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麗麗在修行

    1 當然不是媽媽的錯

    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們反反覆覆,時好時壞,有時進步,有時退步。

    當時可能會記住一些規則,過一會兒就忘了。作為媽媽,誰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寶寶,但是,孩子有時候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會不開心,小孩子不會掩飾。

    況且孩子的脾性,60%都是天生的。做家長的,只能耐心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孩子哭鬧,真的不能全怪媽媽。

    2 孩子有負面情緒,不開心,需要宣洩,有時候他們會在最親近的人面前,試圖獲得掌控感

    孩子小的時候是很容易遇到挫折的,在我們看來簡單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卻很難。

    3 家庭的整體情緒對孩子很重要

    孩子時刻都在模仿,家庭環境對孩子很重要。

    如果家庭和睦,孩子在愛中長大,脾氣就容易變好。

    如果媽媽爸爸總是批評他們,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孩子被壓制就容易反抗,發脾氣。

    或者是單純跟某個人學得暴躁。

    4 教育孩子不易,不要太過焦慮

    教育孩子真的是不容易,很多教育專家都出來分享自己的方法,可是,他們誰也不敢肯定你照著我的方法做,就一定有效果。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父母做好榜樣。自己情緒平和,對孩子溫柔堅定。孩子時時刻刻都在模仿周圍的人,周圍的事。

  • 2 # 禕姑娘媽咪

    想問一下寶寶多大啦,如果孩子出現現在這種情況:

    1.根據寶寶的年齡看看是否處於模仿比較凸現的階段,所以要看看平時給寶寶看的動畫片玩的遊戲是不是有暴力的場景,讓孩子模仿到了

    2.找到寶寶大哭大鬧的真正原因,看看寶寶真正哭鬧的動機是什麼,或許只是尋求關注和愛的一種方式,就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一些不好的負面的標籤

    3.寶寶比較小的時候,認知模式很單一,所以在情緒處理上不會像成人那麼有分寸,也許只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要耐心的觀察

    4.言傳身教,是不是家長在平時就是這樣做的,所以孩子也是這樣

  • 3 # 小莉媽媽

    孩子愛打人,不能完全怪媽媽一個人的教育問題。孩子性格的養成跟環境,比如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環境,以及家庭成員的行為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而性格影響行為,甚至決定行為。

    從心理學上分析,孩子愛打人,有這3個方面的因素:

    缺乏安全感,出於自保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對家長或者其他人物不信任,感覺對方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出於本能就會發生反擊,於是出現了打人的現象。

    缺乏正確的表達方式

    孩子在幼兒時期,沒有正確的判斷,也缺乏正確的表達方式,比如孩子不喜歡一個人,討厭某個人說的話,或許就會用最直接的行為方式來表達,打人就是其中的一種。

    模仿別人的行為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小夥伴中有喜歡打人的,或許家庭成員中有暴力行為,都會成為孩子的壞榜樣。

    因此家裡的孩子出現愛打人的現象,家長們一定自我反省,觀察,看看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從源頭解決問題,多給孩子安全感,耐心引導孩子,隨意攻擊他人是不對的行為,如果碰到不合心意的事情,可以採取其他方式去解決,而不能使用暴力,在教育環節,家長更要以身作則,隨時做好孩子的榜樣,若小夥伴中有人出現這些不良的行為,家長可以減少孩子與之相處的時間。

  • 4 # 呆萌老爸育兒經

    對於孩子亂髮脾氣,大吵大鬧的問題,在之前的問答中還有我的文章中都有所闡述,現在再重提一下:

    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不亂髮脾氣呢?

    1、找出發脾氣的背後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孩子亂髮脾氣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出發脾氣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疏導。如果孩子發脾氣是因為維護自己的權利,那麼你就要先要褒獎,再說出不要透過發脾氣來解決,可以有更好的溝通方式。比如我在幫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發現有個拼音好像寫錯了,我就給他打了個叉,他看到後就說他沒有錯,我當時就說你肯定錯了,他就發脾氣了,說老師就是這麼說的,沒有錯。結果我查了下課本,發現果然是沒有錯。這種情況就是要家長自己先承認錯誤,然後再進行安撫,安撫的差不多,最後說,其實你不用發脾氣,慢慢說也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如果孩子亂髮脾氣是無理取鬧,那麼就要當時嚴厲制止。

    2、要給孩子立規矩

    寶寶發脾氣,是寶寶不良情感的一種發洩,是寶寶威脅爸爸媽媽的最後反抗手段。這時,寶寶不是大哭大叫,就是坐在地上耍賴。你要嚇唬寶寶,無疑是火上加油;你若妥協,則正好落入寶寶的圈套,助長寶寶的氣焰,長此以往,會寵得寶寶極端任性,無法管教。處理寶寶脾氣大時,一定要讓寶寶明白,即使脾氣大,也不會在爸爸媽媽面前受到任何效果。指導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意願可以得到滿足,需要給孩子一些規則。

