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資料劉磊

    資訊化指的是,把真實世界的東西在虛擬世界裡實現。比如,超市的資訊化是指把實體店的超市變為線上電商平臺,透過網路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企業管理的資訊化,指的是把很多線下的審批簽字變為線上的流程。資訊化的目的是為了透過低技術,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數字化是在資訊化的基礎上完成的。隨著時間的積累,我們的資訊系統中儲存了大量的資料。透過對這些資料的挖掘和分析,我們可以實現精益管理的目的。從以前的拍腦袋決策變為靠資料決策。比如淘寶店主,透過對歷史上銷售情況的分析,就知道什麼款式什麼顏色,什麼價位的衣服,更適合什麼樣的使用者,從而能夠針對性的推出相應的產品來達到增加銷量,提高利潤,節省成本的目的。

    智慧化是數字化的進一步延伸,指的是我們的系統或者硬體,具備了某種智慧,而能夠聰明的識別人類的需求。比如我們的電商平臺現在不僅能夠提供我們想要的產品,同時能夠分析使用者的特點,針對性的提供使用者可能感興趣的產品。那很多智慧音箱,智慧電視也能夠識別使用者的指令。當然,機器或者系統的智慧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透過大資料學習訓練出來的。這個意義上來說,沒有數字化就沒有智慧化。

    智慧化是智慧化的終極目標。我的理解它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系統或者具體的裝置具備了智慧,而是從整個系統層面,具備了某種智慧。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智慧城市這個概念,在城市這個生態系統中,人,裝置,網路,成了一個整體的生智慧生態系統。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都是資料。我們說資料是新的石油,對資料的挖掘和分析,人類和機器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洞見。資料作為一種資源,也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的滴滴公司,旗下沒有一輛汽車,但是是現在全國最大的公共出行解決方案商,其核心資產就是資料。透過掌握司機端和客戶端的資料達到精確匹配幫助人們高效出行。再比如,阿里巴巴的菜鳥網路,旗下並沒有一個物流公司在運快件。但是他透過對管理的物流公司的快件資料進行分析能夠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管理。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把資料作為企業的一項核心資產來管理。

    在將來,資料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構建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智慧化的美好未來。

  • 2 # 賞荷大叔亂彈琴

    數字化是指資訊載體的一個變化。比如說,檔案由紙質檔案變成電子檔案,實現一個全區的影片監控,這些都屬於是數字化。

    資訊化呢就是把這些資料分門別類管理起來,

    對資料進行分析,形成一個有機系統。

    智慧化呢,就是增加了一個反饋,根據輸入的資訊來做出一些智慧控制。實現生產生活中的自動化。

    智慧化就是利用人工智慧、大資料技術分析處理收集的資料,做出一些高階的、經營管理方面的決策。

  • 3 # 通訊瞭望

    資訊化、數字化 、 智慧化,很多人都不太容易辨別清楚。

    首先,簡單來說各自的定位。

    1、資訊化,就是將企業的已形成的相關資訊,透過記錄的各種資訊資源。涉及到各個環節業務的結果與管控,本質上是對業務結果資料的資訊化再儲存與管控,用來提供給各層次的人瞭解“業務現在是什麼情況”,“流程進展到哪裡”等一切動態業務資訊。資訊化,側重於業務資訊的搭建與管理。

    2、數字化,指的是把模擬資料轉換成用0和1標識的二進位制碼,這樣電腦就可以讀出來這些資料了。其實是基於實際視覺化物件進行的轉化過程。數字化更側重產品領域的物件資源形成與呼叫。

    這裡,單獨還要提一下,資料化。如今,資料代表著對某件事物的描述,資料可以記錄、分析和重組它,這些轉變稱其為“資料化”—— 資料化是指問題轉化為可製表分析量化形式的過程.最直觀的就是企業形形色色的報表和報告。資料化側重結果,將數字化的資訊有條理、有結構的組織,便於查詢回溯、智慧分析,並解決相關決策問題。

