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麻帥
-
2 # 中華醫學科普
就說前幾天吧,一位40出頭的外地男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醫院看病,年輕時候不注意身體,為了工作應酬拼命喝酒,導致肝硬化重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要知道這可是肝硬化危險的併發症之一,那薄薄的食管壁上滿是隆起的曲張靜脈,彷彿一條條小蛇盤在上面。這幾天坐車的勞累,加上吃的麵包有點硬,拉的大便跟馬路上的瀝青一樣黑。他知道這是又出血了,得趕緊到醫院來看病。來醫院後查了血常規,血色素掉的不算多,還有84g/l,醫生已經囑咐了患者不能再吃東西喝水了,因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急性期要胃腸道空置。結果第二天凌晨一陣兒猛烈的咳嗽,大量的鮮血噴口而出,一個血塊卡在氣道後整個人憋死過去,於是顧不得整個床上的都是鮮血,趕緊給患者進行了搶救,把氣道開啟後患者總算是暫時穩定下來,可是曲張的靜脈還在出血,光是吐得就有1000多毫升,要知道全身也就6000毫升左右的血。止血的藥物、輸血的措施都上了,可是人卻一直都是昏迷狀態,大量的輸液後患者的血壓很低,心率很快,複查的血常規提示血色素只有31g/l,家裡也知道這樣的情況維持不了太久,果不其然,在過了不到半天的時間,眼看著心率和血壓都開始往下掉,一點點的由100多降到了30,血壓已經測不出了,要不是有呼吸機,呼吸也沒了,監護儀上的心電圖波逐漸變成了一條直線,縱使用什麼藥都沒有反應了,留下的只有家人的痛苦聲。按當地風俗,必須得拉回老家安葬,於是連夜回了當地。一個生命就這樣沒了。
-
3 # 乳腺科楊紅星醫生
那是12年前的事了,我剛上班的第一年,在急診科輪轉。
夜裡,救護車接診了一個孩子,10歲左右,因“腹痛、腹瀉”由地市醫院轉過來的。很清秀的一個男孩兒,看得出來特別乖巧,懂事。躺在病床上的時候,病情特別危重。孩子一直拉著媽媽的手。我清楚的記得他們的每一句話。
孩子說,媽媽,我可累。
媽媽說:孩子你睡吧,媽媽在你身邊。
孩子說:媽媽,是不是我睡著後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我不想睡。
包括我的老師在內所有的人,都忍不住眼淚。孩子那天晚上還是走了。對不起,沒有能力讓你多陪陪媽媽。
現在,我已經從當初的醫學生,變成了主治醫師,從當初的單身變成了人父。你現在活著,也一定是一個特別討女孩子喜歡的帥哥吧,你那麼乖巧,一定會把媽媽照顧的好好的。
-
4 # Baby愛媽咪
去年吧,我小姨夫來家裡做客,跟我們聊了一會兒,相談甚歡的,結果隔了一天,一大早接到小姨電話,小姨夫進了急診室。
第一反應,我們都蒙了,一個前天還好好的人,怎麼就進了急診室?
之後,小姨說小姨夫晚上夜班,突發急病,一頭載倒在地,發現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大家趕到搶救室的時候,看到小姨癱軟在地上,渾身發抖。
親戚朋友們也是淚眼模糊的,醫生搖頭讓大家抉擇,要不要開顱?其實意義不大了,醫生說即使開顱成功人也是昏迷狀態,或許在開顱的過程中就會停止呼吸,因為顱內都是血。
最後大家商量後放棄了,靜靜地等到小姨夫停止了呼吸,其實,急診室就是一個生死離別的地方,太多的無可奈何和無奈。
所以,活著的時候,好好的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或許一個轉身,從此就會陰陽兩隔,我們應該從愛護自己開始,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鐘,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因為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你說是不是呢?
