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清風閣
-
2 # 歷史吐槽機
公元1492年10月12日,一個叫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二貨在經歷了70天的航行後,找到了一塊陸地。這個逗逼在認真考察後斷定自己來到了日本,並且按西方逗逼的習慣將那裡強行命名為“聖薩爾瓦多”。當然,後來他察覺了自己的逗逼行徑,宣稱自己英明神武的發現了新大陸。
歐洲人涉足美洲大陸給當地人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武力的屠殺自然不用說,更要命的是天花這類疾病,當時的原住民對這些一點免疫力都沒有,很多民族直接被疾病弄滅絕了。但擅長搞基和重口的歐洲佬也帶走了美洲大陸的贈品——梅毒。
回到義大利的哥倫布船隊把這種恐怖的疾病散播開來,可是好死不死的,那時候正趕上法國入侵。於是參戰雙方紛紛中招,究竟是怎麼造成雙方都中招請自行揣測,我不知道他們到底對俘虜做了什麼,我更不知道雙方是否共享了多情浪漫的當地特殊職業女性,又或者幹了其他什麼喪心病狂的事。
反正就是在那不勒斯把這種疾病推廣到全世界,隨著這個恐怖疾病的推廣,一條完美的國家鄙視鏈也跟著逐漸形成。首先作為侵略者的法華人將其命名為“那不勒斯病”,意思是都是義大利佬乾的好事兒,而義大利也不甘示弱的命名為“法國病”,還擊了回去。
之後由於法華人緣實在太差,加上確實是由他們二次傳播出去的,英國和德國採信了義大利方案,將其命名為“法國病”。歐洲作死小能手波蘭也加入了鄙視鏈,把這種病命名為“德國病”,然後又完美的把疾病傳給了東邊的俄羅斯,俄羅斯人依照慣例將其命名為“波蘭病”。另一條鄙視鏈則由資助哥倫布的西班牙出發,但比較簡單,和西班牙有仇的葡萄牙、丹麥和北非都叫做“西班牙病”。
梅毒在歐洲大陸的廣泛傳播直接後果就是推進了美容行業的大發展,因為這倒黴病通常頭髮掉光、鼻子腐爛、面部潰爛等,到了後期還會出現幻覺、幻聽等精神疾病症狀。作為最知名的梅毒患者,法王路易十四是個連高跟鞋都能發明的狠人,他怎麼能容忍自己成為一個光頭?於是他設計了假髮,而且有各種髮型,隨時可以更換,保證國王可以永遠有一頭堪比霸王防脫的秀髮。同樣是國王也同樣是梅毒患者的英王查理二世正好在法國流亡,他把這個梅毒福音推廣回了英國。
可是到了英國內戰時這幫倒黴貨居然用頭髮區別派別,短髮的是議會派,長髮是保皇派。這是典型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因為英格蘭還有作為法官的永久中立人員。這幫倒黴孩子實在被逼的沒辦法,只好帶上假髮裝梅毒患者表示公正中立。這就是英聯邦法官出庭都帶假髮的由來,他們是被逼的.....
