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道520
-
2 # 東方漫仕
不食周粟典出《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守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商周時期,商末貴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愛小兒子叔齊,有意推翻嫡長子制度,命次子繼承王位。孤竹君去世後,叔齊認為不該破壞祖制,執意將兄長伯夷繼承王位,然而伯夷謹遵父命,也不願繼承,而且為了避免叔齊為難,連夜遠走他鄉。但叔齊也是執著的人,見兄長不告而別,二話不說便尋他而去。
歷盡千辛萬苦,叔齊終於找到兄長,二人便決定不再回歸故里。 聽說周文王姬昌愛民重禮,兄弟倆決定去投奔周國,過尋常百姓的生活。剛走到半路,伯夷、叔齊碰上週武王的部隊。原來周文王已死。武王繼承了王位。還來不及埋葬父親,他就用車載著周文王的遺像,前去攻打紂王。
伯夷、叔齊攔住周武王的馬頭苦苦勸諫說:“父親死後不埋葬,反而興兵討伐,說得上孝道嗎?以臣子的身份去殺害君王,說得上仁慈嗎?”武王手下計程車兵見了,想要殺死他們。姜太公說:“他們是仁義之人。”就叫士兵把他倆扶開。
周武王平定殷朝之後,天下都屬於周朝。為此,伯夷、叔齊感到恥辱,堅決不吃周朝的糧食,後來他們隱居在首陽山中,靠採摘蕨菜度日,他倆編了一首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中。
伯夷、叔齊的典故被史記撰寫者司馬遷列入了列傳之首,兄弟二人也作為商周時期恪守仁義的典範流傳至今。
《史記》原文: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華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
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
3 # O亮劍O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兒子。墨胎氏。孤竹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西(包括今遷安市、灤縣等地)。孤竹君生前立三兒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去世後,叔齊出走,欲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也不願作國君而逃避,偷偷地逃跑了。結果,兩人在路上相遇,於是兩人決定去投奔深得民心的西伯侯姬昌。
周武王繼位以後,興兵討伐紂王,伯夷、叔齊認為此次戰爭荼毒百姓,是不仁之戰,便極力勸諫。武王伐紂成功,天下一統為周,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件可恥的事,兩人決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兩個離開周朝的統治區,到一個叫首陽山的地方隱居下來,靠採集山上野菜,野果等維持生命。後來,“不食周粟”便被用作堅守 節操、志向高潔的典故。這種做法,只適合於死讀書、讀死書的愚忠之人,這種不能因為外界環境改變而去適應環境的人,走到哪裡都會被環境淘汰。
-
4 # 尹匡說說說
《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根據《史記》裡的說法,伯夷叔齊是先去投奔西伯的,等趕到的時候發現西伯已經死了,繼任的武王打算伐紂,倆人勸而不得,被扶著出去了。後來武王功成,天下宗周之後伯夷叔齊才不食周粟的。
而且按照答主的資料,伯夷說“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可以看出伯夷此時還認為文王是商臣。
所以並不打臉:
倆老頭一開始以為西伯還是商臣,所以要去養老。
到了之後發現西伯卒,武王興兵,這個時候還罵武王不孝不仁。
等武王伐紂大功告成之後,伯夷叔齊才以之為恥,不食周粟的。
意思是形容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
-
5 # 歷史舊話
【釋義】: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形容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 有瓜葛。
【成語典故出自】:《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 而食之。”
典故的由來:不食周粟講的是伯夷和叔齊的故事。商代末年,位於今河北東部的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齊。孤竹國君喜歡小兒子叔齊,臨死前立下遺囑。讓叔齊接班。
孤竹國君死後,叔齊不願意違背立長子為王的規矩,堅持要讓位給哥哥。為了讓弟弟安下心來做國君,伯夷偷偷 地離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後,叔齊也離開了王宮,四處尋找哥哥。兩人團聚後,決定不再回孤竹國。
聽說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較尊老敬老,兄弟倆便一起投奔,並在那裡定居下來。文王死後,武王繼位。繼位後的武王擴充兵 力,準備討伐商紂。
