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哥來聊影視
-
2 # 魯源
回答《天龍八部》描寫多少年的事情,如何欣賞的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l來回答。
首先,《天龍八部》描寫的時間。《天龍八部》一書的起始終結應該是很清楚的,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有的說是宋仁宗末年的事。
其次,我們要了解一下《天龍八部》的主旨。天龍八部,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包含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此八種神話種族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等。寓意的象徵是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縈繞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所以,金庸先生將其作為書名來映襯全書“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主旨。
再是,我們如何欣賞《天龍八部》。欣賞天龍八部時,要找準方法。《天龍八部》全文共50章、154萬字,可謂武學稱冠的作品,事實上《天龍八部》武學稱冠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於武學體系完備。我們翻遍金庸的書的六部長篇,沒有哪部書的武學體系如天龍八部一般成熟。天龍八部的武學線索,是兩條主心骨。明則少林,暗則逍遙派。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射鵰》《笑傲》無線索,主角打到哪是哪。《神鵰》半條線索:獨孤三劍境,全書過半才出現。《倚天》半條線索:九陽神功,全書過半即消失。只有天龍八部是兩條完整的線索,有如長江大河,貫穿始終。天龍八部的武學層次,就是建立在這兩條主心骨之上的。
另外,在欣賞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整個120多萬字的《天龍八部》中體現的內容有這麼幾個特點:包羅永珍,沒有完人,也沒有絕對的對錯,更沒有絕對的善惡;天龍中多是“求不得”之感情;層層遞進充滿了因果迴圈,因為佛家講因果,講迴圈;愛恨情仇貫穿全篇;放下是通篇告誡人們的道理,儘管天龍里講了太多的恩怨情仇,家國武林,各色人物最後或生或死,或解脫或受苦,都在於“放下”二字。我們只要弄明白了這些內容,其實欣賞起來就不會感覺到複雜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滿意否。
-
3 # 阿冬vlog
回答《天龍八部》描寫多少年的事情,如何欣賞的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l來回答。
首先,《天龍八部》描寫的時間。《天龍八部》一書的起始終結應該是很清楚的,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有的說是宋仁宗末年的事。
顯示所有大圖
其次,我們要了解一下《天龍八部》的主旨。天龍八部,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包含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此八種神話種族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等。寓意的象徵是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縈繞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所以,金庸先生將其作為書名來映襯全書“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主旨。
再是,我們如何欣賞《天龍八部》。欣賞天龍八部時,要找準方法。《天龍八部》全文共50章、154萬字,可謂武學稱冠的作品,事實上《天龍八部》武學稱冠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於武學體系完備。我們翻遍金庸的書的六部長篇,沒有哪部書的武學體系如天龍八部一般成熟。天龍八部的武學線索,是兩條主心骨。明則少林,暗則逍遙派。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射鵰》《笑傲》無線索,主角打到哪是哪。《神鵰》半條線索:獨孤三劍境,全書過半才出現。《倚天》半條線索:九陽神功,全書過半即消失。只有天龍八部是兩條完整的線索,有如長江大河,貫穿始終。天龍八部的武學層次,就是建立在這兩條主心骨之上的。
另外,在欣賞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整個120多萬字的《天龍八部》中體現的內容有這麼幾個特點:包羅永珍,沒有完人,也沒有絕對的對錯,更沒有絕對的善惡;天龍中多是“求不得”之感情;層層遞進充滿了因果迴圈,因為佛家講因果,講迴圈;愛恨情仇貫穿全篇;放下是通篇告誡人們的道理,儘管天龍里講了太多的恩怨情仇,家國武林,各色人物最後或生或死,或解脫或受苦,都在於“放下”二字。我們只要弄明白了這些內容,其實欣賞起來就不會感覺到複雜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滿意否。
-
4 # 說槽點
1092-1095 北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
看電視劇欣賞!
天龍八部,講的是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喬峰一生行俠仗義,正氣凜然,卻因契丹人的身世,不能相容於天地之間,最後斷箭插胸自盡,所有江湖恩怨都灰飛煙滅。
段譽多情單純,一生與世無爭,視富貴如浮雲,只是痴戀王語嫣,最後終抱得美人歸。
虛竹身世淒涼,愚鈍痴傻,從小生活在少林,宅心仁厚,福澤非淺,最後活得瀟灑!
江湖上的腥風血雨、國家和民族的大義、英雄的豪情壯志,都讓人滋生出許多的感慨!
