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政

    心理學角度廬山可以說是一個角色,比如你作為運動員這個角色,那你想得就是如何提高成績,作為教練和觀眾看你的時候,又是不一樣的角度。作為教師,學生、家長、校長、社會看你又是另一個角度。

  • 2 # 林然愛小詩

    一、問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試問,是誰不識廬山真面目?

    答: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題西林壁》這首詩,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蘇軾被貶趕赴汝州,經過廬山時,遊玩廬山所作。“不識廬山真面目”這句詩詞的主語:

    1、按照詩詞的字面意思解釋是蘇軾本人和同遊的好友,也可泛指廬山的遊客。

    2、按照古人作詩“借景抒情”的風格,結合創作背景來說,這句詩的主語也可以指當時的統治者。

    二、回答解說

    《題西林壁》全文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詞解釋:初上山之時,站在遠處看廬山,從正面看是山嶺,不是很高,但是換個視角,比如從側面看,看到的就是險峻的高峰。進入到廬山裡面,眼前所見是各不相同的。看不全廬山的全部面貌,是因為在廬山之中,視野有限。

    1、詩詞字面意思解說答案:自古廬山以險、秀、奇、雄著稱,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會得到不同的視覺效果,就是詩人所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當我們乘坐飛機從廬山上空經過時,看到的廬山綿延起伏,也很難看到全貌,何況當時蘇軾那個時代只是徒步上山,視線所見有限,所以作者來了一句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按照詩詞創作背景解釋答案:蘇軾所生活的朝代,當時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主導變法,史上成為“王安石變法”,主張用發展生產力來實現國富兵強,挽救大宋的政治危機,蘇軾主張採納新法的合理成分,主張講究實施的策略,這個政治主張被當朝舊勢力所不容,所以一度被貶,詩人借景抒情,說整個朝廷就像廬山一樣,當局者迷,看不清實際情況,只知道循規蹈矩的推行舊制度,沉溺於安逸的生活,不思進取。

  • 3 # 塵世曉書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是出自於蘇軾的《題西林壁》,那這兩句看似很平常,其實是充滿了哲理。應當說蘇軾的這整首詩都充滿了哲理,詩人更是以另一種角度來描寫廬山,更是極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一種人生哲理。

    我們來看一看這首詩的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果想要真正地去理解這首詩,那麼還是要從蘇軾寫這首詩時說起,我們都知道蘇軾是北宋時期最偉大的一位文學大師。無論是詩歌,還是詞作,以及散文作,那都是一絕;另外他在書畫上的造詣也是極高,更是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

    蘇軾也是天才,他還在很小的時候便是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更是以詩文名聞鄉里,此後他跟著父親和弟弟一起從四川眉山來到中原,開始參加科舉考試,這一年他原本是第一名,但是由於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讀到了他的試卷之後,認為是自己的學生曾鞏的文章,為了避嫌於是把第一名判成為了第二名。直到揭開糊上的封紙之後,才發現自己判斷錯了,事後他更是寫詩讚美蘇軾,認為他將會是未來北宋的文壇領袖,可見歐陽修還是極為有眼光,事實也證明蘇軾最終是成為北宋後期的文壇領袖。

    雖然蘇軾在科舉考試中有點小小的挫折,但是總體上來說,並沒有遇到什麼更大的風浪,直到由於王安石開始主持變法,也就是歷史著名的“熙寧變法”,為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其中就有蘇軾。為此他也是寫過了很多的詩來攻擊王安石的變法,儘管王安石是君子,但是他手下的人卻有一幫小人,蘇軾寫的那些詩文,也被別人抓住了把柄,告到了朝廷,使得當時的皇帝震驚,為此直接下令把他從湖州的家裡帶走,並且打入了大牢。

    那這又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也正是這個時期開始,蘇軾的人生則是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他被關押在牢裡,原本以為自己一定是無法活著出去了,為此還與兒子交代了後事,以來一切都完了,可是誰能夠想到,這個時候王安石又出來為他求情,於是總算是又撿回了一條命。

    自從“烏臺詩案”之後,蘇軾雖然是撿回了一條命,可是依舊還是被貶到了黃州,那個相對偏遠的地方,也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歷史背景之下,蘇軾在黃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又改遷汝州團練副使,也正是汝州時經過九江,他與好友遊玩了廬山,於是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題西林壁》。

    這首詩初讀時可能會覺得很一般,但是我們結合蘇軾的人生經歷,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則是會發現,詩人在這首詩中,更是表達出了一種深刻的哲理,第一二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僅僅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很容易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我們深入地去思考了之後,則是會發現蘇軾其實是傳遞出來一種深刻的哲理,也正是要告訴我們看一件事物,你不能夠僅僅看一個層面,也不可只看表面,一定要透過各個方面來觀察,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地看清楚一個人,或者是一件事情。