當週朝的軍隊進軍到今孟津地帶時,伯夷叔齊瞅機會跑上去,扣馬而諫,認為周武王此舉不孝順、不仁義 。武王的將士聽後,非常生氣,拔出劍來要殺他們,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說:“這是兩個講道德的人。”並要求將士不要 為難他們。
武王伐紂成功,天下一統為周,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件可恥的事,兩人決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兩個離開周朝的統治區 ,到一個叫首陽山的地方隱居下來,靠採集山上的薇菜充飢。
一位婦人看到他們後說:“你們不吃周朝的糧食,可你們現在採 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長的呀!”二人一聽,心想,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決定絕食等死。
相傳他們還作了一首《采薇歌》,歌詞是這樣的: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適安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不食周粟”便被用作堅守節操、志向高潔之典。後世對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讚不絕口,褒揚有加。孔子稱其為““古之賢人也”,贊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孟子則稱伯夷叔齊為“聖之清者”,等等;吟詠伯夷叔齊事蹟的詩詞更是很多。雖然世人肯定了他們的節義仁德,但也說他們那有些愚頑的固執、甚至是愚忠。
我的看法:覺得他們是忠誠堅定,有氣節、堅守節操的。很多時候我們是站著現在歷史環境看古代歷史事件。這是很不正確的。現在我們看他們是愚忠的表現,其實他們在那時候是忠臣不仕二君的表現(或者做法我們覺得很愚純罷了)。
在伯夷之後的歷史中,像伯夷、叔齊這樣的人物層出不窮。漢代光祿大夫龔勝因為不願在篡位的王莽手下為官,於是迴歸故里。王莽強行邀請龔勝入朝為官,龔勝對門人說”我世受漢恩,怎麼能一身事二姓?”於是絕食十四天而死;寫下“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的名作。思想家顧炎武在明亡後也同樣隱居不仕,清朝強行邀請出山,顧炎武以死威脅,清朝只得作罷。類似的故事,沒有寫進史書的恐怕還有很多。
不管伯夷叔齊的故事是不是虛構,它都作為一種象徵,沉潛成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抉擇。
-
6 # 俚言
不食周粟,說的是伯夷與叔齊的故事。
這個典故,來自《史記·伯夷列傳》: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於首陽山。話說伯夷、叔齊二人,是殷商時期孤竹國國君的二個兒子,相互謙讓,都不肯繼位。時武王伐紂之後,伯夷、叔齊覺得周武王以臣子之身,討伐殷商,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他們曾經攔車質問武王,表達了強烈的抗議。武王得勝後,伯夷、叔齊恥於吃周王朝的糧食,遂逃入首陽山中,最後餓死。
伯夷、叔齊的舉動,體現了封建士大夫最為推崇的忠君思想,也表現了他們的寧死不屈的頑強精神。難怪,孔子也說他們,求仁得仁啦。
伯夷與叔齊,不畏強暴,誓死捍衛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在中國歷史上,贏得了崇高的聲譽。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無不以他們為榜樣和楷模。
那麼,後代的伯夷、叔齊都有誰呢?我透過藏書就有幸發現了一位。他就是原北大教授繆金源先生。
繆金源先生是胡適先生的弟子,北大教授。他是江蘇人,一生剛正不阿。我有幸收藏到一本繆金源教授曾經的藏書《宋元明詩300首》,光緒年間出品,封面有繆金源先生的印章。
上世紀四十年代,北平陷落。繆金源夫婦與子女被迫滯留北平。他誓死不與日偽合作,寧可餓死也不失節,最終夫妻雙雙貧病而死。
現任教於南開大學的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先生,是繆金源教授的弟子。她當年驚聞繆先生死訊的時候,曾悲憤地寫下了一首輓詩(見《迦陵詩詞稿》)--挽繆金源先生(一九四一年時在淪陷中):
山林城市詎非訛,簞盡瓢空志未磨;又見首陽千古節,春明也唱采薇歌。透過收藏古籍,我有幸結識了當代的伯夷叔齊繆金源先生,並把他的事蹟梳理成文,發表在《收藏家》雜誌。這也算是對他的最好的紀念吧。
回覆列表
【成語】:不食周粟
【拼音】:bù shí zhōu sù
【解釋】:形容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
伯夷叔齊是商末小國孤竹國的王子,孤竹國君去世後兄弟二人互相謙讓,誰也不肯繼承王位,便雙雙出走他國。
他們聽說西伯侯姬昌推行仁政、任人唯賢,便心生仰慕,一齊前去投靠。文王死後,武王出兵討伐商紂,二人認為此舉大逆不道,極力勸阻。無奈武王心意已決,伯夷、叔齊十分失望。他們決定不再食用周地出產的糧食,以此表示徹底脫離大周,於是躲到首陽山上隱居,以采薇(野菜)為生。
有一天,伯夷和叔齊正在采薇的時候,碰到了一個打柴的農婦,農婦詢問他們為什麼采薇。當她聽了伯夷和叔齊不食周粟的緣故後,對他們說:“你們兄弟堅持大義,不肯食周朝的糧食,但是你們採食的薇菜也是周朝的草木呀。”
從此以後,伯夷和叔齊不再采薇。最終,他們兄弟二人活活餓死在首陽山上。意思是形容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