼓聲震得人心要跳出嗓子眼來。他們一會兒列成方陣,一會兒舞成圓形,進而大圈套小圈,鼓槌飛揚,鼓聲激越如驚雷滾滾,掌聲喝彩聲隨時急時緩的鼓點起落如潮。
我們村社火隊裡有一個叫琳的鼓手,是我的本家叔叔。他高挑身材,平時文靜靦腆,白淨的臉上一雙明亮的眼睛總是汪著盈盈笑意。琳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就回村裡務農。他很能幹,大包乾後還買了拖拉機跑運輸,日子過得很如意。正月裡,他是村社火隊裡的亮點。他打扮起來俊朗精幹,舞姿舒展,陽剛豪邁,一雙鼓槌在他手裡翻出百般花樣,一對大眼睛顧盼神飛,引得大姑娘小媳婦們眼珠都要掉出來。那時沒有追星族的概念,我卻稀裡糊塗跟著梅姑姑、霞表妹追著琳的鼓點跑,成了琳的鐵桿粉絲。後來上學工作成家,瑣事纏身,好幾年沒心思看社火,也沒見到琳。有次回家,媽媽無意間說起,琳已去世數年,得的是癌症。於是心隱隱疼了一下,腦子裡瞬間一片蒼白。
正月裡,人們整天浸在社火裡,喜洋洋樂融融,一晃就到了正月十四。
這天八九點鐘,各村的社火隊彩旗飄飄,向會川鎮匯聚,咚咚咚鏘鏘鏘的鑼鼓聲隨風吹進人們的耳朵,撓得人心頭癢癢的。一時間,人們彷彿得了將令,吃飯的放下飯碗,幹活的丟下活計,呼朋引伴,挈婦將雛,男女老少一起被會川鎮吸了去。
十點多鐘,會川鎮人民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這裡敲鑼打鼓,那裡龍騰獅舞,鞭炮陣陣、鼓號爭鳴,各地社火齊集廣場,好不熱鬧。
記得支巴村的社火最好看,陣容強大,鼓隊、獅子、長龍、旱船、秧歌應有盡有,更有讓我心動的高蹺隊。一聽見支巴社火隊來了,人流就呼啦啦湧來。我牽著媽媽的手,被摩肩接踵的人流推擁著伸長脖子仰起臉兒看鑼鼓鏗鏘的社火隊裡的高蹺表演,開心極了。那描龍繡鳳、華麗無比的彩服點亮了我的眼睛,那飄在虛空裡的優美舞姿更讓我喜愛幻想的心靈隨舞飛揚。
在會川,鄉人把踩高蹺叫踩高腳子,一個高蹺隊一般有十幾人。踩高蹺者腳蹬三四尺或一米多高的高腳木,著了華麗的戲裝,扮成生旦淨末醜等戲劇人物,手持彩扇、花槍等,在咚咚鏘鏘鑼鼓聲中,飄飄然穿街而過。高蹺佇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因為“腿”長,往往履平地如飛。在擁擠地段則採用雙人並列隊形,兩人對舞,步子變換為走八字。無論扭踩或炫技功夫,近賞遠觀,總能引人入勝。
我被夾在人縫裡,聽到高腳木踩在結冰的街面上發出咔咔的脆響。一抬頭,卻見頭頂華服晃眼、彩扇婆娑,一個個美麗的身影在藍天白雲間且歌且舞,彷彿天人一般。旦角的水袖,柔美飄逸,頭上的銀飾燦燦生輝,朱唇裡吐出咿呀婉轉的腔兒,直勾人的魂兒。那武生手裡的花槍或刀劍上下翻飛、呼呼生風直叫人眼花繚亂。手搭涼棚的孫悟空,一會抓耳撓腮,一會擠眉弄眼,在天上飛。臉譜滑稽的小丑,誇張地扭動著腰肢,手裡的銅煙桿上吊著一個大煙袋,詼諧有趣、惹人發笑……
高蹺隊剛過去,一金一銀兩條飛龍就昂首奮須遊了來。忽而金龍入海,忽而銀龍在天,忽而二龍戲珠,忽而盤旋飛舞,直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邊龍舞得正歡,那邊獅子舞又開始了。只見四隻獅子眼如銅鈴,張著血盆大口,跳上桌子,人立而起,圍著舞獅人,爭奪舞獅人手裡高高舉起的紅綢繡球。舞獅人一個鷂子翻身飛下桌子,獅子也緊跟著一躍而下,追著舞獅人手裡的繡球騰挪跳閃。
正看著,忽然,梅姑姑在我耳邊悄悄說,那邊正跑旱船呢,船姑娘好看得很。於是就掙脫媽媽的手,牽著梅姑姑從人縫裡狠勁鑽進去看船姑娘。只見一條花船,船身下方閃著一週流蘇,白鬍子船翁,輕輕划著木槳,花船就一漾一漾地飄。船姑娘頭上插著牡丹花,水紅繡花衣褲,粉嘟嘟的俏臉兒不時向船窗外探一下,黑黑的大眼睛掃一眼,抿嘴兒一笑,人群裡便不約而同爆出一片叫好聲,船就順風順水地從我眼前飄過去。忽然,好像進入了漩渦,船頭忽高忽低,船身左右搖擺,白鬍子船翁忽前忽後拿槳用力地劃,划著划著,船又一漾一漾地飄起來,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那時,我覺得天下最美的女孩就是船姑娘,她的笑,她的眼,怎麼也忘不掉,只是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描繪那種驚豔的美。後來讀了《詩經·碩人》,覺得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句形容,才是最妥帖的。
看了船姑娘,梅姑姑又拉著我鑽進另一個人圈去看西番婆。西番婆是一種有明顯藏羌風味的社火。耍西番婆的小夥子一律墨鏡禮帽白衣黑褲黑馬甲,左手持一面薄薄的圓形羊皮鼓,鼓把上綴著小鐵環。小夥子們右手持鼓槌用力敲擊,羊皮鼓發出梆梆梆的聲響,左手舉著月白色的羊皮鼓上下左右翻舞,鼓把上的小鐵環七里藏啷地響,平添了一份粗獷與豪放,節奏樂感很有些藏家集體舞鍋莊的風範。扭西番婆的姑娘們都穿水紅繡了花的絲綢衣褲,胸前一塊黑絲絨鑲金邊的肚兜,帶子軟軟地一系,勾勒出好看的小蠻腰。她們一個個粉面桃腮、俊眉大眼,頭上烏髮桃花紅,耳中明珠晃人眼。她們隨著鼓點變換著隊形,扭著八字步,時而雙手叉腰扭腰肢,時而甩著紅綢絹拋媚眼,引得小夥子們追著佇列停不下腳步……
這天的社火隊往往有十七八家,各個社火隊都憋足了勁表演,生怕被別家比下去晾了場,因此這天看到的表演都很精彩。最忙活的是孩子們,在一個個人圈裡鑽進鑽出,跑得不亦樂乎,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把各種好看的都收進眼底,裝進心裡。
回覆列表
過年最溫暖、最難忘的應該是喝紅糖水。
書生的老家有個習俗,就是過年期間,去到別人家的時候,進門就要讓喝一杯紅糖水,而且必須喝掉!
小的時候,左一家右一家,東一家西一家,一天跑許多家玩,就要喝許多杯的糖水。
喝到最後,雖然水是甜的,可是,真心難以下嚥啊。
現在過年,串門比較少,而且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好像不怎麼再讓喝紅糖水了。
不過,在當時,從外面進家,喝杯熱糖水,確實是很溫暖的;也是讓人很難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