    3、智慧化,是把繁瑣的工作透過數字化處理,或基於資料化直接呼叫或指導到工作,將人需要付諸的精力和所需的理解減至最低。具有“擬人智慧”的特性或功能,例如自適應、自校正、自協調等。智慧化側重點在於工作過程的應用。

    接著,在梳理下這幾類之間的相互關係

    1、資訊化=業務資料化

    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如企業ERP的實施,大家發現無非都是讓系統記錄了你所做的,就像一些人所抱怨的,ERP無非將手工的過程搬進了系統。

    的確是這樣,這個過程叫做“業務資料化”,用資料將整個業務過程記錄下來,最典型的就是各種訂單資料,財務憑證。

    2、數字化=資料業務化

    個人認為的“數字化”是基於大量的運營資料分析,對企業的運作邏輯進行數學建模,最佳化之後,反過來再指導企業日常執行。用現在時髦的語言就是“機器學習”,系統反覆學習你的資料和行為模式,最後比你更加專業,並反過來指導你。

    說白了,沒有數字化的資訊化是比較“重”的,實施過ERP的企業都能明白。有了數字化後,就給資訊化減負了,提高效能,降低操作難度。

    3、智慧化資訊化-數字化的終極階段。

    這一階段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人和機器的關係:資訊足夠完備、語義智慧在人和機器之間自由互動,變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機一體”世界。人和機器之間的語義裂隙逐步被填平,並逐步走向無差異或者無法判別差異。字化是一切資訊化、資料化、智慧化的夯實基礎。

    資訊化+數字化+資料化=智慧化

    智慧化是資訊化、數字化、資料化最終的目標,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 4 # Dreamedia

    資訊化是指在虛擬世界中實現現實世界的事物。例如,超市資訊化是指將實體店中的超市轉變為網上電子商務平臺,透過網路來實現銷售產品的目的。企業管理資訊化是指將許多線下審批簽章轉化為線上審批簽章的過程。資訊化的目的是透過低技術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數字化是在資訊化的基礎上實現的。隨著時間的積累,大量的資料儲存在我們的資訊系統中。透過資料探勘和分析,可以達到精益管理的目的。從拍拍腦袋到根據資料做出決定。例如淘寶店主,透過對銷售歷史的分析,知道什麼樣的款式和顏色,什麼樣的衣服價格,更適合什麼樣的使用者,這樣他們就可以推出相應的產品來增加銷售,提高利潤,節約成本。

    智慧是數字化的進一步延伸。它是指我們的系統或硬體,它具有某種智慧,能夠智慧地識別人類的需求。例如,我們的電子商務平臺不僅可以提供我們想要的產品,還可以分析使用者的特點,提供使用者可能感興趣的產品。許多智慧音箱和智慧電視也能識別使用者的指令。當然,機器或系統的智慧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透過學習大資料來訓練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數字化就沒有智慧。

    智慧是智慧的終極目標。我的理解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個特定的系統或特定的裝置具有情報,而是從整個系統層面來看,具有某種情報。例如,我們經常聽到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城市生態系統中,人、裝置、網路成為一個智慧的整體生態系統。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基於資料的。我們說資料是新的石油,人類和機器可以在資料探勘和分析方面獲得前所未有的洞見。資料作為一種資源,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們公司沒有汽車,但它現在是全國最大的公共旅遊解決方案提供商。它的核心資產是資料。準確匹配司機和客戶端資料,幫助人們高效出行。例如,阿里巴巴的菜鳥網路沒有一家物流公司提供快遞服務。然而,他可以透過分析被管理物流公司的快遞資料來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管理。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資料管理作為企業的核心資產。

    在未來,資料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將建設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智慧化的美好未來。

  • 5 # 可愛的萬物相聯

    如果說資訊化是物理世界思維模式,那麼數字化就是透過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AR等這樣的數字化工具來實現更寬更廣的數字化世界。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數字化並不是對企業以往的資訊化推倒重來,而是需要整合最佳化以往的企業資訊化系統,在整合最佳化的基礎上,提升管理和運營水平,用新的技術手段提升企業新的技術能力,以支撐企業適應數字化轉型變化帶來的新要求。

