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越歷史君

    世祖康熙是在什麼背景下立的太子呢?

    二阿哥胤礽有著顯赫的母族,他的母親是康熙的結髮夫妻,一起陪著康熙度過很多難關的皇后赫舍裡。

    赫舍裡生胤礽時難產,拼著最後一口氣生下孩子後便去世了,康熙既傷心皇后早逝,又心疼胤礽連母親的面都沒見過,心情激盪之下毅然決定立胤礽為皇太子,因此,胤礽就成為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康熙對胤礽的培養,可謂是精心對待、親歷而為,1687年,康熙為太子胤礽選定了老師:詹事府詹事湯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書達哈塔還有以及後來的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張英,這四位皆為飽學之士,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西征期間,胤礽與皇三子胤祉赴康熙行宮探病,因太子表現不佳被遣回京師。十二月初四日,孝莊太后三週年祭日,胤礽在安奉殿(孝莊棺槨暫安處)祭奠。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冊封諸成年皇子,包括皇長子胤禔為多羅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多羅誠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為多羅貝勒。受封的諸皇子參與國家政務,並分撥佐領,各有屬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對削弱了太子的力量,對皇太子是一次考驗。同時,諸年長皇子有權有勢以後,加劇了與皇太子的矛盾,諸皇子及其黨羽的共同打擊目標是皇太子及皇太子黨。於是,在皇帝與儲君、諸皇子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日益加劇。

    另外,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長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隨駕。在巡幸期間,發生了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

    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滿。這些報告,有些是不實之辭,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僅為太子的暴行所氣惱,而且不滿太子的越位處事。他認為皇太子的行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因此,這就是康熙皇帝一直猶豫不決,遲遲不讓太子出閣的原因,結果愈演愈烈,最終在康熙47年,第一次廢黜了胤礽太子位!

  • 2 # 歷史課課代表

    胤礽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公開冊立的太子,剛滿月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從小到大康熙一直以太子的標準培養胤礽,傾注了很多心血,甚至將胤礽的太子寶座都已經打造完成,可是康熙卻一直沒有讓胤礽出閣,究竟康熙皇帝的這些做法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在皇后赫舍里氏生下胤礽之後便過世後,康熙的內心十分悲痛和愧疚,他將這份感情彌補在胤礽的身上,在胤礽剛滿月就被立為太子。所以胤礽的太子之位並不是因為他能力有多大,而是康熙皇帝對胤礽生母很寵愛和愧疚。當然在培養胤礽的過程中康熙也沒有動搖過,還令胤礽長期監國理政,時間久了,胤礽感到自己不日便可登基為帝。

    康熙帝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1年,面對著康熙遲遲不退位,胤礽有些著急,一直尊貴的太子的胤礽,並沒有給與充分的理解,更加不懂得如何處理和父王之間的關係,後來很多大臣還攛掇胤礽篡位,讓胤礽對康熙越來越不滿,以至於後來做出很多過分的事情。康熙一怒之下廢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但在廢除後,康熙帝又動了惻隱之心,將他重新立為太子,不想胤礽再次遭遇被廢,這樣的更替逐漸轉變為康熙對胤礽的失望。

    康熙和胤礽之間的嫌隙就在於,康熙認為胤礽對自己不夠孝順,胤礽後來的一些做法就是在逼迫康熙退位,而康熙皇帝作為一代明君,他的政績突出,身體康健,並沒有退位的理由。加上康熙看出胤礽對於兄弟不夠親厚,這些問題長期積累,讓康熙漸漸對胤礽失去了信心,就發生了廢太子的事件。

    而胤礽的太子寶座在被打造好之後,康熙當時沒有讓胤礽馬上出閣也是同樣的理由,當時的康熙身體沒有任何問題,他根本就不會考慮到退位的事情,更加重要的是,胤礽的太子寶座被打造好是在康熙十八年,這個時候胤礽的年紀還比較小,讓他馬上出閣也不太合適。雖然康熙對胤礽十分看重,但是皇室無父子,當胤礽暴露出要提早登基的想法時,就是父子之間關係破裂之時。

  • 3 # 布衣淘史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遵循祖制大汗死後,繼承者是由本部貴族共同議定的,並且規定大汗不能在生前預立太子。皇太極、順治、康熙繼位也不是預立的接班人。

    到了康熙繼位時,因為只有八歲,由鰲拜、蘇克薩哈索尼遏必隆四位重臣輔政,為了平衡權利,孝莊太后招索尼的孫女做了皇后,1665年完婚,時年康熙十二歲,赫舍里氏也十二歲,正式封皇后,婚後一直恩愛備至。1674年皇后在生下胤礽後,難產而去世。康熙悲痛萬分。雖以後又先後封兩位皇后,但舍里氏他心中始終佔有重要位置。這也是康熙倍愛嫡子胤礽,併力爭立為繼位人選的重要原因。

    1675年,康熙多次爭取獲得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同意後,堅決給年僅兩歲的胤礽公開預立為皇太子。在十二月十三日,康熙親自舉辦正式冊封皇太子胤礽典禮,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康熙皇帝為太子胤礽登上寶座確實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事情往往隨著時間推移改變,會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髮生,從而導致立場結果的改變。究竟什麼原因使胤礽由穩定的皇位繼成承人兩次被廢呢?