這種疾病的蔓延也造成一大串的疑似梅毒患者名單,首先被懷疑的就是各種光頭,比如凱申物流Quattroporte常先生,他在中原大戰時就被傳出是梅毒患者。再比如烏干達那個逗逼獨裁者伊笛·阿明。而那段時間幾乎所有極端傾向的藝術家們都統統被懷疑是梅毒患者,名單長的讓人髮指,包括了舒伯特、貝多芬、梵高、馬奈、尼采等,總之歐洲逗逼們確信玩文藝的都是色情狂,額,其實我部分贊同他們的觀點。
所以說是部分贊同是因為一個逗逼,令人羞恥的是他居然和我是同行,也是個碼字的。他叫莫泊桑,對,就是那個號稱“短篇小說之王”的傢伙。這貨是一個瘋狂的梅毒崇拜者,為了得梅毒付出了超人的努力。比如在證人的關注下一個小時搞定六個妓女,我實在不知道一個平均10分鐘不到的快槍手到底有什麼值得驕傲?在他反覆的努(zuo)力(si)下終於得了梅毒,然後他發表了以下談話:
老子終於得了梅毒!終於!得了!不是低劣的淋病、菜花什麼的,是真正的梅毒!弗朗西斯一世就是死於梅毒,雄偉的梅毒!純粹簡單、優美的梅毒!我得梅毒我驕傲!去TM的布林喬亞,哈利路亞老子得了梅毒!對於這段談話我實在無力吐槽,我幾乎確信這貨確實是得了梅毒,只是得的是遺傳性梅毒,MD腦子都燒壞了,沒點神經病絕對說不出來這麼二的話。之後他就被梅毒折磨了個死去活來,抵抗不了痛苦的他幾次自殺,卻因為極度虛弱和友人發現及時沒能死掉。最終這個文字天才年僅42歲就在精神病院裡死去,臨死之前的臺詞和巫妖王阿爾薩斯很像,“黑暗...黑暗....”。
總結起來,整個梅毒的傳播歷史就是一部驚悚且搞笑的鬧劇,這種可怕的疾病將人類折磨到不人不鬼的地步,但每個故事裡都充滿了對人性最諷刺的黑色幽默。
-
3 # 漂浮菌
唐朝時候就發生過這麼一件非常奇葩又搞笑的事情。
唐玄宗李隆基剛登基的時候接手的是一個盛世大唐,他開創了開元盛世,這個時期是整個唐朝最強大的時期。
一個人在事業上順風順水難免會很得意,皇帝也不例外,開創了這麼一個盛世,李隆基不免有點飄飄然了,覺得自己可以跟秦皇漢武比了,於是就想學他們封禪泰山。
身為皇帝自然不能主動提起了,三言兩語下暗示小弟們主動提起,能在皇帝身邊當差的眼力見自然不差,很快就領會了皇帝的意思。於是大臣們紛紛上書,湊請皇帝去泰山封禪,然後李隆基謙虛的推辭一番,然後臣子們再跪求一番,李隆基假裝推辭不過,於是只好勉強同意了。
很快皇帝要來泰山的訊息就公佈了下去,皇帝要出行隨從人數肯定不少,浩浩蕩蕩的一行人,沿路的吃喝住行等等要準備的事情非常多的,沿途的官員們都費盡心思的,想做好迎駕工作,給皇帝留個好印象,說不定就能借此走上人生巔峰了。
以上只是前情提要,故事的主角下面正式出場!泰山下有個叫歷城縣的地方,這裡距離泰山很近,是皇帝一行的必經之地,歷城縣的縣令是個很機靈的人,腦子非常活,他跟別人想的都不一樣,想的也非常遠。
這個叫杜豐的縣令經過了深思熟慮,覺得這麼龐大的隊伍,難免會遇到什麼意外,說不定會死人的。這種事情如果真的發生了,臨時再去準備難免會手忙腳亂的。
於是他非常有遠見的做好了準備,那就是準備了幾十口棺材。。。。。!
杜豐怕到時候死人太多臨時找不到棺材安放。。。不得不說杜豐的腦子就是機靈,不得不佩服他的長遠目光。
幾十口嶄新的黑漆棺材就這麼擺在縣衙後院,不知道的還以為縣衙改成義莊了呢。
杜豐的棺材剛做好沒幾天,皇帝的先行隊伍就要到了,這些人是專門跑前面來檢查迎駕工作的。
他們到了歷城縣後很快就發現了這些棺材,他們好奇的問這是怎麼回事。衙役們就把杜豐的考慮告訴了對方。御使們聽完臉都黑了,人都還沒來呢你先做棺材,這不是詛咒死人的嗎,你是不是巴不得皇帝死路上了?
