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毅說論道

    一是收買人心,穩定人心。鰲拜黨羽眾多,經過一朝的廝殺,殘餘勢力威脅已經解除,給鰲拜正名,相當於給這些殘存勢力一個定心丸。

    二是解除隱患,鰲拜的黨羽基本上都是旗人,是自己的族人,這些人的破壞力比漢人大多了。解除了這些人的隱患也就解除了一個定時炸彈。

    三是裡面選拔可用之人,壯大自己族類管理層。雍正當政前期政敵太多,心腹太少。給鰲拜正名後,這些人自然就死心歸順於雍正帝。

    四是樹立形象,正名後,得到史書的清名。還有向所有大臣傳達資訊,我們家王朝沒有忘記你們的功勞。

    帝王將相也要分析得失,既然這裡都是利益沒有損失,為什麼不做呢?

  • 2 # 江東汪郎

    鰲拜不是奸臣,而是權臣,對於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帝)這一脈來說,他的功勞是巨大的!

    他之所以被康熙除去,主要是他的跋扈威脅到了皇權,這在封建皇朝時期是任何帝王都無法容忍的。

    然而,這不代表康熙就對鰲拜一棍子打死。事實上,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康熙對鰲拜重新下了定論:

    “憶及數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對鰲拜始終是處於一個客觀評價的狀態。

    他雖然擒拿了鰲拜並將其軟禁至死,但最後還是給鰲拜平了反,這正是政治的需要。

    康熙很清楚,在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皇太極猝死的那個特殊時期,如果不是鰲拜帶刀上朝的支援,恐怕清朝皇室的繼承體系要改為多爾袞了。

    正因為有康熙的平反在前,所以雍正帝即位後,更是進一步作出了批示:賜鰲拜祭葬,復一等公。

    雍正九年,鰲拜又被加封為超武公,這些種種都說明鰲拜是有功之臣。

    康熙、雍正都對鰲拜正名了,那麼好大喜功的乾隆還會,或者說還敢去推翻自己的祖父、父親定下了論調嗎?不可能!不過,汪郎要多說一句,既然說到鰲拜,不得不說下索額圖!

    索額圖是索尼(康熙四大輔政之首)的兒子,孝誠仁皇后赫舍裡的叔叔,也是輔助康熙計擒鰲拜的參與者!正因為他參與了擒拿鰲拜的政治鬥爭,才得到康熙的重用。

    然而索額圖的結局卻比鰲拜悽慘得多,被康熙囚禁後飢餓而死!

    這是因為,索額圖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公然加入“九子奪嫡”,激怒了康熙!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索額圖被處死;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對索額圖下了定論:本朝第一罪人!

    他對索額圖一生所參與的重要軍政大事,除了和沙皇俄國在尼布楚的談判外,進行了全面否定。

    而索額圖的同黨多被殺,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孫都被革職,其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

    如果索尼泉下對自己二兒子的結局有所感覺,恐怕要抱著鰲拜哭死在黃泉之中而不願去投胎。

  • 3 # 無知爸比

    首先,鰲拜是一個功臣,當時順治帝能夠與攝政王多爾袞鬥爭鰲拜起了一個主要的支撐作用,後來順治帝退位,當然會把康熙託福給他最信任的人,其實在康熙早年,鰲拜也並沒有做出多少出格的事情,即使後來康熙抓獲鰲拜給他定的30條罪狀,裡面無非是對皇帝不敬,結黨私營等罪狀,並沒有謀反!

    鰲拜錯就錯在了位高權重,高高在上,但是又不會急流勇退,嚴重威脅到了皇權,所以鰲拜無論對錯,康熙都會拿下他!

    拿下了鰲拜,其他大臣也只能跪著,乖乖做家奴了,讓他們學會如何尊重皇上,如何維護皇權,至於後期給他平反,無非又是皇權一種體現,我說他有罪他就有罪,無罪就是無罪,況且假惺惺的平反,也會獲得大臣的擁戴和讚美,何樂不為?

  • 4 # 日慕鄉關

    自漢武帝開始,最高統治者奉行王道與霸道相結合的治國之道,自此以後,各家皇帝紛紛效仿,所謂帝王之術,大致就是如此。

    按古人的說法,霸道是與王道相對應的。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簡而言之,皇帝講道理就是王道,皇帝不講道理就是霸道,至於什麼時候講什麼時候不講,就要考驗皇帝的水平了。

    王道與霸道的結合誕生的一個怪胎就是:皇帝不能認錯。

    既然是霸道,本就不講道理,沒有道理,哪來的對錯!

    好在漢武帝是個性情中人,晚年認識到錯誤,搶在史家落筆之前,用罪己詔清洗了身上的血跡。

    但他以後,各路皇帝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

    比如說宋高宗趙構,為了一己之私,非置岳飛於死地不可,做了太上皇后,孝宗皇帝為了名正言順北伐,主動為岳飛平反,擺明打他的臉,但他臉皮也厚,裝作沒事人,就這麼過去了。

    再比如北狩的明英宗,明知道于謙是個忠臣,卻在徐有貞一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的說辭中動了殺機。

    鰲拜與康熙,就是清朝版的趙構與岳飛!