    數字化衍生除了資料化,其是透過記錄、分析、重組資料,實現對業務的指導。這就是“資料化”。資料化最直觀的就是企業各式各樣的報表和報告。資料化是將數字化的資訊進行條理化,透過智慧分析、多維分析、查詢回溯,為決策提供有力的資料支撐。

    如果說資訊化和數字化更偏向於系統性概念那麼,資料化則更多地是涉及到了執行層的概念,一切業務資料化。以資料分析為切入點,透過資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打破傳統的經驗驅動決策的方式,實現科學決策。具體案例如下,圖片來源 圖撲軟體(Hightopo)供參考:

    利用 IT 技術迭代特性來試錯,可以說能找到最佳路徑的選擇就慢慢出來了,其他改革方法與工具根本達不到IT技術這種先天優勢(高質量和低成本),既能保證時間上的快速,又能重組企業管理要素(流程和資料)。圖撲軟體(Hightopo)利用數字化驅動業務變革。

    隨著工業 4.0 變革的推進,逐步開始走向了利用資訊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也就是智慧化時代。伴隨著時代的走向,工業網際網路 和 5G 網路 逐漸揭開了帷幕,資料不再是單純的資料資訊源,資料可以結合一些視覺化介面作為載體,實時地反饋出這個世界的變化。

  • 6 # 數字化中之傑

    資訊化

    廣義地說 資訊就是訊息 。整個人類的進化史,同時也是一部人類資訊活動的演進史。在這個過程中,資訊化技術起到關鍵作用,可以說,資訊化技術推動著人力資訊活動的快速發展。

    資訊科技是有關資訊的產生、收集、 處理、傳遞和儲存等方面的技術。現代資訊科技是由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資訊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等構成的一門綜合性高新技術。

    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社會資訊化發展過程中,計算機、通訊、網路等資訊科技不斷推廣和應用,人類活動的資訊交換、傳遞越來越高效,從而引起生產效率的空前提高,市場範圍的全面擴大,管理方式的根本變革,成本的大幅下降等等等等,從而推動人類的進化。

    資訊科技經歷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語言的產生和使用;第二次是文字的創造;第三次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第四次是電信技術的普及;第五次是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及同現代通訊技術的結合。這五次資訊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帶來了人類社會的飛躍式進步。

    就財務而言,系統自動化是資訊化呈現的直觀形式,我們利用計算機、網路、通訊等技術傳遞資訊、處理資訊、反饋資訊。

    舉例,財務共享模式下利用掃描器在全球各地掃描紙質單據產生電子化資訊,透過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系統集中到財務共享中心傳遞並收集資訊,財務人員在計算機上操作完成稽核、記賬處理資訊,透過BI系統在手機或者web端向管理者傳遞資訊。

    又如,眾包模式透過影像切割、馬賽克等資訊處理技術保證資訊傳遞的安全。

    這樣看,資訊化側重於資訊的管理,完成資訊的傳遞、處理即可。

    數字化

    最早數字化的提法,是 數字訊號。小時候在家看的普通電視,是模擬訊號,透過電磁波空中傳送,那個時候每家房頂上都有一個天線,電視效果不好,容易出現雪花。後來出現的數字電視,將模擬訊號轉化成二進位制訊號,資訊傳輸穩定很多,而且資訊傳遞量也成倍增加。

    在數位電路中,由於數字訊號只有0、1兩個狀態,它的值是透過中央值來判斷的,在中央值以下規定為0,以上規定為1,所以即使混人了其他干擾訊號,只要干擾訊號的值不超過閩值範圍,就可以再現出原來的訊號。

    另外還有一個數字化定義,是說將許多複雜多變的資訊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資料,再以這些數字、資料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並轉變為一系列二進位制程式碼,成為可計算的物件。

    所以從這個定義看,數字化有點偏技術。這麼對比看,早期的數字訊號,跟現在計算機裡的二進位制數字程式碼還不是一回事。

    我們所有的資訊系統都是用程式碼形式完成的,計算機各種操作也是基於程式碼指令,網際網路資訊傳遞也是基於程式碼,這麼看,數字化應該定義為資訊化一個技術。在研究中走入一個誤區,既然計算機、網際網路上所有資訊都是二進位制程式碼形式,為何圖片不能直接計算?在與技術人員討論後得出結論:

    二進位制程式碼是資訊儲存的基礎,而計算——比如比對、校驗——是資訊處理,是需要透過其他技術進行類似結構化資料轉換。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還會提到資料化。 “資料”(data)這個詞在拉丁文裡是“已知”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事實”。如今,資料代表著對某件事物的描述,資料可以記錄、分析和重組它,這些轉變稱其為“資料化”——是指一種把現象轉變為可製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過程。

    資料可能是在計算機、網際網路上的,也可能是報紙、書上的。所以,如果更準確的表述:資料化,應該是數字化的資料資訊。如果更實用一點,是結構化資料資訊。

    智慧化

    從感覺到記憶再到思維這一過程稱為“智慧”,智慧的結果產生了行為和語言,將行為和語言的表達過程稱為“能力”,兩者合稱“智慧”。這個定義好,智慧,必須要有“智慧”,這也能解釋了,為什麼RPA不是人工智慧的原因,因為,他RPA只是人類行為的表達,只能定義為一種“能力”。

    智慧一般具有這樣一些特點:

    1.具有感知能力,即具有能夠感知外部世界、獲取外部資訊的能力,這是產生智慧活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條件;

    2.具有記憶和思維能力,即能夠儲存感知到的外部資訊及由思維產生的知識,同時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對資訊進行分析、計算、比較、判斷、聯 想、決策;

    3.具有學習能力和自適應能力,即透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不斷學習積累知識,使自己能夠適應環境變化;

    4.具有行為決策能力,即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形成決策並傳達相應的資訊】

    從智慧、能力角度看,資訊化更多地解決了人體力能力一部分,代替人的行為和語言完成資訊的傳遞、處理。智慧化,更多的是解決人腦力能力的部分,感知、記憶、思考、判斷等。

    從目前人工智慧應用上看,能替代人類智慧部分,OCR、ICR是讓機器透過“看”感知世界,語音識別是讓機器透過“聽”感知世界,機器學習是分析、記憶、判斷以及自我學習提升。

    這樣對比下,智慧化不再是簡單的資訊收集、傳遞,而是更傾向於複雜資訊的處理。這一點,也符合目前大部分人工智慧實現的方式:基於海量、可用資料訓練實現。

    三者的區別:

    三者的關係:

    數字工廠_生產管理_精益生產_智慧製造_德沃克智造D-WORK

  • 7 # 華為雲開發者聯盟

    前言

    數字經濟時代,資訊化、數字化成了高頻詞,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緊密關聯,簡而言之,資訊化是一種管理手段,數字化是推進資訊化的方法,那麼,到底什麼是數字化?什麼是資訊化?兩者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一.什麼是資訊化?

    資訊化的概念起源於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學者梅棹忠夫提出來的,而後被譯成英文傳播到西方,西方社會普遍使用“資訊社會”和“資訊化”的概念是70年代後期才開始的。

    1997年召開的首屆全國資訊化工作會議,對資訊化定義為:“資訊化是指培育、發展以智慧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的生產力並使之造福於社會的歷史過程。---《摘自百度百科》

    我個人理解資訊化就是將線下的業務流程搬到線上,在線上可以更清晰全面的看到整體業務狀況、各個環節的進展情況,提高工作效率。

    舉例:以前沒有資訊化的時候,大家買賣商品都是透過實體店線上下購買,有了資訊化以後,三方公司搭建一個平臺,賣家可以在平臺上開店鋪出售商品,買家可以直接在線上挑選購買商品,極大的方便了買賣雙方。

    同樣在沒有資訊化的時候,公司財務人員在處理公司各種賬單需要手動填寫各種單據表格,時間長了不容易分類整理且儲存及其不方便,同樣有了資訊化系統以後這些都可以在線上的資訊化系統中完成,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工作也清晰很多。

    二.什麼是數字化?

