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灃哥說應聘

    結合工作生活社會中的所見所聞和感悟,將古詩詞進行新的詮釋和再次創作,有利於激發興趣,傳承傳統文化精髓,傳遞正能量

  • 2 # 手機使用者來自山水間

    我認為政府及其相關機構應該沒置專業的古詩詞歌賦及現代詩歌統一的管理組織(而非業餘的那些所謂的XXXX協會),並有專門的刋載物報道發行,對那些經刊物發表的優質作品有相應的物質報酬,以提起人們對詩歌創作的慾望!參與的人數多了,其中就不乏行業之姣姣者,也只有眾人的參與和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行業才得以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教育部門在編撰教學大綱時,應該考慮到從小學生就開始普及有關古詩詞歌賦等知識的相應教材,只有從小抓起,古詩詞之精髓才能夠更牢固地深入人心,也只有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這項傳承了幾千年的國學瑰寶才得以發揚光大!

  • 3 # 清風趣文

    詩歌詞賦是感情的真實表達,有情有思便如清泉細流源源不斷,再賦以韻律節奏更是美不勝收。寫詩作詞要有感而發卻不能無病呻吟。

  • 4 # 66662847755忠誠衛士

    寫詩作詞要憑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沉思及熱愛,寫出真情實感,寫出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渴望,對理想的追求,對祖國的讚美。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情感。決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胡編亂造。把它一點點,一滴滴地記錄下來,展示出來,奉獻給祖國和人民。它是帶著一份執著的愛迎面而來,所以他寫出的作品,必定是精彩的,好看的,完美的,無私的。

  • 5 # 布衣閒人10

    這個題目很大,筆者結合唐代司圖空所著《二十四詩品》談點粗淺看法,僅供參考。

    宏揚古代詩詞文化的精髓,首先要弄清什麼是古代詩詞文化的精髓。

    那麼,什麼是古代詩詞文化的精髓呢?古代詩詞文化的精髓主要表現如下方面。

    一、雄渾。詩詞的內容真切,充滿正氣,超越生活,象飛雲滾動,象長風翻騰,筆力遒勁,豪氣貫於太空。不可勉強拼湊,自然得來,就會回味無窮,盡顯詩詞的雄渾氣勢。

    二、沖淡。保持沉靜的思考,體會沖淡的微妙,飽含自然之氣,象和煦的春風,象響動的翠竹,詩詞超越對錶面的描寫,就能以達到沖淡的風格。

    三、纖穠。詩詞要象爭豔的桃花,隨著和風搖曳。又如柳蔭掩映,小路彎彎,鶯歌燕舞,接連不斷。又如幽靜山谷的美人,鮮明耀眼。詩詞深入到這樣纖穠的情景裡,就能表現出真切而自然。

    四、沉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瀟灑獨步,迎著海風,望著碧雲,踏著明月掩映的沙洲,這時寫出的妙語佳句,就會顯現出沉著的妙境。

    五、高古。經歷塵世劫難,留下飄渺虛空,仙風道骨般地乘風而行,保持這份質樸,超脫陳舊的世俗,奇託儒雅的意趣,便會形成高古的詩詞風格。

    六、典雅。攜酒踏青,賞花自娛;座中有高雅的名士,房前屋後有挺拔的翠竹;綠蔭下攜琴靜臥,山頂上有瀑布飛珠,花兒輕落肖然無聲,恬淡幽靜宛如秋菊。這樣的美景寫入詩詞,盡顯典雅之風。

    七、洗煉。字字推敲,洗卻泥沙始見金。除盡雜質,留取精華,體察事理,心神純真,品德高潔,詩詞作品象清澈的溪流,更象是明月的化身。

    八、勁健。心神坦蕩,氣貫長虹,飽含著純真和質樸。心胸明潔,蘊藏著剛強;詩詞與天地共存,和大自然息息相通;用剛強之氣來統帥全篇,詩詞就能達到渾厚勁健的意境。

    九、綺麗。辭藻切忌過於濃豔,輕淡樸素的描寫,才會有更深的味道。晨霧、水邊、紅杏、樹林、月光、樓榭、綠蔭、橋影、金盃、美酒……,這樣的素材取之不盡,詩詞應藉此暢情書寫廣闊的胸禁。

    十、自然。詩詞就在生活之中,不須挖空心思去追尋。順應情理寫作,便能鑄就詩(詞)魂。作品象花兒一樣適時、自然的開放,又象四季交替更新,又象身居空山,雨後採蘋。一切都真切而自然,如同天地執行。

    十一、含蓄。不用明確表達,就能顯示詩詞之妙。寓事於情理,作品和它一起沉浮,文辭雖未直說喜、怒、哀、樂,卻使人讀來感觸極深。

    十二、豪放。遵從自然之道,遨遊宇宙,任意馳騁,充滿豪氣,文思昂揚。氣勢如千里浩蕩的長風,又如蒼茫無限的大海高山。能召喚日月星辰,能揮手引來鳳凰,清晨駕六龍飛馳而去,傍晚洗足在太陽昇起的扶桑,駕御萬物、事理尤如觀看自己的手掌。

    十三、精神。詩詞要寫得如同清水,一望而見底,又如同美麗的花朵即將綻放,又如同與雅士共飲,美酒慰我情懷。作品要寫得生機勃勃,避免刻板呆滯,微妙得與大自然同化,方顯出詩詞不同尋常的精神。

    十四、縝密。詩詞裡要有真切的形貌,但讀起來細密而又不見痕跡,意象層層浮現,化一般為神奇。思路要悠遠,文筆要舒緩,語句不可繁瑣冗雜,要象流水花開,露珠欲滴,縝密而不疏離。