    最後的兩句也正是題主所要問的重點,那這兩句也是同樣的充滿了哲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裡表面是寫廬山,但還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看清楚自己,那是比較困難,這就好像是身處在廬山之中,根本無法識得廬山的真正的面目。

  • 4 # 素琴經齋

    不識廬山真面目,是誰不識廬山真面目?蘇東坡當時是指的誰呢?蘇作為一個當時的宋的政治家 文學家。肯定指的是政治文學上不同政見的人。

    那麼政治不同的人是誰呢?王安石 。春風得意 變法的執行者和主力派。其中蘇軾或者說蘇氏集團屢次被貶而不同政見。而且當時兩者官位相當且還不是特別敵對。所以這裡所指的這個人就是王安石和他的變法派。

  • 5 # 進賢學雅
    這是一首集風景與哲理並舉的絕句。其詩中有畫、畫中蘊情、情蘊哲理、理蘊無窮……那麼,此詩中是言誰“不識廬山真面目”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究答案吧:【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注】: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釋意】:遊人們正面看到的廬山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則是峰峰聳立,令人仰目。其遠處、近處、高處以及低處都是各具特色,互不相同。凡此種種,這廬山到底是何種樣子呢?我現在越來越對廬山看不懂!啊,我明白了!只有遠離開你廬山,才能看到廬山完整的真容。【鑑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兩句是說遊人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面貌,則是給人的觀感不盡相同。從正面你看到到是起伏連綿的山嶺;而從側面你則看到的是高高聳入雲端的山峰。這兩句生動而形象地描寫出了廬山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無限魅力之風景。

    結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兩句則是即景說理,進而談此次遊廬山的切身體會。之所以此次沒有能夠領略出廬山真實面目,那是因為人在山內受視野所限,只不過僅能看到眼前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而已。若想一窺全貌,唯有置身其外……

    正是這兩句奇思妙發,從而使得整個意境渾然托出一個耐人回味、馳騁想象的空間。這已經不是僅僅遊山玩水就可以有的這種理性認知。這兩句詩的內涵之豐富,它足以啟迪人們可以從中認識到為人處事中的這樣一個哲理——由於人所處地位的不同,其看問題的視角和出發點就肯定不同,從而就難免會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存在片面性。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首《題西林壁》已不僅僅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觀妙景,這首詩更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而得出的真理共性。由於詩之意蘊是極其客觀規律的,所以我們不僅從詩中享受到了谷峰的奇秀形象所帶給人以美感之外,更是從中得到了一次醒醐灌頂……

    蘇軾這首人生感悟詩,也是和其政治體驗所分不開的。他自進入仕途便捲入了新舊之法爭議之中。在仕途上的他傾向於保守派,因而不併贊成王安石主導的新法,但他又主張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並講究執行策略,因此又反而落得為舊黨所不容。

    故蘇軾筆下的這首《題西林壁》,也可以看成是對政局撲朔迷離的一種暗喻,新舊兩黨立場不同,觀點自然就也不同。事實上,只要置身於事物中,又有誰不會如此呢?都是難免不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希望我們能透過此詩,而可以給自己一個長久的啟迪。

    朋友們得出答案沒有呢?至於詩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所指何人?我想朋友們大概已經心知肚明瞭。不錯,是蘇軾,但也很有可能其中或許有我,亦或者還有你……

  • 6 # 夢瀾風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後兩句。這句詩是詩人自己的感慨,是寫蘇軾自己的感悟,感嘆自己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在廬山山中,所以不能看到廬山的全貌。

    《題西林壁》是一首寫景詩,也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描述廬山的變換萬端的山巒景色,景隨人走,各各不同。後兩句由景入理,因在身在山中,難窺廬山全貌,只能看到各峰山景,引發詩人感嘆,為何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啊,只因為我在廬山的山景中。

    這首小詩讀來回味無窮,蘇軾用詩人和哲人的眼光,寫出了對人生的感悟。人們所處地位,出發點不同,對事物的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認識真相和全貌,一定要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客觀地審視才能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結論。

    這首詩既是對人生的感嘆,也是詩人的政治體驗,當時的北宋政壇正是王安石變法革新的時期,蘇軾是保守派,反對新法變革,但又主張汲取新法合理部分,主張溫和策略。他既不同意革新變法,又不堅決維護保守政見。新舊黨都不認可他,詩人筆下的廬山也可以說是當時北宋的政壇風雲,撲朔迷離,黨爭不斷,新舊兩黨立場不同,結論自也不同。身在其中,難以客觀思考問題,得出完全正確的結論。

    這句詩是蘇軾對自身難窺廬山真容的感嘆,也是對自然和當時政壇的迷局的感嘆,詩人希望自己能看到廬山的真顏,更想看到新舊黨爭的政治真面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