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俳語雜說
-
2 # 淡月晗嫣1
古詩詞鑑賞之登鸛雀樓,其解讀及寫作背景,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這是一首千古絕唱。是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無論從音律、起承轉合、思想感情、藝術特色等方面都堪稱上品。唯一不足的是,這首詩的作者被人冒領。卻無證可考。但大多數版本認為這首詩是王之渙所作。鸛雀樓上也是王之渙所題。
王之渙處於盛唐時期,由於早年得志,才華橫溢~,但卻招到小人嫉妒,陷害。被迫離開官場。開始他的漫遊生涯。這首詩就是他遊覽鸛雀樓時所作。
當時唐代詩歌盛行,統治者也比較重視詩歌的創作。當時武則天也是愛才惜才之人。當她看到這首詩時,感覺非常流暢自然。就問旁邊的李嶠,這是誰的作品。李嶠狡黠的回答是朱斌的。於是武則天就賞賜朱斌綾羅綢緞千匹。並且加官進爵。而真正的作者王之渙卻窮困潦倒,無人問津。清代學者在整理王之渙的詩時,就沒把登鸛雀樓作為他的詩整理在一起。所以後人也有疑義。
正因為這首詩有人冒領,才有高適、王昌齡、岑參等人為王之渙打抱不平。才有了鸛雀樓賽詩,文人名流齊聚鸛雀樓。但沒有一首詩超過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下面就來看看這首詩: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二句寫景。三四句抒懷。對仗工整,而且三四句是流水對。一二句寫自然景色,抓住傍晚時候的景色,透過對白日、遠山、黃河、大海這四個意象的組合,形成一幅完美的的畫面。這畫面氣勢恢宏磅礴。能把自然界最雄奇的景象盡收眼底,從而表現出詩人博大的胸襟。這是大手筆。非一般人所能駕馭的,日月輪迴,黃河入海,畫面展開,及咫尺於天涯。收放自如。接著由景入情,登高望遠。想看盡所有風光,還要再登一層樓。這就和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一曲同工之妙。表現出來一種努力拼搏,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情懷。所以也激勵後人。奮發有為,易達到情感的共鳴。這句融自然、哲理、人情於一體。王之渙此時所抒發的情感,正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一樣。也表現古代知識分子那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因而成為千古名句。 -
3 # 歷史有妖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這首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登鸛雀樓》攜著盛唐大開大闔的壯麗氣象成為了唐人五絕的壓卷之作,也成為了熠熠生輝於青史的千古絕唱。
“白日依山盡”,在宏大雄觀的落日依山西下的景象描繪中點明瞭時間——黃昏時分,而地點,已於題中一目瞭然——鸛雀樓。此樓在現在的山西省永濟市,即隋文帝楊堅起家的“蒲坂”附近,建於黃河之岸。《蒲州府志》中提到:“(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可知,因該樓常有鸛雀棲息,所以叫作鸛雀樓。“黃河入海流”,樓高目遠,眼看那奔騰的長河東去入海,前兩句的景物鋪墊,實為筆力高絕、想象開闊,豪邁之下,尤見鼎盛國勢及盛唐詩風。
“欲窮千里目”,想要把眼界放到高遠的極致,便不能僅止於此。“更上一層樓”,還需再上一層樓!後兩句哲理猶深,人生在世,莫不如此,登高望遠,只有繼續付出努力,才能到達更高的境界。正如北宋文學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中“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所表達的真諦,通透達觀,引人向上。
王之渙早年學業有成,不到三十歲即拋開仕途、走訪親友,此詩寫於他35歲之齡,縮萬里江天於咫尺筆端、融進取精神於磅礴胸壑,昂揚奮進、意義深遠。《古今詩話》中談及顴雀樓相關詩作時言道:“河中府鸛雀樓,唐人留詩者極多,唯王之渙、李益、暢當詩最佳。”可以說,王之渙這短短的揮毫數筆,成就了永世不消的振奮人心的壯美光輝。
-
4 # 詩書君
王之渙,字季凌,幷州人,盛唐詩人。幼時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對許多經典書籍都頗有研究。
青年時期讀書更加刻苦,文學聲譽極高。但在仕途上他始終不如意,未能取得進士功名,僅以四門學士身份作了縣吏,一生鬱郁不得志。後更受人誣告,只得辭去吏職,居家十五年。他為人豪俠仗義,武陵少年紛紛從遊。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越加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抒發胸臆。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與高適、王昌齡等時有唱和。
王之渙詩歌用詞樸實,然造境深遠,其中《登鸛雀樓》一詩,以概括之筆書寫大自然的雄景奇姿,道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表達了積極向上的盛唐情懷。
全詩如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歌前兩句,寫詩人登樓所見景象:“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太陽漸漸沒入連綿的群山,黃河奔騰匯入浩瀚的大海。這兩句雖似作者隨口吟出,卻也對仗工整,色彩鮮明,氣魄宏大,景中含情。