於是御使們立刻下令把杜豐抓起來,這哥們聽到訊息差點嚇死,沒想到這馬屁提到馬腳上了。
最後杜豐藏了起來,然後讓家人對外宣稱自己已經死了,用裝死這招才躲了過去。
你們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嗎?鬧!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還有句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杜豐這麼奇葩,他兒子自然也不能是無名之輩。
杜豐的兒子叫杜鍾,是個參軍,當時負責皇帝一行的後勤補給。
杜鍾跟他爹一樣,想的一樣很長遠。他擔心聖駕到的時候馬匹的糧草不夠,就決定提前先準備好。於是就提前採購了大量的豆子,然後!他為了讓這些金貴的馬兒吃的好點,還貼心的把豆子都給煮熟了,然後都存放到地窖裡面。
可是他忽略了一點,當時天氣比較熱,地窖裡面的豆子沒多久都變質了,等聖駕來的時候,開啟地窖就聞到了沖天的臭氣。
杜鍾是什麼結局呢?他知道自己把事情辦砸了,嚇的去自殺。
他聽說把半夏和羊肉一起吃有毒,於是就去買了幾斤羊肉和半夏,然後放到鍋裡一起燉了。杜鍾邊流著口水邊等著“毒藥”煮好,結果吃完了除了打個飽嗝外屁事沒有。
他覺得可能是自己吃的太少了,於是又買了幾斤肉接著吃,最終竟然活生生的。。。。吃胖了好幾斤!
-
4 # 琦琦搞笑工作室小凱
相傳武王伐紂時期,面臨著武王咄咄逼人的進攻形勢,紂王決定要殺死一百個美女,用她們的血來振奮自己計程車氣。聽說要屠殺美女了,城中女人都怕極了,有個富人家的女兒平日裡驕橫跋扈,長得奇醜無比,就愛戲弄別人。這天服侍她的姑娘打扮得遠看很豔麗,但走近看她的臉就讓人倒胃口啦。正好紂王的官兵正四處蒐集美女,一進門遠遠的看到了這個富人家的女兒,官兵的頭領感覺還不錯就命令讓人把她帶走了。當天就傳來美女們被殺的訊息了
回覆列表
公元前627年,晉文公駕崩五日後,在出殯的途中,棺材突然出現異動,發出類似於牛叫的聲音。送葬計程車兵嚇得驚慌失措,文臣武將不知所措。這時候晉國的占卜官郭偃站出來,圍著靈柩仔細打量,附耳傾聽命令眾臣下跪,說道:“大王有令,西面之敵人不日將大舉來攻,吾等須全力迎戰,此戰必將大獲全勝。”文武官員一聽是先王這還不是最離奇的,最離奇的是果然秦國趁晉國國喪之際,發兵偷襲,穿過晉國的領土去攻打鄭國,順手還把晉國的附庸國滑國很揍了一頓。訊息傳到晉國,舉國上下一片譁然,認為秦國在像晉國示威,居心叵測。晉國民意高漲紛紛要求以牙還牙。晉國新任的國君晉襄公(晉文公重耳的兒子)看這陣勢,那就打吧!晉國軍隊就埋伏在了秦國大軍班師回朝的必經之路,殽山,秦軍路過時如下山猛虎,打的秦軍措手不及,全殲秦國大軍,打擊了秦國的囂張氣焰,揚眉吐氣!
其實在東漢之前宦官不全是被淨身的,在清朝之前的很多朝代,因為閹割技術不成熟很多太監不是被全閹割,而是隻把睪丸剔除。當年洪秀全攻下南京時,認為自己既然已經屬於和皇帝平級的人了,和清朝分庭抗禮自然宮內也需要太監,前後共抓來3000童子進行閹割,可是猶豫這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這群起義軍也沒有經驗導致這些孩童痛苦而死,所剩無幾了!太監一事就此作罷,所以太平天國政權的宮殿裡並沒有太監,而是用很多宮女來代替。北齊皇帝高洋,年輕時雄才大略,心胸寬廣,任人唯賢當時被稱為一代英主,可是幾年後就變得十分殘暴和之前判若兩人,其中的代表作就是他把自己最喜愛的薛嬪殺死後,用她的腿骨做成了一塊琵琶,在朝廷上抱著著快琵琶邊流淚邊唱著愛情歌,眾臣無不毛骨悚然!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大概有300餘萬字,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前403年開始,一直寫到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總共有1363年。其中只是“大飢”一詞在書中中一共出現41次。幾乎每三十年出現一次,“人相食”這個詞一共出現33次,幾乎每四十年出現一次。而記載明末的史書以及各類書上多有“易子而食”四字!
此夷不服王化可戮之 。---《舊唐書》
類似於“不服王化,王師平之”在史書中屢見不鮮!短短几個字就是一場腥風血雨,人間煉獄,難怪魯迅先生說過:“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