-
5 # 不學不知
是北宋哲宗年間,公元1090年至公元1O94年,即北宋哲宗元佑五年至元佑九年/紹聖元年。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透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闌壯闊的生活畫卷。
其故事之離奇折,涉及人物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
書名出於佛經,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背後籠著佛法無邊與超脫。
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
2019,9,2,
-
6 # 中天月孤流
對於天龍八部所描寫的年代,書中到是沒有明確的給出,但是書中寫有大遼皇帝耶律洪基,耶律洪基出生於1032年卒於1101年,遼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四十六年,字涅鄰,小字查刺。
天龍八部中喬峰助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的叛亂而被封為南院大王,確實歷史真的有此叛亂——重元之亂。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耶律洪基繼帝位,改元清寧。繼位後奉叔叔耶律重元為皇太叔,加天下兵馬大元帥,清寧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黨四百餘人乘耶律洪基前往太子山秋捺之機,發動叛亂,進攻道宗行宮。重元自立為皇帝,任蕭胡睹為樞密使。但由於當時的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耶律乙辛等率兵反擊,政變被粉碎。重元自殺而死。
天龍八部中有一行人前往西夏求娶銀川公主的事情,書中對於西夏皇帝有過描寫,歷史上西夏共有七位皇帝,與天龍時間匹配的是西夏毅宗,李諒祚,1048年登基,1068年去世,時年僅二十一歲。至於惠宗李秉常,由於登基時僅有七歲,顯然不可能。
但聽得履聲橐橐,一人自內而出,在御椅上坐下。那內侍又喝道:“平身!”眾人站起身來。蕭峰向那西夏皇帝瞧去,只見他身形並不甚高,臉上頗有英悍之氣,倒似是個草莽中的英雄人物。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小說天龍八部發生的時間應該在1060年-1068年期間,個人認為具體為1063正負3年,即1060年至1066年。
至於如何欣賞的問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全由自己。
在小說中附錄中有:陳世驤先生書函,書中寫有關於陳世驤先生對於天龍八部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欣賞。
讀《天龍八部》必須牢記住楔子一章,就可發現‘冤孽與超度’這一主題,書中所寫的人物情節,可謂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寫到盡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寫成離奇不可;書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處藏著魍魎和鬼蜮,一個眾生皆苦的世界。
回覆列表
《天龍八部》並不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的武俠書,它的突破常規的創作思路,標誌著金庸小說的想象力與創造性的真正的成熟與獨異。這部奇書乃是一部東方文化與藝術的傑作。將此書定名為《天龍八部》,即已表明作者決心徹底打破武俠小說的固有模式及其整體上的文類侷限。取“天龍八部”這種非人的神道精怪之名為題,對真實的人生世界進行象徵性的摹寫,這表明:一、作者要對人性及人世作深入的哲學思考和總結;二、要對這一思考和總結作出象徵性和寓言式的創造性表現。為此,作者破例地在這部書前來一番“釋名”,除了扣準“人與非人”這一主題之外,作者又說此書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大理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熟讀金庸小說的人當記得《射鵰英雄傳》中的“南帝”段智興(1172-1200年在位)一變而為“南僧”的形象。那可以說是金庸對“大理佛國曆史之謎”的一次探討。一燈大師雖佛光照人,但畢竟是處於小說人物關係網路的邊緣,且人物故事只是在小說敘事的背景中出現,更重要的是那時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對主人公郭靖這一“儒之大俠”的塑造,因而對南帝退位而為一燈大師的表述自然不能不受到極大的限制,可以說是言猶未盡,意更未竟。於是才有了這撰寫雲南大理國故事的未了之緣,才有了《天龍八部》的最初動機。《天龍八部》不只是純屬虛構的江湖情仇的傳奇故事,而且有著特定歷史和宗教的真實背景。另一方面,《天龍八部》又並不當真是雲南大理國曆史的演義,亦不是某種佛家經典及其故事、教條的變文。書中雖有大理國皇帝段正明(1082-1094年在位)及他的繼承人段正淳(1096-1108年在位,此人非像小說中那樣在登基前自殺)等真實歷史人物,但其主要敘事內容,卻非大理王室及其宮廷生活的歷史鋪排,亦非重寫段正明棄位出家,而是在虛構的江湖傳奇與真實的歷史背景的“雙軌”之上,開動了人生故事/人世寓言的藝術列車,從而營造出傳奇——人生——歷史的獨特三維空間及其深層的形而上的寓言世界。金庸有著豐富的歷史學養和深厚的佛學修為,但對大理佛國之謎卻並沒有以常規的歷史學方法加以考證或按照某種佛學經文加以詮釋和演繹,而是發揮自己的藝術天才,將自己的哲學智慧投注於更加廣闊而現實的人生世界,於是才有了《天龍八部》這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