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呵呵呵開心就好
-
2 # 藝術升
1
《梵高:畫語人生》
金色的封面,金色的影片
濃濃的都是對藝術的偏執
【劇透】
文森特 · 威廉 · 梵高,這位用明亮鮮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畫家,卻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自己37歲的年輕生命。他傳奇不朽的一生已多次被搬上電影銀幕。
此次,由導演 Andrew Hutton 執導的本部戲劇式紀錄電影,將重現梵高絢爛而短暫的一生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這位天賦異稟且卓爾不群的瘋狂大師,而其弟提奧則由傑米·帕克 Jamie Parker 飾演。劇中的一言一語皆來自於梵高寫給提奧及親人的信件。
2
《達利和他的情人》
老子不嗑迷幻藥,
老子就是迷幻藥!
【劇透】
1992年,馬德里的傳統價值觀受到來自新潮流、爵士樂和佛洛依德的挑戰。18歲的達利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立志成為一名偉大的藝術家,他羞澀又狂野的氣質和獨特的思維,馬上就吸引了學校的風雲人物-羅卡和路易斯.布紐爾的注意。很快地,這三個年輕藝術家便成為全馬德里最能掀起潮流的知名人物。
然而,達利發現,他已逐漸愛上羅卡,完全無法自拔,對此,羅卡渾然不覺。而面對兩位摯友日益高漲的盛名,布紐爾決定前往巴黎尋求自己藝術生涯的成功。此時在信仰戒律與肉體慾望兩相折磨中的羅卡承受極大煎熬,而當他得知達利前往巴黎,和布紐爾合作一部超現實主義電影,並和一位有夫之婦卡拉有染時,脆弱的他更是瀕臨崩潰。
3
《卡拉瓦喬》
卡拉瓦喬和他的美少年模特的故事!
【劇透】
本片是一部傳記體影片。英國的先鋒派導演賈曼也是一名畫家,他懷著對卡拉瓦喬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的崇敬心理和對畫家生活的濃厚興趣,拍了這部關於藝術家生活片斷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題材不拘一格,從各角度都給人以新鮮感。本片獲得1986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是英國1986年最賣座影片之一。
4
《愛德華 · 蒙克》
變態的視覺和瘋狂剪輯手詮釋
這個孤獨跨時代的藝術家的一生
【劇透】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複製匠。他畫作主題的強烈精神和感情,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他的作品“吶喊”(挪威語Skrik,也譯作《尖叫》,作於1893年)被視為後工業現代化的極度痛苦之象徵
這部傳記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時間順序,愛德華·蒙克開始表現主義創作並且成為歐洲北部最具有爭議、最多誹謗的畫家。影片同時還回溯到在他五歲的時候,母親死於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歲的時候因為肺部疾病差點喪命。影片還回顧了,蒙克短暫的愛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國柏林參與的一些政治活動。
5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把電影拍得像油畫一樣美
順便說一句,這是一部偶像劇
【劇透】
少女葛利葉家境貧寒,於是來到畫家維梅爾(科林?費爾斯 Colin Firth 飾)家做女傭。維梅爾的家庭是一個母系社會。他的岳母、妻子,常常擺出頤指氣使的神情。因為維梅爾曾經有過外遇,妻子對正當青春的葛利葉更是戒心重重。在非常苛刻和壓抑的氛圍下,葛利葉在維梅爾家過得卑躬屈膝。
維梅爾的畫帶給了她一點生活的樂趣。她收拾主人畫室的時候,流露出了對藝術的天分。她跟維梅爾談論對畫的理解,二人的交心讓彼此的情意慢慢滋長。葛利葉知道不可能與維梅爾修得正果,但她願意做模特奉獻給維梅爾作畫。她默默地,忍受著維梅爾給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環,畫出這一刻的窒息的美麗。
6
《忘情畢加索》
Sunny四射的海灘上,老畫家和
與自己年齡相差懸殊的情人調情嬉戲
【劇透】
這是一部刻劃印象派繪畫大師畢卡索一生的電影。
Arianna Huffington所著的畢卡索傳:Picasso; Creatorand Destroyer。畢卡索令人讚歎的精力、創作才華與錯綜複雜的情愛關係,是這部片的精華。畢卡索在他已62歲時,與小他將近40歲的女畫家法蘭西絲相遇。此片彷佛是一塊五彩繽紛的畫布,描繪出他們兩人之間真實的愛情故事,法蘭西絲不顧家人的反對和畢卡索同居,兩人繼而展開一段長達十年且刻骨銘心的忘年之愛。在這十年中,儘管畢卡索年歲已高,但猶存的熱情與魅力,卻無法阻止他和其他的女人在一起,縱使法蘭西絲曾因此離開過畢卡索,至末兩人始終還是無法分開。安東尼霍普金斯栩栩詮釋出這位印象派繪畫大師令人讚歎的精力、創作才華、與錯綜複雜的情愛關係。
7
《筆姬別戀》
弗裡達?卡蘿
這個倔強豪放的“一字眉”“先生”!