    從時間來算,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1662年-1722年),執政五十五年。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康熙本想著天下初定,西部叛亂,各地藩王虎視眈眈,自己的皇位很是兇險,要早立皇太子以備國事緊急之需。結果一不小心活了個長壽,可他還是真的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呢。可這就苦了皇太子了,到第一次被廢胤礽已經做了三十四年太子了,夜長夢多,這個職位上的兇險可是不言而喻的。

    1、第一次立廢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冊封各成年皇子,包括郡王,親王等。從此受封的諸皇子有權參與國家政務處理,並分別有各自機構,配備各有官吏下屬。這次分封各皇子,雖然相對削弱了太子及太子一派的力量,對皇太子是一次考驗。但同時,原來各皇子手中無權,雖有怨言,也不可能興風作浪(雖肯定會想,我和太子不都一樣是皇上的兒子,為什麼我不能繼位?)。可這回皇子有權有勢以後,各皇子心裡是不可能沒想法的。從而加劇了與皇太子的矛盾,諸皇子及其黨羽的共同打擊目標是皇太子及皇太子黨。於是,皇太子與皇帝、皇太子與諸皇子之間的矛盾錯綜複雜,日益尖銳。

    具體有幾件突出的事件:

    一,皇老大偷偷向康熙打了個小報告,說了一堆皇太子的壞話,並且有枝有葉,頭頭是道。皇太子暴戾不仁,對諸王,貝勒,貝子及大臣不放在眼裡,不尊重,甚至毆打,從上之下都對他有意見,絲毫沒有一個做皇太子的威嚴與仁慈。另外貪汙貢品,縱容下屬親眷做不法之事。若有若無的事說了三遍,康熙深信不疑,非常生氣。他最不滿太子的是越位處事。認為皇太子的行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二,康熙巡行途中,剛滿七歲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病,康熙十分焦慮著急,因為康熙老來得子,對老十八寵愛之至,而太子卻無動於衷。康熙怒從心頭起,氣憤地責備太子,你就是禽獸作為,毫無做兄長的樣子。但是皇太子不僅不接受批評,而且還忿然發怒,蠻橫地與父皇頂嘴。

    三,在巡行返京途中,康熙發現皇太子夜晚靠近他住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太子可能要“弒逆”。這件事最終刺激他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賦性奢侈”、“暴虐淫 亂”、“語言顛倒,竟類狂易之疾”為由被廢黜太子身份。

    2、第二次立廢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為大阿哥與八阿哥爭儲失敗,康熙帝諸子矛盾激化,為了緩和局勢,同時也是不捨的就此拋棄自己悉心培養的胤礽,康熙帝復立胤礽為太子。

    同時,分別晉升了諸皇子親王,郡王,貝子,貝勒。康熙試圖以此促進皇太子與諸皇子兄弟之間的團結,煞費了一番苦心。

    可自初次被廢黜後,胤礽精神可能受到刺激精神失常,行為瘋癲乖張,康熙帝痛惜不已,連續幾天都難過的流淚,寢食不寧,十分痛心。

    皇太子雖復位,原有的矛盾並未解有效決,所以很快就又發生了嚴懲皇太子黨的事件。1710年四月,皇太子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託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在策劃逼父皇儘早讓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與儲君之間的矛盾,終於又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康熙決定再廢皇太子。

    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即向諸皇子宣佈:“皇太子胤礽自從復立以來,以前的狂妄還未消除,以至於大失人心,祖宗的基業斷不可託付給他。康熙實在忍無可忍,心徹底涼了,再一次廢掉皇太子,並把胤礽圈進起來。後康熙帝將廢皇太子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危,召集皇子覲見,康熙帝遺詔立胤禛為繼位皇帝,胤礽兒子弘皙為親王,要胤禛善待被廢太子與諸皇子,隨即駕崩。

    這也值得我們去深思一下,太子胤礽天資聰穎,儒家經典無所不通,馬上步下樣樣精通,善於騎射,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太子為人謙恭有禮,且有治國天賦,替父親聽政,有治國天賦。

    可為什麼會發展到被廢囚禁呢?康熙把對最愛的結髮皇后的愛轉嫁到太子身上,對太子投入了全身心的愛護,培養,正是這種無限量的包容溺愛,使太子性情大變。慣子如殺子,太子出門排場都超過了他皇帝老子。做錯事懲罰太子身邊的侍從,並且他認為太子的錯誤都是他身邊人造成的。

    最終康熙在極度傷心失望中廢除了太子,這是他痛心又無可奈何的!

  • 4 # 天命與劍8341

    胤礽以嫡長子的身份被立為太子時才兩歲,康熙為什麼那麼急就立太子呢,立太子在封建王朝可是關乎國本的大事啊,而康熙自己當時才二十來歲,身體棒得很,遠沒達到需要立太子時。因為當時正發生三藩之亂,康熙為了平定叛亂,為滿清能夠在中原繼續站住腳並能更好地統治中原乃至成為繼明後的正統中原王朝,康熙決定接受並擴大漢化,爭取漢族精英和知識分子支援滿清,為了得到漢族精英和知識分子的政治認同,康熙棄滿清舊俗,改為漢族中原政權的嫡長子繼承製,以此來得到中原廣大漢族精英和知識分子的人心以及分化瓦解三藩集團中的漢族人心。

    康熙長壽,在位時間太長,胤礽兩歲就被立為太子,到他成年時,康熙也才盛年,因為這時雙方還無法交接,基於權力排他性邏輯,雙方勢必起嫌隙,生矛盾。這是政治無解之題,康熙為君為父,大權在握,擁有主動權,胤礽為臣為子,被康熙壓制是必然的。

    另外,康熙有眾多的皇子,胤礽成年時,也有不少他的兄弟也己成年,再加上康熙還讓諸多成年皇子參政,導較胤礽不少皇兄皇弟都擁有不小的政治勢力,這對胤礽都造成了巨大壓力,激化了胤礽與康熙的矛盾,以致造成了後來康熙胤礽父子倆無法接受和收拾的政治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份證掉了可以在異地掛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