詩人登上名聞天下的鸛雀樓,西望山景,銀光萬道的斜陽緩緩沒入山腳,景色是多麼瑰麗;東觀水勢,奔騰呼嘯的黃河,滔滔流向大海,氣象又是多麼壯觀! 這大好河山的無邊美景,激起詩人的一片雄心,準備向更高處挺進攀登。
這詩歌頭兩句,均從大處著筆,上句以所見實景寫山之高,下句以想象中的黃河寫水流之長,橫向縱向相交,共同形成宏闊的空間輪廓,為下文的說理打下了深厚的鋪墊。而同時在對太陽、山、黃河水的描寫中,彰顯著大氣、壯闊、奔騰的氣勢,映射了開放包容的盛唐氣象。
結尾兩句為作者登樓所感。作者面對高聳入雲的中條山,想象著日夜不息流淌的黃河水,這樣闊大的境界美好的 景象,使得詩人思緒萬千,流連忘返,於是,自然地道出了這無比催人奮進、富含哲理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南朝劉勰曾經說過:“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王之渙有幸登臨鸛雀樓,既望山,又觀海,自然會神思飛揚,於是作此深刻的哲理論斷。
王之渙登高遠望的胸懷給予我們深刻的哲理啟示:人生就像登樓,站得高看得遠。只有不斷攀登進取,不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達到越來越高的境界。讀罷此詩,我們不僅得到藝術享受,更受到哲思的薰陶、精神的鼓舞。
-
5 # 暢言1298
談詩論文之:登鸛雀樓
得閒之餘,我同大家來談論一下”登鸛雀樓”這首詩吧!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往下落,洶湧的黃河朝著東海滔滔奔流。想要把千里的風光景色看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以上的解釋,相信讀者不會反對吧。現在我們來談論一下這首詩的內容吧,先講這首詩第一句的解釋,太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往下落,到第三句,要想把千里的風光景色看過夠,即使再上一層高樓,也是看不到的,因為太陽下山,意味著天很快就要黑了,什麼景色也看不見了,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心情再登高樓呢?如果當時詩人看到這樣的景象,寫出來的詩句應該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又何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積極向上的精神詩句。我們忍不住會問,詩人為什麼會選擇黃昏這個時候去登高樓,為什麼不選擇早上或者是中午的時候去登高樓呢?詩人寫這首詩是不是有意要捉弄我們來賣弄自己的才華。我相信詩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如果按這首詩的意景來寫,應該這樣寫才對。
紅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明日再登樓。
這樣寫才合適詩人當時的心情,談了這麼多,難道這首詩要成為“千古之迷"了。不! 就讓我來揭開這個迷底吧!
記得我讀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解“登鸛雀樓"這首詩的第一句“白日依山盡"是這樣解釋的,白日:指白天。依山:指近處的小山。盡:指盡收眼底。第三句"欲窮千里目“。“欲:指想。窮:含有極目遠望,發揮極限的意思,目:指眼目、眼睛。"登鸛雀樓“全詩是這樣解釋的。
"白天站在樓上,近處的小山盡收眼底,洶湧的黃河源源不斷地流向大海。要想把千里之外的風光看在眼裡,就必須再上一層高樓“。這樣的解釋才合適詩人當時描寫的情景,這首詩是先寫近景,然後再發揮詩人的想象空間。有人會問為什麼“依山“會解釋成,近處的小山呢?因為“依“字的解釋,就含有“依靠別人“的意思,你依靠別人就說明你是弱小的。
在民間的語言當中,有很多語言不易掌握,比如說“白天"民間語就說成“日間“或者說成“天光白日”。“晚上“民間說成“晚黑“如果說見到“白日“兩字,就理解成“太陽“如果見到發“白日夢“就理解成發“太陽夢“那就鬧出很多笑話來。發”白日夢“應該理解成“大白天做夢“才對。
在唐朝有很多詩人也是來自民間,詩中也帶有很多民間語言,所以說唐詩也是民間語言整合的一部份。隨著中西文化的交匯,我擔心中國古代文化,會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下面請看鸛雀樓的日落圖!
回覆列表
該詩是唐代王之渙的五言絕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詩作多積極向上。
鸛雀樓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在唐代是河中郡的城樓,共三層,站在樓臺上,前望莽莽中條山,俯瞰滾滾黃河水,是著名的登高Range Rover地。詩人此時站在高樓上,遠望夕陽下黃河東流的壯闊景象,用“白日”“山”“黃河”等最具有表現力的景物入詩,用了“依”“流”兩個動詞使畫面生動起來。
落日緩緩降落,奔騰的黃河咆哮著匯入大海,磅礴的氣勢也激發起詩人的胸襟抱負。想要窮極目力,看到更加遼遠廣闊的景物,就必須再攀登,站得更高些。於是,詩人就寫下了千古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二十個字,文字很淺顯,表現方法都是正面敘述,邏輯上前兩句並列起,第三句轉,最後一句合,沒有承。 從摹景入手,轉入說理,境界大開,又銜接自然,渾然一體,把登高望遠一件非常普通的生活經驗,用形象思維表達出來,激勵人要不斷進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特別是最後兩句,蘊蓄深遠,餘韻無窮。讀後令人眼界開闊,襟意浩蕩,備受鼓舞。