【劇透】
弗裡達(salma hayek 飾)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畫家,18歲之前她是一個快樂活潑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樣,享受著愛情的甜蜜。然而18歲的車禍讓她遭遇重創,死裡逃生的她從此跟病痛伴隨一生。原來的小情人也離她而去。躺在病床18個月的她整日與畫為伴,她的畫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活力與激情。那時候她也真正開始考慮賣畫養活自己,她前去請求畫家裡維拉指導自己的畫,對方激賞她的天分。他們也從師生轉變成一生的伴侶,他們結婚了。婚後他們經歷了墨西哥最動盪的革命時期,他們狂熱地追隨著共產主義的腳步,甚至當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蘇聯後,他們不畏風險地予以熱情接待。弗裡達與托洛斯基朦朧的愛戀,以及她的女同性戀情結讓她的感情史一樣絢爛。
8
《草間彌生之最愛》
原來怪婆婆草間彌生是個自戀狂!
【劇透】
本片聚焦的是熱衷於圓點圖案的前衛女藝術家草間彌生,不僅記錄下了彌生這一年半的藝術創作活動和日常生活,還將她自視為天才的強烈自信心、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等,這些精神層面的內容也展現在觀眾面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彌生的作品“F100號”的誕生瞬間也被收錄在其中。
9
《羅丹的情人》
【劇透】
羅丹(傑拉爾?德帕迪約 Gérard Depardieu 飾)是一個名滿世界的雕塑家,眾所周知的“思想者”就是他的作品。實際上,除了他自己的藝術天才外,還有一個人在羅丹的藝術和感情生命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就是他的情人卡蜜爾(伊莎貝爾?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飾) 。卡蜜爾也是一位極具藝術天份的美少女,與羅丹忘年相戀。但是,大凡和大師的戀情總是充滿折磨和坎坷一樣,卡蜜爾也一樣。他們之間瘋狂而充滿激情的愛情,會帶給卡蜜爾怎樣的命運呢?
10
《花落花開》
女僕逆襲成為“原始派”畫家的勵志故事
【劇透】
一戰前,法國巴黎附近的小鎮桑利斯,樣貌平凡、獨來獨往的中年婦女賽哈芬妮·路易(友蘭達·莫霍 Yolande Moreau 飾)在杜佛夫人(Geneviève Mnich 飾)家幫傭,靠打掃和洗衣維生。賽哈芬妮收入微薄,卻將所賺的錢都花在畫材上,下工後抓緊一切時間畫畫。致力提倡“素樸藝術”的德國收藏家威威廉·伍德(烏爾裡克·土庫爾 Ulrich Tukur 飾)搬入了杜佛夫人的出租公寓,在一次聚會上驚見賽哈芬妮的畫作,立刻買下她所有的作品,並且鼓勵她繼續創作。不久一戰爆發,威廉·伍德和妹妹連夜逃離,賽哈芬妮獨留小鎮,戰火中繼續作畫,生活越發貧困艱難,直到 1927年,威廉·伍重返法國……
如果上面的十部你都看過
那麼還有很多其他的推薦哦~
《莫迪利亞尼》、《雷諾阿》
《丹麥女孩》、《畢加索的奇異旅程》
《弗朗西斯的情迷畫色》
快快收藏起來吧~
回覆列表
如果是想探究影視構圖色彩之類的夥伴,推薦看《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服裝和藝術方面都十分值得藝術生們學習!
這部劇主要講述戰爭時期的著名大飯店(布達佩斯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與他最信任門生的友誼故事。不僅僅於此,這個看門人十分傳奇的串聯起一個大家族的財富爭奪戰,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甚至改變了整個歐洲的突發戰亂。
滿足強迫症的對稱構圖如此對稱舒服的構圖,也帶來了極好的觀影體驗,且帶來一定的喜劇效果。具體大家電影中見分曉~
教科書級別的色彩配色電影中的色彩配合劇情的走向,有錦上添花的感覺。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大廳景象)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外景)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電梯內景,顏色鮮豔但不低俗)
粉藍色蛋糕群裡的小情侶,色彩更好的烘托出戀愛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