    數字化是基於大量的運營資料(資訊化系統記錄的資料),對企業的運作邏輯(管理經驗)進行數學建模、最佳化,反過來再指導企業日常執行。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機器學習”的過程,系統反覆學習企業的資料和運營模式,然後變得更專業和更瞭解企業,並反過來指導企業運營。

    借鑑《2019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法論白皮書》給出的數字化轉型的定義,數字化是利用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構建一個全感知、全聯接、全場景、全智慧的數字世界,在實現數字世界對物理世界的精準對映基礎上,最佳化再造物理世界的業務,對傳統管理模式、業務模式、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和重塑,實現業務成功。該數字化定義與資料孿生理念頗為相似,資料是企業發展和運營的核心。

    數字化的本質是在資訊科技驅動下的業務轉型,根本目的在於提升企業競爭力。一方面經濟新常態和競爭的加劇,要求企業最佳化或轉變現有管理、業務或商業模式;另一方面移動終端和網路的普及令企業能夠直接接觸最終消費者,更加便捷、準確的瞭解消費者的需求,加上新一代資訊科技的成熟和實用化,讓基於資料以較低的成本快速滿足客戶個性需求,並改善使用者體驗的新的管理、業務或商業模式成為可能。

    舉例:最典型的例子是大資料,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自己在某網站搜尋了一件商品,如:機械鍵盤,然後你在登入各種電商平臺的時候,首頁就會有機械鍵盤,甚至在微信的朋友圈有時候都會有機械鍵盤的廣告,以前資訊化階段我們只是簡單的停留在買和賣的階段,但是現在數字化階段是透過資料分析來反向指導賣家或者電商平臺的銷售,這就是數字化的其中一個方面的體現。

    三.資訊化和數字化的聯絡和區別

    資訊化是數字化的基礎,數字化是資訊化的升級,數字化轉型也是資訊化改造的升級。

    兩者的聯絡

    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在發展路徑上存在層層遞進的關係。

    資訊化是基礎,透過資訊化,各組織、機構可以將資料和資訊儲存在業務資訊系統中。2021年以來,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正在抓緊制定《“十四五”國家資訊化規劃》,未來將從底層設施建設、資料獲取、產業協同、便民服務、國際合作等九個方面,推動落實數字中國的建設。

    “數字化”是提升,在資訊化的基礎上,構建管理資訊系統,打破資料孤島問題,挖掘出資料潛在價值,並抽象提煉成知識,作用於分析與決策。

    兩者的區別

    1、理念不同

    資訊化強調集中化管理,更多是服務管理層分析決策方便管理使用,比如:很多企業建的指揮中心的駕駛艙、呼叫大屏、監控大屏等等,數字化強調去中心化,讓每一個人都知道我應該做什麼,這都說明了資訊化只提供參考,而數字化能提供決策,指向行動賦能每一個人。

    2、方法不同

    企業資訊化的IT系統出發點還是流程,資料僅是作為流程的輸入/輸出來考慮;而數字化的工業APP,資料的價值已經從原來只是流程的輸入/輸出轉變為直接驅動企業的經營、生產和管理運營,資料是主體,流程是附屬,當然這就需要企業建立資料驅動的企業文化以及對應的組織來邁向更高管理水平。

    3、融合不同

    資訊化兩張皮,油水分離;數字化是配方飲料

    4、資料資產

    從資料的角度看,以往的資訊化也有很多資料,但資料都分散在不同的系統裡,沒有打通也沒有真正發揮出資料的價值。而數字化是真正把“資料”看做一種“資產”。如果一家企業,離開了資訊化系統就沒辦法開展業務了,就可以說真正實現資訊化了,而當能夠透過“資料資產”更好地盈利或者提升企業的效率,就可以說實現了真正的數字化。

    5、應用範圍

    資訊化主要是單個部門的運用,極少有跨部門的融合與整合化,其使用價值具體反映在工作效率提高層面。數字化則是在公司全部工作流程開展數字化的連通,破除部門牆、資料資訊牆,完成跨部門的系統互通、資料資訊互聯,全價值鏈連通資料融合,為業務賦能,為決策產生精準洞悉。