    十五、疏野。充分抒發性情,不受拘束。永珍在胸,取材才會豐富;率真描寫,運筆才會自如。悠閒坦蕩,縱情揮筆,不故作雕飾,直表胸臆。順應天然氣質,必然會領悟疏野的真義。

    十六、清奇。如松如竹如涓涓溪流,如白玉般俊逸、高潔,象月色那樣明淨,象初秋的天氣那樣清秀。高雅奇特、恬淡,盡顯清奇之意象。

    十七、委曲。詩詞尤如羊腸小道盤繞著青翠的山崗,又如幽曲的流水和悠遠清新的花香。音韻起伏,象笛聲抑揚,似來又往曲折不盡,委婉多樣。章法變化沒有固定的模式,隨著內容的需要或圓或方。

    十八、實境。感受來自自然,妙在不勉強拼湊詞句,選取用語質樸,構思也不艱深,就象樵夫擔柴走過,又象賢者在獨自聽琴,憑著真情創造意境,詩詞才能反映出美好的心聲。

    十九、悲慨。思想痛苦,令人難以忍受,世道淪喪,誰是雄才?壯士拔出寶劍仰天長嘆,抒發滿腔的悲哀,化作慷慨激昂的詩句,道盡落木蕭蕭下,殘雨滴蒼苔。

    二十、形容。刻畫水中倒影,描寫豔陽芳春。描寫風雲,變化多姿;描寫花草,繁茂有神;描寫大海,波濤洶湧;描寫高山,險峻幽深……。這些都寫得符合情理,與世間萬物共存,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才是真正懂得形容的詞家詩人。

    二十一、超詣。寫出好的詩詞,不是靠心神靈巧,也不是靠天賦知慧,詩詞大家好象伴著白雲,隨清風遨遊同歸。向前,好象面臨妙境,但又覺得並不如意。寫起詩詞來忘記一切,才能達到深有韻味、超凡脫俗的境界。

    二十二、飄逸。詩詞大家就象被貶謫的仙人,孤傲、瀟灑、超然、獨立、不同凡響,尤如仙鶴、白雲。駕舟乘風而去,面對煙波浩渺的大海長吟。飄逸的境界似乎難以捉摸,卻可以深深的領悟。勉強去求得飄逸,定會弄巧成拙,難以寫出詩詞的美感。

    二十三、曠達。人生不過百歲,生死相去幾何?歡樂的日子太少,憂愁的日子太多。不如攜著美酒,且行且歌。讓詩詞象南山一樣,永遠巍峨。

    二十四、流動。詩詞文字的流動如同水車旋傳,又象珠子滾動自如。天空、大地,好象圍繞一個軸心不停地移動,遵循天地的法則,詩詞文字的流動才能與自然變化相符。詩詞文字流動的妙處語言難以表達,藉助比喻也難以充分表述。萬物事理玄之又玄,宇宙天地迴圈不已,往而復始,才是流動的要義。

    司徒空的《二十四詩品》,再加上誇張、襯托、點染等等,就構成了中國古典詩詞文化的精髓。

    怎樣宏揚古典詩詞文化的精髄?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古典詩詞文化的精髓。二是多學多看,學習古典詩詞是怎樣寫人狀物、表達思想感情的。要多讀書,多瞭解事物,要通達事理,要有充分的知識儲備。三是多寫多練,不斷提高表情達意的文字能力和水平。四是拋棄世俗與偏見,與翠竹為友,與白雲同行,與青山結伴,與流溪為阾,不斷清除內心雜念,以曠達、高潔的情懷去寫作詩詞。五是寫現代體詩也要吸取古典詩詞文化的精華。

    本文僅供參考。

  • 6 # 豫齋

    弘揚古詩詞文化精髓是一個系統工程。

    要做這樣一個宏大的工程,我們首先要了解古詩詞的文化精髓是什麼。

    姜白石用“高妙”一詞來評價詩,雖有點籠統,但也自有道得。他認為,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竊以為,在“高妙”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再細分,更進一步闡明古詩詞的精髓。

    一曰韻律美。押韻是詩的基本要求,漢字獨特的表現形式,成就了中華詩詞的韻律之美。從詩三百,到唐詩宋詞元曲,優秀的作品,韻律總是美的。無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還是“細雨生寒未有霜”。

    二曰意境深。古詩詞一般短小精悍(有些古風較長),因此詩人比較注重意境的營造,用有限的篇章表達無限的意境,是古詩詞的精髓所在,也是詩人們的追求。隨舉一例,如歐陽修的《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三曰情操高。文如其人,詩如其人(特殊者除外),一般詩人在追求詩的完美,也追求個人修養的完善。比如很多詠物詩,讓我們領略詩人才華的同時,也看到一種高尚的情操。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等等。

    如前所述,弘揚古詩詞精髓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要從多層面多角度著手,個人認為:

    一是要從國家戰略層面。幸運的是,《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及時頒佈,並引起巨大反響,並在持續取得一些積極成果。

    二是從社會層面。即便在古代,寫詩也並非一個專職工作,很多偉大的詩人也說“詩乃末事”,在經濟發展為主的今天,更是如此。如今一提到詩人,甚至被人譏笑。雖然如此,社會還是要給詩人一個合理的位置和評價。可喜的是,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優秀節目的推出和熱播,我們發現,人們對詩詞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古詩詞的魅力。應當再進一步,推出更多更方便人們參與的節目或者活動。

    三是從教育和家庭層面。教育上,已經越來越重視古詩詞,從中小學語文教材可以看出來。學校重視了,還要家庭重視,與孩子共讀共誦經典古詩詞,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敘利亞中東地區的難民為什麼不向俄羅斯去?反而去西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