    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皇太極的嫡系,早年戰功卓著,在順治繼位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險些為多爾袞所害,入關後更是居功至偉,位列輔政大臣,是多年殫精竭慮、功勞累積的結果。

    清史稿記載:鰲拜日益驕恣。這話也不為過,皇帝年幼,大權在握,哪個人能忍得住這種誘惑,更何況,鰲拜還是個冰天雪地打出來的武人。

    但年輕氣盛的康熙卻不願大權旁落,隨著他的成長,鰲拜就成了阻止他走上霸道之路的絆腳石。

    康熙除鰲拜,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事件,但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裡面演義的成分居多。

    康熙八歲繼位,十四歲剷除鰲拜,但要注意,這裡的八歲是虛歲,以實際年齡計算,康熙繼位剛剛六歲,十四歲約合12歲,小學剛畢業的年紀,就能算計一個五十多歲、半生戎馬的老將軍?

    據《南亭筆記》記載:“康熙帝在南書房召鰲拜進講,鰲拜入,內侍以椅之折足者令其坐,而以一 內侍持其後。命賜茗,先以碗煮於水,令極熱,持之炙手,砰然墜地,持椅之內侍乘其勢而推之,乃僕於地。康熙帝呼曰:鰲拜大不敬。健童悉起擒之,交部論 如律。”

    康熙抓了鰲拜,朝廷權力立馬發生反轉,如果有這麼容易,當年漢獻帝應該孤注一擲,趁著曹操進宮那會,拿把菜刀抵在曹操脖子上,如此漢室江山盡復,大江南北一統,多容易?

    想得美!以鰲拜的權勢,京城九門、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完全可以掌控,如果真有反心,康熙無半點勝算!

    康熙年紀雖小,但道理還是懂得的,加之背後有識大體的孝莊太后,所以縱然鰲拜被抓,卻沒有被處死,而是圈禁起來,等他自然死亡。

    據《清史稿》有載:康熙五十二年,晚年的康熙曾對諸王貝勒大臣們說:“憶及數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這番話被認為是鰲拜平反的前奏,但實則包含了兩重含義。首先這可能卻是康熙的真實想法,時過境遷,他也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變成權力場上的老手,理解鰲拜當年的做法,所以不再片面評價;二來是說給那些王公大臣們聽聽,只要忠心事主,沒有反心,縱然是被打倒,也有平反那一天。

    但康熙卻沒有公開為鰲拜平反!

    作為雄才大略的一代君主,怎麼能隨意認錯,如果抓鰲拜是錯的,那是不是平三藩也是錯的?廢太子也是錯的?

    一錯百錯!

    雍正帝執政後,自然不再顧忌先帝的臉面,況且世易時移,施恩鰲拜,還能為自己刻薄寡恩的壞名聲加分,何樂而不為,“賜鰲拜祭葬,復一等公,世襲罔替”,並於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

    等乾隆繼位,形式又發生了變化,論權力掌控,乾隆遠不如雍正,加之他處處以聖祖爺為學習物件,自然不會給鰲拜說好話。

    乾隆四十五年諭曰:“鰲拜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邀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跡多端,難以列舉。”

    可見,鰲拜的功與過,並非歷史定論,而是跟著皇帝的指揮棒不停變化,講王道,他就是世襲罔替的巴圖魯,講霸道,他就是擅權骫法的亂臣賊子。

  • 5 # 大金Lance

    首先哈,我並沒有查到雍正和乾隆為鰲拜正名的資料;當然也可能我才疏學淺或者查的資料不夠多;康熙爺的確在晚年替鰲拜正名過,《清史稿》有載:康熙五十二年,晚年的康熙曾對諸王貝勒大臣們說:“憶及數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然後就並沒有然後了,後來也沒查到什麼明發的諭旨;

    乾隆爺給予鰲拜的評價則是:鰲拜當日自恃政柄在握,輒敢擅權骫法,邀結黨羽,殘害大臣,罪跡多端,難以列舉!---此文出自《歸田瑣記》;

    由此可見,給鰲拜正名這事也只是康熙爺晚年覺得事情做的太過了,但是又不能否定自己的決策,所以才發此感慨!

    那麼為什麼康熙爺晚年覺得對鰲拜的處理有些過了呢?

    這個要從給鰲拜制定的所謂三十條大罪說起,我自己看過這三十條大罪,除了第一條:徇情補用官員,通同結黨,以欺朕躬;其他幾項均是說明他怎麼結黨的?又或者是平時怎麼怎麼囂張跋扈;具體你說鰲拜幹了哪些影響民生影響社稷的行為,貌似沒有!鰲拜唯一影響的就是康熙爺對大清朝的把控力;康熙爺心裡忌憚啊,他怕成為第二個漢獻帝;另外還有一個人對康熙爺影響比較大,那就是孝莊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可是實實在在經歷過的,早些年順治爺小的時候,多爾袞就把持朝政多年,那種受人挾制的感受,孝莊太皇太后可是親身經歷過的,所以鰲拜必須倒,倒的原因不是他犯了多大罪,而是權力過大影響了當朝者統治!

    但是,到了康熙晚年,時局穩定、外面敢搞事情的都被幹掉了,穩定時康熙爺估計就開始深思自己是不是乾的有點過火了;這就像你小時候有個經常幫助你的鄰居家的孩子,但是隨著年齡長大些,這個孩子開始經常欺負你了,於是你找了別人把這孩子打了一頓,結果一時下手過重,給這孩子腿打斷,從此留下了後遺症;長大後你再見到這個孩子,看到他一瘸一拐的樣子,內心肯定也是自責的;康熙爺對於鰲拜也是如此,鰲拜早年戰功赫赫,幫助清朝打下大片江山,中期上位輔政,曾幫助康熙穩定時局,晚年開始囂張跋扈,所以康熙爺隱忍幾年後將他扳倒,從而穩固自己政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正式無緣季後賽,這對於詹姆斯來說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