    6、效果不同

    資訊化改變了企業的效率,但企業還是那個企業;數字化則改變了企業的商業模式,改變了企業掙錢的方式方法,當然數字化還可能會牽動上下游,提升產業鏈的效率,帶動整個生態。

    四.華為雲四大生產線

    那麼華為雲在數字化方面都有哪些成果呢?我覺得前幾天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提到的四大生產線就是華為雲數字化方面的典型代表成果。

    6月15日,華為夥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正式開幕。在為期兩天的大會上,華為雲將帶來主題演講、論壇、專場等豐富活動,和與會者共同探討和分享基於雲的深度創新和應用。華為雲CEO張平安帶來“共創新價值,一切皆服務”主題演講,併發布一系列創新雲服務,在技術即服務方面,華為雲釋出了全新的資料治理生產線,以及數字內容生產線、AI開發生產線、軟體開發生產線的升級服務,讓創新觸手可及。

    技術即服務,四大生產線助力開發者高效創新

    大會期間,華為雲對外發布全新的資料治理生產線DataArts,並對AI開發生產線ModelArts、數字內容生產線MetaStudio、和軟體開發生產線DevCloud 進行服務升級。

    數字內容生產線:數字人生成、直播、影片製作服務

    數字人生成服務僅需5秒鐘就可根據使用者上傳的照片,生成自己專屬的3D數字人;數字人直播服務,讓使用者無需專業的動作和麵部捕捉裝置,只需單攝像頭就可實時驅動3D數字人,時延低於100ms;數字人影片製作服務,只需要輸入文字,即可透過AI驅動製作出數字人講解影片,使能數字人客服、課程講解、新聞主持等場景的內容生產。

    軟體開發生產線:桌面IDE CodeArts

    桌面IDE CodeArts可以快速連線220多個華為雲服務和4500多個華為雲API,讓開發更便捷;同時CodeArts提供了智慧程式碼搜尋和全量程式碼補全功能,讓開發更高效;CodeArts還提供了開放的外掛標準和外掛市場,讓生態更開放。

    資料治理生產線DataArts

    一站式實現從資料入湖、資料準備、資料質量、到資料應用等全流程的資料治理,同時融合智慧化治理能力,幫助資料開發者大幅提升效率。帆軟透過DataArts,將客戶的經營報表生成時間從1周縮減到1小時;同時實現能耗資料視覺化,使產線能耗大幅改善,每年可節省數千萬人民幣。

    AI開發生產線:AI應用開發框架ModelBox

    AI應用開發框架ModelBox遮蔽掉底層軟硬體的差異,實現了AI應用一次開發、全場景部署,將跨平臺開發適配週期縮短80%,將推理效能提升2~10倍。在油氣田巡檢專案中,亮亮視野透過Modelbox將AI應用一鍵部署到AR眼鏡、手機和機房伺服器等多種裝置上,幫助油氣田快速實現對管線巡檢的路線指引、裝置故障識別等工作。

    在數字化浪潮下,華為雲願意將自身的數字化創新技術、智慧升級等經驗分享出來,助力千行百業的合作伙伴構建長期的、持續的競爭力。未來,華為雲將圍繞“一切皆服務”持續加強投入,讓客戶“容易上雲、方便上雲、用好雲”,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便捷與高效。

    總結

    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人們對資訊化已經形成了固有的認識,由於思維慣性,不免對剛興起的數字化產生誤解。但數字化不等於資訊化,資訊化和數字化在技術層面、業務層面、覆蓋範圍、連線程度、需求和目的、資料價值和思維導向方面都有顯著差異。企業必須先明確這一點,才能進行數字化轉型。當然,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資訊化。資訊化是數字化的基礎,資訊化到數字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 8 # 喵嗚47394

    我一直認為資訊化應該排在數字化之後,因為只有所有資料數字化之後,才能形成資訊。資訊又是智慧化的基礎,智慧化是在智慧化之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硬碟的使用壽命一般是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