-
5 # 阿特拉斯W李W
大概是15年七月,那天我值夜班。突然值班電話響了,裡面說急診搶救室有小孩車禍,急查床邊超聲。我推了床邊機過去,門口一堆人在哭,大概是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親戚吧,有個老太太哭的特別大聲,特別傷心。我進去看到一個大概六七歲小孩躺在急救床上,周圍有五六個護士和四五個醫生。監護儀一直在報警,上面顯示血壓只有幾十了。急診醫生說小孩頭顱外傷,血壓一直升不上去,趕緊看看有沒有腹腔積液。我剛挨著小孩肚子,小孩子說了一聲疼,一分鐘沒到,呼吸心跳都停了,急診醫生護士輪流心肺復甦,腎上腺素給了好多次,我在旁邊不敢走,待了接近一個多小時。最後沒搶救過來。後來瞭解到,晚飯時一家人都在吃飯,家在馬路邊,小孩玩著玩著跑到馬路上被路過的卡車撞飛了。當時我非常難受,雖然醫院經常聽到死人,我也參加過幾次搶救,那是第一次親眼目睹失望。他還跟我說了一聲“疼”,那是他在這個世界上說的最後一個字了。那天急診外科醫生都來了,icu主任,內科主任,外科主任,醫院總值班都在。其他病人都沒顧得上處理。場面顯的很亂,但是又有序。我聽到一個護士不停的對門外的人說裡面在搶救,您等一下再來。
-
6 # 風雲邊地
謝邀。其實急診科基本上天天都有生死瞬間,就說一個吧,當時只是在急診科輪轉,送來了一位說是因為和人口角不小心從四層階梯上摔下來後昏迷的老爺爺,一開始心裡以為是顱腦外傷或者基礎病如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家屬都以為沒什麼事,只是撞暈了之類的,結果到床邊一看才發現已經深度昏迷了,生命體徵基本上已經測不出來了,馬上按壓加腎上腺素,後來又插管,所有這些不到五分鐘就完成了,而然老人還是去了,死因後來考慮心源性猝死。誰能料到一米多的高度摔下來居然能死亡,家屬瞬間就崩潰大哭,我也只能默默繼續辦理其他手續。所以說,不管病人是誰,醫生都會全力搶救,但是,無論多麼醫術高明,每次成功都可以說是有很多運氣成分,見多了以後可能也就真的麻木了吧。
-
7 # 往事隨風1109
我在急診科工作的那幾年幾乎每天都目睹著生死離別,但是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喝農藥的孩子。
那是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值夜班,聽到120車急促的鳴笛,我們迅速做好搶救準備,輸液、吸氧、監護全部到位,搶救車也推到床旁,車上抬下來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面色蒼白,口吐白沫,已經沒有意識了,身上很濃的農藥味,跟著的是一位中年婦女,見到醫生就跪下了,哭著求醫生一定要救活她兒子。醫生看了看病人的情況,已經沒有希望了,吸氧監護後血氧飽和度才20%,心電圖完全看不到正常的波形。洗胃已經是不可能了,馬上先搶救,大概十分鐘病人就呼吸心跳停止了,他媽媽不接受,我們就輪流著做心肺復甦,又堅持了一個小時,告訴媽媽孩子真的已經走了,他媽媽哭天搶地的,嘴裡喊著:“兒啊,你可讓我怎麼活啊”
原來,這是一個不幸的家庭。爸爸嗜賭,幾年前為躲賭債丟下母子三人跑了,一直沒回來,是死是活也不知道。這孩子懂事,心疼母親,就輟學打工幫母親撐起這個家。可是弟弟又不學好,迷上了遊戲,經常逃課,哥哥勸說幾回毫無效果。最後哥哥說:“你再不聽話,我就死了不管你了”媽媽以為哥哥是嚇唬弟弟的,沒在意。晚上又沒找到弟弟,媽媽又出去找了,回家發現哥哥在家喝下了整瓶農藥。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請珍惜每一個家人。
