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是中國古代遊牧民族。
1、契丹族(英語:Khitay)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唐太宗以後,唐置松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帝,國號契丹。
2、契丹之名,始見於北齊天保五年(554年)成書的《魏書》。而漢人記契丹事,以《資治通鑑》為最早,東晉義熙元年(406年)初,“燕王熙襲契丹”。契丹稱號見於北韓《三國史記》更早,東晉太元三年(378 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麗“北邊,陷八部落”。《新唐書》等明確指出:“至元魏,自號曰契丹。”有的學者則認為漢以來即有契丹之號。有的學者認為契丹一詞出於宇文氏酋長名字之演變,約當西晉末東晉初,其異名已顯,意為“鑌鐵”。一般認為契丹,漢譯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給等。其含義眾說紛紜,通行說法為“鑌鐵”之意。
3、契丹族部落及部落聯盟首領的產生,不是世襲而是民主選舉,即民主議會制。契丹舊制,部落聯盟首領可汗及八部酋長夷離堇(也稱大人,後稱大王),每三年推選一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契丹社會逐漸進入奴隸制社會,這種三年一代的舊制也逐漸遭到破壞。耶律阿保機擔任契丹可汗後,繼續擴充套件勢力,逐漸建立與完善契丹的政治制度,以契丹制(國制)統治契丹及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並吸收漢族文化制度,發展農墾,建立州縣,以漢制統治漢人,迅速向封建制過渡。契丹族世代狩獵遊牧,使他們養成了精於騎射,勇敢強悍,崇智、尚武的民族精神。
契丹族是中國古代遊牧民族。
1、契丹族(英語:Khitay)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唐太宗以後,唐置松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帝,國號契丹。
2、契丹之名,始見於北齊天保五年(554年)成書的《魏書》。而漢人記契丹事,以《資治通鑑》為最早,東晉義熙元年(406年)初,“燕王熙襲契丹”。契丹稱號見於北韓《三國史記》更早,東晉太元三年(378 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麗“北邊,陷八部落”。《新唐書》等明確指出:“至元魏,自號曰契丹。”有的學者則認為漢以來即有契丹之號。有的學者認為契丹一詞出於宇文氏酋長名字之演變,約當西晉末東晉初,其異名已顯,意為“鑌鐵”。一般認為契丹,漢譯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給等。其含義眾說紛紜,通行說法為“鑌鐵”之意。
3、契丹族部落及部落聯盟首領的產生,不是世襲而是民主選舉,即民主議會制。契丹舊制,部落聯盟首領可汗及八部酋長夷離堇(也稱大人,後稱大王),每三年推選一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契丹社會逐漸進入奴隸制社會,這種三年一代的舊制也逐漸遭到破壞。耶律阿保機擔任契丹可汗後,繼續擴充套件勢力,逐漸建立與完善契丹的政治制度,以契丹制(國制)統治契丹及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並吸收漢族文化制度,發展農墾,建立州縣,以漢制統治漢人,迅速向封建制過渡。契丹族世代狩獵遊牧,使他們養成了精於騎射,勇敢強悍,崇智、尚武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