    3、父母教育方式的折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和孩子,孩子的語言行為許多都是從模仿開始,因此如果大人的一些做法不當,很容易就能在孩子的行為折射出來。平時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就發脾氣,夫妻間也經常吵架,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認為無理取鬧,如果父母一味否定,甚至貶低、打擊甚至打罵孩子,長期以來孩子認為這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唯一方式,他也就學會了。

    4、父母要以身作則

    現在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做一些許諾,比如:答應孩子週末假期去哪兒玩?孩子傷心難過時候或某些節日時答應給人家買好吃好玩的,但最後大人以種種理由沒有去兌現承諾,這讓孩子非常失望,負情緒積累就會發火表達不滿。還有的父母無視孩子感受在別人面前說他們的一些毛病,或者無休止的在孩子面前拿以前錯誤來教育現在的錯誤,讓孩子覺得自己全是錯導致情緒的衝動。時間一長就會經常與周圍的小夥伴發生衝突,不自覺的被排斥,孩子就會產生心理障礙,慢慢會覺得孤獨,會使孩子的心理產生陰影。

    陪伴很重要,哪怕孩子在忙暫時不需要我們,做為父母,我們可以遠遠的看著他和小朋友玩耍,把我們晾在一邊,也不能讓孩子脫離我們的視線,我們也不能離開他的視線,不然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會覺得孤單。

  • 5 # 北大醫療腦健康

    謝邀,您好,其實是您沒明白孩子真正的訴求是什麼!首先,我們要區別兩個概念——行為的形式和行為的功能。行為的形式是什麼意思?比如說,我們見到認識的同事時,我們通常會說“你好”、“早上好”,有時也會招招手或揮揮手,有時我們還會和對方笑一笑,我們做出了這麼多不同的行為,這就是行為的不同形式。那做出這些不同的行為的功能是什麼?是為了和人打招呼,表示我們的友好和禮貌。所以,大家可能就會想起來,哦,原來孩子在哭鬧、尖叫、打人、撞頭、躺地、撕紙時,他們可能只是在用一種不恰當的方式來向我們傳達他們的意願和想法。針對問題行為功能的研究有很多,問題行為功能不外乎有這麼幾種——

    1)獲取某種物品/活動機會

    2)獲取關注

    3)逃避要求/任務/厭惡刺激

    4)自我刺激/感知覺需要

    1.獲取某種物品/活動機會

    這個在教育和生活中也屢見不鮮,最常見的是胡攪蠻纏要糖吃的例子。比如逛超市時,孩子看見了糖,一定要買糖,此時媽媽不同意,孩子開始倒地,甚至打媽媽。孩子倒地和打媽媽的行為功能是為了獲得某種物品。當媽媽拒絕孩子時,孩子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來表達他對這個物品的強烈意願,或者孩子還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來達到自控少吃糖。2

    2.獲取關注

    比如媽媽正在打掃衛生,孩子在哇哇哇哭,媽媽放下手中的活,走近孩子安撫,孩子不哭了,而媽媽離開時,孩子又開始哭了,如此迴圈往復,那孩子哭的功能是什麼呢?是為了獲取媽媽的關注。這個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很多家長告訴我:“老師,你看,我躲在門縫裡看他一個人坐在房間沒有哭,等發現我們在看他時,立馬就大聲地哭起來,像是哭給我們看的。”這類行為功能其實就是為了獲取他人的關注,只是孩子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被關注的需求,比如說“媽媽,你別走,陪我玩一會”。3

    3.逃避要求/任務/厭惡刺激

    這個功能大家也並不陌生,比如很多孩子一到寫作業或者上課的時間就頻繁地說“我要上廁所”、“我要喝水”,這類的行為發生在教學環境下,可是去了廁所發現孩子並不想大小便,出了教室就不喝水了。

    這類行為的功能是逃避要求或任務,所以行為方式只是表現,很多不同的行為表現其實都在傳達一種行為功能。

    4.自我刺激/感知覺需要

    還有一些行為,不能為上面3種功能所解釋,也是我們經常會遇到,而且比較難干預的行為功能,這類行為的功能是為了滿足孩子自己的感知覺需要。孩子做這些行為時,他覺得很舒服。比如斜眼看東西,雖然大家很難理解,但是孩子可能確實有這種需求,這種斜眼看的感官刺激讓他覺得很舒服很興奮。其中包括——

    自我刺激:增加讓自己舒服的刺激

    - 晃手

    - 看旋轉物(臉盆、車輪、陀螺……)

    - 把非食物的東西放嘴裡咀嚼

    - 彈手背

    - 將物品排成一排,然後看著(水瓶、板凳、積木塊)

    緩解不適:減少讓自己不舒服的刺激

    - 摳破面板(緩解瘙癢)

    - 打頭,撞頭,揪頭髮(頭部不適)

    - 脫光褲子 (緩解腿部由於不合身的褲子造成的不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C米蘭和國米歷史球星哪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