-
8 # 急診夜鷹
夜鷹是急診室老司機了。
經歷的生死一瞬間的時刻蠻多的。
有一次凌晨三點多,剛換班沒多久,我在診室內接診一個患者,突然聽到診室外有人驚慌的大喊“醫生護士”,我趕緊衝出去,發現有一個在輸液區坐著輸液的患者突發意識喪失,瀕死喘息的樣子,我上前觸控脈搏,沒有摸到,即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心臟驟停,趕緊同時讓護士拿來車床躺上去,給予胸外按壓,機靈的護士迅速拿來除顫器,心電監測提示室顫,我給予電擊除顫,隨後繼續按壓,很快患者心臟復跳,呼吸恢復,我們把患者轉移到重症監護病床上,患者開始出現煩躁,翻身、四肢亂動,家屬非常恐慌,又對我們的輸液治療充滿質疑,我一邊解釋病情,一遍給患者做著後續的處理,並聯系冠心病監護病房準備去住院。
後來患者恢復的很好,也沒有神經損害後遺症,也不是心梗,最後下了一個特發室性心律失常的診斷。
這種患者再次室顫心臟驟停的風險很高,有安裝ICD的必要。
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是植入體內用於在室顫發作時啟動除顫的裝置,主要預防突發室顫導致的心源性猝死。
-
9 # 急診科的故事
每月都會有幾起吧
走路都帶風,累的癱倒,餓的不想吃飯!
敬畏生命
從你我他做起
-
10 # 最後一支多巴胺
作為一名急診醫生,所謂生死瞬間其實很平常的工作日常。
但是,有一個病例讓我至今難忘,可以說是“生死瞬間”最典型的例子了。
幾年前冬季的一個夜班的凌晨時分,急診室裡已經沒有了多少病人,甚至可以用安靜來形容。
但,就是在這個時候,一陣突如起來的呼救聲讓我心跳突然加速:“醫生,快救命啊!”。
衝出急診室大門後,只見一位中年女性用輪椅推著一位老年男性慌忙的趕了過來,而一位老年女性則蹌踉的跟在後面。
座在輪椅上的老年男性面色蒼白、大汗淋漓,不停的呻吟著,嘴巴里斷斷續續的喊著:“痛死我了!”。
來不及多問,趕緊將患者帶進搶救室,放置在搶救病床上。
“痛死我了,快給我打止痛針!”患者煩躁不安,幾度欲從病床上站立起來。
“好好好,你安靜下來,馬上就給你打針!”我試圖安撫患者。
護士正在為患者連線上心電監護,我正準備為患者做一份心電圖。
事實上,在護士剛接上心電監護,我還沒有開啟心電圖機之時,也就是患者來到醫院不到兩分鐘的時候,病情急劇惡化了。
只見原本煩躁不安的患者突然安靜了下來,雙眼上翻,四肢抽搐,意識喪失了!
短暫的室顫之後,患者心跳呼吸驟停了!
兩個多小時的搶救後,患者被宣佈臨床死亡,至今也沒有明確的病因,根據病史也只是猜測主動脈夾層罷了。
這個故事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胸痛無小事,無論多大年齡,無論身患何病,一旦出現胸痛,應該及時就醫!
回覆列表
在去麻醉科做麻醉醫生前,我去急診科輪轉學習過,在哪裡上班時候,有次搶救讓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由家屬自行送來,來到醫院已經心臟呼吸都沒有了,立即進行搶救,但是因為病程太久了,搶救了一個小時左右也沒有搶救回來。
期間問患者家屬患者是怎麼發病的,家屬說喝酒醉了拿錯農藥來喝,而他們的農藥就放在飯桌底下。
聽完我直接崩潰啊,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因為這樣不小心而走了,我想不到為什麼有人居然把農藥這麼危險的物品就放在飯桌底下,導致病人誤喝大量農藥死亡,真的太可惜,那麼年輕,才四十多歲。這件事給我影響挺深的,一年多了還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